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性出栏 保持利益的最大化

2018-03-08王苗苗

猪业科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畜禽生猪

王苗苗

(中国种猪信息网,北京 100102)

1 2018年1月中旬至2018年2月上旬养猪行情概述

由图1可以看出,统计时段内2017年与2018年仔猪价格走势在后期有所不同,2017年,生猪价格的较好走势给了养殖企业很大的鼓励,补栏增多,价格上涨。2018年仔猪价格整体小幅度下跌,2017年的仔猪市场处于消费低迷状态,受生猪市场价格的影响,仔猪价格的整体幅度小于2016年同期水平,进入2018年,整体市场不足,仔猪交易较少,价格较低。2018年1月13日—2月9日,全国仔猪平均价格为30.37元/kg,比去年同期(48.55元/kg)下跌37.45%。

如图2所示,统计区间内,2017年生猪价格走势涨跌交替,2018年生猪价格走势踏入猪周期,前期消费力度的提升拉动猪价的小幅度上涨,因养殖户压栏情绪浓重而造成的后期集中出栏,给了屠宰企业很大的压价收购机会,猪价下跌,生猪价格的整体幅度小于去年同期水平。2018年1月13日-2月9日,全国生猪平均价格为14.49元/kg,低于去年同期(17.59元/kg)17.62%。

从图3可以看出,统计区间内,2017年的猪肉价格前期基本维持较为平稳的状态,前期市场消费拉动猪价上涨,后期消费力度减弱,价格有所下跌。2018年的猪肉价格整体波动较小,随着生猪市场调整与市场消费力度适度调整,但整体价格低于去年同期水平。2018年1月13日-2月9日,全国猪肉平均价格为21.69元/kg,较去年同期(26.06元/kg)下跌了16.77%。

如图4所示,统计区间内, 2017年与2018年玉米价格在前期走势较为相似,后期随着市场波动影响,2017年的玉米价格保持上涨,2018年基本保持稳定局面。2018年1月13日-2月9日,玉米平均价格为1.90元/kg,高于去年同期(1.74元/kg)9.20%。

图1 2017年12月下旬至2018年2月上旬全国仔猪平均价格走势图

图2 2017年12月下旬至2018年2月上旬全国生猪平均价格走势图

图3 2017年12月下旬至2018年2月上旬全国猪肉平均价格走势图

图4 2017年12月下旬至2018年2月上旬全国玉米平均价格走势图

图5 2017年12月下旬至2018年2月上旬全国豆粕平均价格走势图

图6 2017年12月下旬至2018年2月上旬全国猪粮比价走势图

如图5所示,统计区间内,2017年豆粕价格基本保持略微下调,2018年豆粕价格基本保持较为稳定的局面,受国内以及国外因素影响,基本保持调整,后期保持小幅度波动调整。2018年1月13日-2月9日,豆粕平均价格为3.14元/kg,低于去年同期(3.47元/kg)9.51%。

从图6可以看出,统计区间内,2017年猪粮比价整体保持较为平稳趋势,养猪效益较好, 2018年的猪粮比价基本保持小幅下跌,生猪价格不断受到整个市场的影响而出现小幅度回落,猪粮比价随着受到波动,但整体水平低于去年同期。2018年1月13日-2月9日,猪粮比价平均为7.64∶1,比去年同期(10.09∶1)下降了24.28%。

2 全国生猪价格走势分析

根据农业部公布的最新数据,2018年1月,全国生猪存栏量为33 134万头,较上月下降1.2%,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2%;能繁母猪存栏量为3 414万头,较上月下降0.3%,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9%。

全国生猪存栏数量和能繁母猪存栏仍旧保持双双下降走势,但生猪存栏与能繁母猪存栏的整体下跌幅度较之前有所收窄,生猪市场在后期将逐渐趋于稳定。

生猪方面:生猪价格大幅度下跌,各养殖户保持消极情绪。之前小编提醒各位养殖户要合理出栏,不过分追求出栏价格,尽可能的将利益最大化,这样才不会被带入周期圈套。生猪价格全线下跌,部分地区下跌至12.00元/kg。压栏猪只大幅度抛售,市场供应充足,给了屠宰企业较大机会,趁机压价收购,导致猪价全面下跌。此次猪价的全面下跌也在提醒各位养殖户应合理出栏,集中出栏造成的后果是猪价遭受严重打压。另外,冬季为疾病多发季节,理性调整存栏结构,合理规划出栏时间与批次并做好猪场内生物安全防护措施的实施,减少季节转变期的养殖风险。预计短期内猪价将震荡走弱。

原料方面:春节前,用粮企业备库意愿较强,玉米库存较少,价格保持坚挺。再加上,春运到来,交通运输方面受到一定的影响,运费上升。玉米价格上涨。另外,政府明确多举措加快政策性粮食去库存进程,玉米价格受到影响。预计短期内玉米价格整体以小幅上涨为主。豆粕市场,供应方面,受天气影响,美国大豆趋弱调整;国内豆粕市场现货压力突出,油厂开机率较高,供应较为宽松。消费方面,终端用户备货未见好转,豆粕价格维持波动调整。预计短期内豆粕行情维持波动调整。

行业动态

武汉市6家猪场正式申报全国动物疫病净化场

1月31日讯,为进一步推动武汉市主要动物疫病的稳定防控和净化工作,2018年1月,武汉市响应国家及湖北省号召,积极组织畜禽养殖场参与全国第三批“动物疫病净化示范场”、“动物疫病净化创建场”申报工作。通过区级初审和市级复核,武汉市共6家养殖场符合全国“两场”申报要求,分别是:武汉中粮肉食品有限公司黄陂良种猪场、天健农业黄陂横店猪场、天健农业黄陂南堰猪场、湖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原种猪场、湖北金林原种猪场、武汉金龙畜禽有限公司种猪场。

(摘编自:武汉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国家储备肉交易服务价格政府定价取消

中新网2018年1月19日讯,据发改委网站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发布通知,谈及取消国家储备肉交易服务价格政府定价有关事项。通知称,自2018年1月16日起,取消国家储备肉交易服务价格政府定价。

通知表示,国家储备肉交易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后,有关单位应遵守《价格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合法经营,提供质量合格、价格合理的服务;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行业经营主体收费行为监管,创造公开、公平的市场环境,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摘编自:中新网)

哈尔滨7类区域划为畜禽养殖禁养区

1月31日讯,《哈尔滨市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方案》日前出台。根据《方案》,哈尔滨市划定7类畜禽养殖禁养区,包括饮用水源地、风景名胜区、重点河流等,全市禁养区总面积为4 294.25平方公里。畜禽养殖禁养区指的是县级以上政府依法规定禁止建设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或畜禽养殖小区。7类畜禽养殖禁养区分别为:饮用水源地禁养区、自然保护区禁养区、风景名胜区禁养区、国家公园禁养区、城镇居民区禁养区、重点河流禁养区及其他确需划定的禁养区。

(摘编自:哈尔滨新闻网-《哈尔滨日报》)

“维他猪猪”亮相郑州年货博览会

2月3日,第八届郑州精品年货博览会暨2018中原新春年文化节开幕。在特设的河南驻村第一书记富民成果汇报展区,高钙低脂的猪肉产品——“维他猪猪”,引起了往来市民的围观。据了解,这款猪肉产品来自河南兰考县,驻村第一书记葛占伟为了打造出与众不同的猪肉没少下功夫。维他猪猪以桑叶“木本饲料”为核心,属于“两低三高”(低脂、低胆固醇、高钙、高氨基酸、高蛋白)的健康好猪肉。经农业部食品监督检测中心检测,维他猪肉与普通猪肉相比,蛋白质含量提高44.5%,氨基酸含量提高24.7%,脂肪含量降低47.6%,胆固醇含量降低45.5%。

(摘编自:《东方今报》)

大商所生猪期货立项获批

2月6日讯,据权威人士透露,中国证监会已正式批复大连商品交易所(简称“大商所”)的生猪期货立项申请。长期以来,我国生猪产业深受“猪周期”困扰,价格波动较大且频繁。但苦于没有避险工具,一旦价格进入下跌周期,养殖企业将面临巨大的压力,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作为全球最大的畜牧品种和我国最大的农业品种,生猪期货将为生猪产业提供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生猪养殖企业可以根据出栏计划在期货市场提前卖出锁定销售利润,稳定养殖经营活动,解决规模企业快速扩张的后顾之忧。

(摘编自:中证网)

8省市公布2017年生猪出栏量

截止到2018年1月22日,全国10个省市已纷纷公布2017年经济运行情况,其中包括畜牧业整体情况,统计数据来看,北京、四川生猪出栏同比下降,其他省份仍增。以下是8个省市的生猪出栏量统计:

省市 生猪出栏量/万头北京 242.1四川 6 579.1河南 6 220山东 4 700湖北 4 299.63湖南 6 116.3广西 3 355.1江西 3 180.5

(摘编自:博亚和讯)

河北省对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装备进行补贴

1月31日讯,从河北省农业厅获悉,按照《河北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的规定,2018年,河北省将利用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对粪污收、储、运及有机肥加工使用等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装备实行敞开补贴。

2018年,河北省各级财政将加大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投入,加强省级支撑能力建设,支持规模养殖场、第三方处理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粪污处理设施,积极推广使用有机肥。利用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资金,支持建设大型能源化利用工程。利用国家种养结合一体化绿色示范县建设、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资金,支持种养结合整县推进。利用环境保护资金,对畜禽规模养殖粪污污染治理给予扶持。鼓励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设立投资基金,创新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营模式。在畜禽养殖密集区推行“养治分离、专业生产、市场运作”的第三方治理模式,实施畜牧大县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创建畜牧业发展绿色示范县。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畜禽养殖环境治理领域,建立粪便污水分户贮存、统一收集、集中处理的市场化运行机制,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治污合力。到2020年,畜牧大县养殖密集区全部实现集中治理。

(摘编自:河北新闻网)

黑龙江:2020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将达75%

据《黑龙江日报》2月5日报道,日前,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专门制定出台《黑龙江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全面部署加快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为建设畜牧强省和绿色有机食品大省提供有力支撑。

方案表明,黑龙江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原则以绿色生态为导向,坚持保供给与保环境并重;坚持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方针;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路径。将以畜牧大县和规模养殖场为重点,以农用有机肥为主要利用方向,以绿色有机食品产业为引领。力争到2020年,建立科学规范、权责清晰、约束有力的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构建种养循环发展机制。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

(摘编自:《黑龙江日报》)

天津市宁河原种猪场抗蓝耳病猪品系培育推进会举行

2018年2月1日,在天津市宁河原种猪场隆重召开了“抗蓝耳病猪品系培育推进会”。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李奎研究员团队在会上介绍了“抗蓝耳病猪品系培育”工作进程。该课题自2017年初,天津市宁河原种猪场与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李奎团队签订合作协议,试图应用分子生物技术培育出具有抗蓝耳病猪新品系。

天津市宁河原种猪场场长李继良在会上表示,坚定不移地执行专家技术路线,在市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宁河区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坚持改革与创新并举的原则,抓种猪基点建设,重视育种工作,坚持场内测定,抓品牌猪肉建设,坚持自我繁育、自我配料、自我屠宰,为市民提供安全、放心猪肉。坚持科研投入,定下决定,刻苦公关,从根本上解决猪蓝耳病制约中国猪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本刊报道)

吉神黑猪、苏山猪、宣和猪正式成为国家审定畜禽新品种

1月11日讯,农业部发布公告第2637号,根据《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审定和畜禽遗传资源鉴定办法》的规定,由吉林省精气神有机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培育的吉神黑猪,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苏山猪和宣威市畜牧兽医局、云南农业大学、宣威市永丰余畜牧科技有限公司、宣威市海河良种猪扩繁场培育的宣和猪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通过,且公示期满无异议,由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颁发畜禽新品种证书。

(摘编自:农业部网站)

台湾黑猪再度活体外销

1月30日讯,自1997年口蹄疫事件重创台湾养猪业,台湾“农委会畜牧处”1月29日说,十多年来有外销活猪及猪肉,但是纯种猪外销需经“农委会”同意,至于冷冻猪肉外销只有短暂时间,盛况不再。

据报道,屏东有猪农日前将“平埔黑猪”外销给香港,这是口蹄疫风暴后,台湾黑猪首度活体外销。“农委会畜牧处”表示,平埔黑猪不是官方保种培育认定的台湾纯种黑猪,不会有纯种黑猪外流之虞。

(摘编自:华夏经纬网)

河南省2017年有2 573万头育肥猪上“保险”

2018年1月16日在召开的河南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公布,2017年河南省全年投保育肥猪数量达到2 573万头,理赔138万头,育肥猪保险与疫病防控、无害化处理联动,从源头保障了食品安全。

据介绍,2017年,河南省将“支持市县开展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列入了涉牧民生实事。截至目前,河南省20个试点市、县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全省动物疫病净化示范场达到10个,专业无害化处理厂和收集点达到了1 515个。

(摘编自:新华社)

一号文件:10大关键词引导未来养猪业方向

新世纪以来第15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2月4日发布。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特摘录与养猪业息息相关的10大关键点如下。

1)环保: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业绿色发展行动,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畜禽粪污处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废弃农膜回收、病虫害绿色防控。积极开发观光农业、游憩休闲等服务,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2)区域化:优化养殖业空间布局,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健康养殖,做大做强民族奶业。3)数据化: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林业水利工程,推进物联网试验示范和遥感技术应用。4)四化: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建立产学研融合的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加强农业绿色生态、提质增效技术研发应用。5)机械装备:改善小农户生产设施条件,提升小农户抗风险能力。加快研发经济作物、养殖业、丘陵山区农林机械,发展高端农机装备制造。6)产业融合: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通过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7)产业扶贫:新增脱贫攻坚资金项目主要投向深度贫困地区,增加金融投入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支持,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深度贫困地区发展用地需要。8)投融资渠道:加快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发行上市、新三板挂牌和融资、并购重组,深入推进农产品期货期权市场建设,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探索“订单农业+保险+期货(权)”试点。大力建设具有广泛性的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设施,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农业产业模式,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加快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9)“农户+现代养猪业”模式: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养猪业有机链接,发展多样化的联合与合作,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10)新型经营队伍: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队伍。创新培训机制,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等主体承担培训。

(摘编自:云南生猪产业体系)

生猪产业“接二连三” 重庆荣昌建成首个农牧高新区

2018年1月底,重庆荣昌区一口气与阿里巴巴、海航物流等企业签下17个重点项目,协议总投资约269亿元,涉及荣昌货运机场建设、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农牧高新科技研发等方向。这个以世界八大种猪“荣昌猪”闻名的渝西小城,并没有局限于生猪养殖,而是围绕猪做文章,以建设全国首个以现代农牧为特色的高新区为抓手,加快当地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

(摘编自:《科技日报》)

全国各地陆续投放低价储备猪肉高达13 000 t

2月6日,国新办就2018年春节消费市场运行保障、文化活动、假日旅游等方面召开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表示,为保证春节期间市场供应工作,前不久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投放一批中央储备猪肉,河南、陕西、宁夏等地方组织投放地方储备,猪肉达到13 000 t。

(摘编自:农业部网站)

马云涉足养猪业,用人工智能(AI)养猪

2月6日,阿里云与四川特驱集团、德康集团达成合作,对人工智能系统“ET大脑”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与研发,在未来实现全方位智能养猪。“在前期的理论验证阶段,‘ET大脑’将母猪的年生产数量提升了3头,死亡淘汰率降低3%左右。”据工作人员介绍,AI养猪项目总投资达数亿元,首期落地了各类猪只数量识别、猪群行为特征分析、疾病识别和预警、无人称重等十项功能。

据透露,“ET大脑”能为每头猪建立一套档案,包括猪的品种、日龄、体重、进食情况、运动强度、频次、轨迹等。这些数据可用于对猪的行为特征、进食特征、料重比等进行分析,还可以结合声学特征和红外测温技术,判断猪是否患病,做出疫情预警。

(摘编自:阿里云)

“2018猪病防控与净化技术高峰论坛”在厦门召开

2018年2月1日,由中国兽医协会主办、福建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勃林格殷格翰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承办、厦门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协办的“2018猪病防控与净化技术高峰论坛”在厦门召开。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陈伟生主任做了“求真务实、全力推进动物疫病净化”的主题报告,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翟新验处长作了“全国猪病净化场建设进展”报告,德国 专 家Hans-Joachim Bätza博 士 和Arno Piontkowski博士介绍了猪伪狂犬病在德国的净化策略,美国专家高尚博士介绍了美国的猪伪狂犬病净化策略,福建、青海及湖北省的兽医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分别介绍了省级猪病净化实践,猪场代表李步社和郝金成分享了猪场一线的猪伪狂犬病净化经验,勃林格殷格翰市场部郭艳华总监和技术部周庆新经理向大家介绍了公司的猪伪狂犬病净化项目。

(摘编自:猪e网)

专家聚京探讨西藏藏猪产业开发新模式

1月21日,近30名来自西藏农牧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肉类食品行业协会以及国内相关企业的专家齐聚北京,探讨西藏独有品种藏猪的产业开发模式,并提出建立科学数据、创新加工技术等新方式提升藏猪价值。

此次会议旨在加速推进“十三五”西藏重大科技专项“特色农产品加工技术与产品开发”的研发工作。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员张春晖在介绍其“藏猪营养、功能组分挖掘及新产品开发”项目时指出,目前国内对藏猪的科研深度有待加强,缺乏对猪肉品质、营养因子识别的科研论文。张春晖指出,该项目的立项将挖掘藏猪功能因子并建立资源数据库,为藏猪的产业化开发提供科学数据信息支撑。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

田克恭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根据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2018年1月30日选举产生了河南省出席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72人。国家兽用药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田克恭研究员当选!田克恭,博士,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教授,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参考实验室首席专家。

(摘编自:普莱柯资讯)

科技前沿

天津检验检疫局:非洲猪瘟病毒检测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

1月29日讯,天津检验检疫局得到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反馈,由该局动物检疫实验室申报的《非洲猪瘟CP530R基因的荧光PCR检测试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已经正式获得发明专利授权证书。

据专利发明人介绍,该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洲猪瘟病毒CP530R基因的荧光PCR检测试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设计合成了一套特异性的引物及Taqman探针和阳性对照,并利用该引物及探针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荧光PCR检测体系,可在3~4 h内从被检样本中快速、准确、特异、安全、简便地检出非洲猪瘟病毒 CP530R基因,可用于来自家猪、野猪和软蜱的各种样本中微量非洲猪瘟病毒CP530R基因的检测。

(摘编自:央广网)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学者发现猪蓝耳病病毒复制及毒力相关的氨基酸位点

1月18日讯,近日,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动物病原监测与流行病学团队发现了影响猪蓝耳病病毒复制和毒力的两个重要的氨基酸位点。相关论文“Two residues in NSP9 contribute to the enhanced replication and pathogenicity of highly pathogenic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发表在病毒学领域著名期刊《Journal of Virology》上。动物病原监测与流行病学团队通过对北美型PRRSV全基因组序列(n=204)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在PRRSV的RNA依赖性RNA聚合酶(RdRp)的第519位和第544位氨基酸位点存在规律性的突变。在经典PRRSV CH-1a株、高致病性PRRSV HuN4株的感染性克隆基础上,对这两个氨基酸进行了缺失和互换。缺失这两个氨基酸

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拯救出子代病毒。以高致病性PRRSV为骨架,单独替换或同时替换成经典PRRSV的氨基酸所拯救出的突变病毒,较高致病性PRRSV的复制能力明显减弱。反之,以经典PRRSV为骨架的突变病毒的复制能力增强。同时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以高致病性PRRSV为骨架替换经典PRRSV氨基酸的突变病毒对仔猪的致病性明显降低,以经典PRRSV为骨架的突变病毒的致病性有所增强。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两个位点的氨基酸可降低PRRSV负链基因组RNA的合成,从而影响PRRSV的复制水平。团队首席科学家蔡雪辉研究员表示,该研究结果将促进对PRRSV复制与致病机制的深入认识。

(摘编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国际动态

专家预计非洲猪瘟将逼近德国,猪肉产业恐面临危机

据德国N-TV新闻网站2018年1月18日报道,已在东欧国家暴发的非洲猪瘟疫情离德国越来越近,德国猪肉产业恐面临危机。德国农民协会(DBV)确信,如在德国境内发现一起野猪或圈养肉猪感染事件,欧盟对于猪肉行业2018年1%的增长预期就将化为泡影,且德国猪肉产业将面临生存危机。原因不在于非洲猪瘟会造成大量肉猪死亡,而在于因此而来的贸易限制。各国禁止进口将引发德国国内猪肉供给过剩,从而导致价格下跌,企业破产。

(摘编自:商务部网站)

日本:猪体“mx1”基因的变异会导致猪更易感染禽流感

1月21日讯,日本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猪体内一个特定基因的变异会导致猪更易感染禽流感。这一发现将有助于防止新型流感出现。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说,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在猪细胞培养实验中发现,猪体内一个名为“mx1”的基因出现变异时,禽流感病毒就会增殖。研究人员在全国各地养猪场的配合下对猪进行了实际检查,发现“mx1”基因出现变异的猪确实更容易感染禽流感病毒。

(摘编自:《日本经济新闻》 )

政府要闻

5年内国内养猪业MSY已提升至16头

2月1日,农业部办公厅发布了《2018年畜牧业工作要点》。《要点》指出,2017年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58%左右,比2012年提高9个百分点,规模养殖已经成为畜牧业生产的中坚力量。生产效率提升。生猪饲养和蛋鸡饲养的饲料转化率比2012年分别提高了10.5%和10.2%,平均每头母猪年提供肥猪数由13.4头提高到16头。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全国饲料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7.4%,比2012年提高1.7个百分点,肉类种类中猪肉比重下降到62%,整体饲料转化率在提升,生猪养殖北移西进,水网地区生猪饲养密度有效纾解,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全面建立,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畜牧业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协调推进,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详见:http://www.moa.gov.cn/gk/tzgg_1/tfw/201802/t20180201_6136265.htm

(摘编自:农业部网站)

发改委下达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

据农业部网站2月6日报道,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农业部下达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程等专项2018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用于支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沼气工程、肉牛肉羊规模养殖场、退牧还草工程、农业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和农产品质检体系等项目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农业部要求,各相关单位要严格按照有关文件规定,认真组织项目实施,落实项目投资计划和监管主体责任,强化绩效管理。各省级主管部门要严格落实投资计划和项目实施属地监管责任,组织实施项目的日常调度、在线监测、专项稽查和监督问责。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农业部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适时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抽查,确保项目如期发挥投资效益。

(摘编自:农业部网站)

中国兽药残留超标问题综合治理取得积极成效

1月17日电,据农业部网站消息,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部紧紧扭住兽用抗生素这个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牛鼻子”,组织各级兽医部门围绕“防风险、保安全、促发展”工作目标,坚持“产管”结合、标本兼治,拿出监管硬措施、打好整治组合拳,深入推进兽用抗生素综合治理,有效防范兽药残留超标风险,有效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取得积极成效。

近两年,坚决淘汰安全隐患品种,已禁止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等4种人兽共用抗生素用于食品动物,禁止硫酸黏菌素预混剂用于动物促生长;监测猪肉、鸡肉等主要畜禽产品9类70种兽药残留,总体合格率保持在99%;监测生猪、家禽等动物饲养场5种主要细菌对16种兽用抗生素的耐药状况,建立了耐药性数据库;实施检打联动,严格管控产品质量,兽药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7%以上。

(摘编自:中国农业新闻网)

农业部印发《2018年畜牧业工作要点》

2018年1月30日农业部办公厅下发《2018年畜牧业工作要点》,指出今后一个时期,畜牧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深入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决策部署,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美丽中国的新任务、新要求,以“优供给、强安全、保生态”为目标,以“增效”为着力点加快转变生产方式,以“增值”为着力点加快塑造产业新形态,以“增美”为着力点加快重构种养关系,以“增绿”为着力点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持续提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畜禽生产力,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在农业中率先实现现代化。

2018年,要重点抓好七方面工作。一、重构新型种养关系;二、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三、优化畜牧业供给结构;四、强化饲料和生鲜乳质量安全;五、持续推进奶业振兴;六、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七、做好畜牧业发展的长远性基础性工作。(详见农业部网站 :http://www.moa.gov.cn/xw/bmdt/201802/t20180202_6136320.htm)

(摘编自:农业部网站)

万头猪场水冲粪排水量不得高于175 m3/d

2018年1月11日,农业部印发了《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规范(试行)》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集约化养殖场水冲工艺最高允许排水量为冬季2.5 m3/百头·d,夏季3.5 m3/百头·d;按此值计算,万头猪场(存栏5 000头)水冲粪日排水量不得高于175 m3。《通知》要求畜禽规模养殖场宜采用干清粪工艺,采用水泡粪工艺的,要控制用水量,减少粪污产生总量,鼓励水冲粪工艺改造为干清粪或水泡粪。(详见:http://www.moa.gov.cn/gk/tzgg_1/tfw/201801/t20180111_6134801.htm)

(摘编自:农业部网站)

农业部公告吊销/注销四家兽药企业生产许可证

1月25日,农业部发布第2643号公告称,四川省农业厅依法吊销了成都方园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的兽药生产许可证,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四川省农业厅、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局依法注销了潍坊康地恩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四川齐全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哈尔滨信宇克威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家企业的兽药生产许可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七十条和《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上述4家公司的295个兽药产品批准文号,自其兽药生产许可证吊销或注销之日起被撤销。

(摘编自:农业部网站)

猜你喜欢

畜禽生猪
生猪中暑的诊断及治疗
生猪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
7月份生猪存栏首次实现同比增长
高粱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伏天畜禽强管理 防病促长增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