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仰教育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运用

2018-03-07苏淼周素欣田洪舟

科技资讯 2018年33期
关键词:信仰教育思政教育高职

苏淼 周素欣 田洪舟

摘 要:思想政治是教育体系中的重点教学,在高职院校中能够良好地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而信仰教育是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不仅能够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价值观,还能够帮助大学生身心健康综合发展。因此,本文将基于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中运用信仰教育的意义,分析当前教育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以此提出相关运用途径,进而提升其整体教学质量,有效引导大学生能够积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并为广大教育者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信仰教育 高职 思政教育 工作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1(c)-0223-02

1 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中运用信仰教育的意义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信仰教学的最大特征即是,能够结合高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信仰教育的重要意义,是关系到自身利益发展的重要保障,并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制定学习目标,规范人生发展方向,促使他们在今后职业就业中能够实现全面发展。在高职院校中其最主要的教育目标即是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此,教师应积极寻找有效的教学途径,全方位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使大学生能够身心健康综合发展,而思政教育能够良好实现此种教育目标。但是,由于社会经济与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现象,大学生在丰富的生存环境下,对于各种院校活动的选择不为所动,更加热衷于上网打游戏,养成了不良习惯,导致精神食粮严重缺乏。因此,在高职院校思政教学中将信仰教育融入其中,能够帮助大学生有效树立正确学习观念,塑造大学生正确人生观念,进而能够良好提升高职院校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输出量。

2 信仰教育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分析

2.1 信仰教育内容与实际脱离

目前,我国在高等教育中并没有将信仰教育设为独立选修课,其主要教学途径即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而在高职院校中思政教育中信仰教育内容,存在着与实际情况相脱离的现象,其教学形式只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信仰灌输,由此在一定程度上与现实社会相脱节,并且严重不符合当代高职生的实际生活以及需求。总而言之,此种教学情况,大學生不能良好掌握信仰教育,以此不能有效提升其学习质量,进而限制了自身综合发展。

2.2 信仰教育教学古板、单一

信仰教育在高职思政教育中的运用,受传统教学形式的影响,还存在着教学方式古板、单一,并且信仰教学形式化严重,阻碍了教学成效的提升,对于促进大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思政教育中信仰教育的运用本就枯燥乏味,教师还是一味的运用传统灌输式教学,只会限制着大学生学习的积极兴趣,并且在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学习模式,教师不注重突出大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甚至在一定状况下大学生会逐渐放弃信仰学习与思政学习,进而阻碍着理想教学目标的实现。

3 信仰教育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主要运用途径

3.1 加强沟通交流,了解学生行为与思想意识

想要良好提升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信仰教育的运用成效,加强教师与大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够促进教师良好掌握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主要特征,进而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提高其整体教学质量。

例如,教师在大学生日常管理中应当时刻观察与分析学生的行为及学习习惯,也要与学生进行多交流沟通,充分掌握大学生的行为习惯与思想意识,及时发现大学生出现的心理与学习问题,进行解决。并且要对大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解答,站在大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信仰。同时,可以在思政教育中以“助人为乐”为主题,组织大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也可以将此活动展开至社会实践当中,让学生能够通过亲身体验来真正了解助人为乐的相关内涵,以此回到课堂中与大学生一起分析交流结果,可从中正确掌握大学生的思维意识与行为习惯。此外,还可列举相关实例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学,以及素养教育,促使大学生能够正确掌握信仰教育的哲理,进而实现综合发素养良好发展。

3.2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加强实践学习能够促进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各种活动形式充分体验了解并掌握正确价值观念,并且对待今后的学习能够理性思考、感知判断,形成良好的人生态度。

例如,在高职思政教育中信仰教育的运用,可以为大学生创设社会实践机会,让其运用课后时间去亲身体验与感知社会,通过各种实践环节如在敬老院做义工、和同学一起参演相关历史话剧等,促使大学生能够有效认知并思考信仰教育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由此教师再适当地引入教学,以此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进而能够良好达到其教学质量提升。同时,可以丰富校园的文化活动,将教学主要内容与大学生课外活动相结合,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组织能力以及人际沟通能力等,促使大学生在多种教学活动中,提升综合素质,有效提升思政教育与信仰教学相结合的主要教学目标。

3.3 以人为本教学,通过校园活动展开信仰教学

以人为本教学能够与素质教育目标相适应,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及综合能力发展。在校园活动中通过建设校园文化,能够充分感染学生对信仰教育相关内容的掌握,由此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能够有效渗透信仰教学,促使学生能够良好形成正确思想道德意识及职业素养。

例如,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校园活动展开信仰教育,让每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其活动当中,但是要注重所设置的相关内容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符合实际要求,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到自身个性的尊重,由此才能够使学生正真的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教学,真正理解信仰教育含义。其次,院校可积极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引入先进教学设备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环境,以此组建学生模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把信仰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学。最后,要积极丰富高职院校中的社团活动,也可以通过邀请相专家到院校进行讲座教育,让学生零距离的感受与学习相关信仰教育,从而能够促使学生有效形成价值观与人生观。除此之外,在校园活动中可通过组建思政辩论赛,科技创新大赛等丰富学生对信仰相关知识的掌握,丰富学生高职校园生活,进而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水平。

4 结语

总而言之,思政教育是高职院校中的重点教学,信仰教育是思政教育的核心,将信仰教育运用到思政教育中,能够有效塑造大学生良好人生素养,改善大学生在当今社会环境下信仰缺失的现象。因此,针对当前信仰教育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面的主要问题,积极创新其教学形式,加强与大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并且在实践教学中充分掌握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与行为习惯等,能够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关键,帮助其树立良好的人生信仰。

参考文献

[1] 李彩娟.改善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对策研究[J].理论观察,2015(11):121-122.

[2] 陈彪彪.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J].科技视界,2016(21):151.

[3] 李雅静.坚定高职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对策探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7,19(1):92-94.

猜你喜欢

信仰教育思政教育高职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加强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意识研究
信仰教育在哲学教育中的地位、作用与实现途径
网络时代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探析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鲁南地区青年大学生信仰现状及信仰教育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