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在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2018-03-12徐琪
徐琪
在语文教材中,语文阅读教学主要依靠文字和插图两种工具进行,文字和插图具有互补作用,文字能够延伸图片蕴含的思想,图片经过文字的描述更加生动和深刻。在初中语文教材中,配有很多生动形象的插图,在阅读教学前,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插图,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阅读教学后,学生可以根据插图展开想象,加深印象。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一般都是重文字轻插图的教学模式,没有认识到插图的重要性,往往须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语言向学生描述文字描述的情境,其实图文结合教学更事半功倍。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插图的重要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巧用插图,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由图引文,增加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在阅读教学前,形象生动的插图往往比文字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而,教师可以适当讲解文中的插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带着疑问和好奇去阅读课文,找出答案。
比如,在学习《斑羚飞渡》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阅读前,引导学生了解文中的插图,说说图中的斑羚在做什么?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然后教师再要求学生阅读课文,这样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会有意识地寻找问题的答案,同时,脑海中也会浮现插图,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体会到斑羚在绝境下的胆识和智慧,也体会到舍己为人的精神,而这种体会反过来会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二、图文结合,深刻理解文章
在语文教材中,有些是描写具体景物的,如果课堂教学时,教师只是凭借课本的文字和语言来教学,那么学生很难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比如,在学习《紫藤萝瀑布》的时候,文中有一句关于紫藤萝的描写:“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如果语文教师让学生只是阅读文字来体会作者面对的是怎样的场景,学生恐怕很难想象。如果在学生阅读前,教师引导学生看看课本中的彩色图片,再和文中的描写文字相结合,学生很容易就感受到作者面对的风景是怎样的震撼心灵。
三、善用图片,培养学生阅读的观察力
课本中的插图勾勒的是文中的某个场景,然而每幅插图又细腻地表现出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因而,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图片,通过仔细观察插图,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
比如,在学习《天净沙·秋思》的时候,插图呈现了枯藤、老树、昏鸦、流水、西风等景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如,人物的状态,马的形态等,通过这样的观察,学生可以很容易感受到一个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那种漂泊无依的凄苦愁楚的心情。同时,通过观察插图,学生脑海中会浮现出画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这首诗。这样不仅提升了教学效果,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扩展图片,提升学生阅读的想象力
在语文教材中,插图是有限的,不可能超越文字存在,所以,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目标,通过网络查询一些具体生动的图片,经过筛选整合运用到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
比如,在学习《苏州园林》时,教师可以结合文中对苏州园林艺术的描写,在网上查找一些教材上没有呈现的苏州园林图景,适当地展现在课堂上,向学生进一步观看苏州园林的景致。不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文中内容,也使学生体会到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高超造诣,增加了对我国传统文化和技艺的了解。
又比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时,语文教材里只有皇帝穿着“新衣”游行的插图,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增加一些重要场景的插图,可以让图片呈现整个故事情节,学生就可以在脑海中浮现一个动态的图画故事,便于更好地记忆和理解。总的来说,扩展图片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拓展了视野,也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的现象力。
五、利用插图,促进学生的领悟力
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解释文中优美词句的时候或者分析精彩句子结构的时候,可以利用插图,给学生展示这些词句所描绘的画面,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这些词句的印象,而且在以后阅读中,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些印象感受新的文章中文字所表达的魅力。这样学生就会对阅读感兴趣,从而积极主动阅读书籍,丰富文化知识和拓展视野,甚至用实践去感知文章所描写的事物,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插图的作用,充分利用插图进行教学,最大程度地为教学提供资源,让生动的插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优美的插图丰富教学内容。从而让语文阅读教学不再只是文字的表达,让学生通过观察插图和阅读文字,在脑海中浮现出形象生动的画面和场景,通过活灵活现的方式记忆文章內容,提高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最终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丰县王沟镇单楼初级中学(2217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