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为主体,优化课堂教学

2018-03-11遵化市堡子店镇堡子店小学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情境探究

○遵化市堡子店镇堡子店小学 张 强

在深入推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教学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尤其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正式推行开始,课堂教学改革便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在大力呼吁课改的今天,我们到底该如何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如何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符合新形势、新理念,真正体现素质教育?我们应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注意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目的是让学生乐学、愿学,学有所获。笔者以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应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

1.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教学只有把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作为出发点,让学生进入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这样的学习效率才会大大提高。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来激发学习兴趣。

(1)创设问题情境。

好的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当学生有兴趣了才会产生求知欲,学习自然就变成了一件愉快的事情,这时他们便会开动脑筋提出问题,再想办法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由被动的教师“指路”学习,变成自己主动“找路”学习。

(2)引发认知冲突。

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常常是由对事物的好奇心引起的。而悬念则可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触发学生的求知动机,产生迫切期待的心理。为此,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问题来唤起求知兴趣,这样他们才会主动尝试探究,进而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设置操作活动。

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总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感性认识越丰富,表象就越清晰,理解也越深刻。因此,教学中要多给学生一点时间和空间,多设计一些“拼一拼”“摆一摆”“试一试”“玩一玩”等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尽量让学生多说、多想、多做、多表现,尽情体验和享受成功的快乐。

2.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

(1)引导学生经历探究新知的过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虽然不能让学生完完全全地重复人类所经历的发现知识的过程,但适当地让他们参与知识发现和探索的过程,了解某些数学知识产生的由来,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自己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还给学生。

(2)合作学习应建立在独立思考基础之上。

合作学习不但强调学生的“合作探索”,也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思考”是积累数学经验的基础。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最好先给学生1~2分钟独立思考的时间,再进行合作学习,这样才不至于出现有的学生活跃,有的学生茫然,或“人云亦云”的现象,才能让学生在小组交流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得以提升。

3.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学会思考比学会知识更重要,它将使学生终生受益。新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要把“教学生学会思考”摆在教学的核心位置。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学时,在情境创设、问题设置、活动实施等方面,都要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为中心,努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含量。在教学预设时,要设计开放性、挑战性的问题,能引发学生深层次地思考;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以教学内容的重点为切入口,把握提问的精度和深度,让提问能够有效地启发学生开展有意义的数学思考,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情境探究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谈独立思考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