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在高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2018-03-08侯水仙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课程

侯水仙

(台州学院,浙江临海 317000)

“互联网+”技术在近几年的发展中逐渐显示出优势和特色,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应用“互联网+”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促进课堂知识的传播,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使得整个课堂教学的效率可以得到大幅度提高。2015年以来,国家领导人员开始不断提出“互联网+”计划,不断支持和推进高校在“互联网+”技术上的使用,促进提高课程质量,建设网络优质课程开放平台。从长远的角度来讲,“互联网+”在高校教育改革中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学校领导部门和有关教师必须要形成足够的重视,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和发展“互联网+”。

1 “互联网+”在高校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和展望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有效改善,对于教育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并逐渐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传统高校课堂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教学和现代学生,尤其是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在现代的高校中,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主流,更多的教师和大学生热衷于使用互联网技术或者终端平台,来实现线上的交流与互动。互联网技术还可以实现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及时反映问题和提出问题。手机和电脑等设备作为移动终端可以用来在线学习,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学习网络课堂,与网络教师进行在线交流,答疑解惑。高校中,互联网技术得到了更加广泛和快速的推广,教师在课堂之上更多的普遍使用多媒体以及其他互联网设备进行教学,使得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内容饱满,同时教师将更多的抽象教学内容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展现出来,由此,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也节省了课堂时间。此外,通过互联网技术,还可以进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评价与反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也大大增加。由此可见,“互联网+”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有效的,不仅可以提升课堂质量,同时还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将会更多地发挥出其巨大潜力。

2 当代高校教育中面临的最大问题

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多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缺乏互动性和课堂的活跃度。从传统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在大学中的学习,其不足之处主要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大学生学习自主性差

大学与高中存在很大的差异性,首先,大学生在学习中的热情普遍比较低,学习动力不足,并且已经开始成了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其次,大学生虽然大部分已经走向成年,但是仍然没有形成一个牢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些都会使得大学生在大学中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因此,在高校教学中,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就是一个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之一。

2.2 学习方式多元化欠缺

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实现多元化,大部分只是在课堂之上进行学习,而无其他学习途径。因此在“互联网+”的教学中应用,推进学生实现多元化的学习,通过各种途径来获取知识,丰富校园生活,扩展知识面。

2.3 教学创新性不足

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大部分教师教学还比较传统,教学内容过于死板,灵活性不足,创新性比较低,因此,大学生在课堂上往往积极性比较低,低头率很高。在考试过程中大多靠死记硬背,而不去真正地了解知识、学习知识、吸收知识。因此。“互联网+”在教学应用中应当大力推进教学方式的创新,可以提供一些在线课堂,增加学习内容的趣味性,让学生们乐于学习,乐与接受。同时还可以建立师生网络交流平台,提高师生之间的交流,改善师生关系。

3 “互联网+”应用于高校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3.1 “互联网+”应用于教学改变了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的方式

“互联网+”教学中应用,首先要进行课程建设上的改变,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课程建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基础性环节,只有课程建设得到保证,才能更加促进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想要进行课程建设方面的改进就需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课程的重新组织,配合网络媒体实现现代化教学的转变。另外还可以进行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推出高质量的网络课堂教学,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在课程建设上主要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第一,根据课程内容展示相关的配套内容,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快速获取知识;第二,课程建设应当实现全网通的模式,除了校内资源还需要能够获得更多的校外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更丰富的选择;第三,实现对学生群体的管理,保持积极有效的互动,大力推广互联网技术的师生双边互动。

3.2 “互联网+”应用于教学使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学习成为现实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主要是采用硬式教育的方式,严格按照课表和教学规定时间上课,而学生主要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的时间就是在课堂上。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之后,教师需要针对之前的教案进行全面的改进和完善,使得教学方案能够更好地在移动终端中展现出来,并且针对重点内容进行加重和标注,同时教师还可以应用互联网技术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深入和拓展,从而学生可以更好地享受教学服务,快速获取知识,深入了解课堂内容,并可以直接在网络上与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及时解答学习中专业问题。

4 “互联网+”应用于高校教学带来的影响

4.1 “互联网+”应用于教学对学校的影响

“互联网+”的应用首先的作用就是对学校方面的影响。学校的基础设施会更加完善,校园学习氛围和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互联网+”更大程度地满足了广大高校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教师的教学手段也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来适应新的教学环境。

4.2 “互联网+”应用于教学对教师的影响

“互联网+”在高校的广泛推广促使教师在教学上做出一定的改变,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在时间上、课堂管理上都需要更多的应用互联网技术和有关设备,从而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什么可以更好地享受学习时光,教学效率也大大提高。例如在历史方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搜集历史资料,音频、视频、图像等,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并将有价值的资料上传到网络上,供更多的学生学习。

4.3 “互联网+”应用于教学对大学生的影响

无论什么样的变革都应当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享受更有质量的教学。“互联网+”的推广和使用更多的是使得学生们获得了益处。在课堂上,教师采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在课余时间,学生可以采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自主学习,更加直观、形象地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并反复学习。还有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可以更加具有吸引力,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集中力大大提高,从而提高整体的课堂效率和学习效率。

5 “互联网+”在高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5.1 “互联网+”在国外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20世纪60年代,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学习当中的想法首次被一个美国学者所提出,并且在未来的几年中美国建立了多个网络平台,提供在线课程、在线答疑和在线交流。

5.1.1 如何增强学习者学习的持续性

在校课程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课程的学习。但与此同时,在线课程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学习持续性不够。由于是在网络上进行学习,学生的自制能力相对比较差,并且学习热情不足,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不够。

5.1.2 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学分、学位互认

网络课程需要实现规范和保证的就是学分互任和学位认证问题。在这一方面,美国和加拿大比较著名,在学分和学位上进行权威的认证和保障。但是,在实际教育环境中,各个高校之间的联系性不够,因此院校之间的学分互认和学位认证还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在这一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努力,实现调整和完善。

5.1.3 交流互动有待加强

教学活动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做出努力,然而在实际的网络课程中,教师与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比较少,虽然各大教学网站有在线答疑和交流平台,但是使用率相对比较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和反馈机制建立仍然不完善。因此“互联网+”的课程建设需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性,并提高交流质量。

5.2 “互联网+”在国内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当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多个官方的网络教学网站和平台,但是我国的网络课程建设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5.2.1 缺乏专业培训与辅导

在教师方面,有些教师虽然是进行网络教学,但是课程的录制和课程的讲解仍然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并不适应网络教学和网络微课堂的模式。因此,教师应当重新对课程进行审视,设计符合网络教学的合理方案,并提高自身的技术性和专业性。

5.2.2 参与教师专注程度低

高校中参与网络课程的教师比较少,年纪大的教师无心致力于教学改革,而年轻的教师对于网络课程不够专注,因此,参与度比较低。

5.2.3 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互联网+”教学改革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网络课程的出现,这也是未来教学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在这一过程中,教学质量是必须要得到保证的,实现网络课堂的知识讲授和趣味性的统一,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吸引更多学生来参与网络课程,完成网络学习。

[1]朱晓亮,张晓东,叶天语,等.尝试教学法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6(45):127.

[2]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EB/OL].教育部网站.2015-04-16.

[3]林业.“互联网+”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因和突破口[J].新课程(下),2015(7):59.

[4]谢幼如,倪妙珊,柏晶,等.融合翻转课堂与MOOCs的高校MF教学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5(10):40-46.

猜你喜欢

互联网+大学生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