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孕育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
2018-03-11梁庆南
梁庆南
摘 要:在我国大力推行新课程教育体制改革与素质教育理念的大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情况已经引起了国家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传统的教学方法指导下,大多数初中数学教师过于重视数学理论的讲解过程,忽略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这样的教学理念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创新能力是新时代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对促进学生更好地实现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相关内容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
关键词:创新能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培养方法
数学是初中阶段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数学思维意识,在这个阶段培养其创新能力是非常合适的。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对新课改教育政策的内容进行深入解读,将其作为主要的教学指导原则,结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与学习能力,采用合适的方法培养其创新能力,从而充分发挥数学的教育意义。
一、重视通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生正处于学习意识的形成阶段,学习兴趣对提高其学习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学生对数学课程产生了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其在兴趣的驱使下投入到数学创新过程当中[1]。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教学的着手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教师讲解到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对经典的“鸡兔同笼”问题进行改编,将其通过动画视频的形式展示出来,并利用计算机将这个问题以公鸡和兔子的小故事呈现出来,利用这样生动的教学方式将理论性的数学问题展示出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动画的内容结合二元一次方程的知识自己思考解题方法,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从创新教学方法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能在解答数学题的过程中运用创新思维思考数学问题。教师可以运用启发性教学法为学生导入新课内容,在讲解课程之前为学生设置一些启发性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带入到数学的世界当中[2]。例如,教师讲解到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圆”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用一个启发性问题将圆的面积公式导入到课堂上,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一个圆形的直径和一个正方形的边长相等,那么这两个图形,哪个的面积更大一些呢?”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纸上自己画一下,并进行深入思考。其次,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方法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从多元化的角度思考数学问题,打破原有的固定思维。初中数学课程中包含很多可以从多角度解答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都能成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工具。例如,教师讲解到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几道应用题,并鼓励学生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解题思路,比如,直接求解、数形结合等。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鼓励学生提出质疑与深入思考
质疑精神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种子。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并能将疑问作为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起点,通过质疑,不断进行深入思考。初中的数学课程具有一定的基础性,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从更加深层的角度挖掘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3]。学生在提出质疑的过程中必须对数学问题进行仔细思考,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教师讲解到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全等三角形”这一章节的内容时,首先,教师可以将班级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引导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有哪些?”其次,在小组讨论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以及小组合作没有解决的数学问题。比如,有的学生会提出“為什么三边相等能证明三角形全等,而三角相等却不能?”有的学生会提出“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原理可以应用到哪些方面呢?”等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
能力。
综上所述,数学是初中阶段重要的教学内容,对培养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对数学教学目标进行深入解读,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采用重视通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创新教学方法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鼓励学生提出质疑与深入思考的方式为学生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本文对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相关内容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希望能为提高我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马连凯,孙长海.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学周刊,2016(26):181-182.
[2]万占全.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J].学周刊,2014(29):157.
[3]沙远道.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178.
编辑 马晓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