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证·多维·认知
——《笔译、口译过程研究中的跨学科性》简评

2018-03-08王雯秋

外国语文 2018年2期
关键词:译者方法过程

王雯秋

(四川外国语大学 大学外语教学部,重庆 400031)

翻译过程研究是翻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以及人文学科的“认知转向”,翻译认知过程模式的理论源泉和应用成果不断涌现。顺应这种潮流,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于2015年出版了论文集《笔译、口译过程研究中的跨学科性》。本文集的论文来自于两次会议的论文,曾经发表在2013年《目标》(Target)杂志的专刊上:一次是2011年在德国举行的第二届翻译过程研究方法论国际研究工作室会议(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Workshop on Methodology in Translation Process Research),另一次是在英国曼切斯特大学召开的翻译学研究模式第二次会议(Research Model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II Conference)。两次重要会议的成果汇集于此书,为翻译过程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

1 主要内容

全书共11章。第一章为“拿来主义者:翻译的认知层面研究”,作者是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的Sharon O’Brien教授。作者指出:翻译过程研究已经持续了大约30年,近10年发展迅猛,把翻译看作一种专业任务的渴望愈发强烈。这种趋势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衡量翻译任务认知层面的工具和方法发展很快,可及性增强,尤其是屏幕视频录制(screen recording)、键次登录(keystroke logging)和眼动科技等工具的使用(5)。在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下,认知翻译学借鉴了多个学科和子学科的研究成果来丰富自己的研究框架:其一,认知翻译学充分依赖语言学的广阔视阈,重点在语料库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其二,借鉴心理学,尤其是心理学中的专长研究、心理测量学(psychometrics)研究以及对性格类型与翻译过程之间关系的研究;其三,借鉴神经科学,以眼动、脑电图和功能核磁共振为工具研究翻译过程;其四,以认知科学为基础研究元认知(metacognition),关注翻译策略和翻译能力;其五,利用写作学和阅读学分析翻译;其六,利用语言技术研究机器翻译(5-12)。最后,作者提出相互性概念(reciprocity),认为翻译研究借鉴神经科学、认知科学、语言学的内容较多,而这些科学对翻译学的成果利用率太有限,建议打通壁垒,互为补充(12)。

第二章为“同声传译中的认知负荷:措施与方法”,作者为瑞士日内瓦大学的Kilian G. Seeber教授。Seeber讨论了四种衡量同声传译认知负荷的模式,即分析模式、主观模式、表现模式和心理-生理法(psycho-physiological method),分别阐释各个方法的利与弊。其焦点在于瞳孔测量法(pupillometry)这种心理-生理方法上面,认为其是最有前途的研究方法之一。Seeber指出:瞳孔测量法是衡量同传这种高级复杂认知任务的最客观工具,但是很少有人运用。第一次试验出现在1986年,第二次出现在1995年,直到2012年由Seeber和Kerzel做出第三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当口译为英文时,德语动词结尾的结构比德语动词开头的句子触发的认知负荷更大(29),认为瞳孔测量法是一种可靠的技术手段,更能客观地反映译者的认知负荷来源(30)。

第三章为“扩展式翻译:一个社会认知的研究视域”,作者是奥地利格拉茨大学的Hanna Risku和克莱姆斯多瑙大学的Florian Windhager。两位作者认为:如今定义翻译认知层面的研究途径时,必不可少的考量因素是认知科学的发展动向。发展的最新动向之一是认识到人类认知的扩展性质。认知不单单是大脑中的一种信息操作过程,还是一种嵌入躯体的、语境化行为。科技在这个过程中的协调作用越来越大,认知也存在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本章研究社会学中的行为者网络理论和活动理论,分析它们的共享理念(即民族志领域研究,ethnographical field studies)以及情境性认知途径对于描述翻译的认知维度时所蕴含的意义。作者运用翻译管理的案例来讨论概念性和方法性论题(35-45)。作者的结论是:将翻译研究与各种相邻理论和学术文化(如情境性认知、活动理论)结合起来成为一个网络,可以找到极具价值的新洞见(45-46)。

第四章是“走向翻译研究中的一个语言-认知新路径”,作者为汉堡大学的教授Juliane House。她指出:如今,翻译研究中一个新的语言-认知路径很重要,因为其可以对围绕翻译的、关于翻译的这股强大的社会、文化潮流起补充作用。为了平衡起见,有必要去描述和解释译者双语心智中的理解策略、决策策略和再言语化(re-verbalization)是如何形成的(49)。House首先大致勾勒了新型语言-认知路径的形成背景:太多外围研究,即过于关注外部社会、文化、个人和历史的因素,从而忽略了翻译的精华所在(50)。接着,她描述了内省式研究、回顾性研究以及行为实验,然后评估了翻译中神经-语言研究的价值,最后提出了一种整合的翻译研究新理论和一种双语的神经功能理论。她将认知科学与语言-认知导向的翻译研究整合起来,认为科学探究过程可能会产生更有说服力的例证,可以对她的模式进行证伪(60)。

第六章是“翻译能力:从动态系统论视角阐释发展与滞后”,作者是德国吉森大学的Susanne Gopferich。该文以动态系统理论为研究框架,基于TransComp项目探讨翻译能力培养问题。TransComp 项目于2007年12月在格拉茨大学翻译系启动,由本文作者Gopferich 负责,主要参与人员有Friedrike Prassl、Gerrit Bayer-Hohenwarter 等。TransComp 翻译能力研究是一种前沿的跟踪性研究,在研究内容及方法上很有特色: 注重译者对翻译任务的认知加工方式,尤其关注对创造力和翻译决策过程的研究;他们借用动态系统理论阐释数据,通过互联网记录实验,尝试解决翻译过程中数据储存难等问题。Gopferich以12位翻译学方向的学生为测试对象,将他们的翻译成品与十位职业译员的译文进行比较,勾勒出将动态系统论运用于翻译培养研究中所面临的问题。

第七章是“将新闻写作研究运用于翻译”,作者为瑞士苏黎世应用科技大学的Maureen Ehrensberger-Dow 教授和Daniel Perrin教授。作者指出:翻译是一种情景性活动,涉及的不单单是简单地将源文本移植到目标文本。为了理解译者翻译时的真实活动,就必须考虑译者的心理传记(psycho-biography)以及工作地点的社会环境和语境资源(contextual resources)。本章首先大致说明如何将一个原本用来研究新闻记者在工作地点的写作过程的混合方法用于翻译研究。作者认为:进程研究将键次登录、屏幕视频录制、眼动和基于线索的反思性言语化(cue-based retrospective verbalization)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利用于译文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认知层面的翻译(79);从翻译实践和译者决策过程研究中所获取的洞见正在转移到基于证据的翻译培训和指导活动中(91),下一步目标是将进程研究(progression analysis)的成果运用到优化翻译的工作过程和工作条件中(91)。

第八章是“翻译中的隐喻:过程研究的可能性”,作者为英国阿斯顿大学的Christina Schaffner和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Mark Shuttleworth教授。该文分析了隐喻研究与翻译过程研究的紧密互动。首先呈现翻译研究中对概念隐喻使用的最新进展,然后在成品导向研究和过程导向研究中考虑使用多语言途径来进行创新,以达到提高数据数量和数据概况性(generality)的目的(95)。作者指出:认知语言学和隐喻研究中的参数均可能对译者的决定构成影响(97);多语语料库的使用可能让学者发现翻译行为中的普遍性(98);还可以用有声思维法(TAPs)、键次登录(keystroke logging)和眼动跟踪研究翻译任务中的隐喻问题(99-106)。

第九章是“翻译过程中的概念-程序区分调查——关联理论视角下翻译单位的微观、宏观分析”,作者为巴西米纳斯吉拉斯联邦大学的Fabio Alves和巴西奥洛普雷托联邦大学的Jose Luiz Goncalves。该文借用关联理论,探讨概念编码和程序编码两种解码活动中的加工过程。借助于翻译过程研究中的数据转向立体法(data triangulation)实验范式。两位作者分析了八位职业译员的翻译过程,聚焦于微观-宏观翻译单位中编码数量和种类,认为程序编码中的加工努力大于概念编码(109)。

第十章题为“译者决策过程调查中档案与手稿研究的角色”,作者为利兹大学的Jeremy Munday。该文主要强调历史与文学研究的途径可以用于研究翻译过程(127)。作者认为文学档案和手稿对于文学翻译研究有多重价值:(1)由第三方分析师分析译文草稿,与译者本人对翻译过程的描述相比较,更能降低主观性;(2)多份草稿可以提供关于翻译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决策环节的具体信息;(3)诸如问题清单(query list)、读者报告,尤其是往来信函,可以提供关于出版界权力协商和定位的明确证据(136)。

第十一章为“翻译中的声音效果”,作者为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的四人团队。该团队基于声音识别软件的前沿研究,采用跨学科研究法讨论翻译培训。该文指出:语音学家、笔译员和口译员的协作可以提升研究,对课程有着潜在的作用,对教学有刺激作用,能帮助学生成为职业译员,学会在未来翻译实践中运用翻译技术(141)。

2 简评:多学科与认知的跨越

本书将实验方法与个案分析相结合,讨论翻译过程中的认知复核、译者表现、决策意识以及概念隐喻的翻译等问题,涉及的角度众多,呈现出强烈的跨学科意识。具体特点在于以下三方面。

2.1 更深入的学科互涉

传统的翻译学借助语言学、文体学、哲学等学科,形成语言学派(如Peter Newmark、Eugene Nida)、文体学派(如Boase Jean-Beir)以及哲学学派(如Jacques Derrida)。如今的翻译学突破了传统,不光是在人文学科内部吸收营养,还把视野扩大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充分体现了学科互涉的特点。一方面,本书借鉴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如Jeremy Munday采用档案学的研究方法,从译者的手稿、译者与读者的书信交流等媒介出发,把历史研究与翻译研究结合起来,充分考虑译品产生的历史语境与译者的心理过程,最大限度地体现研究的客观性;Maureen Ehrensberger-Dow 和Daniel Perrin借用新闻写作学的“进程分析”视角,把翻译与写作当作一组平行体予以研究。进程分析本为研究新闻写作而设计,是一种在不同层次的、自然工作环境下搜集和分析数据的多重方法,旨在将文本产出过程当作一种在认知层面受控的、以社会为导向的活动,在情境、表现和概念化三个层次进行重构(82)。研究者将此模式运用于翻译实践过程,可以洞见译者的思维强度、认知负担、认知律动和决策意识等。另外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面是:自然科学的介入让译学探究变得更加科学。本书呈现了多种自然科学(神经科学、脑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的研究方法,如瞳孔测量法、眼动跟踪、键次登录法。这些方法可以较为精确地测试译者的注意力、记忆力、认知负荷,从而更为合理地解释译作的生成机制。

2.2 翻译过程研究与认知

霍姆斯(Holmes, 2000)在《翻译研究的名与实》一文中将翻译研究分为三个路径——译作、功能与过程。迄今为止,翻译作品研究和功能研究已经硕果累累,如译文的接受、传播层面有读者反映论、传播学视角,翻译的功能有社会学和文化学视角,但是翻译过程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少。随着认知科学、神经科学、脑科学的发展,认知的实证方法不断引入翻译过程研究。Gopferich和Jaaskelainen (2009:172)将翻译的认知研究分为两类:一类是“软性”(soft)研究,一类是“硬性”(hard)研究。前者是主观性较强的定性研究,包括有声思维法、反思法、对话访谈法等;后者指客观的定量研究,包括键次登录法、脑电图(EEG)以及功能核磁共振(fMRI)等方法。本书将两种方法与译者的认知过程相结合,以硬性方法为主,软性方法为辅,使实验的数据更精准、更客观。

2.3 翻译过程研究的国际化潮流

本书的一大特色是“跨越”,不单单是跨越了学科的界限,而且跨越了地域的界限。全书共有11章,其中十章为欧洲学者,来自于德国、奥地利、瑞士、英国和丹麦等国。这说明,欧洲是当下翻译过程研究的重镇,因其自然科学的发达引领了全球翻译实证研究的潮流。同时,我们也要关注米纳斯吉拉斯联邦大学的Fabio Alves和奥洛普雷托联邦大学的Jose Luiz Goncalves两位巴西学者的研究。他们的研究说明,翻译过程的实证研究的影响力已经跨越了欧洲,延伸到了南美,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

3 结语

翻译过程研究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从理论模式上看,有意义阐释模式、认知语用学模式、认知心理学模式和认知文体学模式。随着科学的发展,这些理论假设也逐步走向实证,研究方法和工具不断更新,研究设计更加精细,研究变量控制更加严格,提取的数据也越来越有说服力。《笔译、口译过程研究中的跨学科性》一书在翻译过程研究的理论上和实证方法上都有提升。理论上更大程度上地吸收认知理论,包括涉身认知、情景性认知和分布式认知地理论的运用,实验方法上有瞳孔测量法和行为者网络模式等创新点。更为突出的特点是,有的研究借鉴档案学、新闻写作学与翻译学结合进行平行研究,真正体现了翻译研究的多维视角。总体而言,该书是描述性翻译研究的一部杰作,对翻译过程研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Boase-Beier. 2011.ACriticalIntroductiontoTranslationStudies[M]. London: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Ehrensberger-Dow, M.,Gopferich S. & S. O’Brien. 2015.InterdisciplinarityinTranslationandInterpretingProcessResearch.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Ferreira , A. & J. W. Schwieter. 2014.PsycholinguisticandCognitiveInquiriesintoTranslatingandInterpreting.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Gopferich, S. & R. Jaaskelainen. 2009. Process Research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Competence: Where Are We, and Where Do We Need to Go? [J]AcrossLanguagesandCultures(2) : 169-191.

Holmes, J.S. 2000. 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G]∥ L. Venuti.TheTranslationStudiesReaderv.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72-185.

猜你喜欢

译者方法过程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译者生存与翻译存在关系的生存论建构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英文摘要
用对方法才能瘦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