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终将消失的人

2018-03-08浅蓝

牡丹 2018年4期
关键词:奶奶

浅蓝,女,原名李群娟。中学教师,郑州大学美学专业硕士。河南省作协会员,洛阳文学院签约作家。多家报刊的散文与诗作者。已出版散文集《细雨湿流光》。现居洛阳。

村庄一路往城填的方向缓慢迁移。

新房不断扩张蔓延,旧房像遗下的蝉蜕。村民们用旧一院房子后,会到村边离公路近的地方批宅基地再盖新房。留下的旧房就成了老家,老院,老窝。如果父母健在,会住着老人,否则,会被一把锁闲置。

老宅子地气拔干了,不发家,这是后辈不愿意对它下功夫的原因。另外,旧房虽然陈旧颓败,不舒适不漂亮,却是一部无字的家庭史,成长与奋斗的岁月都给了它,爱恨交织的生活都给了它,处处是往日重叠的影像,熟悉的痕迹,所有曾经说过的话,灰尘一样落满了院子各屋各处。一般人恋旧,不舍得推倒重来,就那样在风雨中闲放着像一件器皿,有时间回去转转看看,跟翻旧时的日记一样,心里踏实。一棵树向天空长得再高,根还在原来的地方。老年人也有自知之明,自己憔悴的面色,佝偻的身子,坐在新家不搭调,只要自己爬得动,还是单过省心,免受儿媳白眼。

顺奶奶就老在这样的一所旧院。当初,前后院住了几十口子人,天天大人嚷,小孩哭,热闹得心烦。后来,说走就走空了。老一辈相继故去,年轻的婚后分家出户,转眼间就剩她一人了。一棵铁干皴裂的老枣树伴着她又活了二十来年。空空的院落像一座孤城,大声说话会有回音。平日除了儿孙们来瞧她,就是过年和春秋两季上坟的时候,同门的子弟拐来问候。

顺奶奶吃了清早饭就装戴齐整坐在大门前石头上,看太阳下树荫的移动,看墙边棉花杆在风中簌簌响动,看蚂蚁排队,看谁家跑来寻食的鸡,门前经过的人和摩托车,有时和邻居老头老太聊几句陈年旧事。太阳落山了才扶着墙回家。

这是所深阔的两进院子,被踩瓷实的黑泥地中间铺着一溜青砖。两厢都是高高低低生着青苔的旧瓦房,砖平房。顺奶奶排行老六,当年他们家是弟兄六个,妯娌六个,村子里的大户。不分家,吃大锅饭,妯娌们轮流两天做饭。婆婆揣着米柜的钥匙,该做饭时才将钥匙拿出来给当值的媳妇去舀米,菜快炒熟了,再抱着盐罐,扭着小脚过来,抓一把,往锅里一丢,也不管咸淡如何。

男人们相继都走了,那几个妯娌也到另一个世界享福了,只剩她,像老树枝头上高挂的最后一粒枣子,已经发皱干缩,任风吹来吹去,长得紧紧的,就是不情愿落下。

不落也得落。谁最终不都得消失么?以前顺奶奶骂人时,也骂人家是短命的。看到有怨仇的人死了,心里还解气。可活得长又怎么好了?活受罪。三个儿媳出来进去瞧见她都是一脸淡漠,没多话。儿子算不上不孝,也背着媳妇给钱给点心,可那偷偷摸摸不敢声张的样子,真让人寒心。這些年,不过也是熬日子,一个蜂窝炉子一天只能烧三块煤,媳妇算着个数给的。冬天火不敢开大,没电视机她也不想看。她活够本了,想起来就高兴,重孙子都有了。黑袍子轮着穿,媳妇也当婆婆了。

那天,顺奶奶仙逝的消息传来,听到的人多是“哦”了一声,没有惊讶,也没有悲伤。亲戚们聚在一起,不免压低声音,神情凝重地互相说,也好,省得活受罪。看似为逝者着想,如释重负的解脱感,大家都心照不宣。

人老了之后,多病与糊涂昏馈,会使他们成为一块石头,横在所有亲友的心头。顺奶奶这两点都沾,她一直别院独居,生活自理,耳不聋眼不花,但因一世赤贫,和儿媳性格不合,又兼活得太久,依旧成了一块石头。

时值腊月,寒风冷冽,地面冻得硬邦邦的。刚巧还是年二十七早晨,真不是时候,大家免不了放下手头的活儿,端肩缩脖匆匆聚在一起,快人快语商量妥当,就打开落满尘埃的正房屋门,请来执事,在紧张又有序的安排下行动起来。装裹衣服,孝布,冥器,纸帛,香烛等物什寿衣店里一应俱全,孝子跑两趟就齐了。很快铺下草铺,换好衣服,准备妥当,就头朝门口停在了正房里,头前供了四碗菜,三柱香。

寿材是早准备好的,只是年数多,表层的油彩斑驳陈旧,需要重新漆过。

当年,老爷子死的时候,她才五十多岁,顺带也做了棺材,村里叫“喜板”。好像真能冲喜似的,老爷子活着时,她体弱多病,这喜板做成后,她倒越活越硬朗。那具寿材四堵都是厚柏木板,老头子的那具只有前后档头是柏木的。他生前留下话,非把好的留给她,说她这辈子不容易。从此就横在屋角。里头放着一块滚圆的石头。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过了年,顺奶奶就满八十四了。进入腊月之后,她突然开始糊涂了。有时管大儿子叫金梁,管孙女儿叫海棠。那都是她以前夭折的儿女的名字。

金梁十岁的时候,长得漂亮又神气,穿上小袍子,往人前一站,公公的朋友挑起大拇指夸赞说,嗨,你家又出了个小县长!公公乐得哈哈大笑。他和大眼睛的花朵一样的妹妹海棠,简直就是一对金童玉女。人人都这样说。顺爷爷顺奶奶心里别提多自豪了,走路脚步都带着风。

可是,福薄的人家是养不住的金童玉女。金梁死于绞肠痧,海棠死于脑炎。后来,她还生过一对漂亮的双胞胎,长到五岁,也没保住。民间说,三奶奶是管生育的神,她把好看的孩子送到人间,过后又十分想念,会想办法再把他们带走。后来,再生儿子时,一落地,顺奶奶含泪忍痛将初生婴儿的小脚趾一口咬掉。三奶回来要孩子的时候,一看已经残疾,就离开了她家,不再要了。

从那以后,她生的三个儿子都活了下来。可就是没有以前夭折的几个长得排场,从小鼻涕涎水的,不大干净。越是脏越是丑,却好养。

太阳已经滑落到了西天。大地之上阴影越来越多,风也渐渐凄紧,浓重的寒气开始从各处的缝隙里冒出来。大地之上,平畴空旷,冻僵的黄土地和绿油油的麦田交错铺展呈现。在一块麦田向阳的地头,几个黑然身影在蠕动。打墓的已经忙活半下午了,既有专业人员的,也有本村捧情的近亲,一筐筐土提上来后,额头都出了细汗。穿白衣扎孝条的孝子敬烟递酒地招呼着。冷硬的土层被挖开,一大堆新鲜湿润的黄土堆在旁边,大地被切开一道新的口子,像要下种一粒种子。endprint

死亡,就像植物又回到沉睡的种子。种子又被人埋回大地,假以时日,那些骨殖,又以新的开式回到地面,成一棵树,一片叶,一朵花,一茎草,或只是一团磷火。

当天晚上一定要埋了。年关迫近,大家都忙。大儿子已近花甲,秃顶,胡子茬都已花白。他是猪倌,今天早上那头猪刚被撂倒,听到消息又放了。二儿子忙着收帐,商店里欠的帐年前不要,过完年找不到人了。三儿子忙着卖春联,每年这时候正是生意红火时,孩子们的学费就指着这呢。

家里这边也在忙活,三个儿媳妇眼睛都是干的,进进出出,麻利地煮豆腐面条饭端给客人吃。木匠刚漆好的棺木晾在墙边,正在描画最后一朵花。有娘舅家的亲戚拿个花圈赶来,进大门时哭几声,就被女客们劝住了,一起来到正房。顺奶奶头上戴着镶假翡翠的黑绒帽,脸上盖着白手帕,仰面睡在一张铺稻草的床上,她上身穿着白黄粉紫蓝几层丝绸衣,下面系蓝绸绣花八幅裙,打着黑裹腿,小脚穿双黑布绣花鞋,被一条细麻绑在一起。大家就坐在顺奶奶两边的条凳上,悄声再把这件事的前前后后重说一遍,同时飘落几声叹息。

进入腊月后,顺奶奶先是人变糊涂,饭量也减了。儿子们买来药也不肯吃,只拄着拐棍转来转去,眼前出现幻觉。她惊慌地拉住看她的儿子,鬼鬼祟祟说:“嘘!不敢说话,快抿上嘴,警察来抓人了,站了一院,看把你捉去!”给药吃,一把扔了,说是毒药,吃了会被毒死的。最后连饭也不大肯吃了,说饭里也有毒。

亲友们摇摇头,建议输些营养液和药水。儿子说,等过完年吧,大家都忙呢,哪有空陪她输水。都心里清楚,只是捱时候罢了,老了,这么大岁数,做什么都无济于事的。

娘舅家人听完,倒也没有恼怒。一层层揭开顺奶奶掩着的寿衣大襟,只是一具陡然突起的瘦骨架上贴了层黄皮罢了,叹了口气,忙又掩上。

下午三点左右,娘家人也来齐见过了。最后一个仪式是烧马,送亡灵上路。一张旧太师圈椅上面摊开摆好一套顺奶奶旧时穿的衣裤,头巾鞋子都搭配上,就跟她坐着一样。由孝子抬着送到大门口外正对的大路上,那里聚着一群人,邻居家人和狗也都站在门口看,几样金山、银山、聚宝盆等简单的冥器都在西风中刷拉拉颤响,一匹做工粗糙却也形象的纸扎马拉着色泽漂亮的纸马车站在路中间。椅子抬出来后,孝子开始跪在路两旁的马头前放声大哭,拉了半天,才一个个眼泪鼻涕地磨蹭着起来。执事的人焦急又愠怒地大喊:“孝子让路,让路!”忽然往上一提马缰,纸马昂然高高抬起了前蹄,半空中仿佛就有长长的马嘶声传来,又仿佛那一瞬间,就有一匹华丽的马拉着马车里的顺奶奶迎着金色夕阳轻快地跑去了。最后,紙马纸车被点着,在风中很快燃成了一堆灰烬。

这时候,气温越发低了。开始打发娘舅家的亲戚们都回去。父母们也商量着,冬天的黑夜降临得快,天太冷,人多呆着也不济事,还是让像我们这些远点的侄孙辈们都回家吧,心意尽到就行了。大家推让了一回,就相继挤在车上离开。

那一晚上,留下的人忙到半夜,终是在满天星光中把顺奶奶的棺材抬到了地里,埋葬了。

从此那个院子也交给了一把大铜锁,只剩那棵老树还孤零零地在风中转动着它的树荫。

责任编辑 袁 方endprint

猜你喜欢

奶奶
给奶奶按摩
探望奶奶
奶奶今天不接你
一棵名叫“奶奶”的树
给奶奶捶背
爱跳舞的奶奶
奶奶喊你吃饭啦
奶奶
奶奶的生日
奶奶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