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斜阳》译本的对比研究

2018-03-08张晨朝

文化产业 2018年17期
关键词:斜阳译者译文

◎张晨朝 金 华

(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41)

《斜阳》是太宰治的代表作之一,太宰治对战后社会变化的流于形式持批评态度,对人的本质的冥顽不化心灰意冷,认为要进行“人的内心深处的革命就需要美丽的灭亡”。小说是以和太宰治有关系(情人之一)的太田静子的日记为素材写成的,完成于1947年2月。主人公和子因故离婚回到了娘家,相依为命的贵族母女在东京生活不下去了,搬迁到偏僻的伊豆的山庄开始寂寞的生活。之前染上毒瘾的弟弟直治当兵后杳无音信,最近从南方岛屿回家来了,但仍然离不开毒品,跟着颓废的小说家上原厮混,仍然过着堕落不堪的生活[1]。“最后的贵族”母亲逝世后,有感于自己罪恶的深重,沉迷于喝酒和毒品的弟弟在苦恼中绝望而自杀。和子认为上原和弟弟都是旧道德的牺牲品,她决心和旧道德斗争,要生下和上原的私生子,从而完成“道德革命”。

一、《斜阳》的译本对比

以下王述坤的翻译简称“王译”,林少华的翻译简称“林译”。以下从5个翻译的技巧方面并举例对译本进行分析。

例1:気取るという事は、上品という事と、ぜんぜん無関係なあさましい虚勢だ。

王译:拿腔作调是一种浅薄的虚张声势,和“高雅”二字风马牛不相及。

林译:阴阳怪气,虚张声势和优雅风马牛不相及。

例1的两个译文中,译者都采取倒译的方式将“あさましい虚勢”的翻译提前,王译采取逐字逐句的翻译方式译文稍显生硬,而林译用两个四字熟语表达较为流畅,笔者认为可以用更简洁的方式翻译成一个四字熟语“装腔作势”;此外,两位译者都使用了“风马牛不相及”这个中文常用语,考虑到中文读者的表达习惯和此常用语的含义,如此翻译对于中文读者容易接受和理解,也可以用通俗的表达方式翻译为“完全不沾边”。

例2:高等御下宿と書いてある看板が本郷あたりによくあったものだけれども、じっさい華族なんてものの大部分は、高等御乞食とでもいったようなものなんだ。

王译:本乡一带有很多挂着“高等御下宿”牌子的学生宿舍,但实际上那里的大部分所谓华族都可以叫高级乞丐。

林译:本乡一带常有“高等学生公寓”招牌,而实际上大部分华族都和高等乞丐彼此彼此。

例2的原文中,存在一个日语中的特有名词“华族”,对于这种特有名词的翻译,两位译者在译文中都用了直译加注释的方式,“华族”与贵族的含义接近,但是又有些区别,其含义是指西方国家里有爵位的人,但是目标语读者是中文读者,若翻译为“有爵位的人”对于读者依然不容易理解,其实两位译者的翻译方式是合适的,翻译的过程中对于诸如此类特有名词,可以采取直译加注释的方式,方便读者在不懂的时候参考注释去理解;对于“高等御下宿”的翻译,此处虽然是写在牌子上的字,但是如果不翻译出来,对于读者来说会有些不理解,笔者认为可以将其翻译为“高等住宿”较为符合原文所表达的意义[2]。

例3:私は小さい時から、朝ごはんがおいしくなく、十時頃にならなければ、おなかがすかないので、その時も、スウプだけはどうやらすましたけれども、食べるのがだいぎで、おむすびをお皿に載せて、それにお箸を突込み、ぐしゃぐしゃにこわして、それから、その一かけらをお箸でつまみ上げ、お母さまスウプを召し上がる時のスプウンみたいに、お箸をお口と直角にして、まるで小鳥に餌をやるような工合いにお口に押し込み、のろのろといただいているうちに、お母さまはもうお食事を全部すましてしまって、そっとお立ちになり、朝日の当っている壁にお背中をもたせかけ、しばらく黙って私のお食事の仕方をみっていらして。

王译:我从小就吃饭不香,不到10点钟就不感到饿,那时也就勉强喝了点汤应个景,但却懒得吃,就把饭团放在盘子里捅的乱七八糟,然后夹起小块像母亲用汤匙喝汤一样顺着送入口中,就跟喂鸟差不多。就在我慢腾腾吃着的时候,母亲已经吃完,轻轻站起身来将后背靠在沐浴着朝阳的墙壁上,默默地看着我的吃法。

林译:从小我就不觉得早餐好吃,不到十点肚子不饿。所以当时汤倒是好歹喝完,但懒得吃饭。饭团放在盘子里,把筷子戳上去,戳的乱七八糟。然后挟起一小块,仿照母亲喝汤时的汤匙,让筷子同嘴巴呈直角,活像小鸡啄食一样捅入口中。如此磨磨蹭蹭时间里,母亲已经全部吃完,悄然起身,背靠晨光辉映的墙壁,默默看我吃饭。

例3的两个译文中,两位译者对“朝ごはんがおいしくなく”的翻译有所出入,可以看出,林译是直译的方法译出的,但是结合后面的内容来看,书中人物是不到十点就不觉得饿,因此此处应该是“不怎么吃早餐”的意思;此外两位译者对“私のお食事の仕方”的翻译也有不同,此段文章详细的描述了人物吃饭的过程,因此笔者认为翻译为“我吃饭”更符合原文意思,而王译对此的翻译就是直译的方法译出的,在翻译的过程中,尤其是文学作品的翻译,意译的翻译方式对于原文含义的把握会更加到位,而且翻译出来的文章显得更加流畅[3]。此外,还需结合对前后文的理解,否则有可能出现错译。

例4:そうしてもう、この永年住みなれたお家から出ていって、伊豆の小さい山荘で私とたった二人きりで、わびしい生活をはじめなければならなくなった。もしお母さまが意地悪でケチケチして、私たちを叱って、そうして、こっそりご自分だけのお金をふやす事を工夫なさるようなお方であったら、どんなに世の中が変わっても、こんな、死にたくなるようなお気持ちにおなりになる事はなかったろうに、ああ、お金が無くなるという事は、なんというおそろしい、みじめな、救いの無い地獄だろう、と生れてはじめて気がついた思いで、胸が一ぱいになり、あまり苦しくて泣きたくても泣けず、人生の厳粛とは、こんな時の感じを言うのであろうか、身動き一つできない気持ちで、仰向けに寝たまま、私は石のように凝っとしていた。

王译:就这样,到头来不得不搬离这多年住惯了的老屋,和我两人相依为命到伊豆的小山庄里苦度光阴。如果母亲小里小气留个心眼,对我们训斥叫骂并偷偷设法积攒些私房钱的话,那么,世道在变也不至于沦落到痛不欲生的程度。啊!钱没了这件事,是何等可怕,何等凄惨,何等的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啊!我百感交集,为有生以来第一次发现这一点感到苦不堪言,欲哭无泪,难道这种感觉就是所说的人生的残酷和世态炎凉吗?我仰卧在那里一动也不能动,仿佛自己是块石头[4]。

林译:结果,不得不离开这多年居住的家,而在伊豆一座小山庄开始母女相依为命的生活。如果母亲有心机,精打细算地对待我们,并且想方设法让属于自己的钱增多——如果母亲是这样的人,那么,哪怕世道再变,也不至于产生这种想一死了之的心情。啊,没有钱这件事,是何等可怕,凄惨,无可救药的地狱啊!有生以来我这才恍然大悟,心里十分难过,苦不堪言,以致想哭也哭不出来。所谓人生的严肃,大概说的就是此时此刻地感觉吧。感觉自己全然动弹不得,就那样仰面躺着,犹如石头一动不动。

例4的译文中,两位译者都使用了大量的四字成语和常用语,可见两位译者汉语的表达能力之强,笔者从中文的角度来看此段翻译时,觉得此处的翻译是本书中翻译最好的一段,描写生动形象,而且对于中文读者来说,“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痛不欲生”这些字眼能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让读者与作者之间能够产生共鸣的翻译是接近完美的,这不仅需要译者忠实的表现原文的含义,也要从目标语读者的思维习惯、文化背景出发,用能让读者产生共鸣的表达方式去翻译,其翻译效果才会达到译者的理想。

例5:よかった、と思ったとたんに、私はこの火事の原因に気づいてぎょっとした。本当に、私はその時はじめて、この火事騒ぎは、私は夕方、お風呂のかまどの燃え残りの薪を、かまどから引き出して消したつもりで、薪の山の傍に置いた事から起ったのだ、という事に気づいたのだ。

王译:我正要松口气,发觉了失火的原因不由得吓了一跳。说真的,那时我才知道,这场火灾风波的源头不是别人,正是我自己。原来傍晚我把没燃尽的柴火从炉灶中扒出后,以为已经把火熄灭,便将其堆在木柴堆旁边,这才造成死灰复燃的。

林译:我舒了口气。当即察觉出起火的原因,猛然一惊。这时我才意识到,原来这场“火骚动”,是我傍晚将烧洗澡水剩下的木柴从灶门拽出而自以为熄灭了放在柴堆引起的。

例5的译文中,王译把原文中第二句的翻译分成了两句话,还加上了“正是我自己”这句翻译,而林译对此句的翻译没有加上原文中没有的内容,两位译者的翻译在内容上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翻译的过程中有时在不影响原文内容的基础上加上一些原文中没有的内容的翻译或减去一些冗余的翻译会使译文更加自然、通顺。这也是加译和减译这个翻译方法的意义所在。事实上,王译对此处的加译运用恰到好处,译文句子的断句和条理更通顺。此处的“火事騒ぎ”应该翻译为“火灾”,而林译虽然翻译为“火骚动”加上了双引号,但是对于中文读者来说,阅读过程中理解起来可能会感觉有些不自然。

二、翻译的方法和技巧

对《斜阳》这样的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对于原文的理解在前,翻译表达在后,文学作品内容有时比较晦涩难懂,按照逐句逐句的直译方式进行翻译会显得生硬,也不易于读者理解,有可能还会出现误译,因此采用意译的翻译方式从总体上把握原文的意思并尽可能将原文的意思表达出来更好。为了让翻译出来的作品更加生动让目标语读者产生共鸣和触动,需要译者对目标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和习惯等有足够的了解,从受众的角度进行考虑,选择让读者更容易接受的表达方式[5]。同时,将原文的内容翻译出来的时候,有时会多余或缺少一些成分,这时需要译者合理的运用加译或减译使译文表达流畅且能够充分地表现出原文的含义。对于翻译中出现的固有名词等,其实两位译者的直译加注释的翻译处理方法,在很多情况下都比较适用,而根据情景,需要选择合适的翻译处理方式,可以更加便于读者理解。

三、结语

从两位译者的译本来看,王述坤较对原文意义的把握更加精准,汉语方面的表达也令人佩服,适合读者慢读,思考的过程中细细品味,但是有时可能由于采用直译的翻译方式译文会稍显生硬;林少华的翻译总体来说更为流畅,语言表达平易近人,整体读下来基本能理解作品的内容,但其中会出现几处翻译处理不到位的地方,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可能会有种突兀的感觉。通过对比两版译文,以及学习两位译者翻译中值得学习的翻译技巧和译文处理方式,希望为在今后翻译《斜阳》的译者提供一些参考。

猜你喜欢

斜阳译者译文
斜阳巷里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译者生存与翻译存在关系的生存论建构
竹之韵
译文摘要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英文摘要
I Like Thinking
荷花开较晚,望断斜阳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