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与提升师生人文素养的策略、途径

2018-03-10王秀玲

新课程·中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素养提升策略

王秀玲

摘 要: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固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信仰追求、道德规范、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的集中表达和经典提炼。传承人类文明,弘扬敦煌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更好地继承我们民族的历史,更好地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情操,提升师生人文素养。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素养;提升策略

“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近年来,国内外对“经典国学”研究非常重视。为此,许多省市学校都在探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策,我校也不甘落后,紧紧围绕以国学经典中“仁义礼智信”和传承“敦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通过开展系列特色活动,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进校园活动形成一种长效机制,把我校创建成文化校园、书香校园,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提升师生的人文素养。

一、营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文化氛围

针对学校的自身特点,利用学校廊道和校墙,大力宣传“国学经典”中的以“仁义礼”等为主题的优秀传统文化;利用教学楼台阶,大力宣传“弟子规”“三字经”等为内容的优秀传统文化;利用楼道和教室两大板块,大力宣传国学经典中的“智信”和敦煌非物質文化遗产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总之,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地域,精心打造各种文化板块,营造浓郁的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氛围,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校园的方方面面。

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有效实施,学校精心打造了一个300多平方米的“国学经典展演广场”。以国学经典中“仁义礼智信”等为主要内容进行展演活动,用八块大型宣传板展示二三十个方面的内容。学校以此为阵地,在师生中开展“学习经典、规范言行、陶冶情操、提升素养”展演活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与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步伐。

二、制定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有效机制

为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学校制定出台《三危中学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实施方案》,在全学区开展“每日一读、每周一诵、每月一评、每期一考”的“日读、周诵、月评、期考”活动。日读:组织小学生每天利用中午、下午放学排路队的时间,中学生利用下午放学后的集中教育时间,安排5分钟左右的时间诵读经典;周诵:利用每周国旗下演讲的时间,安排班级轮流集体诵读国学经典内容;利用每周周会后的活动课时间,安排班级轮流集体展演国学经典内容;月评:每月以班为单位开展一次评比活动,从学生的读书笔记、背诵量、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开展评比;期考:每学期由学校统一组织一次国学经典知识测试,将测试成绩计入学科综合素质评价。此方案的实施,保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长效可行。

三、形成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与教师教学活动、业务能力提高有机结合的平台

我校把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纳入教师的正常教学工作之中,将各年级的国学读本纳入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做好讲读计划,每周利用一个早自习时间对学生进行讲解,同时负责完成“每期一考”工作;班主任负责“每日一读、每周一诵、每月一评”工作;其他任课教师每周负责编一期“微信讲座”,或一句名言、一段经典,对其进行释义,在教师微信群和家长微信群中发送。

我校以《三危中学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实施方案》为准则,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师的必修课程。每位教师应该将1~8年级国学读本作为必修课程,进行学习和研修。在学习的同时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选学习内容,每学期必须完成5000字的读书笔记或学习心得。同时组织师生开展国学知识讲座、竞赛、朗读、书法等评比活动,提升师生的文化素养。

四、借助两个文化平台——“国学经典广场”和“敦煌非遗广场”,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和敦煌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

以“国学经典广场”为文化传播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以“礼义廉耻孝悌忠信”为主题的经典诵读活动;开展以“弘扬主旋律、展示经典美”为主题的经典歌曲校园大联唱活动;开展“经典故事”校园大演讲活动;开展“经典名著”校园大展演活动等等,通过诵经典、唱经典、讲经典、演经典,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经典感化师生,让经典陶冶师生。

以敦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传习基地为载体,打造一个传承敦煌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敦煌非遗文化广场”。在中小学校,成立了敦煌书法、曲子戏、剪纸、敦煌舞蹈和雕塑、木刻画等10个社团活动兴趣小组。聘请专业人员、民间艺人走进校园,向学生口传身教敦煌书法、曲子戏、剪纸、敦煌舞蹈、敦煌雕塑、木刻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感染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传承敦煌优秀传统文化。

我相信,经过我们的不断努力,一定会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校园,回归于课堂,渗透于学生思想;一定会把我校打造成“书香校园”“文化校园”,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升师生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杨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路径选择[N].光明日报,2017-03-31.

[2]李明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之道[N].光明日报,2017-02-23.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素养提升策略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