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塘养殖草鱼技术流程
2018-03-12卢太满
卢太满
(广州市诚一水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广东 广州 510000)
草鱼,又名鲩鱼,草青,是我国的重要淡水养殖品种。本文从养殖池塘条件,鱼种放养,养殖管理,鱼病防治及适时捕获方面介绍草鱼在小池塘中从50~150g养到1kg规格的养殖技术流程。
1 养殖池塘条件
养殖池塘选在南沙新垦17涌半,这里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电力充沛,水质指标符合国家养殖水质标准。利用的是面积为(3~5)×667m2的池塘,水深为2m,养殖池塘的池埂经修整后没有渗漏,进排水方便。在养殖池塘旁边设0.2kW的自动投饵机一台,并配备1.5kW的增氧机2台。
2 放苗前的准备工作
冬季干塘曝晒后,在养殖的前期准备可以选择带水清塘,或者干塘清塘。两种情况处理的方式有所区别,带水清塘可以选择硫酸铜,一般水深为50cm,具体用量为500g/667m2,这个方法的优点是可以省去入苗前对养殖水体的杀虫处理,一般应用于不干塘就直接轮捕轮放的养殖池塘;另一种方式为干塘清塘,具体的操作为用生石灰干洒,用量为50kg/667m2,或者用漂白粉干洒,用量为12.5kg/667m2,这个方法的优点是能比较好的彻底杀灭水中的病菌,有效改善养殖池塘底质。放入生石灰或者漂白粉3d后,再向池塘中注入50cm水,开始向池塘泼茶麸,先把茶麸放在船仓里浸泡2h,然后兑水全塘泼洒,具体用量为25kg/667m2。这样可以迅速的培养养殖池塘中的藻类。
3 鱼种的放养
要对草鱼种的质量进行管控,要求草鱼种规格整齐,鳞片完整,无病,最好进行当场的解剖检查,看烂鳃,肠炎等疾病是否严重,身上有无锚头蚤,肠道有无绦虫,鱼体是否呈现出最为严重的出血病症状。草鱼种放养时用0.4%盐酸恩诺沙星溶液浸洗10~15min。鱼种入塘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试水3d,具体操作为用60目的网袋用竹竿叉起,观察网袋中的鱼种活动情况3d,若无异常,可以正常放养草鱼种。
4 养殖管理
4.1 放养模式
放养的模式以草鱼为主,适当配养花鲢,白鲢,鲫鱼,鲮鱼。放养的密度为:规格为50g~150g的草鱼种2000尾/667m2;规格为250g的花鲢 50尾/667m2;规格为200g的白鲢30尾//667m2;规格为50g的鲫鱼1000尾/667m2。
4.2 合理的投喂
4.2.1 饲料投喂 这是养殖管理中的主要工作,草鱼种下塘后要及时进行驯化,具体操作为:在合适的时间内开启投料机进行投食驯化,鱼苗听到投料机的响声就会形成条件反射,聚集在投饵机附近,刚开始投喂要慢而少,开始投喂时,按鱼体重1%投喂即可,逐步驯化鱼苗形成群体聚集的摄食,抢食激烈。比较合理投喂量参见下表:
膨化料建议投喂率
上表的标准是正常情况下的投喂量,而且要基本了解池塘鱼的存塘量。在投喂管理过程中,还要根据天气,水温,水质等条件适时调整投喂量。
4.2.2 阴雨天气要停喂或减半投喂 因为阴雨天气水温会突然降低,缺乏阳光的光合作用水中溶氧也会降低,天气的变化会使草鱼难以消化,暴食暴饮会使草鱼易患病。
4.2.3 水质太浓要少喂 水质太浓的情况下水体的浮游动物较多,比较耗氧,投喂多了,草鱼耗氧增大,夜晚增氧不够的话,会围着增氧机。
4.2.4 水温太低或太高都会影响草鱼的摄食 水产动物对水温影响都很大,水温高于32℃摄食也在减少,冬天水温低于10℃基本不摄食。20℃~28℃为最佳的摄食水温。
投喂时间:4月到10月投喂3餐,分别为08:00,11:00,16:00;11 月到 3 月投喂 2 餐,投喂的时间分别为 09:00,15:00。
拉鱼前停喂;拉鱼后第2d,投喂量减半,到第3d可以恢复正常投喂。
4.3 水质调控
草鱼对水质的要求不是太高,只要达到以下几个指标就可以了。
氨氮:<0.2mg/l;亚硝酸盐:<0.2mg/l;pH:6.5-8.5。
水色主要以淡绿色,黄绿色为最好;黑褐色水色要及时调控,蓝绿色主要是蓝藻水体,此时水中N,P失衡要及时调控,可以杀灭养殖池塘的蓝藻。其他的三项指标氨氮,亚硝酸盐,pH具体的调节方式如下:
4.3.1 调节pH 由低调高,可以用生石灰调节;由高调低,此时的养殖池塘主要是蓝藻水体,可以用硫酸铜杀灭,再用碧水安把藻类的毒素解出来;
4.3.2 调节氨氮,亚硝酸盐 氨氮高时可以活菌调节,也可以用些降解药品,如天品底净等;对于氨氮,亚硝酸盐高的塘,需进行换水,若换水后依旧很高,则需要及时处理。可以用天品底净(高分子聚合物,释缓剂)干洒进行处理 ,用量为166g/667m2,2h后用沸石粉溶于水泼洒,用量为7.5kg/667m2。对于养殖池塘溶氧过低的,要在白天开够增氧机给池塘增氧,晚间要提前开增养,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
5 鱼塘日常管理注意事项
日常要时常注意养殖池塘进水排水口的情况;白天巡塘要注意观察鱼苗的摄食、活动情况,夜晚巡塘要特别注意增氧设备的运转情况,鱼苗的耗氧情况;适时的对鱼苗的疾病情况进行检测,做好预防与治疗预案;物料保存要防湿,防鼠。
6 捕捞上市的注意事项
拉鱼前1d必须停料,因为草鱼比较贪食,不停食拉网容易造成草鱼应激死亡;还要泼洒药物,使草鱼的粘液正常,不红身,同时,抽低池塘的水,好方便起捕;拉鱼起捕时,一定要开增氧机,打一网鱼挑鱼时,一次不能超过400kg;对于鱼体质较弱的,可以先用些防应激的药进行处理,如解毒护水精华可以使用;卖鱼操作要控制时间及带水称鱼,卖鱼操作对保证鱼体质比较重要,上鱼时间不可过长,鱼不可长期脱离水,称鱼要快。
7 草鱼种以及饲料的选购
草鱼种的选择应该选择品牌较好的,信誉较高的,生长速度较快,疾病较少的鱼种;鉴定鱼种的质量,观察鱼种的规格是否整齐,体型是否匀称,是否红身,或附带其他病毒性的疾病,如出血病等。
不少人在选择饲料时,首先考虑的是价格不是质量,不理智的选择廉价的饲料,虽然降低购买成本,也会降低了生产效益,甚至导致亏本。选择饲料时,可以选择适合当地养殖模式、性价比较高饲料。
8 草鱼疾病
在养殖草鱼的过程之中,会产生烂鳃,肠炎,赤皮等病害。下面就草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的最为突出的也容易看得出来的是疾病进行防治。
8.1 草鱼烂鳃病
南沙地区的草鱼烂鳃病按照病原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细菌性烂鳃病,病原为柱状黄杆菌,因放养密度不合理,鱼鳃受损,水质恶化等原因引发该病,可通过养殖水体传染,防治不及时会造成巨大损失,可采用“外泼+内服”治疗方法。具体用量为盐酸恩诺沙星拌膨化饲料2.4g/kg内服,每d17:00投喂,拌料连喂3d;外泼聚碘维酮溶液,用量为300ml/667m2,第1d用,隔1d再次使用,治愈率可达95%以上。
第二类烂鳃病主要由指环虫,车轮虫等寄生虫引起的。出现鳃丝腐烂,断尾,鳍部残缺等现象。由指环虫引起的烂鳃病主要用甲苯咪唑治愈,用量为150g/667m2全池泼洒;由车轮虫引起的烂鳃病用蛛虫净30ml/667m2,全池泼洒;治疗锚头蚤,用蛛虫必杀,具体用量为100ml/667m2,全池泼洒;绦虫治疗用川楝陈皮散(主要成分为柴胡,陈皮,川楝子)拌膨化饲料内服进行治疗,用量为每kg饲料8g,连续投喂3d。
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在寄生虫易发的季节只要检查到一口池塘有指环虫,其他塘均需用晶体敌百虫+辛硫磷处理,基本可确保在养殖周期两个多月内无指环虫。具体用量为:敌百虫166g/667m2+辛硫磷33ml/667m2兑水全池泼洒,适时开动增氧机。草鱼指环虫和车轮虫,也可同时处理,用90%晶体敌百虫与硫酸铜、硫酸亚铁合用,具体用量敌百虫166g/667m2,硫酸铜150g/667m2,硫酸亚铁250g/667m2,晴天上午9:00使用,全部溶于水后全池泼洒。
8.2 草鱼肠炎病
草鱼肠炎病主要指细菌性肠炎,病原为点状产气单胞菌。治疗方法可采取内服抗生素和外泼聚维酮碘来治疗。内服的抗生素主要包括盐酸恩诺沙星和烟酸诺氟沙星,拌饲料用量是每kg饲料2.4g,连喂3d。外泼用聚维酮碘,用量为250ml/667m2,连泼3d。
8.3 草鱼的赤皮病
草鱼赤皮病病原主要是荧光假单胞菌,它是养殖水体存在的细菌,只要是在水温合适和其它条件合适,鱼体受伤,就会爆发赤皮病。
治疗采用内服磺胺嘧啶和三黄散,磺胺嘧啶(鱼康)拌饲料投喂,第1d用量为每kg饲料8g,第2d、3d减半,同时添加三黄散拌饲料投喂,用量为每kg饲料4g,连用3d;外泼粉剂的二氧化氯,用量为260g/667m2水体,隔日再用一次效果较好。
8.4 肝胆疾病
由于养殖密度高,水质变坏等原因引起草鱼的肝胆综合症。治疗可采用浓戊二醛和大蒜素兑水全池泼洒,具体用量为浓戊二醛250ml/667m2,大蒜素为85g/667m2连用3d。对草鱼肝脏起到消炎杀菌作用,能迅速控制草鱼的肝胆疾病。
8.5 烂身,烂尾病
引起草鱼烂身,烂尾的病原是温和气单胞菌。治疗采用的是苯扎溴铵和浓戊二醛,具体用量为苯扎溴铵84ml/667m2,浓戊二醛84ml/667m2兑水全池泼洒,隔日再用一次,特别是在打完疫苗后引发的烂尾,甚至伴随着烂鳃的爆发,要是有寄生虫可先杀虫之后再施药,防止二次感染,然后再用苯扎溴铵加浓戊二醛进行杀菌,连用两次,巩固药效。
8.6 草鱼细菌性出血病
草鱼细菌出血病治疗采用自配的二氧化氯(碳酸氢钠,亚氯酸钠,硫酸氢钠比例为1:4:5),按6×667m2的养殖水体使用,用量为300g/667m2,同时配合每kg饲料拌盐酸恩诺沙星2.4g+磺胺嘧啶8g(首次使用要加倍)+三黄散4g投喂,可有效防止体重400g左右的草鱼死亡。防治草鱼种细菌性出血,主要先杀菌止血,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作用很快,盐酸恩诺沙星+磺胺嘧啶内服凝血,三黄散保护肝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