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管窥

2018-03-12陈福祥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古诗文古诗词初中语文

陈福祥

今年秋季开始,各地中小学生使用“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其中初中有132篇。古诗文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也是我国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使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得以继承和弘扬,初中语文教师应重视在古诗文教学中,尝试融入传统文化教育。

本文以此为中心展开了讨论,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古诗文教学中合理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并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巧设情境,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在古诗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摒弃传统的说教模式,积极采用各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巧设情境便是其中一种,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尝试应用这种方法,使学生更容易走进古人的内心世界,感受其中的文化内涵,从而真正将传统文化教学落实到古诗文教学中。

须要注意的是教师应结合古诗文内容,创设能够突出教学主题,引发学生思想共鸣,帮助学生重新构筑思想体系的教学情境。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传统文化渗透其中,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例如在《钱塘湖春行》的学习中,教师在课堂的开始可以先以谈话的形式,引出杭州美景。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西湖是杭州最美的地方,那么我们就看看西湖究竟美在哪里。此时,教师以图片展示出西湖的春景图,并配合舒适的音乐,从而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接下来,教师再自然而然地引出作者: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被西湖的美景所吸引,为此他写下了许多有关西湖美景的诗歌。我们今天所学的诗歌便是其中之一。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身处于美好的西湖美景画面中,感受到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怀,也能真正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

古诗词中,爱国爱家是常见的优秀传统文化题材。如,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猎猎旌旗、阵容庞大。教师可以播放庆祝中國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的视频,学生们通过在沙场阅兵的恢宏场面,目睹我军现代化装备与尖端武器,看到部队整齐的军容、昂扬的斗志,铿锵的语气,激起了学生爱我军队、扬我军威、打击敌人、固我国防的爱国热情。

八年级下册的《渔家傲·秋思》(宋代范仲淹)也与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内容类似,帮助学生理解词中戍守边疆的将士们壮志未酬的家国情怀:既要精忠报国、保家卫国,又有儿女情长,思念家乡与亲人。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文化情境等,使学生能够想作者之所想,感作者之所感,最终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由此可见,初中语文教师应当重视结合古诗词教学内容,灵活创设情境,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二、深入剖析,加深传统文化体验

古诗词具有韵律美、语言美、意境美等特点。若要真正渗透传统文化,使学生感受到其中的文化内涵,教师就应当重视根据古诗词特点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其中蕴藏的传统文化。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诵读,使其感受到形式美。就古诗词而言,作者的情绪变化、思想转变主要体现在字里行间、诗词节奏上。因而,为了加深学生对古诗词意蕴的体会,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反复的诵读。以《破阵子》为例,该诗词基调由“壮”转“悲”,表现出了作者的报效祖国之心,及壮志难酬的苦闷。通过引导学生朗读,才能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心理变化,从而感受到古人的爱国情怀。教师还应进行古诗词意境分析,使学生更加深入体会作者思想。以《卖炭翁》为例,作者表达出了对统治者的不满,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之心。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今日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更加刻苦学习,教师可以针对诗词中的重点语句、片段等进行分析,并让学生想象作者所描述的意境,从而达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

其次,通过教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中作者作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提及此文是在中秋之夜,独在异乡,饮酒畅酣,诗兴大发,对月抒怀,想念弟子。尽管自己有贬谪之怨,但还是遥祝弟弟一切美好平安,祝愿天下所有离人都能共同享受美好的时光与生活。《人琴俱亡》通过王子敬先离开人世,王子猷痛悼亡弟,摔琴示哀,悲痛欲绝,不久也追随亡弟而去。通过这些故事,教师要教育学生如何感受兄弟手足情之深厚,感悟亲情之珍贵。

最后,教师还可以从古诗词背景内容出发,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思想。以《过零丁洋》为例,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作者的生活年代、人生经历等,并结合诗词内容,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情怀。

三、挖掘资源,拓宽传统文化教育

古诗文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为了提升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更好地以古诗词为载体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应当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扩大传统文化的教育范围。也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古诗词教学的趣味性、生活性。

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本地文化资源,实现课内外资源的结合,从而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本地的文化旅游圣地,并结合与之相对应的古诗文,引导学生回忆古诗文内容,并深入感受古人的生活状态。在此基础上再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便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岳阳楼记》,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游走一次范公堤。范公堤是贯穿如东全境的黄海沿海防风防海潮的堤坝。为了纪念北宋范仲淹主持修建的捍海堤坝,该堤坝被老百姓称作“范公堤”,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学生们通过亲身游历本地历史文化资源,更深切体会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豁达情怀。^

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日常生活资源,丰富传统文化教育方式。如充分利用我国传统文化节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在端午节,引导学生查找与之相关的古诗词,并详细了解其中的文化习俗;在重阳节,开展古诗文朗读比赛,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探索其中的文化内容。

教师要丰富古诗词的传统文化内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改也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创新语文教学。在古诗词教学中也同样如此。毕竟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弘扬不只是局限在课文知识上,实现课内外文化资源的多渠道融合更有助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

综上所述,通过古诗词教学来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因而,初中语文教师应当转变教学理念,主动探索传统文化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从而将传统文化真正融入到古诗词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这不仅是我国语文教学体系完善的客观需求,也是继承、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必然结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河口镇景安初级中学(226441)endprint

猜你喜欢

古诗文古诗词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踏青古诗词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