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湿化温度对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行无创通气的影响

2018-03-11高莉杨文芬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黏稠度口渴舒适度

高莉 杨文芬

间质性肺疾病 (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ILD)是由一组异质性疾病组成的弥漫性、主要侵犯肺泡单位和肺泡周围组织、累及肺间质为主的疾病[1-2]。弥散功能降低是间质性肺疾病的早期改变,表现为低氧血症[3]。ILD患者急性加重时,氧合指数常小于225 mmHg,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IPPV)是临床最常用的改善ILD急性加重患者低氧血症的方法之一,也是各类型呼吸衰竭抢救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4-6]。持续无创通气2 h以上,或者吸氧浓度大于60%时则需要采用主动湿化[7-8]。主动湿化是应用加温加湿装置对气体加温加湿,指南推荐使用主动湿化以增加无创通气患者依从性和舒适度,但没有明确指出无创通气进行主动湿化的具体温度,以及不同疾病患者主动湿化温度是否需要区别。本研究旨在通过采用三种不同温度对40例行无创通气治疗的间质性肺疾病患者主动湿化,旨在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收治南京鼓楼医院呼吸科监护室的间质性肺疾病合并Ⅰ型呼吸衰竭行无创通气治疗的患者4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间质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诊断标准行无创通气的患者;②持续行无创正压通气大于14 h;③FiO2≥60%;④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恶性肿瘤行姑息治疗;②有口鼻腔及面部手术史。本研究为自身对照研究,根据2012年美国气道湿化指南[9]推荐无创通气时的吸入气体温度应依照患者的舒适度、耐受度、依从性以及患者的基础肺部情况来设定。参考指南建议的人工气道湿化温度在Y型接头处的温度≥34 ℃,但<41 ℃,设定无创通气治疗患者行主动湿化气体温度的范围。按患者吸入气体的温度设定为常温:即过水湿化,不加热;低温:即湿化温度31 ℃;高温:即湿化温度34 ℃。纳入的40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33~88岁,平均为(66.2±13.55)岁。

二、治疗方法

1. ILD治疗原则: 合并Ⅰ型呼吸衰竭的ILD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增加抗纤维化及对症支持治疗[3]。

2. NIPPV辅助支持治疗: 使用美国飞利浦公司生产的V60无创呼吸机,加热加湿器为(MR 730,Fisher & Paykel, Auckland, New Zealand)。通气模式S/T,后备频率设定为12~16次/min,根据患者病情气道正压吸气(inspiratory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IPAP):10~20 cmH2O,呼气压力(Expiratory pressure airway pressure, EPAP): 4~6 cmH2O,分钟通气量(minute ventilation, MV): 8~10 L/min,保证患者的潮气量,维持指脉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 SpO2)高于90%。

3. 主动湿化温度: ①常温:开始实施NIPPV治疗的最初4 h给予常温湿化,即室温22~24 ℃;②低温:从NIPPV治疗的第5个小时开始,调节呼吸机加热加湿器的温度为31 ℃,第5个小时为适应期,从第6个小时起计算治疗时间,持续4 h;③高温:从NIPPV治疗的第10个小时开始,调节加热加湿器的温度为34 ℃,第10个小时为适应期,从第11个小时起计算治疗时间,持续4 h。

三、观察指标

1. 安全性评价: 动脉血气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PaO2)、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PaCO2)、SpO2、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 RR):在各组治疗实施的第4个小时末检测患者血气分析及观察呼吸频率。

2. 有效性评价

(1)舒适度: ①主观舒适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尺,根据患者主观感受,由1~100进行评分( 1为非常不舒服,难以耐受; 100分为非常舒适;如患者拒绝继续使用则判为不耐受,得分为0分[10]); ②客观舒适度:A. 口腔干燥、鼻部不适:患者主诉有口腔干燥、鼻部不适。B.痰液黏稠度:根据痰液黏稠度评价标准[11]:+: 痰液如米汤或白色泡沫样,痰液易咳出或吸出; ++: 痰液外观比较黏稠,咳痰较困难; +

++:痰液外观明显黏稠,常呈黄色,痰液咳出困难; ++++:有血性痰或痰痂形成。

(2)口渴: ①口渴评分:采用数字评分法[12]评估患者口渴情况,将一条直线平均分为10份,每个点用0~10共11个数字标记,代表不同的口渴程度,患者根据自己的口渴程度进行评分。评估患者在实施不同氧疗温度时的口渴评分;②喝水需求:在不同湿化温度期间,患者因口渴主动提出喝水的次数。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三种温度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比较采用LSD方法,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不同湿化温度对患者动脉血气指数影响的比较

三种温度下患者主动湿化前后的PaO2、RR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CO2和Sp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二、患者不同温度湿化后舒适度的比较

患者舒适度观察分为主观舒适度和客观舒适度,主观舒适度评价中常温感觉最佳,高温评分最低。客观舒适度评价中口咽干燥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患者舒适度评分多重比较,见表3。

表2 患者不同温度湿化后舒适度的比较

表3 患者舒适度评分多重比较(LSD)

三、三种温度下主动湿化后患者痰液情况的比较。

40例患者行无创通气治疗前的痰液情况为:23例无痰,6例痰液黏稠度+,10例痰液黏稠度++,1例痰液黏稠度+++采用三种不同湿化温度进行湿化后,比较痰液的黏稠度情况,不同温度湿化后患者痰液黏稠度均较前好转,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 三种温度下湿化后患者痰液情况[n(%)]

四、患者不同温度湿化4 h内口渴数字评分和喝水的需求次数比较

患者口渴情况中口渴数字评分和喝水需求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5。

表5 三种温度下患者口渴评分及喝水需求次数比较

表1 三种温度下患者动脉血气PaO2、PCO2、SpO2、RR情况的比较

讨 论

为保持纤毛正常运动和适当黏液分泌,呼吸道必须保持一定的湿度[13-15]。无创通气时,医疗气体相对湿度接近0%,而人体正常情况下在等温饱和区最佳湿化温度为37 ℃,相对湿度100%。ILD患者常伴有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急促、张口呼吸,大量气体经口腔吸入,鼻腔加温加湿能力减少或缺失,无法保证呼吸道的温湿度。ILD患者合并感染时痰液增多,湿化不足造成患者呼吸道黏膜水分丢失,纤毛功能降低甚至丧失,加剧患者痰液黏稠、口腔干燥、鼻部不适等情况,降低无创通气效能和依从性。口渴是湿化不足的主观表现,也是患者最不能忍受的体验,几乎所有的呼吸重症患者均存在程度不同的口渴体验,70%~80%的机械通气患者有明显口渴感[16-17]。通过主动湿化可保障患者呼吸道温湿度,改善痰液的黏稠度,缓解患者的口渴体验。

一、主动湿化温度对无创通气的安全性

无创通气可改善患者氧合,降低机体氧耗,减轻呼吸肌疲劳,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18-19]。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主动湿化后患者痰液更加易于咳出,保障了患者呼吸道的通畅,有效保证了无创通气的效能。患者PaCO2情况比较存在差异的原因,考虑与ILD疾病自身特点有关,当机体缺氧时,机体自身会通过加快呼吸频率,增加通气量来改善缺氧,CO2也大量排出,出现过度通气,表现为PaCO2降低。无创通气治疗改善了过度通气,PaCO2较前升高,因CO2弥散速度是氧气的20倍,但疾病初期PaCO2仍在正常值范围。因此,无创通气治疗可以改善患者Ⅰ型呼吸衰竭症状,使用效果安全,不同的湿化温度对患者无创通气效果之间没有差异性。

二、不同温度下主动湿化对ILD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无创通气治疗时,患者是否舒适直接影响患者无创通气的时间长短及治疗效果,患者的舒适是依从性的保障。哪种温度的湿化是最合适患者,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临床工作人员。目前,国内外在人工气道吸入气体的温湿度方面研究较多,但无创通气吸入气体的温湿度研究较少,仅推荐采用主动湿化,可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和舒适度[10]。有文献提出以患者能耐受的最高温度为宜[20],但多少度是患者最能耐受的最佳温度呢?并没有明确标准。主观舒适度比较中发现,ILD患者最能耐受的温度是常温,患者的主观舒适度评分最高。但客观舒适度比较中发现,常温状态下患者出现口干鼻部不适症状的数量多,客观舒适度并不是最佳的。Groeneweg等[21]研究发现,因低氧血症患者被迫张口常伴口渴,本研究中患者也极易出现口咽干燥症状,且口渴的数字评分均在5分以上,也证实了这点。口渴加剧患者对喝水的需求,临床护理人员为缓解患者的口渴,需要不断根据患者需求喂水,可是患者因为病情需要控制出入量,同时因为人体在喉以上呼吸道和消化道共用一个通路,间质性疾病伴Ⅰ型呼衰的患者由于呼吸急促,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吞咽动作,在喂水时极易呛咳误吸,加大了护理风险,这不仅仅增加护理工作量也加大了护理难度。从患者的主观舒适度看,吸入气体为低温时患者舒适度评分中等,出现口腔干燥和鼻部不适数量小于常温时,患者的客观舒适度评价中是最好的,对喝水的需求次数也小于常温时。高温时患者难以长时间耐受,而提出中断湿化的要求。患者表述高温时会出现憋闷感,严重影响患者对无创通气的耐受。ILD患者伴呼吸衰竭,主要表现为弥散功能障碍的Ⅰ型呼吸衰竭,当吸入气体的温度升高,其湿度也就加大,患者会明显感到呼吸费力,闷热的感觉会比正常人更加明显。温度与湿度成正比,因此吸入气体温度升高湿度也升高,吸入气体的含水量就增多,出现呼吸更显得费力,所以高温时患者感受最差。通过研究综合考虑,我们认为ILD患者行无创通气的最佳主动湿化温度方案为:常温与低温31 ℃交替使用。采用主动湿化温度为31 ℃,当患者主诉不适时选用常温,两种加湿温度交替使用。

三、持续加温湿化在无创通气治疗中注意事项

患者行无创通气治疗时,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当患者出现排痰需求时,要及时协助患者咳嗽咳痰。为保证呼吸道通畅,可辅助雾化吸入、机械辅助排痰等胸部物理治疗,必要时行机械吸痰。选用灭菌注射用水作湿化液。观察加温加湿器内湿化液的水位,保证在最高和最低水位线之间,避免吸入气体温度过高,而烫伤呼吸道,引起喉头痉挛等。最好采用密闭的自动加水系统[9]。当无创通气治疗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无创通气的潜在并发症,观察呼吸机的效能,保障有效使用。

无创通气时采用主动湿化是现在的共识,但湿化温度到底是多少度并没有共识,为探讨过水湿化、31 ℃和34 ℃哪个温度湿化对ILD行无创通气患者最佳,本研究对比影响无创通气效果和患者舒适度的9个方面,发现最佳湿化温度方案为:室温与主动湿化温度为31 ℃交替使用。ILD患者行无创通气治疗时,采用主动湿化温度为31 ℃,患者主诉不适时间选用过水湿化,两种方法交替,这样既保证了治疗效果,患者也最舒适。本研究为ILD行无创通气治疗的可行性和吸入气体最佳温度提供了依据,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但研究对象仅包括ILD合并Ⅰ型呼吸衰竭患者,该方案并不一定适用其他如COPD、肺部感染等疾病引起呼吸衰竭患者,其他疾病无创通气时的最佳湿化温度方案仍需进一步研究。同时,本研究为自身对照研究,部分患者的指标可能与使用呼吸机后症状改变有关,因此存在一定的偏倚。

猜你喜欢

黏稠度口渴舒适度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这些表现是假黏稠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小学品德学科长课程的路径设计
血液黏稠患者忌食花生红衣
口渴见了水却不喝
李天王
什么是血液黏稠度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