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机文化对青少年社会化的正负影响

2018-03-08莫梅锋

文化产业 2018年17期
关键词:青少年

◎莫梅锋 彭 鑫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2)

在传统的社会化过程中,作用于青少年的社会环境是真实的、具象的。“施化者”的角色往往被固定为家庭与学校,且“施化者”和“受化者”之间是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其过程伴随着明显的强制性,青少年处于被动和服从的地位。然而随着手机传播技术的发展,这一传统的社会化格局逐渐被打破,青少年的社会化环境由真实世界延伸到了手机所构建的“虚拟社会”之中。手机媒体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普及更是将“虚拟社会”这一活动领域迅速扩大,加速改变着青少年的社会化进程。本文从手机的沉浸文化和沉迷文化两方面分析其对青少年的正负影响。

一、手机沉浸对青少年发展的正面影响

(一)辅助学习

传统的学习方式中,青少年主要通过学校、家庭、同学这几个社会群体进行社会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并逐步发展和形成自己的个性。而如今随着移动技术和无线网络的快速发展,手机成为当下最为便捷的移动媒介,它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巨大的网络融汇了全球的信息资源,将青少年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学习环境,向青少年传播社会化过程中所必需的知识与信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充足的养分。青少年不受所处地域环境的制约,只要他们随身带着一部手机,就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人那里获取资讯和信息,从而增长见识,提高素质。

手机已成为很多青少年生活的一部分,手机使用也成为一种强迫性的习惯。通过手机进行学习已成为重要手段。很多青少年随身携带手机,随时接受各种学习APP推送的知识点。这种信息的传播模式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特点,让本来没有主动获取信息需求的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并阅读了推送过来的知识,使其得以丰富学习内容,拓宽知识面。

未来的学习必然是高度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即时充电”成为可能。而手机辅助学习更具移动化、轻量化、碎片化特征。随时随地的搜索知识点、分享知识,甚至为知识付费,人们收获的不只是知识本身,还包括知识带来的形象与财富。这些高效而超值的获得感是对手机使用付出的超额回报,这种条件与反复,最终会形成巴甫洛夫效应。从而让人乐此不疲,形成手机学习的沉浸体验。

1.提高学习效率

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永远不能在学校里完成,而是要通过技术来实现,手机是最好的碎片化学习的工具,如知识问答、查阅单词、听英语广播,既符合现代人的快节奏生活和即时学习需求,又能提升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手机上的学习类应用,多采用召唤式内容文本设计结构,诱导学习者参与进去,并在社会平台“晒学习”“晒成绩”“比分数”,这种游戏式的竞争结构,让学习的过程充满了刺激、挑战。特别是这种学习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这种没有约束的自由感,对学习内容和进度的操控感让饱受灌输式教育的青少年获得了极大的尊重感和自我实现感,更符合后工业化时代翻转式学习所倡导的理念,让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学习者不再是被动的接收知识,还是自主地带着兴趣去寻找知识,自愿接受挑战,并得到成功和能力提升。有调查显示,90后青少年普遍将搜索类和学习类APP作为辅助学习的新手段[1]。一些学习游戏类APP通过闯关的形式激发大脑的奖赏机制,使受众在玩的过程中收获学习和解决难题信心。当学习者感受到沉浸式学习带来的愉悦,并乐于花更多的时间去挑战更高难度的学习任务时,学习过程的生命周期便进入了新一轮的螺旋上升周期,形成良性学习循环。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不再是不情愿、不开心的枯燥过程,而是一种自主、自愿、开心有趣的过程。特别是通过反复的学习挑战,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技巧,比如用代码搜索有用知识的技巧,用大数据分析掌握学习重点的技巧,都能大大提升学习效率。

2.提升学习效果

未来的学习将与个人兴趣更加相关。利用手机上网搜索功能和学习兴趣小组资源更能满足青少年的好奇心,并开拓他们的眼界,而这种不受时空限制的平台可以使用户自由地基于兴趣和爱好建立学习联系。据《90后网络社交行为报告》,63.7%的90后青年愿意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在QQ群中,有66.4%的社群为兴趣社群。手机上的时间管理APP,如用Forest设定学习时间,在手机上通过种树,获得坚持学习的成就感。这类时间管理软件按照一定心理规律结合社交功能往往能起到群体监督的功能,帮助用户更加自律地学习。当然,在移动过程中,周围的干扰会很多且不断变化,在一定程度会令人分心,但这是外部因素使然,并为手机移动学习本身的问题。而一旦学习者进入手机沉浸状态,自动会排除外界的不良影响,学习的效果就会立即提升。对手机沉浸型的使用可以增强青少年学习的沉浸感。沉浸体验是一种高峰体验,可以成为人们继续从事某项活动的动力。因此手机沉浸学习既能产生进入学习状态的体验,也让不少青少年愿意长时间的进行学习。特别是引导学习者不但要与学习的内容互动,还要与老师、同学互动,参与社会互动,把学习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学以致用,才是学习的本质。

手机的移动化、碎片化学习比较适合于学习的外围环节。然而系统性的学习,还是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并需要导师的指引。但不容质疑的是,移动学习作为学习的辅助环节或对系统化学习的轻量化、碎片的补充,无疑将会提高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二)舒缓压力

1.直接释放压力

手机操作的快节奏,会令人焦虑。但轻松的手机音乐、感人的手机影视,甚至手机游戏,常被青少年用于缓解学习压力和改善压抑的情绪,获得一定的心理治疗的作用。刺激性的手机游戏让人焦虑,而不少减压的手机游戏却可以让我们随时放松一下自己。比如一些填色手机游戏就能很好地缓解压力。它比一般的填色书籍更方便,更容易让人沉浸于填色游戏,忘记身外其他一切,从而实现缓解释放压力。

2.间接缓解压力

在手机社交应用上通过“角色扮演”,也能缓解青少年的紧张人际关系、孤独和压抑的心情。那些感到孤独的青少年在虚拟世界的交往中感受到被重视、关心和认同。特别是以作为独生子女的青少年为主,他们渴望得到的不是家长的过度关心而是同伴的认可。手机可满足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因被忽视而未得到满足的情感需求。尽管这种满足是暂时的,或虚拟的,但仍能让他们产生逃避压力和忘却烦恼所形成的轻松感,从而缓解了焦虑的心情。有繁重学习任务的青少年通过手机聊天APP,可以向亲戚好友倾诉,倾倒情绪垃圾、化解负面压力和调整不良情绪[2]。

(三)社会适应

人是群居的动物,拥有一定的社会关系,这不只是人确定自己的参考系,更是社会适应的资本。

1.强化社会链接

中国大多数青少年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社会关系存在越来越少的发展趋势。手机的社交功能有利于他们认识更多的朋友,满足基本的交往和归属需求。社会链接还提供着情绪性支持(自尊、同理心、受尊重)、工具性协助(物质、金钱和实际行动)、信息型协助(忠告、建议)和评价的支持(正面回馈、鼓励)[3],当“宅”“独立”被视为90后的关键特征时,人与人可以通过手机时时关注对方的情绪变化并给予回应和鼓励,这种通过手机获取社会支持所带来的优势就显得更加突出。

2.积累社会资本

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是依次递进的,从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到爱与隶属需求,再到高级自尊和自我实现需求。而手机几乎可为青少年同时提供上述所有需求[4]。让处于“心理断乳期”的青少年渴望与他人交流并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当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的交往遭遇一些挫折,交往的结果不尽如人意的时候,手机短信或者手机QQ这种聊天方式所具有的间接性和安全性,就能使青少年可以随心所欲的与他人交流,而不必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也不会产生让人烦闷的挫败感,是一种平等自由的交往方式。其次手机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向青少年提供了非常方便和广阔的社会交往机会,极大地拓展了青少年的交友圈子。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青少年可以自主选择与自己拥有共同兴趣、爱好、价值观念的对象进行交流,与他人分享快乐,分担苦闷。因此,青少年对于手机使用的沉迷,某种程度上拓宽了青少年的社会接触范围,有助于他们建立自由平等的新型社会关系,积累日后社会交往的资本[5]。

二、手机沉迷对青少年发展的负面影响

(一)影响青少年正常社会化

1.思维浅薄化和片面化

青少年利用手机固然可以拓展他们的知识面,丰富学习内容,但是凡事都具有两面性,如果过度沉迷、轻信手机网络中的信息内容,将对青少年深刻认识事物以及思考力、判断力的提升造成障碍。

近年来,手机网络中信息量正呈现爆炸性的增长,青少年看似是在自主决定接受什么信息,实际上只是海量网络信息轰炸的“靶子”。在快餐式快速浏览的信息中,往往是一些碎片化的、没营养价值的甚至是虚假的信息内容。另外浏览的速度,也在某种程度上压缩了青少年深度思维判断的空间,长久以往就会削弱他们对信息深度分析的能力,导致丧失对真实事件整体把握和批判的能力。当下,很多青少年习惯在等待、无聊、排队、行走等零散时间用手机浏览信息,得到的都是支零破碎的信息,一有不懂的问题就习惯性的用手机搜索答案,懒于思考,导致主动思考的能力逐渐弱化,思维呈现浅薄化和片面化的趋势。

另外,手机沉迷还会弱化青少年的社会实践学习能力。沉迷于手机的青少年花费过多的时间在手机上,而缺少深入社会进行实践的学习机会,致使他们缺乏实践经验和社会中急需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影响到他们顺利地习得社会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

2.人际交往异化

人际交往是青少年社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青少年通过与他人的互动交流学习社会规范、健全社会人格,从而实现社会化。但是青少年过度沉浸在手机建构的虚拟世界中,与真实世界脱离,就会忽视现实中的面对面交流。人与人的关系,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现实。虚拟的人际交往挤压现实的人际交往,会降低人们的真实交往能力。

在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交往,青少年往往不能主观地选择想要交往的对象,他们只能在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在可能产生的挫折中一次次的提高其社会交往的能力。但是手机提供的虚拟环境异化了这种交往方式,青少年可以随心所欲的选择交往对象,这些人大都是与他们有着共同的兴趣和价值观,而只与兴趣相同的人群交流,一方面会产生较少的挫折感,另一方面久而久之就会导致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单一化、片面化。当他们进入真实社会中便会发现与人交流是“复杂的”,可能表现得茫然和无所适从[6]。

3.价值观扭曲

青少年时期是形成人价值观的关键时期。由于青少年的鉴别力普遍较差,对于移动互联网上的鱼龙混杂的信息抵抗力低下,而手机上又充斥着大量负能量的东西,他们会不假思索地全部照单全收,这些不良信息必然会影响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导致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偏离正确的方向。

传统媒体所传播的信息一般都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而手机媒体则不像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拥有成熟的把关体系。很多手机网站或APP,不成熟并缺乏监管的IT企业通过靠打“擦边球”钻政策的漏洞,未能对鱼龙混杂的信息进行过滤与干预。除此之外,移动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西方不良文化,各种腐朽思想招摇过市,拜金主义和崇洋媚外观念时刻在荼毒我国的青少年。如果放之任之,青少年价值观将远离社会的主流。

4.不当消费观念

手机的选择和使用是青少年彰显个性、表达自我身份的一种重要途径,能够体现青少年不同的个性形象和品位。青少年作为有较强从众心理又追求时尚的特殊手机消费群体,对手机的消费已经超越了手机本身的功能,而是将手机作为一种符号来消费,它代表的是一种身份地位。最近苹果手机的火热销售就是最好的例证。青少年的身心还未成熟,对手机的过度沉迷导致他们把手机看成是最重要的贴身之物,他们希望通过手机来展示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从不少青少年频繁换手机的现象中就可见一斑。青少年正处于成长学习的阶段,学习应该是主要任务,可是他们对手机的沉迷与消费,滋生了他们的攀比心理,使他们将注意力从学习上转移,不断地用手机消费来满足他们的虚荣心。这种现象将不利于青少年正常的社会化成长。

(二)生理方面的影响

1.睡眠问题

睡眠时长缩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设备的不断更新迭代,中国青少年接触手机的年龄也在不断呈现低龄化的趋势,根据调研数据显示,平均单次游戏时长在1~2小时的青少年占比近1/3,六成以上的青少年玩网络游戏的时长在3小时以内,因而导致睡眠时间严重缩减[7],此外,因青少年日常上网时间受限,主要集中在午休和晚上睡前时间。过度使用手机,会对青少年的睡眠质量产生消极的影响。

情绪不稳定影响睡眠质量,根据Harvey的认知压力睡眠理论:人睡前过度担忧压力事件会引发负面情绪唤起,而负面情绪又会对造成认知的偏差,并主观导致睡眠质量下降,负面的认知和行为又会进一步影响睡眠质量[8]。而事实证明在影响人体寿命的7种因素中,睡眠是重要的一项,由此可见睡眠的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非常之大。

2.健康问题

手机是当前造成青少年亚健康的罪魁祸首。首先是对青少年的视力影响很大。我国青少年的近视率居世界第一。近视原来主要与看电视及不良阅读习惯相关,现在主要与使用相关。手机屏幕长时间、短距离的刺激对青少年的眼睛造成直接的伤害。

不少青少年因沉迷手机而减少了户外活动时间,导致身体整体素质下降。过度使用手机引发的劲椎病、腰部疼痛和手部功能障碍等疾病,也严重扰乱了青少年身体正常发育,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发展。

手机沉迷还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互联网具有开放、匿名,无规则,把关弱化的特点,导致网络暴力、色情等信息大量充斥于其间。长期暴露于这种不良信息之下的青少年会出现某种形式的心理障碍。

3.危及人身安全

近年来,随着玩手机的人日益增多,与之相关交通事故和行人失足现象也越来越多。常有新闻报道,某某因走路玩手机撞车、撞人或自己摔倒。由于开车玩手机所导致的汽车追尾事故比例也正在不断上升。因游戏而造成的青少年离家出走、自杀和抢劫的事故也越来越多。有新闻曾报道13岁学生因玩王者荣耀手机游戏被父亲教训后跳楼的事件。青少年手机沉迷的普遍性、移动性和低龄化等问题,严重危及到人身安全,并深深困扰着每个家庭和整个社会。

(三)学习方面的影响

1.洞察力问题

有新闻调查发现,在2012年至2016年间,随着手机不断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普及,青少年学习生活发生的最大变化就是花在电子设备上的时间大大增加,以及随之而来的现实社交活动和睡眠时间的减少。研究发现,青少年的洞察力与手机沉迷呈负相关关系[9]。而这种花大量时间在手机上,导致影响正常睡眠、工作和学习安排的行为,是典型的缺乏时间洞察力和自制能力弱的表现。

另外,手机沉迷也造成了不少青少年的拖延习惯。手机的易得性和趣味性让不少青少年逃避较难的任务,选择轻松享乐的手机游戏、社交,或者沉迷于手机小说,而忘记了重要的学习或工作任务,造成越来越严重而普遍的时间管理问题。

2.注意力分散

美国科技作家麦琪·杰克逊提出:“由于经常沉浸于各种信息中,永远处于走神状态已经让人类逐渐沦为半人半机器。”他甚至提出互联网造成的注意力下降导致了美国经济增长缓慢的观点。此外,注意力超载理论认为每个人的心理资源都是有限的,维持注意力时间的长短取决于个体拥有的心理资源的多少,注意力的不集中某种程度上就是由心理资源的稀缺导致的。当青少年将大量的心理资源花费在手机游戏和社交软件上时,就会导致分配到其他活动如学习和培养兴趣爱好上的认知资源不足。

此外,手机中的具有致迷元素的社交软件也会导致注意力的难以集中,经常会有这样的体验,在微信上发完朋友圈后就会时不时的翻看有没有人点赞评论,并产生一种兴奋和快感,类似于赌博一样,其他人的评论行为的不可预测性大大提升了人的期待心理,人的大脑会疯狂的追求这种不可预测性,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

根据Hadlington的研究,高沉迷患者由于长时间处于大量手机辐射的包围下,导致大脑在学习和工作分配到的记忆容量的缩减,并伴随着对注意力的控制能力减弱[10]。而由于长期积累学习时被Email所打断的体验和习惯性的浏览网页或朋友圈,则会缩短平均注意力时长和耐心,还会造成对网络碎片化信息格外的敏感,进而削弱了对周围事件的敏感度[11]。除此之外手机沉迷的青少年具有明显的戒断性特征,即一旦停止、减少或不能正常使用使用手机,就会出现身心症状,例如: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或是坐立不安等反应。最后,手机自身的特性如移动性、伴随性也会使注意力被片段切割。工作时需要不停的检查邮箱,微信的提示音通知有新的动态,生活就像被无数个对话框分割,手机的便捷已严重影响到我们工作学习效率和专注力。

3.学习成绩下降

根据高文斌等学者的调查显示:网瘾青少年85%存在学业不良的现象[12],其中除了包含上述的逻辑思考能力、自制力的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多重原因之外,过度使用手机也会带来学习时间的缩减。青少年的主要任务仍是学习,对影音、游戏和资讯等方面的过度使用必然会导致因准备不充分而引起的学习成绩的下降,然而学习成绩的下降又会增加青少年的学习压力、自我怀疑。

另外,根据限制使用手机实验结论,一些沉迷手机的青少年反映,“在上课不能随意使用手机”和“手机被没收”都会加重内心的郁闷情绪和渴望再次使用手机的心情,导致上课注意力难以集中、无法全身心投入课堂内容,最终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不利于学习习惯的培养。

三、结语

手机已经超越电脑成为影响青少年社会化最直接的媒介。手机论所构筑的“虚拟社会”将青少年的社会化从与真实的物理世界的直接互动向着与虚拟环境的对话不断迁移,这种转变赋予了青少年极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为“虚拟社会”即时性、互动性、隐匿性等特点,“施化者”的角色是不确定的,不真实的,同时更没有传统“施化者”那样对待“受化者”标准化、同步化、集中化的限制教育[13]。而在这一虚拟的空间中,青少年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充分享有自由、自主的受化方式,利用手机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受化内容,并能够及时得到反馈。

青少年自由的徜徉在“虚拟社会”中,这种没有任何约束的情境将对其人格的发展、价值观的形成等造成不良的影响。手机沉浸产生的是正面的影响,而且是非常令人神往的高峰体验。而手机沉迷往往产生的是负面的影响,不只是生理或心理,身体或行为,还会影响到青少年未来发展。

猜你喜欢

青少年
青少年生活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发明家
《青少年书法》征订
心系青少年交通安全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关爱青少年的“三个一”
暖其行 正其行 22 名“五老”与30 名失足青少年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