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芭蕾与现代芭蕾舞剧音乐的对比分析
2018-03-09张舒娜
张舒娜
摘要:芭蕾舞剧,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是由舞蹈演员身着舞蹈着装,在音乐的伴奏下用足尖表演的戏剧。至19世纪,芭蕾舞剧一直遵循着芭蕾所规定的范式,即原有程式的规范与风格,被称之为古典芭蕾,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天鹅湖》《吉赛尔》《葛蓓莉亚》等。然而,20世纪初期,人口、知识、信息的聚集与爆炸,现代艺术思潮的辐射与影响,古典芭蕾在俄国鼎盛而后衰落的遭遇,俄国一批不满于保守现状、在自己的国家无法实现芭蕾改革理想的精英们,以“俄国芭蕾舞团”的名义,驻进巴黎,用大批清新别致、富于创意的产品,开拓出一个“现代芭蕾”的崭新时代。现代芭蕾舞剧或是对古典芭蕾舞剧进行形式上的变化,或是吸收现代舞的编舞方法与技巧,其代表作品有《火鸟》《春之祭》《小夜曲》《时代舞者》等。
关键词:古典芭蕾 现代芭蕾 舞剧 音乐
中图分类号:J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2-0078-03
音乐在芭蕾舞剧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芭蕾舞剧的质量及其艺术水平与芭蕾舞剧所运用的音乐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可以说,音乐对芭蕾舞剧的成功与发展有着关键的决定作用。18世纪以前,通常以朗诵、歌唱、杂耍等要素来阐述故事,自英国舞蹈家约翰·韦弗在《马尔斯与维纳斯的爱情》中借助音乐、舞蹈,以哑剧的形式来叙述故事,音乐与舞蹈、哑剧的结合为芭蕾成为一门独立的表演艺术铺平了道路,“情节芭蕾”或者说是“戏剧芭蕾”诞生。自此,芭蕾成为了仅包含音乐与舞蹈这两个要素的艺术形式。在发展过程中,芭蕾音乐也日益凸显其重要性,从最初的附加条件,因其独特的魅力,为芭蕾舞剧提供源源不竭的创作源泉,逐渐成为芭蕾舞剧的核心要素。
对芭蕾音乐的艺术性做出重要贡献的,不可避免地要谈及柴可夫斯基。柴可夫斯基是古典芭蕾的代表者,他最出名的三部舞剧《睡美人》《胡桃夹子》《天鹅湖》将交响音乐的特征引入到芭蕾音乐中,使音乐成为芭蕾舞的“灵魂”,自此音乐在芭蕾中起了主导作用。而现代芭蕾舞剧音乐的重要代表之一则是斯特拉文斯基,他所创作的《春之祭》《火鸟》等作品被视为对19世纪欧洲传统音乐的颠覆和挑战,在诸多方面有着一种彻底与古典芭蕾舞剧音乐决断的决心。
据此,本文试图通过古典芭蕾代表柴可夫斯基与现代芭蕾代表斯特拉文斯基两位大师的芭蕾舞剧音乐作品,对古典芭蕾与现代芭蕾舞剧的音乐进行对比探析,探索芭蕾舞剧音乐的转变。
一、音乐创作背景的对比
音乐创作家的音乐创作虽然与个人特质有极大的相关性,但不可避免地深受时代背景的影响。
19世纪是西方音乐史上的浪漫主义时期,这一时期也出现了民族主义的潮流,因而音乐创作家基于自己的国度,通过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解读,将民族风味的元素和材料融入到音乐乐曲的创作中。柴可夫斯基生长于19世纪中后期的俄国贵族家庭,进入当时尊重古典传统范式的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这对柴可夫斯基对传统范式的尊重、对浪漫主义的追求有着深远的影响。他在创作芭蕾舞剧音乐时,注重历史与传统,将俄罗斯民族特有的深沉忧郁与西欧音乐的传统结合起来,使舞剧音乐呈现略微忧伤但又典雅、优美的古典芭蕾气质。在音乐创作时,他通常专注于舞剧演员表演的人物心理情感,注重用单纯的乐器演奏来有效表达丰富的情感需要,受浪漫主义思潮以及俄罗斯民族特质的影响,他的作品呈现一丝忧伤但又明媚不失典雅的特质,同时受古典范式的影响,他侧重于乐曲的和谐性、器乐的默契性。
随着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战后时代人们对新秩序、新精神的渴望急需被满足,人们普遍认为19世纪中后期的浪漫主义与曾经的旧秩序是紧密联系的,浪漫主义与战后新秩序的重建显然是不相对称的,大多数人开始认为浪漫主义是一种矫揉造作、装腔作势,这样一种对浪漫主义的厌恶之感使得19世纪像是一段历史上的过失,许多音乐创作家试图去忘却、摒弃19世纪音乐创作的影响,而寻求比19世纪更为早期的音乐作为创作的基础与新出发点。1920年,意大利作曲家布索尼公开发表了一封《新的古典主义》的信件,从此解开了一场名为新古典主义的音乐运动。人们对音乐的需求与观念上的转变,新古典主义运动的兴起,这一时代背景的变化深刻地影响了作曲家,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在他们的创作中。虽然这一时期开始出现新古典主义风格的音乐作品,但从音乐史来看,新古典主义的开端,始于斯特拉文斯基。斯特拉文斯基在创作芭蕾舞剧音乐时,虽然以俄罗斯神话为创作题材,在俄罗斯民族气质中揉入原始主义,但同时融入自己的人生经验,注重自己的风格与节奏,摒弃古典芭蕾的模式,采取新奇诡变、精小短促的现代表现主义风格。
由此可见,古典芭蕾与现代芭蕾舞剧音乐首先由于时代创作背景的差异性而导致其异质性。浪漫主义与民族主义使得古典芭蕾舞剧音乐忧郁、典雅、柔和,而新古典主义与对原始主义的回归,使得现代芭蕾舞剧音乐新奇富有张力。
二、音乐节奏旋律的对比
古典芭蕾舞剧音乐创作因遵循固定的创作模式,因而音乐整体上呈现较强的和谐感。柴可夫斯基舞剧音乐的旋律有一种动人的感召力,他根据戏剧结构的安排、情节的发展来创作音乐旋律的高低起伏与发展变化,从而呈现舞剧的统一性与和谐感。另外,柴可夫斯基还通过反复的主题旋律,增加舞剧音乐的层次性,使舞剧音乐的内在呈现饱满感,这一音乐技巧,后来被称之为音乐的交响诗化。同时,他善于运用各種管弦乐器,特别是小提琴、大提琴和双簧管,用其柔和的音色烘托出舞剧音乐主题的柔情。古典芭蕾舞剧音乐强调音乐的旋律、节奏、节拍与舞蹈表演融为一体,不管是音乐结构、音乐节奏还是音乐和声等方面,都要求尽量与舞剧结构、舞剧情节、舞剧情感表达等呈现一致,因此音乐旋律优美、悦耳,音乐节奏和谐、默契。
正如前文所述,古典芭蕾19世纪末期日落西山,为了改变现状,一批精英试图通过改变过去的范式重振芭蕾。现代芭蕾舞剧音乐创作的代表之一,斯特拉文斯基打破传统芭蕾中规中矩的固定节奏范式,在音乐编曲上,不受传统小节线的约束,频繁移动曲子中的重音位置,音乐节奏从而变得无规律性、非周期性,因而音乐旋律上给人一种原始、粗犷、怪诞的感觉。这一“非传统节奏手法”有别于传统概念上的常规节拍,对现代音乐创作编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使得音乐家更加注重节奏要素在创作中的变革。endprint
最能体现斯特拉文斯基难以捉摸的复杂节奏的乐曲,当属《春之祭》。在《春之祭》舞剧音乐中,基本上没有明亮的旋律,初次欣赏时更多地可能是乐器敲击狂乱的感觉,音乐中强弱节拍是一种不平衡的状态,重音呈现不规则,规律节奏与不规律节奏反复交替交织,复节奏、附加节奏、变化拍号的运用手法,促成节奏的错乱而又不失有致。这种节奏节拍不断变化地组合,乐曲氛围时而紧张,时而怪异,乐曲旋律跌单起伏,使得《春之祭》这一芭蕾舞剧音乐独特性很强,极其容易与其他曲子区分开来,对听众的耳朵有着革命效果。
三、音乐力度情感的对比
音乐力度是指音乐演奏上力量使用的大小,在乐曲中一般用强弱及其变化来表现。音乐情感的表达可以从音乐力度的表现上来呈现。
古典芭蕾音乐乐谱上力度标记较为规律,强弱层次较为平滑,多用柔板来表达情感,音乐力度是温和绵延逐渐推向高潮,也由此古典芭蕾舞剧的音乐在情感表达上偏向于柔和、浪漫、积极向上。柴可夫斯基的舞剧音乐作品,音乐速度以柔板、慢板为主,音乐主题思想铺陈在音乐段落中,音乐段落层层推进,进而达到高潮。比如,《天鹅湖》中第二幕的柔板旋律中,柴可夫斯基用大提琴与小提琴作为旋律的伴奏,在烂漫清新的主题旋律上,舞蹈演员扮演的人物内心情感淋漓尽致地通过音乐形象上表现出来;又如《睡美人》第一幕的慢板旋律中,主题乐段分为三个,每段逐层递进,将人物情感推向狂热爱情的高潮。柴可夫斯基用交响乐的发展以及乐器的绝美搭配,来充实表现舞剧音乐的力量和内涵。柴可夫斯基在创作中饱满的乐观精神、诗意的童话情节以及对光明与善良的向往,都使得他的舞剧音乐有一种细腻、柔情的情感。
现代芭蕾舞剧的音乐,对力度的追求毫不吝惜,和声的使用大胆丰富,乐曲呈现出敏锐、深沉、张力的情感特点。以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为例,《春之祭》乐谱上的力度标记有十几个层次,非常细致,从极强到极弱各个层次的强弱标识在乐谱上均可见,时而突发重音,时而休止,时而极强,时而回落。斯特拉文斯基通过这种力度反复错落的方式来表现祭品少女的心理情感变化,听众也跟随着这种跳跃性地扩张音符,宁静与紧张情绪反复交织。斯特拉文斯基对舞剧音乐的力度表现要求纷繁复杂,打击乐、弦乐、管乐等各自的乐器组曲谱上的力度并不一致,他用力度重音交替的方式,用不规则的重拍顺序、不同层次的力度记号,用极强极弱的力度对比、用突然的鸣奏与噶然的休止,看似纷繁杂乱,实则推向音乐的高潮以及情感的高点。
四、结语
古典芭蕾与现代芭蕾舞剧音乐产生的差异,主要深受时代背景变化的影响,不管是新古典主义思潮取代浪漫主义,还是人们对改变现状的渴求,都影响了芭蕾舞剧音乐的转变,从而使得不管是在节奏、旋律、力度还是音乐情感表达上都产生了差异。然而古典芭蕾与现代芭蕾舞剧音乐不能割断开来,二者也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如果对古典芭蕾舞剧音乐不了解不解析,对现代芭蕾舞剧音乐便不能真正地赏析与理解。柴可夫斯基与斯特拉文斯基分别是古典芭蕾与现代芭蕾时代最重要的音乐家代表之一,他们的音乐作品鲜明地反映了所属芭蕾时代的特征,不仅对俄罗斯本国的音乐,乃至于对世界音乐史的发展都有着不可动摇的影响,他们都用音乐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柴可夫斯基注重历史与传统,感情细腻柔和,斯特拉文斯基注重自我的独创性,风格具有异质性,一百多年来,无数后来的音乐家或效仿或受启发,在舞台上或重现或重塑两位大师的经典作品,在我们缅怀过去的同时,也对未来芭蕾舞剧音樂的发展有着更多的期待。
参考文献:
[1]曹茜.柴可夫斯基舞剧音乐创作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02).
[2]高静.斯特拉文斯基的芭蕾舞剧音乐[J].铜陵学院学报,2006,(03).
[3]刘艳.浅析芭蕾舞剧中的音乐魅力[J].大舞台,2011,(11).
[4]都婷烨.论古典芭蕾到现代芭蕾舞剧音乐的转变——以《天鹅湖》与《春之祭》为例[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6,(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