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托起民族地区群众的健康梦
——黔南州卫计系统深化改革推进事业向纵深发展

2018-03-11袁绍阳何连兵

当代贵州 2018年52期
关键词:中医医院黔南州全州

文_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 袁绍阳 何连兵

乡村医生为村民检查身体,建立健康档案。(黔南州卫计委供图)

2018年,既是我国改革开放的40周年,也是黔南州卫生计生系统改革创新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

今年,全国政协、国家卫健委调研组赴福泉开展医改调研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全国政协调研组称:“福泉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走出了一条可推广、可复制的改革之路。”

40年栉风沐雨,40年砥砺奋进。

黔南州卫生计生系统认真贯彻中央、省、州各项决策部署以及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围绕民族地区现状,锐意改革创新,让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少生病。

40年来,黔南州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卫生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医疗保障能力、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截至2018年10月,全州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442家(含营利及非营利性),其中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1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12家、二级甲等中医医院7家、二级中医医院1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29家、村级卫生室1930个。全州卫生技术人员总数达18392人,比1978年增加了12472人。

守护群众为初心,健康黔南解民忧。40年来,黔南州着力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加快完善全民医保制度,妇幼健康服务能力不断加强,各类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

群众享受更多“健康红利”,全州妇女儿童健康得到有效改善。对公共卫生服务的财政补助从2010年的人均15元提高到2018年的55元,服务项目从9类41项扩大到14类55项;孕产妇死亡率由1985年的260/10万下降到2018年的22.15/10万,婴儿死亡率从1985年的86.36‰下降到2018年的5.86‰。

甲乙类传染病从1977年的最高发病率7768.31/10万下降到2017年的311.75/10万,成功消灭了天花、丝虫病,连续25年保持无脊灰状态。截至2018年底,全州共创建了3个国家卫生县城,34个国家卫生乡镇,54个省级卫生乡镇,470个省级卫生村。

医改惠民成效显,铺就百姓健康路。近年来,黔南州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稳步推进,政府办医职责进一步落实,让公立医院摒弃逐利性、回归公益性。2018年,全州公立医院实现了“三控三升三降”的综合改革成效。

黔南州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赵智说:“近年来,我们加强党和政府对医改工作的领导,强化统筹谋划、注重制度创新,有效落实政府办医主体责任,逐步完成各项重点工作任务。”

以药补医机制彻底破除。自开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以来,全州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基层医疗机构使用基本药物、网上采购、实行零差率销售、补助资金配套到位4个100%。

组建医联体、医共体,有序推进分级诊疗工作实施。以州级医院为龙头、县级医院为枢纽、基层医疗机构为基础,社会办医疗机构参与,建立了“3+2+1”的医联体模式,同时以荔波县、平塘县、三都自治县为试点探索建立县域医共体,有力推动了“医生、医技、病人”三个下沉,促进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改革。

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完成州、县、乡三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能力建设。全州23家县级以上公立医院、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远程医疗全覆盖并全部开展业务应用。

猜你喜欢

中医医院黔南州全州
春日花田映红颜
以战略管理引领中医医院的高质量发展
古代诗歌对全州的文学书写
贵州省黔南州长顺县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研究
山西4所中医院上榜中医药特色优势与科技影响力百强
黔南州国际国内公共关系协会赴黔南州农业产业发展协会交流工作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对口支援兴宁市中医医院
黔南州各县认真贯彻落实州离退休干部工作会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