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量化模型的100例商务英语双关语可译度研究

2018-05-26赵会军陈宏川

外国语文 2018年2期
关键词:双关语度值双关

赵会军 陈宏川

(阳光学院 外语系,福建 福州 350015)

0 引言

研究可译度和可译性的很多,研究双关语可译度的则很少,一般认为不可译。陈光祥(2003:58)认为,翻译某些带有双关成分的歇后语是“哥德巴赫猜想”,“双关型的谜语则基本不可译”。虽然有了双关语量化翻译模型,对双关语各种类型的个例也有精彩的优化翻译结果,但对于批量的、无人为因素挑选并且集中在某一典型代表性领域的双关语翻译优化结果还是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本文在小规模语料库基础上系统性地研究双关语可译度,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双关语的可译度,采用最新的双关语翻译量化模型来进行量化优化翻译。虽然运用模型翻译的结果并不一定是最优,但通过对商务英语这个特定领域的双关语可译度值的统计分析,可以起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作用,从而为双关语翻译提供一定的数字化依据,增强翻译双关语的信心。

1 双关语的可译度研究

每种语言都“以某种潜在的排外性使语言之间的转换陷入困境”(王志娟,2012:67)。 唐艳芳和杨沁(2013:93)认为,不可译性的客观存在不应成为译者消极应对翻译困难的理由,而应成为认识英汉语言差异及转换规律的起点。下面仅就可译度的观点做简要说明。

1.1 可译度和可译性限度

刘雪芹(2003:123)认为:“在特定语篇中,两种语言之间的同构系数越大,可译度就越高;相反,同构系数越小,可译度就越低。”很显然,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同构系数很小,所以可译度就应该较低。刘宓庆(2005:114-115)定义了可译性限度,即:“在语言各层次中存在着使语际意义转换不能完全实现的种种限制。”何伟和赵常玲(2016:117)认为,译文最终形式取决于“语境要素间的协调与制约关系”。刘春智和蒋华应(2008:96)则从文字系统、语音系统以及结构与语用相结合的审美修辞系统等语言文字结构的三个方面探讨了可译性限度问题。

刘雪芹等就可译度进行的研究,属于可译性限制范围,并没有分出量化级别。但刘雪芹(2003:125)还认为,由于“不同的翻译目的,可译度也会随之改变”。由此,可译度既然是可变的、动态的,那就应该可以用量化的方法来衡量。不同于以往试图解释、提高和消除可译性限制的非量化研究方法,本文所研究的可译度是指目标语与源语在词语及其意义上的量化对应程度,以具体数值来表示。

1.2 双关语的可译度研究

在双关语翻译的难度方面,曹顺发(2003:12)认为在遇到原文出现文字游戏之类的变异下,要采取“以变应变”的策略,舍弃表层意义,传达深层意蕴。刘春智和蒋华应(2008:97)认为,双关语修辞格是因音、形手段构成可译性障碍的又一例证。由于语际转换只能在语义结构层实现对应,结果造成双关立意的丧失。尽管双关语翻译难度重重,但并不是无路可走。孙毅和杜亚妮(2013:30)认为,汉英语言使用者身体结构及相关经验的相似性导致汉英双关隐喻必然存在会通之处,而两者截然不同的文化又决定了跨语言双关隐喻势必具备歧异性。

也有些研究涉及双关语可译性的分级和统计。张南峰(2003:30-31)认为,假如认为双关语不必译为相同的双关语才算翻译,那么可译性就很高了,他综合Delabastita的双关语翻译理论,将双关语的翻译方法具体归结为十种。周佳和徐铁城(2007:203-205)则从双关语可以翻译成目标语的几种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双关语是无法传译的,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可以得到巧妙地处理,他们把双关语的翻译按可译性限度分为三个等级。贺平(2009:247)运用统计方法对不同翻译文本的双关语翻译的可译度进行了测定,其研究结果表明译者更易于译出表层含义,译出双关语的表层和深层含义中的任何一种的情况占有绝对数量,达到了90%,而将双关语的两层意思都翻译出来的情况只占10%,直接用数据验证了双关语的翻译难度。

本文将在科学制定商务英语双关语可译度量化研究方案的基础上,把双关语翻译的难度认知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2 商务英语双关语可译度量化研究方案

商务英语双关语可译度量化研究需要在科学的语料选取的基础上,对语料进行合理分类,并选用可行的翻译量化模型以及优化策略,最终得出数字化的可译度值以进行统计和分析。

2.1 语料的选取与分类

2.1.1 100例商务英语双关语的选取

科学的语料选取是研究的基础。如果选用已发表的双关语翻译案例,虽然有了一定的翻译和分析结果,但容易产生题材比较零碎、专业偏差大、人为随意性强等问题,所以这样的语料并不具有代表性。经过搜索网络,找到了英语双关的专业资料网站:Pun of the day: http:∥www.punoftheday.com。当中就有涉及商务方面的双关语数据:Puns about Business,包括了四个方面:Stores(商店)、Buying and Selling(买卖)、Trading and Currency(交易和货币)、Banking and Finance(银行和金融)。根据每个方面的星级顺序各选出排行前25的双关语源语,共100例。选取日期为2017年3月15日。这样的无观点选取方案避免了人为选取的随意性和主观性,使双关语翻译可译度统计结果具有相对客观性和可信度。这样,在一个领域内的双关语可译度研究结果也能够对其他领域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2.1.2 双关语的商务性识别与分类

商务英语双关语除了具有普通双关语的所有特性外,在词语、句子表达以及语境等方面又多了一些商务因素在里面。在识别和翻译时需要一些商务知识的帮助。对商务英语双关语的有效识别取决于双关语本身的难度、翻译者英语掌握程度和翻译者商务知识多少等因素,限于篇幅,在此不再赘述。

按照一般的分类方法我们将双关语分为谐音双关和谐义双关两大类。有些双关语同时含有谐音和谐义两种双关词语,为了统计的方便,我们暂将其归为谐音双关。比如,在后面例30中,为了有效识别和翻译,需要知道“sum”和“flea market”的商务含义,既有“some”谐音“sum”,又有“was itching to”谐义“flea”,我们将其归为谐音双关进行处理。

同时,在识别过程中还发现有很多双关词语多次出现,这也体现了一个领域内的专业词语集中性的特点,这些高频双关词语都具有很强的商务色彩。为了后面更准确地比较不同类型双关语翻译的难易度,我们先要对谐义双关和谐音双关在100个双关语句子中所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见表1。

表1 谐义双关和谐音双关出现频率统计

通过表1可以看出,按照谐音和谐义的39%和61%的数据统计结果,谐义双关占大多数。在双关词语出现频次方面,谐音双关中有二组词出现了五次,分别是:cent(scents/sense/ cents、noncents/nonsense、per cent/percent)和sum(sum/thumb/some);有一组词出现了四次:loan(a-loan/a loan/alone、loaner/loner);有一组词出现了三次:tax(tacks/tax、some tax/thumbtacks、taxed message/text message);有四组词出现了二次,分别是:pay(have toupee/have to pay、Peso much/pay so much)、mall(maul/mall)、ore(ore/or/all、oar/ore)、sale(sail/sale),等。在谐义双关中有一组词出现了三次:interest;有五组词出现了二次,分别是:sweet/sweeten、cover/covered、hedge、security/securities/insecurities和vault等。另外,含有谐音双关同时又出现了二次具有谐义双关的词语有:“ears”(见例17、例68),归为谐音双关,不再在谐义中统计。

此外,商务性焦点词汇作为双关语的关联词语出现的频率也很高,比如:bank/banker/bankers/banking出现了13次,同义概念的词语,表示“钱”的词语,如:cent/note/coin/mint/cash等出现的次数总计达到13次,等。总结100例双关词语后会发现,基本都是商务的核心词汇,如:quarterly、noteworthy、discredited、froze、withdrawal、default、junk、spent、down、cashiers、stiff competition、refuse、bust、redress the problem、steep、shake、deal、sound、spiked、reversible、balloons、inflation、negotiations、accumulating,等等。

总之,在100例商务英语双关语的识别过程中,虽然有些比较难识别,但通过紧密联系相关词语的商务含义,都可以迎刃而解。

2.2 量化研究方案

2.2.1 量化模型的选取

为了得到更好的双关语翻译优化结果,我们采用赵会军(2012a)的“双关语语用翻译量化模型”作为量化优化工具。赵会军(2012a:72)首次提出了双关语的三个意义点的概念,清晰地确定了双关语源语的三个意义点:SM1(source meaning 1,源意义1)、SM2(source meaning 2,源意义2)和SPM(source pragmatic meaning,源语用含义,即双关语的两层意思SM1和SM2所构成的双关含义),并明确了与之对应的目标语的三个意义点,视其为变量:TM1(target meaning 1,目标语意义1)、TM2(target meaning 2,目标语意义2)和TPM(target pragmatic meaning,目标语语用含义);把目标语与源语三个意义点的重叠度量化为0-1四个等级:0,1/4,1/2,1。赵会军(2012b:202)印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不仅使大多数双关语的翻译成为可能,而且在模型的动态引导下可以得到更精简和更满意的翻译结果。

2.2.2 可译度量化数值

目标语与源语双关词语的重叠度是判断译文是否合格以及合格程度的量化尺度,也可作为可译度的量化尺度。为了计算方便,本文的可译度采用百分比的量化尺度。由于我们不讨论图形双关等其他类型的双关,仅涉及文字语句的谐义和谐音两种双关类型,在实际翻译中至少能译出一层意思,可译度至少为25%,因此将0这个等级去除。

双关语翻译如果仅仅只保留了一层意思,对于目标语读者来讲是不负责任的。我们本着“翻译意义保留得越多,翻译就越好”(陈卉,2015:137)的原则,不论是在文中解释还是在文后注释,一般还是应该要把双关语的两层意思说出来。因此,在采用量化优化翻译方案后的翻译结果一般可以表达出两层意思,达到50%的重叠度。实在无法在句子中进行关联说明的,也只能译出一层最主要的意思,另一层意思应该以文后注释的方式帮助理解,可译度设定为25%。当译文不仅体现了两层意思,而且还带有原文的一语双关含义时,可译度设定为100%。当译文译出一层或两层意思,并具有部分双关含义时,可译度设定为75%。这样我们最终确定可译度值的四个量化数值为:25%、50%、75%、100%。

2.2.3 双关语翻译优化策略

英汉两种语言的巨大差异使得TM1和TM2很难产生“铰链联结”效应(TM3),这就需要努力把TM1和TM2进行意义延伸,直到产生关联形成目标语双关(TM3)为止。这就是变量的意义关联延伸策略,是我们在双关语翻译中所要采用的主要策略之一。例30中,“was itching to”通过意义的关联延伸翻译成“心痒难耐”,既表达了“急切地”的意思,又表达了“痒”的意思,与“Eager for”和“flea market”形成了完美的谐义双关。

在翻译实践中,有时还需要把TM1和TM2两个语境中的一个相关意义转移到句子的另外一个位置上,承接双关的部分意义,以实现目标语的双关(TM3)用意,我们称之为变量的意义转移策略。例85中,将“园艺”和“愿意”谐音,把原本“hedge”的两个意思“套利”和“篱笆”谐义双关转移了位置进行谐音双关,也达到了双关的目的,与原文整体意思保持一致。

为了更清晰地比较原语和目标语,在后面的翻译列表中,这两种翻译优化策略也是详细分类的一个依据。

3 量化优化翻译结果及可译度值

量化优化翻译结果按照原语的谐音和谐义两大类划分,同时根据不同的翻译优化策略和不同的可译度值再进行细分。每个双关语的翻译结果都经过量化模型优化策略的长时间精心推敲,但并不代表是最佳译文。为了节省篇幅,下面每个列表最多只保留三例,原标号保留。

3.1 谐音双关量化优化翻译结果及可译度值

谐音双关共计39例,按照翻译策略和不同的可译度值分成五组分别列表并例解说明。

表2 量化翻译策略采用变量的意义关联延伸策略,并且整体双关含义可译度值为100%的双关语翻译结果(共17例)

例1中的“scents”谐音“sense”和“cents”,通过意义关联延伸策略,可以将“cents”关联延伸理解为“财富”和“金钱”,“have no common sense”关联延伸理解为“不具常识”“学识浅薄”和“不学”“scents”关联延伸理解为“风味”和“味道”。整合之后的“为(味)富不学”一词完全等同于原文的“have no common scents”以及所谐音的两个意思“have no common sense” “have no common cents”。原文和译文都有褒有贬,形成对立,从而产生幽默。因此,例1的整体双关含义的可译度值为100%。例3中两层意思像香烟广告,有告诫作用。

3.1.1可译度值为100%——意义转移策略

表3 量化翻译策略采用变量的意义转移策略,并且整体双关含义可译度值为100%的双关语翻译结果(共8例)

例6中的“sale away”谐音“sail away”(“die”)。译文通过意义转移策略将“Shopaholics”的“疯、狂”的意义转移到“sale away”的位置,从而形成“随疯(风)而逝”这样一个融合了成语的双关表达方案:(购物)疯(“Shopaholics”“sale”)、逝(“sail away”“die”)。因此,例6的整体双关含义的可译度值为100%。

3.1.2可译度值为75%——关联延伸策略

表4 量化翻译策略采用变量的意义关联延伸策略,并且部分双关含义可译度值为75%的双关语翻译结果(共6例)

例7中的“a loan”谐音“alone”, “saved”则是一词两义“储蓄”和“拯救”,属于谐义双关。译文通过意义关联延伸策略,可以将“a loan”关联延伸理解为“单、票”,其谐音“alone”关联延伸理解为“单”,汉语也达到了同样谐音,“单”就这个谐音的翻译来讲,是一个双关含义可译度值为100%的双关语翻译结果。但是“saved”却无法把“储蓄”和“拯救”联系成一个通顺的意思。因此,例7的翻译结果就是含有部分双关含义的可译度值为75%的双关语翻译结果。

3.1.3可译度值为75%——意义转移策略

表5 量化翻译策略采用变量的意义转移策略,并且部分双关含义可译度值为75%的双关语翻译结果(共7例)

例10中的“noncents”谐音“nonsense”。译文通过意义转移策略将“noncents”的“没有钱,钱很少”的意义“分毫”转移到“What”的位置,并且同义“dollar”的意思,这样“分毫”和“美元”形成谐义翻译结果,可译度值为100%。但“noncents”和“nonsense”却无法得到双关翻译结果。因此,例10的翻译结果就是含有部分双关含义的可译度值为75%的双关语翻译结果。

3.1.4 可译度值为50%

表6 含有两层意思但没有双关含义的解释性翻译,可译度值为50%的双关语翻译结果(共1例)

例13中的“casual-tees”谐音“casualties”。译文无法将谐音的两个意义融合到一个词上进行双关表述,而是通过将两个意思“休闲T恤”和“伤亡”放在一句话里进行了解释性翻译,将原文的意思都表达出来了。因此,例13的翻译结果就是没有双关含义的可译度值为50%的双关语翻译结果。

3.2 谐义双关量化优化翻译结果及可译度值

谐义双关共计61例,除了按照翻译策略和不同的可译度值分成五组外,由于采用意义关联延伸策略,并且整体双关含义可译度值为100%的双关语翻译结果占有大部分比重,因此又按照译文为谐音双关和谐义双关细分为两组。总共六组分别列表并例解说明。

3.2.1可译度值为100%——关联延伸策略(译文为谐音双关)

表7 量化翻译策略采用变量的意义关联延伸策略,并且整体双关含义可译度值为100%的双关语翻译结果(译文为谐音双关,共22例)

例14中的“lost interest”可以有三层意思,即:“丢掉利益”“没有利息”和“没有兴趣”,通过意义关联延伸策略,整合之后的成语谐音“惟利是趋(趣)”一词将“利(益、息)”“兴趣”三个意思结合在了一起,同时“没有”也充分搭配了“lost”所要表达的三个意图,完全等同于原文“lost interest”所谐义的三个意思。这样,例140的整体双关含义的可译度值为100%,并且译文采用了谐音双关的形式。

3.2.2可译度值为100%——关联延伸策略(译文为谐义双关)

表8 量化翻译策略采用变量的意义关联延伸策略,并且整体双关含义可译度值为100%的双关语翻译结果(译文为谐义双关,共21例)

例18中的“right”可以有左右的“右”和“正确”两层意思,通过意义关联延伸策略的反复搜索和推断,发现“右”在汉语中也有“正确”的意思,那么可不可以直接翻译成“右”呢?而“不右其脚”一词可以将“不是右脚”和“不对”两个意思结合起来,完全等同于原文“isn’t right”所谐义的两个意思。这样,例18的整体双关含义的可译度值为100%,并且译文采用了谐义双关的形式。

通过表8可以看出,谐义双关译为谐义双关的条件是两种语言都要有共同的两层意义的认知和表达习惯。这样的双关语的可译度值基本上都可以达到100%。

3.2.3可译度值为100%——意义转移策略

表9 量化翻译策略采用变量的意义转移策略,并且整体双关含义可译度值为100%的双关语翻译结果(共5例)

例20中的“pick up”谐义两个意思,一个是“捡起,叉起”一些东西,另一个是“捡了”一些便宜的意思。译文通过意义转移策略将“pick up”的“叉起、捡了”的意义分别转换成了六个词语在一句话中表达,其中:“叉起”只是表达了一个意思,而将另一个意思转移到了第一句中进行双关:“捡了”;其他都是转换成谐音双关,分散到不同的位置上:“差价”和第一个“叉车”与原文位置相同;“惊诧不已”谐音转移到“amazing”的位置;“叉车”谐音转移到“you”的位置。从而形成多重谐音双关。这样,例20的整体双关含义可译度值为100%。

3.2.4可译度值为75%——关联延伸策略

表10 量化翻译策略采用变量的意义关联延伸策略,并且部分双关含义可译度值为75%的双关语翻译结果(共9例)

例23中的“one night stand”一词两义“一夜情”和“一个床头柜”,属于谐义双关。译文通过意义关联延伸策略,将“一个床头柜”关联延伸为“床头一厢”,将“一夜情”关联延伸为“了情缘(愿)”,但却失了“夜”的含义。虽然译文很有诗意,也有部分双关含义,但例23的翻译结果依然只能判定为含有部分双关含义的可译度值为75%的双关语翻译结果。

3.2.5可译度值为75%——意义转移策略

例26中的“junk”一词两义“垃圾”和“中国式平底帆船”,属于谐义双关。译文通过意义转移策略将“Chinese junk”的“海外”的意义转移到“中国垃圾债券”之前的位置,并且同义“sea-going”的意思,这样“海外”和“外海”形成谐义和谐音翻译结果。但“海外”和“垃圾债券”却无法重叠到一个词上形成双关翻译效果。因此,例26的翻译结果就是含有部分双关含义的可译度值为75%的双关语翻译结果。

表11 量化翻译策略采用变量的意义转移策略,并且部分双关含义可译度值为75%的双关语翻译结果(共1例)

3.2.6可译度值为50%

表12 含有两层意思但没有双关含义的解释性翻译,可译度值为50%的双关语翻译结果(共3例)

例27中的“tellers”一词两义“银行出纳员”和“说话人”,属于谐义双关。译文无法将原文谐义的两个意义融合到一个词上进行双关表述,而是通过将两个意思“银行出纳员”和“说”放在一句话里进行了解释性翻译,将原文的意思都表达出来。因此,例27的翻译结果就是没有双关含义的可译度值为50%的双关语翻译结果。

4 可译度值统计与分析

对可译度值进行统计与分析可以得出非常有意义的结论,下面就总体100例商务英语双关语和含有高频商务双关词语的双关语的可译度值分别进行统计与分析。

4.1 总体统计与分析

按照目标语所含有的谐音、谐义和不含有双关的翻译结果,我们划分出5种类型:谐音译为谐音,谐音译为谐义,谐义译为谐音,谐义译为谐义和不含有双关。案例标号分别是:2-4、6、9-16、18-25、27-29、33-38;1、5、7、8、17、26、30-32;40-61、83-92、94-97;62-82、93;39、98-100。统计结果参见表13。

表13 目标语类型统计

由表13可以看出,可译度值达到100%的翻译结果占比为73%,可译度值达到75%的翻译结果占比为23%,只有4%的双关语做了解释性的翻译。按照加权平均算法,整体的可译度值为(73*100%+23*75%+4*50%)/100= 92.25%。这也佐证了杜世洪(2007:52)所说的:一切在当下不可译的现象都具备可译的潜势。

那么,谐音和谐义的可译度值又分别是多少呢?由表13可以看出,谐音双关的可译度值为(25*100%+13*75%+1*50%)/39= 90.38%,谐义双关的可译度值为(48*100%+10*75%+3*50%)/61= 93.44%。虽然谐音和谐义的可译度值差别不算明显,但也与李明(2015:176)的结论保持了一致:语音双关的翻译难度要大于语义双关。

从表13还可以看出,目标语译为谐音的比例为(29+36)/100=65%,译为谐义的比例为(9+22)/100=31%,目标语谐音和谐义之比为65:31。有趣的是,这个结果与原语双关类型谐音和谐义数量39:61的比值大体相反。这个看似无关紧要的比值提示我们:从英语双关语翻译成汉语目标语时,超过2/3的情况下我们要运用谐音双关来解决问题。同时,这是否也暗示汉语中运用谐音双关的数量要大于谐义双关呢?或仅在某个领域内出现这种情况呢?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4.2 高频商务双关词语的可译度值

从100个案例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双关词语具有非常明显的商务性。而高频商务双关词语的可译度值以及每个词语在不同双关语中的可译度值所存在的差异也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商务英语双关语翻译的一些特点。下面我们就出现3次以上的双关词语进行列表统计和分析。参见表14。

表14 高频商务双关词语的可译度值统计

由表14可以看出,有20%的双关语集中在高频词语上,可译度值达到100%的比例为14/20=70%,可译度值达到75%的比例为6/20=30%,整体可译度值为(14*100%+6*75%)/20= 92.5%。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在不同的双关语中,即使是相同的双关词语,翻译成目标语时翻译结果并不一定相同,也有着不同的可译度值,但整体可译度值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因此,在翻译含有高频商务双关词语的双关语时不存在特殊性。

5 结语

总之,对小规模语料库商务英语双关语100例的可译度研究,客观地反映了该领域的双关语翻译可以优化的程度,为其他领域的双关语翻译提供了一定的数字化依据。采用双关语翻译量化模型进行翻译后的整体可译度值为92.25%的比例表明,绝大多数的双关语是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翻译结果的;90.38%和93.44%的谐音和谐义双关的可译度值也说明了两种类型双关语的翻译难度并没有太明显的差别;目标语译为谐音和谐义的比例65:31也提示我们,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要运用谐音双关来解决英语双关语汉译问题;在翻译高频双关词语时翻译结果和可译度值并不一定相同,也不存在特殊性。

当然,双关语翻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例句的可译度值肯定还是可以不断推敲提高的,相关比值也会相应变化,但整体上不会产生太大偏差。统计结果仅仅是抛砖引玉,使我们从数量化的角度对双关语的翻译状况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用强有力的可译度值数据来帮助我们克服双关语翻译的畏难情绪。

参考文献:

Pun of the day[OL]. http:∥www.punoftheday.com. Accessed: 2017/03/15.

曹顺发. 2003. 双关语可译[J].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12-15.

陈光祥. 2003. 可译性与可译度[J]. 外语研究(3):57-60.

陈卉. 2015. 翻译评价的标准:翻译意义[J]. 外国语文(2):133-137.

杜世洪. 2007. 从个案出发看“不可译现象”的可译潜势[J]. 外语研究(1):48-52.

贺平. 2009. Delabastita双关语翻译理论在英汉翻译适用度的实证研究[J]. 科教文汇(3)下旬刊:247-250.

何 伟,赵常玲. 2016. 翻译中的认知功能语境模式[J]. 外国语文(5):113-117.

李明. 2015. 双关语翻译最优选择的可行性研究——兼析《雷蒙德》两个汉译本的P > CP模式应用[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172-176.

刘宓庆. 2005. 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刘春智,蒋华应. 2008. 语言文字结构与可译性限度[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2):96-98.

刘雪芹. 2003. 可易度与可译度[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5):122-125.

孙 毅,杜亚妮. 2013. 汉英双关隐喻畛域中的认知汇通与文化歧异[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1):30-38.

唐艳芳,杨沁. 2013. 英汉语篇隐性连贯的可译限度初探[J]. 中国翻译 (3):88-94.

王志娟. 2012. 对联翻译的抗译性和可译性[J]. 上海翻译 (1):66-69.

张南峰. 2003. Delabastita的双关语翻译理论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J]. 中国翻译(1):30-36.

赵会军. 2012a. 双关语语用翻译量化模型[J]. 外语研究(5):72-76.

赵会军. 2012b. 双关语语用翻译量化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周佳,徐铁城. 2007. 双关语的可译性限度比较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203-205.

猜你喜欢

双关语度值双关
探讨公路项目路基连续压实质量检测技术
语音隐喻视角下的韩国语谐音双关句研究
基于相关分析和显著性检测的图像缩放方法
感悟“双关”修辞 提高习作能力
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的双关语认知
俄语双关语及其汉译技巧探究
微博网络较大度值用户特征分析
双关
英汉双关语对比与研究
德拉巴斯蒂塔的戏剧双关语翻译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