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

2018-03-08毛丹妮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健康成长家校交流

毛丹妮

(上林县明亮镇中心幼儿园,广西南宁 530501)

对于学生而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其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两个部分,尤其是幼儿园阶段的教育。学生年龄较小首先要接受家庭教育,形成正确的认知。随后,则要接受学校教育,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入到知识社会时代之后传统的教育理念受到冲击。对于教育的认知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学校教育单一的个体。为了实现幼儿的健康发展,家校合作成为当前最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但是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阻碍,例如幼儿家长的传统观念。为了实现幼儿的健康成长,必须要对家校合作加以重视。

1 家校合作原因

(1)培养目标相同。作为教育人员,其工作的目标都是相同的,即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这不仅是教育领域关注的问题,也是家长关注的问题。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相同,即培养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教育是通过组织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家庭教育则是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明确的目标[1]。家庭教育目标一方面要按照社会发展需求、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社会培养目标三个方向制定计划,另一方面也要结合孩子性格特点,将其与家长的素质紧密联系在一起。学校教育目标则是利用的系统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实现,虽然使用的方式方法不同,但是最终的目的却是一致的。

(2)教育问题一致。家庭与学校面临的教育对象相同,也就是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的幼儿,在其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学业、人际交流等诸多问题,这是学校和家长共同面临的问题,需要展开精诚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幼儿的健康成长。

(3)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衍生出学校教育这一产物,即便如此,家庭教育没有因为学校教育的兴起而衰落。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角度分析,家庭教育对其的影响是不可取代的,好的家庭教育也为学校教育奠定了基础[2]。从特征方面分析,家庭教育具备学校教育所呈现出来的所有特点,即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以及系统性等,同时其本身带有启蒙性,有利于开发幼儿的潜在能力,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现如今,社会不断进步,使社会结构更为复杂,导致其在文化、经济等方面出现了极大的改变,对于幼儿教育也产生了一些影响,面对这些影响,如果单靠学校教育是无法有效化解的,必须要家庭教育作为辅助,这主要是因为家庭教育本身带有权威性、感染性和社会性等多种优势,对于幼儿来说是非常可行的教育手段。所以,家校合作对于现阶段的幼儿教育而言十分必要。

2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合作

(1)家长和教师需要强化学习,提升认知。思想是行为的前提,所有教育行为的落实都是以教育观念为引导展开。家长和教师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主要人员,为了做好幼儿教育,其自身必须要强化学习,提高认知。

第一,家长要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因为家长所具备的教育身份是因为孩子才获得,初为人父母并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例如陈鹤琴在其书中指出:“栽花的人,先要懂得栽花的方法,花才能栽得好;养蜂的人,先要懂得养蜂的方法,蜂才养得好;育蚕的人,先要懂得育蚕的方法,蚕才能育得好。”其中便体现了这一特点,要想做好一件事,必须要先学习,只有掌握了规律才能够尽善尽美[3]。幼儿教育也是如此,最初家长并不了解教育的有效方法,都是在学习中总结规律,通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孩子可以形成初步价值观,为其今后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但是有些家长并没有认识到“教育者”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只是做好了“养”,导致教养失调。有些家长虽然了解家庭教育重要意义,但是却没有总结出相应的规律,经常出现溺爱、期许过高等不良现象。所以,只有不断提升家长素质,才能够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第二,教师要不断提升个人修养。作为学校教育的主导者,需要认识到“为人师表”的重要性,以此为前提展开教育。一方面,教师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也会对家长形成影响。特别是教师的地位不同,在幼儿教育方面要比家长更为专业,对于家校合作更具备优势。所以,教师身上肩负的责任更为重大。首先,教师要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使用全新理念展开教育,了解当前新课程改革环境下的教学新目标与任务,掌握教育的新方向。其次,教师需要与幼儿家长积极交流教育方面的心得。家校合作的过程也是家长与教师交往的过程,保证家长与教师的顺利交流,对于幼儿教育非常重要。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与家长建立平等的关系,实现二者的双向交流,而非是命令式的交流。保证双方的有效交流,有利于家长、教师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就幼儿教育形成一致的意见,推动幼儿健康成长。

(2)双方明确各自担负的责任,实现优势互补。第一,家长与教师要明确各自所担负的职责。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各自承担的职责不同,家庭教育需要注重幼儿的德育素质,学校教育中虽然德育教育也十分重要,但是更加倾向于智力教育。在合作期间,双方需要明确担负的职责,以免出现重复劳动或者替代劳动的现象。第二,实现优势互补。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其中必然会面临一些问题,对幼儿教育带来影响。为了将这些问题合理解决,需要家长和教师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例如,家庭教育带有非常浓厚的感染性与融合性,教育方式也比较多样化,对于孩子德育素质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可以培养孩子鲜明的个性以及兴趣爱好[4]。但是学校教育更加专业、系统,对于幼儿知识的学习以及技能水平的提升有重要优势。所以,在家校合作的过程中,需要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保证合作关系的和谐性。

(3)保持密切联系,定期交换信息。要想展开精密合作,必须要建立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需要做到思想交流、情况互通,只有如此才能够真正达到预期效果。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手段分为个别联系、集体联系,其中个别联系指教师针对幼儿实际情况,通过家访的方式与家长联系,或者将家长邀请到学习,展开家校联系。这种个别联系的方式,可以让教师更加深入的掌握幼儿成长环境以及家长的教育方式,家长也可以进一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具体情况,以此提出对于学校教育的意见。集体联系则是组织家长会或者家长接待日,向所有幼儿家长整体介绍班级与学校的情况,针对家庭教育提出学校的期许。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和教师也可以展开深入交流,相互学习对方的长处,提出合理的建议,共同推动孩子的健康成长。

3 结语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精诚合作,一方面有利于扩展幼儿教育范围,使幼儿在开发智力的基础上也能够具备德育素养,另一方面则可以保证家庭与学校的密切联系,这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刘艳丰.高校家校合作育人新模式的应用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18):194-195.

[2]董艳,王飞.家校合作的微信支持模式及家长认同度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2):122-127.

[3]臧吉瑜.关于小学语文家校合作课程开发的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6(9):28-30.

[4]宇杰,骆一.新媒体视域下的高校家校合作管理模式探索[J].时代教育,2017(1):129.

猜你喜欢

健康成长家校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好习惯伴你健康成长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让学生在关爱中健康成长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
因为有你,我才健康成长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