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UDCA联合维生素D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及其对疗效的影响

2018-03-13陈小君宋洋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胆汁外周血肝功能

陈小君,宋洋

受对疾病的认识及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AMA)检测普及的影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在我国的检出率逐渐增加[1,2],该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慢性进展性肝内中小胆管非化脓性炎症,持续发展可演变为肝硬化或肝衰竭[3]。目前,临床主要应用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临床研究显示该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进而延缓疾病进展,改善预后[4,5]。但报道亦指出,约40%患者对该药治疗不应答[6]。近年,有报道显示维生素D对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有效,且发现其有抑制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作用[7]。本研究尝试应用UDCA和维生素D治疗PBC患者,以观察治疗应答情况,并观察了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PBC患者92例,男28例,女64例;年龄44~65岁,平均年龄(52.7±12.1)岁。诊断参考2009年美国肝病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ver Diseases,AASLD)制定的标准诊断,符合反映慢性胆汁淤积的血生化指标改变,主要是外周血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升高,AMA阳性。肝功能Child-Pugh A级72例,B级20例;Ludwig组织学分级Ⅰ~Ⅱ期54例,Ⅲ~Ⅳ期38例。排除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及其它急慢性肝脏疾病患者,排除合并严重的心肺疾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本研究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应用UDCA胶囊(四川科瑞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205)13~15 mg.kg-1·d-1或250 mg口服,3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维生素D2软胶囊(大连水产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3445)1200 IU口服,1次/d。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第4 w、12 w、24 w来院复查,明确无明显不良反应后,长期维持治疗。

1.3 检测 使用美国Roche E-602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25(OH)D];常规检测血生化指标;使用流式细胞术(FACS Calibur流式细胞仪,美国BD)检测外周血CD4+Treg和Th17细胞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配对或独立样本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采用双变量Pearso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25(OH)D水平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外周血25(OH)D水平、CD4+Treg、Th17细胞计数和 T17/CD4+Treg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持续治疗1年后,观察组外周血25(OH)D水平和CD4+Treg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Th17细胞计数和Th17/CD4+Treg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图1)。

2.2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 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持续治疗1年后,观察组血清ALT、AST、ALP、GG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血清25(OH)D与外周血Th17、CD4+Treg细胞、Th17/CD4+Treg比值相关性分析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D水平与CD4+Treg细胞百分比呈明显正相关(r=0.961,P=0.000,图2),而血清 25(OH)D 水平与Th17细胞或Th17/CD4+Treg比值无明显相关性(P>0.05)。

2.4 外周血CD4+Treg细胞与肝功能指标相关性分析 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CD4+Treg细胞百分比与血清GGT或AL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22,r=0.687,P 均 =0.000)。

表1 两组血清维生素D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s)比较

表1 两组血清维生素D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s)比较

与治疗前比,①P<0.05;与对照组比,②P<0.05

?

图1 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

A:根据前向角FSC和侧向角SSC参数设置淋巴细胞为R1门;B:根据FITC参数在R1门中设置CD4+淋巴细胞为R2门;C:根据PE-IL-17荧光在R2门中设定Th17细胞;D:根据APC-CD25、PE-FoxP3在R2中设定CD4+Treg细胞,其中C、D为同一患者治疗前Th17细胞和CD4+Treg细胞检测结果

图2 血清25(OH)D水平与外周血CD4+Treg细胞相关性拟合曲线 【血清CD4+Treg=0.188×血清25(OH)D-0.178,r=0.961,P=0.000】

表2 两组肝功能指标(±s)比较

表2 两组肝功能指标(±s)比较

与治疗前比,①P<0.05;与对照组比,②P<0.05

?

3 讨论

既往多项研究探讨了维生素D与肝纤维化、肝硬化及部分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相关性。朱陇东等[8]综述了维生素D缺乏程度对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影响,发现其与疾病程度、肝组织学病理学损伤、并发症和预后存在密切关系。邓文升等[9]在动物实验中发现1,25(OH)2D3能明显减轻四氯化碳所致的大鼠肝组织损伤,抑制肝纤维化发展,认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及抑制HSC激活有关。于露露等[10]报道则显示25(OH)D浓度的升高与肝硬化发病风险的下降存在线性关系。基于上述结论,部分研究[11,12]进一步指出维生素D与PBC的发生及发展有关,且建议在常规应用UDCA治疗的基础上,积极补充维生素D,但尚缺乏直接的临床验证。本研究观察组在应用联合治疗1年后,肝功能指标明显改善,且改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提示补充外源性维生素D能够有效改善PBC患者病情。

维生素D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李敏等[13]全面地分析了维生素D与免疫系统的关系,显示维生素D可能对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T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活性有一定的影响。李海园[14]在儿童疾病发现维生素D的重要作用。国内其他研究[15-17]也报道了类似的发现。本研究也观察到血清25(OH)D与CD4+Treg细胞水平呈直线正相关。PBC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其致损伤机制与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有关。结合本研究发现,我们认为PBC患者存在免疫功能失衡,25(OH)D可能直接影响了CD4+Treg细胞数,加用维生素D治疗可能提高了PBC患者的免疫细胞数量。

PBC患者外周血及肝脏Treg细胞比例均降低。部分研究[15,16]认为这与患者肝功能损伤有关,即Treg细胞减少,影响免疫耐受,导致针对胆管上皮细胞线粒体内膜上自身抗原的AMA大量生成与释放,其与线粒体抗原结合后可破坏靶细胞的新陈代谢,诱导功能紊乱,最终形成组织损伤。Treg细胞比例降低还会促使胆管上皮细胞表达IL-17受体,与IL-17结合后,可促进多种炎症因子,如IL-6、IL-1β等的释放,加剧局部炎症反应。本研究观察到CD4+Treg细胞与GGT、AL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可能正与上述因素有关。另一方面,免疫功能紊乱引起肝内胆管炎,则会影响肝脏对胆红素和ALP等经胆道排泄,又会反馈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形成负性循环[17]。可见,通过补充维生素D,增加CD4+Treg细胞比率,有助于延缓PBC的进程,改善患者病情。

本研究观察到两组治疗后血清25(OH)D水平上升,提示补充外源性维生素D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机体25(OH)D水平。观察组患者CD4+Treg细胞计数也明显提升,Th17细胞计数下降,则提示Treg细胞失衡能获得有效的纠正。但相关性分析仅显示25(OH)D与CD4+Treg细胞有线性相关性,则提示维生素D的作用可能仅限于对CD4+Treg细胞的激活,为后续开展更具针对性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综上所述,补充外源性维生素D能够有效改善PBC患者病情,而这种治疗作用可能与其能够有效提升CD4+Treg细胞水平有关。

[1]何丽芬,赖伊杰,赖力英,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特点.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0(12):1333-1339.

[2]姚定康.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诊断.实用肝脏病杂志,2013,16(2):99-101.

[3]张婷,马丹旭,李晞,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不同分期中Th17细胞及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水平差异.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5,19(8):507-511.

[4]郭锐,覃进.随机对照试验研究UDCA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实用肝脏病杂志,2017,20(1):109-110.

[5]吴颖,姚定康,朱樑,等.UDCA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11):1477-1482.

[6]韩炎炎,戴晓波.云芝肝泰胶囊辅助UDCA片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及对患者免疫学指标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23):6812-6814.

[7]苏荣,席向红,唐秀英,等.25羟维生素D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的诊断价值.中国免疫学杂志,2016,32(12):1830-1832,1836.

[8]朱陇东,段钟平.维生素D与肝纤维化的关系研究.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3,22(10):951-954.

[9]邓文升,顾磊,周鸿,等.1,25(OH)2D3抑制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GF-β1和α-SMA表达的研究.肝胆胰外科杂志,2015,27(3):214-218.

[10]于露露,尹梁宇,陈汶,等.维生素D与肝硬化发病风险关系的前瞻性研究. 中华肝脏病杂志,2013,21(3):202-206.

[11]钟燕明,武希润,王琦,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外周血25-羟维生素D3、Th17细胞、CD4+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其意义.中华肝脏病杂志,2016,24(11):829-833.

[12]杨晓丹,李莉华,范艳玲,等.维生素D受体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自身免疫性肝病易感性的关系.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37(22):41-45.

[13]李敏,彭雁忠,熊晓佳,等.维生素D与免疫.国际免疫学杂志,2014,37(5):403-407.

[14]李海园.维生素D的免疫调节作用与儿童疾病.临床儿科杂志,2012,30(8):792-794.

[15]李金潺,卫丹丹,李小峰,等.维生素D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8):2184-2187.

[16]何丽杰,王静,笪宇蓉,等.维生素D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及抗病毒疗效的影响.中国免疫学杂志,2016,32(5):729-733.

[17]尹成敏,时庆康.早期补充维生素D对早产儿免疫球蛋白和IL-2的影响.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34(9):157-159.

[18]高会霞,刘玉珍,袁文芳,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调节性T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与肝功能损伤的相关性研究.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4):345-347.

[19]钟燕明,武希润,王琦,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外周血25-羟维生素D3、Th17细胞、CD4+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其意义.中华肝脏病杂志,2016,24(11):829-833.

[20]许茵,杨小娟,蒯守刚,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检测及其临床意义.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8(4):592-594.

猜你喜欢

胆汁外周血肝功能
自拟和胃镇逆汤对寒热错杂证胆汁反流性胃炎胆汁反流和胃肠激素的影响分析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胆汁瘤的介入治疗
程良斌教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临床经验
慢性乙肝患者HBV-DNA、HBeAg及肝功能的关系分析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结肠炎小鼠外周血和结肠上皮组织中Gal-9的表达
B[a]P和DDT亚急性联合暴露对小鼠肝功能酶ALT、AST和γ-GT的影响及作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