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椎固定
2018-03-12
胸腰椎骨折是常见且多发的脊柱损伤,实施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1-2]。我院将8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不同的治疗,具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年龄30~60岁,平均年龄(45.01±1.18)岁,23例女性、20例男性。对照组年龄31~60岁,平均年龄(46.15±1.25)岁,22例女性、21例男性。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手术前,了解患者骨折部位,对患者伤椎以及伤椎相邻椎体进行MRI以及CT检查,三维重建了解患者椎骨受压情况和椎体骨折范围,对患者实施常规手术治疗。
观察组采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经椎旁肌间隙进行入路,以患者骨折平面作为中心,取正中纵切口,使用电刀切开患者皮肤,对患者深筋膜和皮下组织进行分离,将关节突和椎板暴露,使用C型X线机透视定位,在患者伤椎以及伤椎的上下椎体将2枚椎弓根螺钉植入,螺钉长度为30~35 mm,螺钉进钉时,应避开患者骨折终板,保持5°~10°,若患者椎体压缩高度大于50%,应对患者实施直接撑开复位方式,手术后将负压引流管放置,将手术切口闭合。
1.3 观察指标
对比以及分析观察组、对照组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以及VAS评分、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我院本次研究中均使用SPSS26.0软件,将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以及VAS评分、总有效率等指标进行统计,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各项指标
观察组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住院时间(10.21±1.05)d、术后引流量(280.15±40.25)ml以及VAS评分(2.01±0.25)分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2.2 对比总有效率
观察组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胸腰椎骨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实施一项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较为重要[2-3]。
随着螺钉固定技术和生物工程材料不断发展,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其具有有效、安全、可行等特点,能避免传统手术中的缺点,通过进行人工支撑重建,在患者伤椎的椎弓根上将支撑点建立,能使伤椎相邻椎体和伤椎之间复位时能进行撑开,预防骨折椎体高度缩小情况,为关节突关节稳固以及骨折愈合提供有利基础[4-7]。同时患者伤椎上螺钉还能分散承受力,使固定系统较为牢固,能促进患者伤椎椎体高度较快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8-9]。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及VAS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通过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以及VAS评分(±s)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以及VAS评分(±s)
?
表2 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n,%)
[1]谢炜星,王刚,万超,等.短节段伤椎置钉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Magerl A 型胸腰椎骨折的效果[J].广东医学,2016,37(16):
[2]刘东,孙远新,张克非,等.微创经皮椎弓根固定联合伤椎椎体成形术治疗中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36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2):2641-2642.
[3]占方彪,王诗军,程军,等.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硫酸钙治疗单一椎体胸腰椎骨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21(19):2986-2992.
[4]肖斌,李健,蔡厚洪,等.经后路单侧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应用 [J].重庆医学,2016,45(22):3049-3051,3054.
[5]张文志,尚希福,段丽群,等.微创经皮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12,05(2):106-111.
[6]李超,吴大江,谢杨,等.经伤椎短钉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治疗单节段压缩性胸腰椎骨折[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4,35(2):216-220.
[7]鲁世保,孔超,海涌,等.单节段与双节段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轻中度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疗效[J].中华骨科杂志,2013,33(6):615-620.
[8]曾至立,程黎明,李山珠,等.伤椎置钉结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27):2117-2121.
[9]钱济先,纪振钢,高浩然,等.微创经皮并结合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21(16):1591-1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