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光体育运动机制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架构模式研究

2018-03-12

运动 2018年20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体育锻炼课外

邓 惠

(广东培正学院, 广东 广州 510830)

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沉迷于网络,没有丝毫体育锻炼的兴趣,也很少参加体育锻炼,身体素质不良,在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后患职业病概率增加,影响自身发展并给社会经济建设带来一定问题。阳光体育运动目的主要是以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习惯为主,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参加体育锻炼,让学生走出去、迈开腿、接触户外并积极锻炼。这样能够预防职业病的出现,并推动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

1 学生体育锻炼现状

体育课及课外锻炼是学生学习体育技能加强体育锻炼的主要方式。而“阳光体育运动”要求每天保证1个小时的时间去参加锻炼,但是学生的锻炼时间远远达不到这一要求。据调查,大多数的在校学生每天锻炼时间不足1个小时,少数学生几乎没有锻炼,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其一,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绝大多数是注重学习而轻视体育锻炼,忽略了青少年阶段身体健康对学生的发展,而在高中阶段对高考的重视更加忽视了体育锻炼的重要,还有一些家长为了孩子的成绩更加限制了他们的体育活动,忽视了孩子的健康,从小就限制孩子对锻炼的兴趣。其二,步入大学之后,各高校对体育教育方面有所加强,学生也有了自己支配的时间,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锻炼的习惯,所以课外参加锻炼的积极性并不是太乐观。随着各高校的扩招及学分制改革,学生数量增加但体育馆却没有扩大,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还有体育课的时间安排,占据了学生课外活动的场地,可能会引发与不上课学生的摩擦。

2 阳光体育运动的意义

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的责任使命。现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很多学生沉浸在网络中不能走出来,致使他们的生活习惯不正常,很少参加体育锻炼,身体素质也不达标,不能够承担自己的责任。鉴于我国重脑轻体的教育理念及当代学生现状,国家实施并推广了阳光体育运动,强调体育教学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并教授学生正确的锻炼方法。实施推广阳光体育运动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当代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知,利用体育教学来指引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同时还要和课外体育同步,来保障学生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让学生一直坚持锻炼,从中体会锻炼的乐趣及对身心素质的培养。阳光体育运动需要与体育教学结合,在教学模式改革的同时还应提高教学质量及效率。

3 阳光体育运动机制视域下高校改革面临的问题

高素质的体育教师对高校体育教学有着重要贡献,虽然高校体育教师数量增加但教师岗位没有发生变化,还有一些高校为满足教学需求从其他高校或其他单位招聘兼职教师,这类教师稳定性不好,致使学生的状态也不稳定,进而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一些兼职教师并没有接触系统教学,授课能力有限,不能保证教学质量。一些高校教师缺乏责任心,不重视阳光体育运动,没有把阳光体育运动与教学改革结合一起。同时,由于守应试教育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学比较重视学生体育成绩,把学生体育成绩作为衡量教学评价的依据,新课改之后除了要求学生成绩,还要从多元化方面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这样就淡化了之前以成绩为主的教育观念。从学生成绩来衡量学生的体育锻炼,忽略了学生体育基础水平和自身体育特长。在教学中,教师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但在落实改革时,还是会受之前教育观念的限制,就会出现实施缓慢的问题。这种现象的出现就会导致体育课程改革不到位,最终还是依靠最后课程考核成绩来评定学生,不能看到学生日常的努力就对学生直接评论,这样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从而打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4 阳光体育运动对教学改革的意义

实施推广阳光体育运动能够提高高校体育教育的教学效果。一般的高校体育教师对学生的体育爱好不太了解,一基本从自己喜欢的角度去设计体育教学方式,虽然竞技类的体育有着较高的地位,但学生也许不会认同这种教学方案,只能被动参加教师所要求的体育锻炼,导致教学效果不太显著。阳光体育运动实施后,能够让高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及教学技巧变得更加丰富,同时也给学生带来更加完美的锻炼体验,将学生的主动性调动起来,发掘自身的潜力,从而使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使体育教学效果更加显著。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能够使人本进行体育教学时不能以偏概全,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将人本观念作为教学计划的参考,做到学生发展的个性化、多元化。绝大多数高校正处于改革时期,体育教学的改革也迫在眉睫,使人本观念与阳光体育运动结合,能够进一步使健康教育、人文教育等效果更显著。

5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进行教学改革的方法

5.1 加强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

体育教师要考虑学生自身的想法,去搜集学生的建议,根据其建议优化教育模式,或者请专家对教师进行辅导,提高体育教师水平,使体育教师更加轻松地为学生及教学工作服务。体育教学技术的创新也是重中之重,高校需要引进一流的教学技术,打造更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牢牢抓住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使学生的肢体与大脑相互协调配合的能力得到提高。

5.2 应用现代多边教学方式

现代多边教学方式能够在教学中构成一个动态的信息交流网络,能够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利用教学中的某些因素,激活整个体育教学过程,其教学效果比传统教学效果更加显著。所以,在体育教学方面,体育教师应发现、询问以及与学生合作去启发指导学生,让学生能够掌握整节课的重点并发挥自身想象力、创作力, 拥有健康的心理去实践,这样容易形成良好的教学局面,进而达到所期望的教学目标。

5.3 加强体育健康基本理论的教学

体育与健康的教学作为学生应具有的文化素养,能够提高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并能够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从而培养锻炼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及锻炼习惯。现今高校体育教学模式还存在一些,如上课时间不充足、教学内容不够完整、教学形式没有创新、针对性较差等,为了让学生学习并掌握理论知识,应实施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体育健康的理论融入课外实践中,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理论知识。其次,要利用网络资源创建关于体育健康的网络课,让学生自主学习,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其教学内容也比较丰富,而学生也能够互动,容易被学生接受,还能够调动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5.4 加强对体育设施的投资

学校应加大资金的投入,更换传统的教学设备,同时还要加大对体育教学资源的利用,将教学资源合理分配,能够让学生到篮球场、足球场、体育馆等地点参加体育锻炼,使阳光体育运动更加顺利地实施下去。除球类、田径等运动方式之外,高校可适当增加轮滑、街舞等创新项目,有经济条件的高校还可适当增加攀岩、游泳等项目,这样不但能丰富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还能调动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激情,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体育运动。

5.5 加强课外体育锻炼的指导

“每天锻炼一个小时”作为阳光体育运动的基本,单独依靠学校的体育课是不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所以学生应有必要的课外活动。这样的课外活动有着自主、灵活、选择性,不受学校的约束的体育活动,其中包括课间操、训练、比赛等。目前课外活动项目比较单一、缺乏创新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建教学—锻炼—比赛一体化的教学体系,把课外锻炼融入教学计划中。在实施中还应注意课外锻炼与课程相衔接,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发展。体育比赛要面向全体同学,其形式还应从学生自身水平出发,结合教学计划评估使竞赛实现制度化,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和积极性,使课外体育成为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环节,从而解决体育课少、时间不够的问题。

5.6 提高体育在素质文化教学中的比重

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完成体育教学改革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年终体育成绩加入学校考核中,这样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学在文化素质教学中的地位,使学校更加看重体育教学,从而加大对体育教学方面的管理。目前一些高校的体育教学主要着重于学生身体锻炼的方法教育,却忽略学生身体健康及科学的锻炼方法的提高。在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下,新的教育观念和方法逐步进入学生课堂,学生为适应这一变化,重视体育健康锻炼,体育教师应学习相关的知识及技能,并应用在教学计划中,创新健康科学的体育教学模式,推广阳光体育运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6 结 语

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使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步伐更加迅速,同时还给高校体育教学带来新的思路,让各个高校认识到推广阳光体育运动的意义。各高校应大力推广阳光体育运动,使绝大部分学生做到每天锻炼1个小时,并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我们也要知道,依靠高校对学生的管理是远远不能够的,培养青少年锻炼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只有人们真实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之前家长及教师的观念,使学生享受阳光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体育锻炼课外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体育运动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呆呆和朵朵(13)
取经之路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