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医疗设备管理中科学化管理水平的提升

2018-03-11温健

科技资讯 2018年35期
关键词:医疗设备维护保养管理水平

温健

摘 要:近几年,我国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各种先进、精密的医疗设备都合理地应用到了医院中,这使医院的医疗条件,以及医院的治疗水平都得到了显著提升。随着医院中医疗设备增多,以及各种医疗设备精密度的提升,要通过合理的方式,实现对医疗过程中应用的各种设备的科學管理,从而使医疗设备的管理水平可以得到进一步提高,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医疗设备 管理水平 维护保养 设备采购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2(b)-0-02

现代医疗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购置先进的医疗设备,并且在医院中对先进的医疗设备进行合理应用,是提高医院在同行业竞争中优势的一项主要措施。因此,随着我国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医疗设施设备数量将会不断增多,医疗设施的资产也将会进一步增加,这会使医疗设备的管理、维护等各项工作都会变大更加复杂,针对该现象,医院应当加强对医院中各种医疗设备的管理力度,从而实现医疗设备的科学管理。

1 做好医疗设备管理制度的合理构建

管理医疗设备过程中,应当合理地与我国医疗行业的具体发展情况相结合,不断进行改进,并且做好相应的优化工作,从而满足医院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的具体需求。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医疗在应用的医疗设备进行具体管理过程中,依旧沿用医院中科室提出相应的申请、设备科对各项信息内容进行汇总,最后有医院中的领导进行审批的流程,该管理方式在是实际应用过程中,没有将医院设备管理工作当作医院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效益、经济加以统筹管理[1]。在医院运营过程中,为了实现对使用的医疗设备的科学管理,应当在医院内部构建一个合理的三级管理体系,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级:由领导、财务处、设备处理等各个科室中相关责任人构成管理医院中医疗设备的管理委员会,由其对医疗中的各项医疗设备进行科学管理,从医院中应用各项医疗设备情况入手,制定相应的机械管理制度,完成相应的监督落实工作,例如,做好医疗中大型设备的采购招标,以及医疗设备的统一报废处理工作等。

第二级:由医院中的医疗管理部门构成,其在医疗设备管理过程中的主要任务就是执行,其素质会对医疗设备的最终管理效果产生直接影响。

第三级:医院中的不同科室共同构成,将护士长或科室主任作为使用设备的总负责人,确保在应用医疗设备时都能够严格依据相应的规范完成相应的操作,避免违规操作的出现,对医疗设备的应用造成不良影响,对其造成破坏[2]。

在对医院中医疗设备进行管理过程中,通过设置三级管理制度,能够提升医院对医疗设备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解决医院在具体运营过程中出现的账务不符现象。

2 提高医疗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水平

管理医疗设备结构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一项关键职责就是从设备损坏后的维修,合理地转变到预防性维护工作,避免设备发生损坏。因此,在对医院中应用各项医疗设备进行管理期间,应当通过合理的方式,将预防性维护、维修、事后维修三项内容合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医疗设备维修工作完全由医疗厂家进行的被动局面能够得到改善。

医院应当通过合理的方式,对医院中的技术人员进行适当分工,使专业的人才能够负责相应的任务,针对医院中应用的每一台医疗设备都制定一套科学的保养巡检计划,同时,为了充分调动工作人员在具体作业过程中的积极性,应当采用责任制,当医疗设备出现问题时,能够找到相应的负责人,尤其承当相应的责任[3]。针对医疗设备的巡检工作的开展必须定期进行,巡检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设施除尘、检测光学系统、检测电源系统等多项内容,各项检测都要严格依据相应的制度进行,完成相应的检测工作后,还要做好相应的记录。医疗设备在应用期间出现故障,不仅会导致维修资金增加,甚至会病人和医院造成阶段损失,因此,必须杜绝医疗设备带病作业,一旦发现小的安全隐患,就要采取措施对问题加以处理,避免小问题变成大问题。此外,相应的技术人员,还要加强对设备使用人员的指导,以及相应的监督管理,只要这样才能延长医疗设备的应用寿命,降低医疗运营的总体成本。

3 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养

近几年,我国医疗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在临床上各种高尖端的医疗设备都的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医院都缺少管理和维护医疗设备的人才,同时,技术人员老龄化现象严重、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偏低等各项问题的存在,都会对医疗设备的管理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导致医院中各项医疗设备的性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医疗设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难以得到及时的维修处理,这将会对医疗设备的性能及其应用效果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导致该现象发生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医疗在试运营期间,过分注重对医疗设备的采购,忽视管理维修,医疗中的技术人员被边缘化,医疗中的高素质技术人员短缺等[4]。此外,医疗设备的管理和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偏低,还会影响医疗设备的正常应用,可见,医院应当加强对技术人员的重视,针对技术优秀的人才,应当给予他们机会,让他们进行深造,提高技术人员的福利待遇,从而留住人才,同时,可以吸引社会上的优秀人才来医院工作。

随着医院中应用的各项医疗设备的快速发展,医疗设备维修工作也将会变得更加复杂,但是医疗设备生产厂家处于技术保密需求,给医院关于设备的资料内容十分有限,导致设备在出现问题后,难以得到及时维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医院的设备管理部门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应化被动为主动,应当结合医疗设备的具体运行情况,完成相应的巡检,落实管理责任,从而使设备的管理效果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由此可见,医疗设备管理人员应当针对各项医疗设备进行定期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于存在固定期间,要及时维修,无法维修的要及时更换,确保医疗设备在应用期间始终都处于最佳状态,保证医疗设备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4 规范医疗采购医疗设备工作

医院职能结构在具体作业过程中,应当依据医院中每个科室自身工作的具体需求情况,编制采购医疗设备的计划,针对价值较高的医疗设备,要提供购置申请表,以及相应的可行性报告,由医院的资产管理部门进行汇总后,再将采购家户交给设施管理委员会,通过会议探讨,最后交给院长办公会,完成相应的讨论工作,完成对医疗设备的采购,避免盲目采购医疗设备,造成资金浪费情况的发生。

除此之外,采购医疗设备工作应当有设施管理委员开展,通过公开招标模式进行。针对医院自行招标,进行采购的医疗设施,应当公开、公正,采购合同要严格依据国家的规定进行拟定,合同需要供货商和采购方双方盖章后才能生效,资产管理部门要对相关资料内容进行汇总,并且要做好相应的归档工作,方便日后应用。这样,一方面可以确保购置的医疗设施的品质能够达到相应的要求,另一方面,也避免了暗箱操作现象。

5 结语

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医疗设备得到了更新。现代医院中的医疗设备不断增多,设备的结构也变得更加复杂,这对医疗设备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医院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视,实现对医疗设备的科学管理。

参考文献

[1] 华伟.应用循环管理方法提升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水平[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8(20):40-41.

[2] 覃州.探析医疗设备全程管理中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重要性[J].中国高新区,2018(11):248.

[3] 刘兴.医院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和巡修检修管理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43):178.

[4] 戴翔.提升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水平中PDCA方法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18(7):37-38.

猜你喜欢

医疗设备维护保养管理水平
电力企业营销电能计量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浅谈提升企业现金流管理水平的措施
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思考
住房公积金贷款与
医院大型设备的运营管理(pet—ct)
基于电子化发展下的医疗设备维修方式的发展新要求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