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广义量测的地区电网T接线路故障测距系统
2018-03-10,,,,,,,
, , , , , , ,
(1.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 山东 烟台 264001; 2. 山东大学 电网智能化调度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山东 济南 250061)
近年来,伴随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用电需求与日俱增,特别在夏季用电高峰时段,电网负荷往往接近于满载, 如何快速恢复供电, 保障系统供电的持续性, 对电网运检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 因此, 实现故障快速定位,为电网运行调控人员及时安排运检人员进行故障抢修赢得宝贵时间,对地区电网的安全可靠供电具有重要意义[1-3]。
电网故障定位主要采用阻抗法和行波法[4-7]。阻抗法具有实现简单、经济可靠等特点,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近些年随着电网规模的迅速扩大,其供电半径也日益增大,T接线路在110 kV等级以下的电网中广泛存在,传统的阻抗法在T节点附近存在测距死区[8],无法实现精确定位,给电网巡检人员带来很大困难。而行波法因其具有应用范围广、实用性强、定位准确等特点在电力系统故障测距中得到广泛应用。
再者,考虑到传统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与电气特性,在已有线路中加装电流互感器存在诸多困难,且传统电流与电压传感器易受饱和影响,安装、维护复杂[9-10]。以上诸多不利因素对110 kV电网故障测距的实施造成了极大障碍,因此,有必要寻求新型的测量方式,实现安全有效的架空输电线路电流监测,并将其运用到线路故障定位中。
综上, 针对110 kV地区电网中T接线路的故障测距问题, 本文中将基于广义量测的行波法引入110 kV电网T接线路故障测距中, 研究开发了一种便于安装维护的无接触式电压、电流行波感应装置, 利用该装置采集行波信号, 替代传统的、 需要接入运行线路的电压或电流互感器, 通过电磁场感应原理采集输电线路的暂态电流信息, 并利用该信息进行行波测距; 然后, 据此构建一种基于广义量测的110 kV城市电网故障测距系统, 以期实现故障的精确定位。
1 行波采集方法与装置
1.1 架空线路周围电场与电压关系分析
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可以获取输电线路的电压和电流信号[11-12],从而构成无接触式的广义量测中的分布式采样终端。以电压信号为例,利用等效电荷法计算三相架空线路周围的电场强度[13],以三角形排列的输电线路为例,在与三相导线垂直的平面内建立坐标系统,如图1所示。
图1中,A、B、C三相导线坐标可标记为(Xk,Yk),k=A、 B、 C,检测点P位于(x,y)处。设:地面电位为0;A、 B、 C三相导线的电位分别为uA、uB、uC;单位长度线路中等效电荷分别为τA、τB、τC, 则
P—检测点;Ex、Ey—电场强度的水平和垂直分量;A、 B、 C—三相导线图1 三角形排列三相导线与检测点坐标系统
(1)
式中λ为各导线的自电位系数及互电位系数,可由镜像法求得。
三相导线在测量点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可以分为垂直分量和水平分量,分别表示为
Ey=(LALBLC)(τAτBτC)T,
(2)
Ex=(HAHBHC)(τAτBτC)T,
(3)
式中:
k=A, B, C;ε0为空气的介电常数。
根据式(1)—(3),电场强度与电压的关系可以概括为
(4)
以单相故障为例,故障相电压为0,利用式(4)可以得到非故障相电压。
综上,结合故障边界条件,可以利用电场数据反推得到电压波形。
1.2 无接触式电压电流行波采集装置
由于城市110 kV等级电网接线比较复杂, 传统信号采集装置如电压互感器(PT)、 电流互感器(CT)等均需要线路停电进行安装[14-15], 给电网正常运行带来了困难。针对该问题, 本文中提出以场检测原理为基础的无接触式电压、电流行波采集装置。 由于故障时杆塔处的电磁场会发生突变, 因此通过无接触式行波采集装置可以采集行波突变信号, 并将其传送至远方的测距分析装置。 该装置装设于输电线路下方的杆塔处, 与线路并无直接接触, 如图2所示。
图2 行波信号采集装置示意图
图2中行波采集装置带有无线通讯装置以及全球定位的同步时钟装置,整套装置由太阳能电池板以及附带的电池进行供电,具有简单、经济、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能适应野外恶劣的作业环境。无线通讯设备将采集到的电压、电流行波信号传送至主站的行波信号分析装置,综合研判故障发生的精确位置。该装置有如下特点:
1)安装、 维护方便, 通过场检测方式采集信号, 无需接入电力系统一次侧, 避免了传统PT、 CT等设备安装对电网运行造成的影响, 日常维护也非常方便;
2)具有极强的适应性,适用于架空线路、地下电缆及架空线路与地下电缆混合等各种复杂的线路模式;
3)实现电流、电压行波信号的双采集,能够为故障测距提供最全面、准确、高精度的信号支持;
4)采用低功耗与灵活的供电方式,对于野外等偏远的环境,该装置自带的太阳能板即可满足其日常运行的耗电需求,对于城市地下线路等,则可就地取电,易于实现。
2 基于广义量测的故障测距系统
2.1 T接线路测距系统架构
本文中基于无接触式的行波信号采集装置,通过将双端测距原理应用至三端行波故障测距进行分析[8,16-17],可较准确地进行T接线故障点的定位,再依托数据通信系统,构成了基于广义量测的110 kV城市电网T接线路故障测距系统。 该测距系统内置分布式的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使全系统故障数据的时标能够统一,进一步提高故障测距精度与可靠性。该系统组成如图3所示。
图3 行波故障测距系统
该电网故障测距系统由3层网络结构构成,分别为分布式采样终端、通信网络以及综合分析研判中心。分布式采样终端通过采集故障行波信息,经通信网络层上传至服务器,综合分析中心通过将各采样终端上传的信息进行分析,实现复杂城市电网的T接线路故障测距。分析中心由3部分构成:通信前置机负责完成规约转换,将数据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通过内置T接线路故障测距算法处理和分析数据,并提供与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的数据通道接口;工作站负责用户界面的图形处理与展示功能。测距系统的各层结构在电网中的分布如图4所示。
图4 行波故障测距系统的分布构成
各分布式采样终端主要布置在线路的首末端、T接点的杆塔处以及杆塔与电缆连接处,负责线路故障时的行波信号采集。各采样终端采用GPS统一授时,保证了数据的高度可靠性。采用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PRS)通讯网络,具有传输速率高(115 kB/s)、支持IP协议、资源利用率高、成本低廉等特点。
2.2 故障测距实现方式与功能分析
110 kV城市电网T接线路故障测距主要由故障支路判别以及故障位置计算2个部分实现,如图5所示。故障支路判别以所有上传带时标的数据终端确定故障区域,按照时间排序检测各故障初始行波监测点,结合故障区域网络拓扑分析,即可判定故障所在支路。故障位置计算以故障支路两端时标为基准,结合故障支路线路参数,利用双端行波故障测距理论,即可计算故障点位置。
图5 110 kV线路T接结构图
由图5可知,若K1和K22点处至线路C点处的电气距离相等,当K1点处发生故障,运用传统故障分析法进行线路故障测距面临困难,这是由于K1和K22点至线路始端的电气距离相等,故障分析法无法判断故障发生在何处支路,因此为运检人员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抢修带来了困难,而行波测距法则完全不受电气支路分支的影响。若线路C、D之间K1处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故障行波会从K1处传送至如图所示的M、N、C、D、A、B各端,通过判断行波的初始波头抵达的线路T接点以及首末端位置,可得知行波传送至C、D两端的时间要短于M、N、A、B端点,故可以判定故障发生在C、D之间的支路;再依据C、D两端数据与双端行波测距理论即可算出K1点处故障的实际位置。同理,若在K2处故障,行波传送至A、C两端的时间最短,故可判定故障发生在A、C之间,再以此为基础运用双端故障测距即可判断出故障的实际位置。
3 感应式电压行波采集终端
感应式电压行波采集终端是110 kV电网T接线路故障测距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故障测距中行波信号的捕捉与采集。由于行波信号传输速度快,因此本文中采用2 MHz的采样频率,可以灵敏地采集行波信号。各采集装置均配置有GPS,可通过无线网络上传统一时间标的故障监测数据,同时具有故障记录功能,能够自动记录冲击响应信息。该采集装置主要具有以下功能:
1)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采用场检测方式,对电网设备与线路采用无接触方式,避免停电安装对用户造成影响;
2)只进行场强度检测,即检测信号冲击及冲击强度,并不检测故障时具体电压和电流数值,具有高度可靠性与灵敏度;
3)进行电压行波检测,可解决传统电流行波检测所面临的T接点处无法识别行波方向的问题;
4)采用2 MHz的高频采样频率,与传统量测方式的数千赫兹采样频率相比,无需额外安装行波量测装置,2 MHz采样频率可充分满足需求;
5)采集装置投运采用三相不对称安装,由于正常运行时存在稳定不对称分量,因此可以判断线路是否投运。
感应式电压行波采集装置除具有以上功能特点外,还具有如下的应用特点:
1)易安装推广。设备安装、维护不影响线路带电运行(传统PT、CT串联或并联在一次电路中,安装、维护需断电操作);在已有的FTU、DTU等终端设备节点处,可利用现有监测终端的执行机构,更新其控制器即可。
2)冲击强度检测。只检测信号冲击强度即可实现高质量监测。
3)装置耗能低,可实现自供电。装置自带太阳能电池板,配合微型储能装置,取电便捷,耗电量少,可长时间工作于各种复杂、恶劣环境中。
4)装置成本低。无需额外增配行波的量测设备,利用已有的采集终端直接改造,即可以实现高质量检测。
4 应用分析
本文中以烟台电网为例,对本文中提出的研究方法进行应用与验证分析。烟台电网位于山东电网的东北部,通过5条500 kV线路与省网相联,网内现有110 kV及以上变电站165座,110 kV及以上输电线路288条,承担着烟台14个县市区的供电任务。
具体选取烟台电网110 kV实际线路结构中的2个T接线路点,如图6所示的T1和T2点。图中,甲站为220 kV变电站,乙站、丙站和丁站均为110 kV变电站,线路、变压器阻抗数值均为标幺值。
图6 烟台电网某条110 kV线路结构图
220 kV甲站通过110 kV出线与110 kV乙站相连,共有2个线路T接点,于T1点处通过线路4接至丙站,于T2点处通过线路5接至丁站,线路结构与参数如图6所示。
4.1 电场信号与电压信号仿真对比
以电场逆推电压信号为例,在上述线路模型中距系统甲站2 km处设置A相接地故障,故障时间段为0.02~0.08 s,故障电压波形如图7所示。
图7 实际三相故障电压波形
为验证无接触式测量的准确性,采用ANSOFT工程有限元分析中的Maxwell 2D仿真软件对线路下方电场进行仿真。
按照本文中所提出的方法对采样获得的电场数据进行反推得到结果, 如图8所示。 图中黑色散点为不同时刻采用电场数据逆推得到的故障相电压数据,曲线为电力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PSCAD)仿真得到的线路电压波形。由图可知,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的行波采集装置具备记录电压信号的能力,可进一步用于故障定位。
图8 逆推结果与实际故障电压波形对比
4.2 测距结果
通过在线路4距离丙站0.7 km处发生A相接地短路,以电压行波为例进行分析。各分布式电压行波采集装置采集的初始故障行波上传时标如表1所示。
表1 各分布式电压行波采集装置采集的初始故障行波上传时标
通过采用前面所述的故障支路判别法, 可以判定故障明显发生在T1点与丙站之间。 结合故障支路参数, 故障测距系统可计算出故障距离丙站为0.697 km, 与实际的故障发生地点非常接近, 精度达到99%以上。
上述对烟台电网的测试分析表明, 基于广义量测的T接线路故障测距系统通过分布式采样终端采集的行波信息, 应用双端行波故障测距原理可以较好地实现含有T接支路的输电线路故障测距。
5 结语
本文中针对110 kV地区电网中的T接线路故障测距问题, 提出了基于广义量测的故障测距方法。 该方法利用无接触的分布式感应式电压行波采集装置采集行波信息, 基于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强度检测, 具有采样频率高、 灵敏度好、 测距精度优以及低成本、 易安装维护等特点。通过对烟台电网实际110 kV T接线路进行分析,验证了该测距系统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此外,该系统虽然是针对110 kV电网T接线路,但是其也适用于10 kV城市配电网;因此,本文对于提高故障定位与抢修效率、及时恢复供电等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1] 刘建鹏.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供电能力研究[D].北京: 华北电力大学, 2015.
[2] 杨扬. 杭州市电力局10千伏配电网智能巡检系统设计与实现[D].北京: 华北电力大学, 2012.
[3] 陈浩. 配电网故障定位与故障恢复的研究[D]. 天津:天津大学, 2013.
[4] 王玮, 蔡伟, 张元芳,等. 基于阻抗法的电力电缆高阻故障定位理论及试验[J]. 电网技术, 2001, 25(11):38-41.
[5] 杨凌霄, 牛惠平, 张伟,等. 基于双端阻抗法的配电网故障定位研究[J]. 工矿自动化, 2008(5):30-32.
[6] 夏璐璐. 基于行波固有频率的输电线网故障测距方法[D].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 2011.
[7] 曾祥君, 张小丽, 马洪江,等. 基于小波包能量谱的电网故障行波定位方法[J]. 高电压技术, 2008, 34(11):2311-2316.
[8] 周鑫,吕飞鹏,吴飞,等. 基于小波变换的T型线路故障测距新算法[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0, 38(2):8-11,33.
[9] 黄乐,陈亦平,舒双焰.电流互感器故障所致电网事故及其处置的分析[J].南方电网技术,2011,5(4):68-70.
[10] 张新刚,王泽忠.电流互感器铁心饱和引起二次电流畸变的补偿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26(3):36-42.
[11] 孙波,孙同景,薛永端,等. 基于暂态信息的小电流接地故障区段定位[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32(3):52-55.
[12] 符磊. 感应式空心线圈传感器关键技术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2013.
[13] 孙波,孙同景,徐丙垠,等. 架空线路小电流接地故障零模电压信号获取新方法[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33(6):58-62.
[14] 王成兵, 赵国生. 利用传统的电流互感器与电压互感器进行光纤通信的方法及装置:101132236[P]. 2008-02-27.
[15] 黄盛洁. 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装置: 2469463[P]. 2002-01-02.
[16] 张峰, 梁军, 车仁飞. 弱行波信号的奇异点检测方法[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0, 34(8):92-96.
[17] 尹晓光, 宋琳琳, 尤志, 等. 与波速无关的输电线路双端行波故障测距研究[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1, 39(1): 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