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泪膜稳定性分析

2018-03-13吉艳艳张士玺

医药前沿 2018年6期
关键词:分泌量泪膜泪液

吉艳艳 张士玺

(德州爱尔眼科医院 山东 德州 253000)

泪膜的结构和功能稳定是形成良好视觉的前提,随着白内障超声乳化的普及,术后视觉效果及舒适程度越来越成为患者关注的问题。对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全身情况良好的600例超声乳化白内障患者术后泪膜的改变进行一系列的观察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的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的600例(600只眼)身体情况良好的白内障患者,其中男性211例,女性389例,所有患者由同一医师主刀完成,手术式采用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晶状体植入术。

1.2 治疗方法

术前3天给予日本参天制药公司生产的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4次/天,手术均在表面麻醉下进行,于11点行透明角膜切口3.0的隧道切口,连续环形撕囊,水分离,超声乳化晶状体核,注吸剩余皮质,囊袋内植入晶状体,手术由同一医师完成,术后辅料遮眼一天,术后给予爱尔康公司生产的妥布霉素地塞米松4次/天,使用2周。术后行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检测及角膜荧光素染色,所有检测由同一医师完成。

1.3 观察指标

1.3.1 检查患者视力、前房深度、前房闪辉、虹膜,晶体等。

1.3.2 泪液分泌试验 采用天津晶明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提供的5mm×35mm泪液试纸,将试纸置于下眼睑结膜中外1/3交界处,5分钟后取出试纸,测定泪液浸湿试纸的长度,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

1.3.3 泪膜破裂时间 采用天津晶明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提供的荧光素钠眼科检测试纸进行结膜囊内染色,嘱患者瞬目数次后凝视前方,使荧光素均匀分布于眼表,记录最后一次瞬目至角膜出现第一个黑斑或黑线的时间,连续观察3次,取平均值。

1.3.4 角膜荧光素染色 将角膜划分为4个象限,根据染色程度和染色面积分为0~3分,着色阴性为0分,散在点状着色为1分,略密集着色为2分,密集点状或片状着色为3分。

1.4 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处理,采用方差分析(Dunnett-t检验)及χ2检验。

2.结果

2.1 泪膜检查与术前相比,术后第1天、7天,术后BUT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天BUT缩短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7天,术后角膜荧光素染色点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天荧光素染色点与术前相比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泪液分泌量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7天、30天泪液分泌量与术前相比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前术后不同时间泪膜检查的比较(±s)

表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前术后不同时间泪膜检查的比较(±s)

注:与术前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时间 荧光素染色(评分)泪膜破裂时间 泪液分泌量 (mm)术前3.51±2.117.56±3.1110.01±4.02术后1天7.89 3.12 *3.41±2.01*18.59±7.02*7天6.01±3.02 *6.51±2.21 *10.03±6.12 30天3.52±2.167.16±2.219.69±5.69

3.讨论

正常的泪膜稳定是维持眼表健康的基础,任何原因引起的泪膜的稳定性下降均会加重眼部不适,引起干眼症状,泪膜稳定性的破坏是一些眼部疾病发生的首要原因,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虽然相对于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手术创伤小,但是也对泪膜形成一定的影响。[1]本研究中,泪膜稳定性的检测,术后第1天、7天,术后BUT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天BUT缩短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7天,术后角膜荧光素染色点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天荧光素染色点与术前相比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泪液分泌量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天、30天泪液分泌量与术前相比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大量的研究发现,部分眼部手术会引起泪膜稳定性降低,如白内障,青光眼,角膜屈光手术等,甚至出现干眼症状,引起眼部干涩,异物感,烧灼感,畏光,视物模糊及视力波动等,严重者影响患者的生活与工作。[2-4]另外,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滴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对脂质层和粘蛋白层产生影响会对泪膜稳定性产生一定的破坏性,导致泪膜分泌量下降。[5]

本研究中,白内障超声乳化对泪膜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并随着时间的延长,泪膜趋于稳定。针对泪膜稳定性的破坏,术后及时给予营养角膜药物,促进泪膜的及时修复。

[1]李颖,王从毅,吴立安,等.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泪膜稳定性变化早期临床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05,5(4):677-680.

[2]李小燕,孙杰,曹永葆,等.白内障手术前后的泪膜时间的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06,14(1):49-50.

[3] Albeitz JM,Lenton LM Mclenann SG.Effect of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for hyperopia on tear flim and ocular surface.J Refract Surg,2002,18(2):113-123.

[4]郑康铿,姜纯,黄梓材,等.青光眼滤过术后泪膜功能的改变[J].2008,28(11):35-36.

[5] Singh G,Kaur J.Iatrogenic dry eye:Late effect of topical steroid formulations.J Indian Med Assoc,1992,90:235-237.

猜你喜欢

分泌量泪膜泪液
泪液成分异常与不同泪膜破裂方式的研究进展
基于泪膜破裂方式的干眼诊断新思路
手术室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乳汁分泌时间及分泌量的影响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泪液及血清中BDNF的定量分析
切洋葱时嚼口香糖就不会流眼泪吗
正确使用人工泪液
荷尔蒙决定的一生
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泪膜的变化与年龄相关性分析
中药联合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的临床观察
脂多糖对气道上皮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