神经内科危重患者护理计划单的设计与应用
2018-03-13彭春芬林云凤王珍芳
彭春芬,林云凤,王珍芳
(芦溪县人民医院,江西 萍乡 337000)
神经内科是医院的重点科室,主要收治脑血管病患者,一般来说病情复杂且临床治疗难度较大[1]。对于神经内科危重患者而言,死亡风险较高,预后极差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威胁。护理计划单能够将神经内科危重患者所需要的护理操作详细记录从而能够保证得到全面的照护[2]。鉴于此,本研究特选取80例神经内科危重患者展开分组对照试验,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护理计划单服务,并对比两组相关指标数据,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神经内科危重患者,排除合并其他严重系统性疾病者、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存在严重的感染或者其他类型合并症者,将所有纳入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研究组有40例患者,男30例,女10例,年龄44~86岁,平均年龄(56.8±5.3)岁,疾病类型: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癫痫,分别有23例、8例、1例、8例;常规组有40例患者,男25例,女15例,年龄42~88岁,平均年龄(57.0±5.5)岁,疾病类型: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癫痫,分别有23例、8例、1例、8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及应用 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遵医嘱用药、病情控制、并发症预防,同时在患者出院后做好出院指导。
1.2.1 方法 研究组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首先设计护理计划单,护理计划单制定为表格的形式,将神经内科的常见护理措施制定在表格上,表格楣栏为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住院号,护理计划内容包括十余个大项目,分别为:护理级别、饮食、病情观察、呼吸道护理、吸氧护理、动静脉置管护理、尿管护理、引流管护理、基础护理、安全护理、特殊用药护理、健康宣教等,护理计划内容每个项目下面均有空格,供责任护士或值班护士评估患者后进行标记。
1.2.2 应用 值班护士迎接患者入院后,如为重症患者需书写护理计划单时,根据患者病情及医嘱情况,确定护理目标,并在相应日期的护理计划栏目内打“√”标记或填写项目序号,制定计严格按要求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执行护士签全名,责任护士每日进行评估,并落实各项护理计划。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为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并对比两组存活者护理前后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其中生活质量包括心理功能、身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4个维度,每个维度的理论得分均为0~25分,总分为0~100分,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理想[3]。
1.4 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 21.0完成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均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均采用χ2检验。将P<0.05记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比较研究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且前者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后者(P<0.05),研究组的满意度也远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2.2 两组存活者护理前后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研究组和常规组存活者分别有39例和37例,护理前研究组与常规组存活者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存活者各项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升高(P<0.05),且护理后研究组存活者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和总分均远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比较(
表1 两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比较(
?
表2 两组存活者护理前后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存活者护理前后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注:与护理前比较,aP<0.05;与常规组比较,bP<0.05
?
3 讨论
3.1 研究指出[4],要想降低神经内科危重患者的死亡风险,必须配合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服务,但是常规护理服务模式下神经内科危重患者常常由于各种原因得不到全面的护理服务,并且也难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常规护理模式的主要内容包括病情观察、遵医嘱用药、病情控制、并发症预防和出院指导等基础护理,在神经内科危重患者中应用能够满足其基本的照护需求,并且对并发症均有一定的控制作用[5-6]。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常规护理在神经内科危重患者中常出现照护不周、操作不及时的情况,也可能会发生遗漏,因而影响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成效。
3.2 护理计划单在神经内科危重患者护理中应用能够保证护理措施及时落实到位,与常规护理服务操作相比较,护理计划单在神经内科危重患者中实施后,不仅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可减少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还可通过细致的护理计划改善此类患者各方面的生活质量水平[7]。本研究结果中,研究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远低于常规组,患者满意度及护理后存活者各维度的生活质量水平要高于常规组,两组数据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证实基于护理计划单的护理服务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服务。
3.3 设计的护理计划单内容简单、明了,字迹清晰,重点突出,同时临床护理人员缺编,护理工作量大,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健康教育及细节服务的实施,护理计划单不仅体现了护理计划单的效果,做到护理工作有据可依、以免发生遗漏,而且节约了护士的时间,有利于护士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为患者落实各种护理工作;护理计划单内容固定、简单,护士事先阅读、学习,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可促使护士提高自身素质,使护士认识到护理计划的重要性和自身责任,增强护士积极参与意识,同时也减轻护理工作中存在安全隐患问题,提升护士的工作效率[8]。
综上所述,建议在神经内科危重患者护理中设计并引入护理计划单,不仅能够缩短住院时间,还可降低医疗费用,显著改善各方面的生活质量水平,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不仅减少护士的工作量,还可提升护士的工作效率及自身素质,较常规护理模式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1] 杨剑,张其红,刘艳萍.急诊重症监护病房个性化危重患者护理计划单的设计与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29):2235-2238.
[2] 杨纪美,耿露.自制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护理交接记录单临床应用效果的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4):153-154.
[3] 王玉芳,孙林霞.应用品管圈降低神经内科危重患者基础护理不合格率的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30):3831-3834.
[4] 宋云凤.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分析[J].心理医生,2015,21(22):215-216.
[5] 吕金珠.神经内科危重患者院内感染及护理[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9):211-212.
[6] 张积英,栾照敏.循证医学护理模式在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救治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14):2095-2097.
[7] 贺霞.神经内科重症患者使用约束带的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2):116.
[8] 郭峥嵘,代丽.神经内科标准护理计划单的设计与应用[J].心理医生,2011(7):606-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