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途径探究
2018-03-11苏文昱
苏文昱
【摘 要】本文论述人工智能在会计行业的应用现状并分析人工智能对未来会计行业人才需求的影响,针对当前我国高职会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探究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途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管理会计人才;构建信息化环境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会计人才升级转型;应对经济全球化需求,培养跨境会计人才。
【关键词】人工智能 高职院校 会计人才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1C-0131-03
一、人工智能在会计行业的应用现状
2017年7月国务院颁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加快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国防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提升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能力为主攻方向,发展智能经济,建设智能社会”。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中的渗透和应用已是大势所趋,会计行业也不例外。毕马威在2016年3月10宣布拟将IBM的Watson认知计算应用到其审计服务中,以便能够分析更多的数据,从而能更方便快捷了解客户的详细业务运营和财务状况。世界“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德勤公司在2016年3月10日宣布与Kira Systems联手,将人工智能引入会计、税务、审计等工作当中。“德勤财务机器人”问世,实现了人工智能在财务工作中的真正应用,继德勤财务机器人之后,普华永道在此基础上推出了机器人流程自动化解决方案,为机器人在财务领域更好的应用方法。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方式,就是财务智能云服务,这是建立在企业互联网模式下并结合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基础上的财务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的实践而产生的新形态,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建立模型并分析,利用人工智能的技术,来优化财务流程提高效率。而云服务,是将财务的服务云化,企业以更为便利的方式获取和使用。
财务机器人的问世引发人们对于会计人员的就业担忧。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会计从业人员达到了1200万左右,既然财务机器人能够从事财务工作,那么是否意味着大量会计从业人员因此被淘汰,面临失业危机?根据教育部阳光高考(精品课)信息平台统计数据,2016年会计学、法学等10个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的毕业生规模最大,其中会计学专业的毕业生超过10万人。学生是否将面临未毕业先失业的窘境,热门专业是不是就此式微?最近英国广播公司(BBC)基于剑桥大学研究者迈克尔·奥斯伯尼和卡尔·弗雷的數据体系分析了365种职业在未来的“被淘汰概率”,其中会计被淘汰概率为97.6%。会计工作的本质便是信息搜集和整理,内部存在着严格的逻辑要求,大量的重复性劳动且数据准确,机器人智能操作的优势的确明显。
二、人工智能对会计行业的人才需求影响分析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及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的发展,财务机器人能够完成那些原本由人工操作完成的类似重复性强、耗时多的会计信息手工录入工作,审计工作中的摆底稿、抽样、发函证、寄快递等基础性会计工作内容。如果财务机器人在制造成本和可靠性等方面能够获得进一步完善,实现在整个会计行业的普及应用,那么未来可能将导致大量会计人员面临失业危机。2017年11月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会计法》,会计人员从业条件由“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改为“会计人员应当具备从事会计工作所需要的专业能力”。这意味着会计从业资格证正式取消了,这项改革无疑为智能机器人进入会计行业打开了制度通道。财务机器人的出现、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取消意味着会计行业的格局将无可避免地发生重大改变。
从会计行业当前的就业情况看,当前会计行业人才需求呈现结构性矛盾:一方面体现为基层会计人员过剩,另一方面是高级人才供给不足。在初级会计人才需求接近饱和的情况下,当前会计人才市场对于中高端的会计人才却是求贤若渴。“十二五”期间,我国具有高级会计师资格的人员有6万左右,根据《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到2020年,具备高级会计师资格会计人员达到18万人左右,由此看来我国现阶段高级会计人才缺口很大。因此,当前会计市场需要的中高端人才需要具备以下几种能力:一是价值创造能力。充分发挥财务人员决策支撑、资源保障、价值创造、风险防范等方面的作用,带动企业管理变革,为创造企业价值服务。二是决策支撑能力。决策的能力是财会人员成为高级财会人才必备的能力。财务人员需要灵活地运用信息分析结果为企业提供决策参考建议,从财务的视角高效利用内外部资源实现战略目标的建议。三是风险管控能力。目前现代企业的风险管理控制工作越来越重要,作为财务管理人才不能仅是财务专家,还应当积极参与到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当中,发挥管理会计的优势。根据BBC基于剑桥大学研究者的分析,如果工作包含社交、协商、创新等技能要求,那么机器人取代的可能性就非常小。财务机器人能够完成核算型财务工作,但是一些对技术要求高、灵活性大的高端会计管理工作还是需要人工来完成。
综上所述,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背景下,会计市场会逐渐淘汰只会基础性会计工作的人才,人工智能的发展并不是彻底取代会计人员,而是对会计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具有较强分析能力、掌握财务核算技能、善于进行财务分析、懂得企业管理的综合型应用会计管理人才。高职会计人才培养只有转变思路和发展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转变教育方式和思维,才能达成人才培养目标。
三、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与社会需求脱节
部分高职院校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往往注重学生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忽视了相关行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不明确的教育目标使得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达不到国家和社会要求的水平,还处于单一型人才的培养阶段。现在的社会和经济市场对人才的要求都很高,一专多能的人才需求已经不再是特殊要求,会计人才不仅需要掌握本专业的一些知识和技能,还要对相关行业的知识和技能有所掌握,为今后的工作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脱节的情况较为明显。很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以基础性的财务会计知识传授为主,辅之一定的会计实训,教育学生掌握基本的财务处理工作,包括记账、算账、报账、稽核等基础性财务教学内容,没有根据实际社会需求进行人才培养的目标升级,导致高职院校的财务会计毕业生中很少有优秀的中高端财务会计人才。近些年我国正推进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财税政策不断更新,但教材更新速度相对滞后,难以适应当前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节奏,加上学校会计实践教学不足,学生缺乏实践锻炼,财务会计知识更多是纸上谈兵,没有经过反复实践的理论知识无法帮助学生在工作中灵活应用相关知识。随着我国金税三期上线、国地税深度融合以及联合入户稽查等新技术和新手段的应用,财务人员将面对越来越严格的职业判断和越来越高的职业能力要求,高职院校会计教学必须立新求变。
(二)教学模式单一,教师实践经验不足
首先,高职院校会计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主要为大班理论授课,实训教学较为缺乏。学生对于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缺乏兴趣,而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强调会计的规则性,忽视会计职业判断和分析决策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高。教师想尽量多传授一些会计知识给学生,结果是很辛苦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几乎没有时间去思考创新。此外,当前很多高职院校面对数量庞大的会计专业学生,其校外实训基地拓展严重不足,学生缺乏相应的学习交流平臺,学生在校期间难以获得企业真实账务实训的机会,鲜有机会实现在会计行业自主创业。其实高职院校中不乏一些资质较高的会计专业学生,对于这类学生学校在教育中没有为其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导致人才被埋没,具有高资质的学生也按照一般学生的教育方法进行教学,导致高职院校会计人才水平一般化。
其次,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我国高校会计教师大部分都是偏重理论方面的研究,对会计的实践知识掌握不够充分,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灵活地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够,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不能很快融入其中。
(三)跨境会计人才培养缺失,难以应对经济全球化发展形势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深入,全球经济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其中,国际货币贸易往来也越来越密切。2014年全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累计发生6.55万亿元,同比增长41%,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同时对于高端的跨境会计人才需求迫切。但是,目前高职院校还没有设置跨境贸易的会计相关专业,导致高职院校在跨境会计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一定空白。经济全球化是必然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会计行业需要接触全球化的会计工作,未来市场对于跨境会计人才需求将不断加大。
(四)资金投入有限,会计人才自我提升积极性不高
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会计职业资格证书等级都不高,职业资格证书也不多,很多在校生除了就业必要的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外,就没有考取其他的相关证书了。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很多职业资格证书的“门槛”高考试难度大,另一方面是学习和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书和职称证书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而很多学生的经济实力有限,他们只需要有一个能够“从业”的证书,就满足于现状,不愿再追求“一专多能”了。高职院校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相关职业技能考试方面激励机制不足,对于学生的考证几乎不会投入补贴,甚至还收取高额的培训费,导致学生自我提升积极性不高,影响他们不断提升综合专业技能。
四、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管理会计人才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竞争愈加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改变“粗放型”管理模式,注重深入应用管理会计。2014年原财政部部长为中国会计转型指明方向:打造中国会计工作“升级版”的重点就在于大力培育和发展管理会计。各地财政部门和会计团体更是加大了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力度,通过教育改革帮助会计工作者实现职业转型的顺利过渡。管理会计作为国家支持和企业认可的会计行业发展趋势,能够使企业变“粗放式”经营为科学化管理,使财务工作者变记录价值为创造价值。未来传统财务会计必将逐渐淡出,重在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管理会计将成为主流。在美国,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大都设有管理会计师岗位;90%的会计人员从事管理会计工作,75%的工作时间用于决策支持。管理会计侧重预算预测、内部控制、决策支持、风险管理、成本分析等内容,财务人员通过预测商业需求及制定策略决策,支持企业战略决策分析、实行成本控制等工作,有效地推动企业业绩提升,这些管理会计职能是财务机器人无法取代的。
(二)构建信息化环境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会计人才升级转型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财政部《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形势和基层会计从业人员需求,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基于“产学研结合、校行企合作”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既能发挥行业协会的专业优势和会员单位的就业优势,又能发挥学校的人才优势,解决企业对于财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1.构建新的会计课程体系。会计课程体系可以继承原来课程合理部分,调整与现代会计信息化管理不符的课程,增加部分管理决策、信息处理的专业课程。由于高职院校学制三年,在校学习时间有限,课时总数会受到限制,可以考虑压缩财务会计课程,给管理会计腾出时间,压缩传统的手工账实训,增加会计信息化相关的课程,如会计信息实训、计算机网络和电子商务、ERP理论及实务、SQLServer应用、XBRL、计算机审计、会计大数据、云计算等课程,有效提高学生计算机技术及信息处理能力,让学生提前适应“互联网+”时代对于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实际要求,为企业输送合格的会计信息化人才。
2.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育和营造创业环境,拓展实训场地。根据教育部颁发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小微企业创业基地作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高职院校可以成立创业服务指导机构或组织专任教师为自主创业学生实行全程指导、一站式服务。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可以将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与会计专业技能训练有机融为一体,在立足会计工作岗位需求设置文化和专业课的基础上,开设驱动力、创新力培养的相关课程,积极开展相关创新指导、创业风险、创业心理等知识讲座,强化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如指导学生成立代理记账工作室,承接学校创新创业相关项目的记账业务,给学生提供一个实训和创业的平台,也可以引进企业资源进入学校设立代理记账公司。加大行业企业专家外聘教师的力度,由企业专家和专任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创业及会计实训,随着创业项目的不断引进,促使会计专任教师成为创业指导老师,有了这一平台,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会计专业实训,弥补学生原有知识体系的不足,在实践中提升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
3.实行会计分层教学,加强高端人才培训,构建交流平台。受到现行招考制度的限制,高职院校相对于本科院校来说在生源上处于劣势,学生在学习思维、认知水平、性格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水平参差不齐。在同一个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下,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欠佳的学生“吃不消”,教师在教学上也觉得无所适从,而分层教学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难题。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分成不同的层次,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组成相应的班级;运用灵活的教学策略,辅以不同的训练和指导,使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高职院校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实行会计分层教学,针对学生资质的差异,为高资质的学生提供专业的课程培训计划,通过组织高端会计人才培训,构建相应的人才经验交流平台,借鉴学习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的人才培养经验,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人才培养的转型升级。
(三)应对经济全球化需求,培养跨境会计人才
为深入推进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行业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发挥人才队伍建设的作用,推动和提高行业服务地区经济建设的能力,为本土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并购、海外上市等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支撑,各高职院校应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成立行业国际业务人才库,设置跨境会计专业,定期地对入才库人才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国际业务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高職院校可举办注册会计师行业国际业务人才培训班,正式启动行业国际业务人才的培养计划,组织跨境专业会计师学习G20国际税收与我国反避税重点、非贸易付汇的税收问题、国际管理咨询业务与案例分析、跨境并购过程中的法律问题以及“一带一路”与投资战略等课程,有效实现高职院校国际型会计人才培养。通过加强跨境会计人才培养,不断完善学院人才培养结构,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形势。
未来会计行业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引入会计凭证、会计档案、会计组织、会计流程、会计服务,这是会计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财务机器人的出现是人工智能在会计行业应用推广的重要标志,财务机器人的出现给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提出了重要警示。高职院校想要所培养会计人才在现代科技发达的社会背景下不被未来的现代化和人工智能所取代,就必须谋求会计人才培养改革之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更多的中高端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严水荷.创新创业形式下的中职财会教学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
[2]赵翠,袁振兴.会计·管理·供给侧改革——河北省首届会计领军人才高端论坛暨2016年年会综述[J].财务与会计,2017(3)
[3]谭旭红,霍影.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实现途径——基于“德、知、行、思”四维度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1)
[4]楼继伟.深化会计改革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财务与会计》创刊500期寄语[J].财务与会计,2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