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古诗十九首》中的距离感

2018-03-11王胜龙

神州·下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距离感

王胜龙

摘要:《古诗十九首》作为汉朝文人诗的代表,充分展现了东汉到魏晋时期的感伤审美经验。其中在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感使悲剧感大大增强,而这正是这一时期文人个体意识觉醒,开始自觉抒情的反映。本文通过结合东汉时期的时代背景、生命哲学的发展和古诗意象的流行趋势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距离感;东汉文人;狂欢化

一、引言

《古诗十九首》中无论是抒发士人不得志的情感还是相思之情,其意象都多体现距离感。空间距离感包括天各一方对好友知己的思念,如《行行重行行》中的“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身在他乡对远方恋人的牵挂,如《涉江采芙蓉》中的“所思在远道”、“长路漫浩浩”,《冉冉孤生竹》中的“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时间上的距离感包括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今日境遇的窘迫凄凉的对比所突出的距离感。如《青青河畔草》中的“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以及对人生思索引发出无限时间与有限生命之间的距离感,如《今日良宴会》中的“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尘”等等。诗歌中对时间空间距离感的运用除了构成开阔的意境之外,也加深了伤感情调。

二、外部环境对距离感增强的影响

(一)时代氛围与以悲为美的审美观

对于《古诗十九首》大多数诗为忧伤基调的原因,一些研究者认为东汉宦官外戚专权,政治黑暗,社会动乱,因此造成夫妻别离、家庭破败和士人不得志,反映在诗歌上就是凄凉忧伤情绪的抒发。如马茂元先生认为说:“它所反映的只是处于动乱时代失意之士的羁旅愁怀而已。”①但这并不是主要原因。两汉歌诗作品多以悲为美,如《上邪》的抒情尤为悲切壮丽,《孔雀东南飞》的故事也以悲剧结局。在西汉盛世期间,也不乏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贾谊的《吊屈原赋》等悲怨作品。并非由于社会黑暗动乱所致,而是因为封建制度日趋完善带来的政治上的专制加强,经济上的贫富分化所致。汉朝文人地位在封建君主专制逐渐完善并不断加强的背景下逐渐衰落。在这时,文人的个人意识开始显现,在文学艺术作品中表现为更关注内心,进一步抒发个人情感,并以此来进行自我愉悦、自我疏导和自我慰藉。这些原本就难以施展个人才华与能力的东汉士人更加失去了跻身统治阶层的机会,导致了君臣距离不断加大。底层文人不得志,上层文人“伴君如伴虎”。比如《西北有高楼》中的“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惜”,《青青陵上柏》中“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经济方面,在文景之治后,农民状况依然在恶化,“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②,因此盛世带来巨大的贫富分化加大了社会矛盾,对荣华富贵的追求和对阶层分化的哀叹在《古诗十九首》中也有所体现。

(二)文人的处境

东汉中后期游学、游宦之风盛行。“经生所处,则不远千里之路。精庐暂建,嬴粮动有千百。”③相比与西汉,东汉时期的游学目的已经发生了变化,并非是为了学习研究经术,而是更多为攀附权贵,实现仕途理想。因此游学与游宦是相结合的。“东汉士人的游学相对于西汉而言又具有某种‘下行趋势,表现为平民化、民间化与世俗化倾向。”④同时,正因为游宦的目的是为了功名利禄,交际中,宴飨则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如《今日良宴会》中的“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正是交际宴会场面。地点的不断转化与中华传统习俗的“接风洗尘”相融合,宴飨活动也伴随其中。游学带来的是文人空间上的流动性增强,也带来了夫妻分离。《行行重行行》中的“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青青陵上柏》中的“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正是游学游宦之风下文人家庭关系的体现。游学带来了空间上的距离感,宴飨中看似欢乐实则不得志,这种表里不一也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

东汉时期艺文机构的设置也加大了文人阶层的分化,官府设立“兰台”、“东观”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这批作为政府职官的文人参与朝廷文化建设,从政治地位上讲高于普通文人,而中下层文人仍处于较为分散的创作状态。上层文人的创作是为国家服务,从而满足上层统治阶级的文化审美需求。文人阶层的内部分化带来中下层文人的愤懑和哀叹。《今日良宴会》中,直接抒发了对社会政治地位的渴望:“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贫贱,坎坷常苦辛。” 另一方面,兰亭、东观的文人因为食朝廷俸禄,其文学表达的并非个人情感而是作为朝廷职官的官方话语体系。此外,分散创作文人与集体创作文人相比,其抒情主体的自觉性更加明显,这也正是文人五言诗相比于赋体表现出更强的自我意识的原因。因为前者多为中下层文人所为,而形式整齐的赋则多为上层文人创作,他们身处的创作环境决定了作品的情感抒发不可能过于个人化。

三、文人创作中自我意识的强化趋势

(一)狂欢化色彩的减弱

根据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狂欢广场的含义在文学中得以扩大。广场作为全民性、公共性的象征,聚集了各个阶层,来自各个领域的人,狂欢化的氛围使社会等级暂时消失。这样一种狂欢式的世界中,距离感被大大削弱。⑤先秦诗歌以《诗经》为代表,体现出明显的狂欢化色彩,无论是集体劳作的场景还是一些日常活动的书写(如打猎场面)的描写,都带有狂欢的某些特点。另外,从形式上说,《诗经》重章叠句,反复吟咏的诗歌体式需要较为庞大的配乐和歌唱阵容,通过较为整齐的形式可体现多人合唱或对唱的演唱方式,因此《诗经》的表演形式上也带有一定的狂欢化色彩。而比兴手法的运用则是狂欢氛围得以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形象化的文學语言的表达正源于生命的原始冲动。到了汉朝,封建制度日趋完善,社会阶层的分化已经很难产生有较强狂欢化色彩的作品。首先,从形式上说,《古诗十九首》为五言诗,五言相比于四言少了铿锵有力之感,因此四言诗歌两字为一音步,时长相同,五言诗节奏较前者富于变化,因此少了歌唱时的仪式感,多了自由吟唱的感觉,因此狂欢化色彩减弱。其次,从内内容上说,仪式感减少,在占据相当数量的相思诗中,没有类似中大胆热烈的告白、具有仪式感的互赠礼物或男女的幽会描写。《古诗十九首》因为五言诗的关系,可以同时出现主谓宾,抒情主人公存在感的加强导致仪式的消失,因此狂欢化色彩减弱。而相应地,出现了一定的哲理化趋势。《回车驾言迈》便是一首完全个人感受抒发的诗,相比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全知视角,只写抒情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更像是自言自语。

(二)抒情的集体化倾向到个人化倾向

抒情诗的发展从先秦到汉朝经历了集体化倾向到个人化倾向的发展,《诗经》时代处于集体化劳作向一家一户小农经营的过渡时代,从原始社会沿袭而来的集体主义思想直到小农经济兴起时仍然占据主导思想。《诗经》中的大多数诗歌为集体创作而得。作诗的目的往往与社会性的讽和颂有关,而不是为了抒发个人感情。其中有对君主的劝诫警示、称颂赞美,还有对上天的诉苦,对婚姻生活的控诉等。关于劳作生活的诗体现的则是普遍现象,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对连年战事的厌恶,对婚姻生活的感受看似是个人经验的书写,但《诗经》却往往使这些私人情感与公共领域相联系,体现了集体道德规范和公共社会习俗。而《楚辞》中则已经出现了较为明确的抒情主人公。屈原描绘了独属于他身份地位的忧郁与哀怨,这样的感情与《诗经》中的“共情”不同,是更加私人化的专有情感。但屈原的情感本质上仍与家国情怀这些公共领域挂钩,没有发展出真正自觉的个体性。《古诗十九首》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正是继承了从《楚辞》而来的个体抒情者的形象。汉朝文人个人意识的觉醒已经有了明显趋势,这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有直接关系。另外,由于一家一户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私有化经济带来了集体主义思想向个人主义思想的过渡。从集体化的抒情到个人化的抒情,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加大。个人化的抒情方式使人更容易关注到个体生命的真实感受,对时光流逝的焦虑,对空间距离的无奈,对生命无常的思考等便随之产生。

(三)道学的影响

老庄之学在东汉渐盛,于迎春老师《汉代文人与文学观念演进》一书提到,在王莽之变后的社会动乱中,士人经历了思想上的震惊和嬗变,对江山一统的信任,对政权的信任,以及对政治参与的热衷,此时都成为有条件的了。精神矛盾逐渐加深,老庄思想就有了介入的契机。道家的出现,为部分东汉士人提供了内在的心灵寄托。封建集权的加强与文人阶层内部分化的加剧,使得中下层文人的自我价值难以通过外在事物实现,这就推动了部分中下层士人研习老庄哲学来获得自我心灵上的满足,以此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且,游学之风的兴盛,使士群内部交流、接触增多,显现出更为幽深、内在的层面。面对动荡的社会现实,士人们感到前途命运无法捉摸,极为痛苦。而此时经学思想已经越来越被道家思想冲击,士人感受到的是生命短暂,人生困惑,于是及時行乐思想开始盛行。《青青陵上柏》中的“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今日良宴会》中的“人生寄一世,掩护若飚尘”等诗句则是士人向内反省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士人主体意识的觉醒带来的是诗歌精神的复苏,摒弃了汉赋华丽辞藻和谶纬之学的虚假空洞,正因为道学的影响,东汉末期的文人诗才真正成为抒情言志的工具。

四、结语

《古诗十九首》中表现出的较为明显的空间和时间距离感,本质上是诗人个体意识觉醒的反映。就社会环境而论,与秦汉时期的一系列社会变革有关,就文化环境而论,与两汉时的文化政策、宗教环境、社会文化氛围的渐变有关。钱穆先生《读文选》中对东汉末期诗歌的评价是:“方其时,煊烂已过,木落谭清,凡属外面之藻饰铺张,既已无可留恋,乃返就眼前事,直吐心中话……已开士人之时代,远与西汉辞赋蹊径隔阔。”《古诗十九首》中已难见汉代辞赋的精神向度和盛大气象。但它表现出的士人个性和相对自由、张扬的精神带来了建安文人更为豁达、不为道德所拘的诗风。作为汉朝五言诗的巅峰,《古诗十九首》可以算作一个时代诗歌的终结和下一个时代诗歌的开端。

注释:

①《古诗十九首初探》[M]马茂元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第一版,p18

②《史记·货殖列传》司马迁著

③《后汉书》卷七九下《儒林传论》范晔著

④《东汉社会变迁与文学演进》[M]陈君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912年8月第一版,p91

⑤《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理论》[J]夏忠宪著,《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参考文献:

[1]《古诗十九首初探》马茂元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第一版

[2]《史记·货殖列传》司马迁著

[3]《后汉书》卷七九下《儒林传论》范晔著

[4]《战国时期“诗言志”的双重观念:以荀子“诗”的经典话与个人化为研究进路》曾守正著,《东亚人文学》第二辑,2002年第一版

[5]《东汉社会变迁与文学演进》陈君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912年8月第一版

[6]《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理论》夏忠宪著,《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猜你喜欢

古诗十九首距离感
青少年散打运动员距离感训练策略
最初的美好
由《行行重行行》品《古诗十九首》的游子思妇之情
《古诗十九首》的诗性精神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启迪
《古诗十九首》的色彩
《古诗十九首》教学实践初探
《古诗十九首》思想新解
江国香织文学中女性的孤独
村上春树的比喻特色
格斗中距离感之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