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呐喊》看鲁迅小说的绝望感
2018-03-11盖明浩
盖明浩
摘要:鲁迅的小说中写了很多的死亡,也写了很多建构出来的希望,死亡和希望相互交织,透露出鲁迅深深的绝望感。鲁迅的绝望不仅仅体现在《彷徨》中,也体现在《呐喊》中。本文将以鲁迅《呐喊》为例,从中探讨鲁迅小说中的绝望感。
关键词:鲁迅;《呐喊》;绝望感
鲁迅的小说中写了很多的死亡,《明天》中宝儿的死、革命者夏瑜的死…也写了很多的希望成分,《明天》中没有叙述单四嫂子和宝儿能否梦中相见,革命者夏瑜的坟上平添了一个花环…其中的死亡和希望是耐人寻味的,因为鲁迅《呐喊》中的“死亡”是彻底地死亡,那些希望的成分也是建构出来的希望,是零星渺茫的,二者归根结底也都透漏出一种绝望感。
鲁迅先生曾借用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句“绝望之于虚妄,与希望相同”来说明绝望,可见希望之断绝就是绝望。在《呐喊》中,死亡和希望作为绝望的两种表现现象往往是相互交织的。
一
《白光》用主人公陈士成的一天展示了他走向死亡的全部过程。封建科举制度传承千年,成为寒门人士出人头地进入上流社会的必经之路,当陈士成第十六次看见榜上无名的时候,终于承受不了这种失败,精神出现恍惚,这时的他已经近乎绝望。他醉心仕途,十六次考试场场落选,这位知识分子在自己始终热衷的“金榜题名”幻想中耗尽了青春,在仕途成了绝望的时候又幻想发财,祖母口中能发财的谜语成了他唯一的希望,最终的他也因为这未知的财宝在一团白光的照射下溺水而亡,他的精神跟着他的肉体一同地死去了。
热衷仕途的陈士成最终被封建科举制度毒害致死,一个文人十六次科举失败后非但没有觉醒反而又因为钱财而死,这是鲁迅对于受封建毒害的知识分子不开化的绝望,陈士成落榜后害怕邻居的眼光及早关门,以及死后被打捞上来的陈士成浑身没有什么衣物,邻居也懒得去认,就由地保埋了。鲁迅通过对陈士成死后被扒光衣服的描写,展示出当时的群众也都是麻木不开化的,显示出当时的社会也是没有什么希望的,深深地表现出鲁迅得到绝望感。
二
《明天》一文也表达了鲁迅先生的绝望。单四嫂子深受旧社会的毒害,缺乏知识和觉醒,她的愚昧无知使宝儿没得到及时的治疗。在单四嫂子办丧事时,王九妈都不忘坑骗一下单四嫂子的钱,蓝皮阿五在宝儿病重时候也不忘吃一下单四嫂子的豆腐,在封建制度下的人性又是多么的扭曲,鲁迅自己作为新时期觉醒的知识分子却无能为力去唤醒民众,只能抄抄碑文,又是多么的绝望。
单四嫂子从不敢接受宝儿的死到接受宝儿死亡后的平静寂寞,在这段时间中,单四嫂子是对明天充满着幻想的希望,她希望宝儿没有死,她希望宝儿明天还能睡在她身边,甚至最终她希望在梦中可以见到宝儿。但宝儿最终确是死了,这所有的建构出来的希望也都变成了绝望。
宝儿作为下一代孩子一个国家未来的希望也就这样被愚昧的封建思想害死,作者又怎能不觉得叹息绝望?鲁迅在《呐喊》中的其他作品中也选取了孩子的意向表现出了这种绝望。《狂人日记》中的“我”作为一个反传统、反道德、反压迫的形象,看身边的人都是吃人的。文中也写到狼子村的那一伙小孩子眼色也同赵贵翁一样脸色也都铁青,像和“我”有什么仇一样,这是他们娘老子教的。狂人希望还有没被这“吃人”的习俗所同化的孩子,但这希望是在所有人都吃人的社会下是零星渺茫的,所以狂人最终绝望地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在《孔乙己》中通过“我”这个12岁小伙计的口将孔乙己的遭遇一一说出,“我”不屑于孔乙己考我,并且在别人嘲笑孔乙己的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在孔乙己最后一次来酒店的时候,“我”也只是把酒放在门槛上而不递给行动不便的孔乙己,小伙计的冷酷麻木跃然纸上。孩子作为民族的希望,却被这个社会所同化,和大人一起麻木冷酷,深深体现出了作者的绝望感。《故乡》中的“我”再回到鲁镇时,闰土对我的称呼也从“迅哥”到了“老爷”,“我”离开故乡时候也没有怎样的留念,因为“我”想到希望突然害怕了起来,如今的“我”与闰土已经隔绝到这地步,水生和宏儿不也郑像当年的闰土和“我”吗?作者深深地知道长大后的水生和宏儿会像现在的闰土和“我”一样,深刻地指出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影响,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阂,“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深深地写出了作者等少数清醒的人在群体洪流下力量的渺小、无力的绝望。
鲁迅在文章中没有提单四嫂子是否梦见了儿子,似乎使读者看到了一丝丝的希望,但鲁迅在自序中提到“《明天》里也不敘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药》中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一个花环也是如此。鲁迅先生有两类文章,第一类是写给自己的,另一类是写给别人的。在写给别人的作品中,第一类是写给孤独的战士和奔突的勇士,目的是鼓舞他们继续战斗;一类是写给年轻还在做梦的青年的,不想他们消极的影响;一类是写给鲁迅的敌人,是让他们高兴的。由于这些原因,鲁迅先生写了一些建构中的希望,但实则他的内心是绝望的。
鲁迅是寂寞的,在认清学医医救不了国民的精神,《新生》的出版也最终失败了之后,只是抄抄古碑聊以度日。对于已经出版了7年的《新青年》没有人来赞同,也没有人反对,也反映出当时的新文化仅限于知识分子,脱离了群众。辛亥革命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却没有使国民得到真正的觉醒,群众的不觉醒加上知识分子运动的局限共同造就了鲁迅的绝望感。但是鲁迅也说道希望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在于将来,但此时的鲁迅和他的作品无疑是绝望的。
参考文献:
[1]鲁迅:《呐喊》[M].人民文学出版社.
[2]刘人梦.孤独、死亡与希望—再读鲁迅小说《明天》[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