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高血压标准改了,中国大爷大妈怎么办

2018-03-09郭妍

家庭医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测血压个体化收缩压

郭妍

不久前,美国最新的高血压指南中将高血压标准下调到130/80毫米汞柱。这一变动不仅在医师专业领域引起热议,在普通人群中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显著,而高血压的主力军正是大爷大妈,我国老年高血压何去何从?

为此在11月,由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內科医师分会制定的《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版)》正式发表。本次指南旨在进一步促进中国老年高血压的防治工作。以下是本次共识部分重要内容。

老年高血压定义

年龄≥60岁、血压持续或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定义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

不同测量方法的血压正常值:诊室血压<140/90毫米汞柱,家庭自测血压<135/85毫米汞柱,24小时平均动态血压<130/80毫米汞柱,24小时动态血压清醒时平均血压<135/85毫米汞柱。

老年人降压目标

老年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标是保护靶器官,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和死亡的风险。≥65岁老年人推荐血压控制目标<150/90毫米汞柱,若能够耐受,可降低至140/90毫米汞柱以下。对于收缩压140~149毫米汞柱的老年患者,可考虑使用降压药物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需监测血压变化以及有无心、脑、肾灌注不足的临床表现。

对于高血压合并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老年患者,建议采取个体化、分级达标的治疗策略:首先将血压降低至<150/90毫米汞柱,耐受良好者可降低至<140/90毫米汞柱。对于年龄<80岁且一般状况好、能耐受降压的老年患者,可降至<130/80毫米汞柱;≥80岁的患者,建议降至<150/90毫米汞柱,如能耐受降压治疗,可降至<140/90毫米汞柱。

对于有症状的颈动脉狭窄患者,降压治疗应慎重,不应过快过度降低血压,如能耐受,可降至<140/90毫米汞柱。过度降压不利于各重要脏器的血流灌注,增加了老年人晕厥、跌倒、骨折和死亡的风险。

对于伴有缺血性心脏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强调收缩压达标的同时应关注舒张压,舒张压低于60毫米汞柱时应在密切监测下逐步达到收缩压目标。

要点:老年高血压诊疗策略

※小剂量开始,平稳降压。

※慎重选药,严密观察。

※多药联合,逐步达标。

※因人而异,个体化治疗。

※监测立位血压,避免低血压。

※重视家庭自测血压及24小时血压监测。

总之,中国大爷大妈们还是要听中国医生的话,立足于本地,根据本国身体素质的特点,将血压降到合适的范围,不能盲目跟风;如果血压过低,会造成心脑供血不足,反而事与愿违,因此,个体化治疗才是硬道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测血压个体化收缩压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先排小便再测血压
爱焦虑的人别自测血压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
个体化治疗实现理想应答
脂肪肝需要针对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