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新闻奖新设媒体融合奖项的启示

2018-03-12顾晓艺,武凡

新媒体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职业素养融媒体

顾晓艺,武凡

摘 要 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是国内新闻创作水准的一个标杆。2018年第28届中国新闻奖的奖项设置有了巨大改变,增设了媒体融合类作品的奖项。文章着重探究此奖项的从形式到内容各个方面的特色,并具体分析具有代表性的获奖作品的风格特点,由此得到新闻从业者自我提升方向的启示,探析融媒体时代对新闻从业者素质要求,研究媒体从业者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顺应时代要求而改变。

关键词 融媒体;从业者;中国新闻奖;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24-0064-03

2018年11月2日,第28届中国新闻奖的最终结果已经确定。此届中国新闻奖首次增设了媒体融合奖项,新增融媒体作品奖项无疑是中国新闻奖的奖项设置历史上的一座丰碑,也给了从业者更多的选择与挑战。

那么这个媒体融合奖项的设置到底有什么特点?与其他新闻奖的融媒体奖项相比有何不同?它的获奖作品的内容特色是什么?新闻从业者又应当如何去看待和适应这个变化?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将进一步加深我们对当下媒介融合趋势的理解,也将为新闻从业者提供了一个关乎努力方向的参照系。

1 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设立新变

第28届中国新闻奖新设的媒体融合奖项共设立6个评选项目,分别为融媒直播,融媒互动,融媒栏目,融媒短视频,融媒界面,共50个奖数。主要有以下三大设置特色。

1.1 认定标准:移动端首发

第28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要求新闻作品原创且首发移动端。其中“首发为移动端”是中国新闻奖认定新闻作品是否为“融媒体作品”的一条特殊标准。

回溯中国新闻奖奖项设置历史,会发现从第16届(2006年)就开始设立网络新闻奖,包括网络新闻专栏、网络评论和网络专题奖。从第19届(2009年)就开始有网页设计、网络访谈等融媒体作品,但是并未要求由移动端首发,而且甚至时有空缺,比如24届新闻奖网页设计和网页访谈一等奖没有作品获奖。可见前几年融媒作品在数量和质量上还不足够。

经过几年的发展,除了网页融媒体作品,移动端首发的融媒体作品数量、质量有了很大提升,因而增设的融媒体奖项的要求也有了新的变化。

1.2 比重超过全部奖项1/7

此次来自全国各级各类媒体的获奖数总共348件,而新设的融媒体奖项约占1/7,从其占比的份额即可看出中国新闻奖肯定了融媒体作品的价值,肯定了新闻作品价值衡量的新标准,肯定了移动互联网在新闻生成过程中承担的角色。这个标准的设立也是应时代要求而做出的变动,即使是放眼世界依然具有前瞻性。

对比国外最知名的新闻奖——普利策新闻奖——我们会发现融媒作品获奖在其中很少见。从2006年开始,普利策新闻奖的14个奖项开始向报纸所属网站开放。自2009年到2017年,普利策突发性新闻奖的甄选范围逐渐开放给杂志、报纸、网媒机构等一切符合条件的新闻机构的突发性新闻。融媒体作品逐步在普利策新闻奖中出现,包括漫画、社交平台上的网络直播和音、视频的应用和数据库的使用。

相比之下,中国新闻奖在网络新闻作品奖项设置的时间点上不输于普利策奖,而且对融媒体作品展示了一个相当开放的态度和接纳的姿态。

1.3 着重提出的创新要求

中国记协网在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解释,6个媒体融合奖项中的融合创新奖的要求为“报道内容、报道形式、传播渠道等方面有所突破或创新”。可见举办方对于此次融媒体奖所要求的创新已经远远超过内容的范围,而是包括新闻作品设计形式和发布渠道。

传播载体和传播渠道的多样化是符合用户视听需要和互动需求的,而移动端发布的交互性融媒体作品因为满足了用户的这类需求而更具快速传播优势。

2 第28屆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作品的风格特点

融媒体新闻作品充分利用各类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创造“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作品。在所有的媒体融合奖获奖作品中,无一例外的通过二维码进行客户端首发,实现快速传播。更重要的是,“融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理念,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关系发生微妙变化,它们不再是相互竞争的关系,而是在各个有利方面相互融合,互动互补,使得融合发展的优势得到最大化。

与传统新闻作品相比,融媒体时代的新闻作品由于拥有传播途径多,范围广的特点,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2.1 融媒体作品互动性强

从内容载体方面来说,随着互联网,特别是互联网移动端的迅猛发展,个人电脑、移动手机、便携平板等新兴移动端媒体进入读者视线。相比较于传统新闻媒体的单一线性传播,融媒体发展点对点,多维度立体构建成的几何网在受众交流上极大的增强了互动性。

这些新媒体促使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和传播模式升级转变,由单向线性传播变成双向参与沟通,以第28届中国新闻奖的媒体融合奖特别奖——《两会进行时》为例,在当天的直播节目中,部长通道、人大闭幕式、总理记者等“核心现场”、人民日报记者“最前方”的独家点评;前方记者的一线报道,又有后方演播室的高端访谈、精心编辑的会场花絮及创意微视频、实现了包括PC端、手机客户端口、微信小程序的实时在线观看。掌上阅读浏览的习惯养成之下,受众的积极参与性被提高,每个人都活跃的发表意见,在平台上实现意见的沟通与传达。

2.2 融媒体作品扩展内容传播轨迹

在传播轨迹方面,受众对信息拥有极大自觉选择性。当今是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受众不再紧跟传统媒体的步伐,转而通过微博、微信去了解他们自身感兴趣的新闻,并在互联网舆论空间中构造传播阵地,让优质内容增加重复性传播,踏实轨迹路径,为主流新闻信息开阔平台,提升受众好感。

在第28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获奖作品《“軍装照”H5》当中,人民日报客户端借助人脸识别、融合成像技术,帮助网友生成自己的虚拟“军装照”,以此加入到抒发崇敬军人的情怀舆论场之中。其中,仅8月1日建军节当天的浏览次数(PV)就达到3.94亿,独立访客(UV)超过5 700万。业界人士评价,这个传播数量级创下业界单个H5产品访问量新高。众多媒体发表评论对该H5予以积极肯定,认为这一H5既是一次把爱国主义植入现象级融媒体产品的创新力作,也是融合报道的经典成功案例。

这种裂变式的传播轨迹也因受众角色改变,成功让受传者完成了从“读者”到“用户”的体验式转变。

在诸多新型自媒体平台的公民新闻的激励制倡导下,新媒体促使新闻生产具有了信息及时送达、受众参与平等、加入零门槛的特征。

又如在融媒互动类获奖作品《点赞十九大,中国强起来》中,新华社客户端通过开通点赞通道,实现了人大代表、运动员、科学家、明星等社会意见领袖和普通大众的平等参与,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互联网快速发展下,微博的运用使得“人人都有话语权”。广大受众逐渐成为“公民记者”。新闻生产渠道的多元化、复合化让传播轨迹逐渐呈现循环往复的回流式特点,话语权更多的实现了公民被赋予的表征。

2.3 受众广泛且传播效果佳

在舆论效果方面,融媒体矩阵的出现让真实信息的准确传达拥有保障,权威性和公信力因信源的全方位传播得到巩固,在2017年的十九大召开期间,人民日报融媒体中心通过央视影音客户端,微博直播平台,广播报道等形式的组合矩阵式的信息传播通道。

通常,媒体成功的人民网全力打造直播品牌《两会进行时》,在PC端、移动端通过视频直播两会,为受众提供全视角、多层次、移动化的两会直播体验。人民网前方报道组与人民日报前方记者密切合作,给网友带来人民日报媒体矩阵独家的两会现场解读视频节目。《两会进行时》还融合了《两会同期声》《两会夜归人》等多个人民网两会栏目,为观众奉上了全新视觉盛宴。

随着直播系统海客4.0改版上线,人民日报海外版海外网两会报道以移动端作为主要阵地。在原本的直播系统上增加了地理属性和爆料功能,前方记者可以通过客户端与网友直接互动,让记者更贴近网友,也让网友更接近现场,全面了解会议进程、会议内容;网友还可以通过“新闻地图”功能,看到人民大会堂附近其他参与者的评论,增强互动效果,实现场内场外联动。通过以上的播出平台的组合传播,能够达到海内外联动传播的推广式效果。

3 融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的新挑战

分析了第28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作品的特点,可以看出技术的更新导致了时代的嬗变,这提高了对从业者的职业要求。

新闻从业者应当勇于立于潮头,积极响应时代号召,提升自身内外素养,注重技术方面能力的提高和其他综合素养的提升。

3.1 熟练掌握新技术

在互联网时代下,融媒体矩阵已经成为一种媒体趋势。新闻工作者需要在具体技能方面有大幅度提升。除了单纯的文字内容加工,图片的编辑设计,创意拼贴:视频的采集剪辑等都需要相对较专业的技术,为使运作流程高效,PHOTOSHO、PPREMERIER、DREAMWEAVER等软件的操作。

此次获奖融媒体短视频《公仆之路》,凭借“三维投射”的处理方法成功地达成场景沉浸、触动人心的目的,同时通过浓缩经典历史性画面,巧妙地以镜头运动的方式实现画面转场,整体色彩凸显沧桑感,让观众在“有意思”的感观印象之外,多一层“有意义”的深刻体悟,它精选习近平从政经历中最为典型的场景、图像、声音,综合运用一镜到底、三维投射等多种技术手段,在短短几分钟之内让主人公完成了48年的时空漫游,节奏紧凑有致,交代清楚,集中凝练地展现出习近平“永远做人民公仆”的政治品格,营造出大片即视感。

3.2 提升其他综合素养

融媒体新闻作品包括短视频、H5新闻、“VR+新闻”、移动直播等多种形式,其中短视频类的新闻通常有时间限制。由于当下都市人的生活节奏快,符合其阅览兴趣的信息以短、平、快特征为主,因此在短时间内,就必须在内容布局上有合理有序的安排和舒缓有度的叙事节奏。这意味着从业者不仅需要掌握必要的剪辑技术,还得对视音频语言有把控力和审美感。

而基于H5技术的新闻和“VR+新闻”等融媒体新闻形式由于提供高度的互动性和参与感而更容易吸引用户,这些新的新闻表现形式更多地要求从业者在新的形势下制作出与其形式相匹配的具有创意和深度的优质内容。由于这种创新价值体现在价值观念、报道形式、叙述程式和传受关系等多个方面,从业者也应当从相应的几个方面去发展创新传播能力,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制作技术、加强叙事能力和关注用户感受。

4 结束语

中国新闻奖设立媒体融合类作品奖项反映了新闻作品标准的多元化趋势。这对新闻从业者来说是一个鼓舞,因为在投稿新闻的呈现方式上有了更多的选择。但同时也是对从业者的一个挑战,要用更多的精力在形式和内容上去完善作品。与此同时,掌握富于表现力的技术形式不意味着可以抛弃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要兼顾两者才能做出受群众欢迎的新闻作品。

参考文献

[1]蔡雯.试论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创新[J].今传媒,2008(10):21-23.

[2]石长顺,肖叶飞.媒介融合语境下新闻生产模式的创新[J].当代传播,2011(1):111-113.

[3]展江.普利策新闻奖及其媒体融合时代之变[J].新闻记者,2012(8):24-30.

[4]解佳伟.移动新闻客户端新闻直播的发展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8.

[5]陈铭.VR新闻的创新价值与现实困境[J].新媒体研究,2018,4(16):18-19.

[6]行业重磅:中国新闻奖自今年起增设媒体融合奖项[EB/OL].[2018-11-05].https://re.mbd.baidu.com/5jm6orx?f=cp,2018-05/2018-11-05-09.

[7]詹新惠.透视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的设立[EB/OL].[2018-07-19].http://www.81.cn/jsjz2018-07/19content_8093546.htm.

[8]中国记协网.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公仆之路[EB/OL].[2018-11-05].http://www.pingjiang.zgjx.cn/NewsAwardingSys/NewsVideoAction/todetails.do?id=8a89901064f8a94a0164f96f765400a6.2018-11-02/2018-11-05.

作者简介:顾晓艺,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为新闻学。

武 凡,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为广播电视编导。

猜你喜欢

职业素养融媒体
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内容增值策略分析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教育国际化视阈下来华留学生管理干部之职业素养培育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