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世界名城打造最美永续“出口”

2018-03-08金立山

杭州 2018年6期
关键词:清运收运杭州市

文 金立山

在营运垃圾填埋场上建生态公园,在垃圾场上举办诗词楹联年会,在垃圾场上举办以垃圾为材料的行为艺术,举办与垃圾有关的文化论坛,发行中国第一本垃圾与文化《回天》杂志,举办“跟着垃圾去旅游”活动荣获国际固废协会[ISWA]年度公众沟通奖——说到这里,你或许已经知道这是一家怎样的生态企业。

当前,为打造“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这家生态企业正致力于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生活垃圾“三化四分”工作的要求,为提升杭州市生活垃圾治理水平,打造最美永续的“城市出口”。

受访人

记 者:垃圾分类工作在国内推行多年,各大城市在落实垃圾分类运输时都遇到了被市民认为是“混收混运”的难题。作为业内人士,您对这一难题怎么看?您认为垃圾分类的难点和痛点还有哪些?

张剑锋:自2000年国家建设部以北京、上海、杭州等8个城市作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为时点,17年来数以百计的市县、数以千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数以万计的专家学者为此议题开展研究、讨论甚至争议、辩论,以求得出明确的答案。这其中,各地公众质疑的“混收混运”就是难题之一。对此问题,我们认为症结之一在于市民无法准确辨识某地区是否开展了垃圾分类。对于暂未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区域,当前的运输状态必然还是混装的,这一点造成了对杭州市垃圾分类工作大量的投诉和负面评价。

此外,我们认为当前杭州市垃圾分类工作的难点还有:末端垃圾分类处理设施不足;垃圾桶不规范使用,已经分类地区使用杂色环卫桶、非分类地区使用分类桶或垃圾桶管理混乱;老城区、老小区内需落实配套的环卫基础设施支持,如标准化集置点的建设,等等。

记 者:作为杭州市生活垃圾运输、处置的主要企业,杭州市环境集团是如何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积极实施分类运输的?

张剑锋:为有效解决杭州生活垃圾集疏运难题,杭州市自2009年9月25日起开展清洁直运工作。我们在国内首次明确了“清洁直运”的概念;形成了桶车直运、车车直运、直运替代、以车代机、厢车对接5种清洁直运作业模式;实施五定五公开(定点、定时、定次、定类、定向,公开垃圾桶数量、公开收集清运时间、公开日清运频次、公开投诉电话、公开责任人)服务监管模式。公司还开通了“垃圾不落地”音乐清运线、厨余垃圾精品线、打造友好社区、设置标准化清运集置点,致力打造全新“清洁直运升级版”。当前,杭州市的垃圾中端清运系统在车辆外观、车辆设备先进性、标准化分类清运等方面均已走在全国各大中城市的前列。

对于被认为是“混收混运”的难题,2017年4月,我们联合杭州市城管委按照“按类收集、按色收运、专车专运”原则,在国内率先推出了以“绿车绿桶、黄桶黄车”为标志的杭州标准化分类清运体系,即绿色垃圾直运车对应绿桶收运厨房(厨余)垃圾,黄色垃圾直运车对应黄桶收运其他垃圾,白色直运垃圾车收运尚未实施垃圾分类小区的生活垃圾,从而提高杭州垃圾分类运输的视觉识别度,方便市民对垃圾分类清运工作实施监督。

集团同时通过建章立制规范作业、信息化管控、建立分级巡查督查制度等多措并举确保分类收运到位。近期,又全面升级垃圾车GPS及视频监控信息化管理系统,进一步提升管控能力。截至目前,市环境集团现有分类垃圾清运专线164条,其中厨余(厨房)垃圾清运专线65条,其它垃圾清运专线71条,餐厨垃圾清运专线28条。

记 者:垃圾分类实质上是一项社会治理工作,现在最为突出的“短板”是全民参与不够,垃圾分类需要全民每一天都主动自觉参与。在推动参与方面,你们有你们独到的做法。请您谈谈你们是如何想的?又是如何做的?

张剑锋:垃圾围城,文化解围。我们近年来把社会责任当作企业业务,以文化推动为切入点推动垃圾处置破题。一是外延扩张“跟着垃圾去旅游”环境教育旅游线。2011年4月推出了中国首条生活垃圾处理“集、疏、运、填、复、用、观”环境教育旅游线—跟着垃圾去旅游,让市民亲身感受我们日常生活垃圾从前端收集、清洁直运到垃圾分类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整个流程,并面对垃圾、关注垃圾,养成减少垃圾和垃圾分类的好习惯,至今共接待社会各界人士逾20万人。二是做深内涵用“垃圾与文化”推动市民心灵减量。“垃圾围城”是个社会问题,引入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治理是破解该困局的唯一途径。为此,杭州市环境集团一直致力于营造社会共治氛围,推动社会共治模式。早在2010年9月环境集团就在杭州召开了首届垃圾与文化研究论坛,真正以文化为引擎推动城市垃圾处理问题,唤起市民责任意识、社会意识、垃圾分类减量意识。

↓天子岭静脉小镇

记 者:作为杭州的“出口”,天子岭静脉小镇承担了主城区过半的垃圾末端处置工作。“垃圾场=旅游景点”的创新做法是化解“邻避效应”的有效之举。接下来,你们将如何进一步在“最美”和“永续”方面做文章?

张剑锋:2010年3月,杭州市第一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覆绿工程——天子岭生态公园正式对外开放,它以创新生态循环为理念,完成了900万吨生活垃圾到生态公园的完美转型。生态公园的开放,开启了天子岭的绿色旅游新篇章。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完善的固废处置设施、丰富的环保教育和文化宣传载体,天子岭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悉。26年来,天子岭经历了从传统填埋场,到固废综合处置中心,到循环经济产业园,再到静脉小镇的蜕变。

目前小镇正在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希望通过旅游景区创建,全方位提升小镇的景观风貌,打造更优美的天子岭风光,继续向公众传递绿色生活理念和生态环保文化。同时,根据杭州市垃圾“三化四分”工作要求,我们将继续做好餐厨、厨余、建筑垃圾的分类处置利用工作,加快推进垃圾末端处置设施的建设,减少通过填埋处理的垃圾量,进一步提升环境,全力打造最美永续城市“出口”。

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用特别方法、解决特别难题、成就特别典范,我们将继续坚持“用心讲好小镇故事,传播生态环保文化”的文化引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产业、文化、旅游三业融合的发展思路。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财富,蓝天更是幸福。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人人都开始正视环境问题,践行环保理念,绿色发展自然水到渠成,人人拥有绿水青山蓝天的“中国梦”定会梦想成真!

猜你喜欢

清运收运杭州市
基于北斗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管理研究
——以信阳市平桥区为例
地埋式垃圾桶花样多
杭州市支援武汉医疗队等6个集体获杭州市五一劳动奖状
杭州市西湖区中小学教师作品选登
城市生活垃圾收运作业 跟踪调查分析
大机清筛路堑地段污土清理方法
浙江:温州市全力推进餐厨垃圾收运规范化
合肥:首试餐厨垃圾统一收运
杭州市萧山区美术教师新作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