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承德市一起鹿魏氏梭菌病的紧急流行病学调查

2018-03-09王圆圆陈国亮王楷宬袁建国张淼洁

中国动物检疫 2018年3期
关键词:母鹿魏氏梭梅花鹿

王圆圆,李 宁,陈国亮,王楷宬,袁建国,张淼洁

(1. 唐山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北唐山 063000;2. 承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北承德 067000;3.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山东青岛 266032;4.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 100000)

魏氏梭菌病也称产气荚膜梭菌病[1],是养鹿场常发生的一种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极高,以胃肠道严重出血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对我国养殖鹿威胁较大[2]。魏氏梭菌芽孢存在于土壤或污染的水中。鹿因采食被该菌芽孢污染的饲草和饮水而发病[3]。正常情况下,进入健康鹿消化道的魏氏梭菌很少,繁殖也较为缓慢,即使产生少量毒素,也会被机体排除而不表现病症[4]。当鹿采食大量高蛋白饲料后,其瘤胃微生态平衡被打乱,造成菌群不适应,食物在胃内就会过度发酵产酸,进入肠道后,导致魏氏梭菌产生毒素。一旦毒素不能排除,就会引起鹿中毒死亡,给养鹿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5-6]。

2017年6月1—10日,河北省承德市某梅花鹿养殖场出现不明原因死亡现象,共计死亡10只,其中大鹿7只、小鹿3只,大鹿多为怀孕母鹿。6月10日,承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技术人员成立调查组,对该疫情开展了紧急流行病学调查。

1 方法

1.1 病例定义

1.1.1疑似病例 2016年6月1—10日,该鹿群内符合采食量下降,腹泻,排绿色稀便或血便等任一症状的鹿。

1.1.2确诊病例 采集死亡病例的心、肝、脾、肺及回肠内容物,以及发病鹿的粪便样品,经实验室检测为魏氏梭菌病原阳性的病例。

1.2 调查方法

采用现场访谈与实地走访相结合方法。调查组与鹿场主、乡镇兽医进行现场访谈,了解场区饲养与卫生管理、调运、易感动物分布等基本情况,详细了解病例剖检症状,以及进行的治疗措施及效果,观察病例症状和圈舍基本情况等;填写流行病学调查表,调查场内基本情况、免疫及治疗情况,以及场区周边养殖情况等。

1.3 数据分析

对该疫情进行时间和空间描述,发现病因,提出防控措施。对收集的数据利用Excel进行整理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养殖场空间分布

经了解,该鹿场位于所在村南端,距山坡500 m,周边无牛羊饲养场,但本村内有散养牛羊,没有梅花鹿养殖场户(图1-A)。场内共有8个栏舍(图1-B),饲养梅花鹿44只,其中大鹿36只、小鹿8只。大鹿多为怀孕母鹿。

2.2 养殖场免疫及用药情况

仅在2017年3月中旬免疫过口蹄疫疫苗,从未免疫其他疫苗。由于怀孕母鹿较多,为了增加营养,5月26日给全群大鹿提高了豆粕饲喂比例。6月2号出现首例死亡鹿后,对发病鹿采取了药物治疗措施:症状较轻的采取氟苯尼考和恩诺沙星注射治疗,腹泻严重的用葡萄糖和青霉素等输液治疗。但治疗效果均不佳,有些发病鹿在治疗后迅速死亡。

图1 鹿场位置及空间分布

2.3 养殖场发病及死亡情况

该鹿场怀孕母鹿为单独饲养,小鹿与母鹿混群饲养。8个栏位均有发病鹿,各舍间发病情况无差异。发现可疑病例21只,发病率为47.7%(21/44);死亡10只,死亡率为22.7%(10/44)。其中大鹿7只,死亡率为19.4%,小鹿3只,死亡率为37.5%。梅花鹿发病死亡曲线见图2。

图2 发病鹿场梅花鹿病死曲线

2.4 剖检及临床症状

2.4.1临床症状 采食量减少,母鹿难产,腹泻,排绿色稀便,带血,后变为黑色,有恶臭味(图3);少量鹿表现腿肿、跛行;发病后3~5 d死亡。

2.4.2解剖症状 小肠粘膜有出血点,肠系膜变薄,瘤胃溃疡,心内膜出血,心肌炎等。

2.5 实验室诊断

采集死亡病例的心、肝、脾、肺及回肠内容物,以及发病鹿的粪便样品进行革兰氏染色后涂片镜检,可见有大量带荚膜的革兰氏阳性粗短杆菌,呈单个或成双排列,有的呈短链状,因而诊断为鹿源魏氏梭菌。

图3 暗红色稀粪、粪便变软

3 干预措施

自6月10日起对发病鹿进行隔离饲养,紧急消毒圈舍,彻底清理杂物,隔1 d消毒1次,每隔5 d换1次消毒药,连续20 d;采用魏氏梭菌三联苗对全群紧急接种,大鹿免疫2 mL,小鹿1 mL;对症状较轻的发病鹿注射恩诺沙星注射液加头孢噻呋钠(鱼腥草注射液稀释),症状较重的病鹿用左氧氟沙星输液,补充免疫因子,口服补液盐,防止酸碱失衡;对死亡鹿的粪便等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彻底清理料槽,降低饲料中豆粕比例。1周后回访,鹿群死亡得到控制。

4 病因假设与验证

4.1 病因假设

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该鹿场生产方式为自繁自养,管理不规范,对鹿群基础免疫不重视,饲料比例根据自己意愿随意配制。5月份因怀孕母鹿较多,为了给其增加营养,对全群鹿随意提高了豆粕饲喂比例。当大鹿采食大量高蛋白饲料后,其瘤胃微生态平衡被打乱,菌群不适应,使食物在胃内过度发酵产酸,进入肠道后,导致魏氏梭菌产生毒素,毒素不能被排除,从而引起中毒死亡。由于幼鹿同母鹿一起饲养,母鹿发病后,间接引起小鹿发病。因而推断是因擅自提高豆粕比例诱发了魏氏梭菌病,从而引起鹿群死亡。

4.2 病因验证

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发病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综合判定引起该鹿场梅花鹿死亡的病因是魏氏梭菌。通过使用抗生素进行干预治疗,及时控制了疫情,也符合魏氏梭菌感染特征。

5 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确定引起该起疫情的病原为鹿源魏氏梭菌。针对该起疫情,其主要原因是擅自提高饲喂豆粕比例。建议该鹿场加强饲养管理,强化消毒意识,建立合理的免疫程序,合理调整饲料营养比例,更换饲料时应有步骤的适度调整,不应突然更换。饲养区应定期清除粪便等污物,定期清理料槽,发生疫情后应及时隔离病畜,并送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以便及早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使损失降到最低。在抗生素选择上,最好通过药敏试验,来确定使用抗生素的种类和剂量,避免滥用。此次治疗是反复临床试验总结出的经验,所以效果较明显。鹿场主采纳此次建议,对鹿场进行了合理改造,改善了饲养管理,重新制定了免疫程序,并增加了发病鹿隔离治疗栏,1个月后该鹿场未再发生梅花鹿死亡现象。

[1] 周世朗,伍善志,吴森章,等. 梅花鹿肠毒血症的初步诊断和防治报告[J]. 家畜传染病,1982(1):29-60.

[2] 王兆凤. 梅花鹿肠毒血症的诊断报告[J]. 吉林畜牧兽医,1993,15(2):36-37.

[3] 柴同杰,马瑞华,常维山,等. 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的流行与致病机制[J].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1(1):70-72.

[4] 闫喜军,闫新华,赵传芳,等. 鹿魏氏梭菌分离鉴定及部分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 特产研究,1999(1):21-22.

[5] 蒋建兵,江永辉. 梅花鹿魏氏梭菌病的诊治[J]. 畜牧与兽医,2004,36(4):45-46.

[6] 张凤翔,张魁,冯丽华,等. 鹿猝死症的病因调查[J].中国兽医杂志,1997(12):16-17.

猜你喜欢

母鹿魏氏梭梅花鹿
东北虎魏氏梭菌感染诊治一例
猪魏氏梭菌病的防治
梅花鹿和棉花
猪魏氏梭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贪玩的小梅花鹿
贪玩的小梅花鹿
A型魏氏梭菌致猪猝死的探讨
冰岛雪角鹿传奇
陷阱里的母鹿
生死母鹿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