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语教学与职业院校就业关系的研究

2018-03-07姚占丽戴冰

科技资讯 2018年33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就业高职院校

姚占丽 戴冰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我国各行各业与国际社会的对接更加广泛,因此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高等职业院校承担着培养高层次技术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加强外语教育,提升毕业生技能,同时解决职业类院校学生就业质量低、就业能力差等问题,是外语教学的老师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

关键词:外语教学 高职院校 就业 对策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1(c)-0197-02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我国融入国际社会的脚步逐渐加快,在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中,外语作为必要工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另一方面,由我国倡导和打造的“一带一路”建设,给全世界很大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带去了福祉,带去了走上致富路的希望,中国正在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们祖国的发展模式,为世界上贫穷落后的国家提供了中国模式、中国方案,这样一来,对我们高职院校的学生,也提供了机遇以及挑战。外语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工具,不仅可以把我国的政治、文化、理念、技术和经营模式等传播到世界各地,还可以让全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

1 高职院校开设外语课程的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部分之一,在教育特点上与普通高等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等职业教育更加注重专业的时效性,既注重专业学科的科研教育,又关注特定岗位的实践动手能力教育,同时又与中职教育的重实践轻科研模式有着本质区别。

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范围相对比较广泛,在各行各业都有高职院校学生的身影,其原因在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广,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较中职或者本科院校学生有明显优势。但是与国外接触的较少,原因之一就行语言能力不过关。由于我们国家因加入世贸组织后,大量的与国际对接工作单位和工作岗位引入我国,而外语就是通向就业岗位的金鑰匙。既然外语是新型就业岗位的必要条件,那么如何在外语教学中让学生更好地应对岗位所需,就是我们外语教学今后的研究方向。

2 职业院校外语课堂教学现状

2.1 部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缺乏主动性

从现实角度出发,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毕业后想选择更好的工作,需要加强专业课,尤其是某些重点课程的学习,认为英语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程,不那么重要。因此,高职院校的一部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缺乏积极主动的认识。

2.2 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当薄弱

目前,高职院校生源全部都是通过高考录取进入学校,而进入到高职的学生大多属于高中层次时学习成绩相对较差,因此其英语能力相比于本科学生有明显差距,尤其是英语口语,有的学生甚至在招聘面试过程中,听不懂面试题目,可见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较弱。

2.3 传统英语教学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理论教学中,很多老师仍采用20世纪80年代的教育方式,把现代英语中的听、说、读、写4种基本技能依然变成“我讲,你听”的原始方式。有的学生听得懂、说不出,有的学生看得懂、写不出,以及于原本英语水平就相对较弱的学生,对待枯燥乏味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更提不起兴趣和信心。

3 以兴趣为导向,达到提高就业为目的

3.1 外语教师自身素质能力的加强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在英语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鼓励学生树立信心,把学习英语变成自己的兴趣,通过学习,开阔视野,真正把英语用活,同时灵活掌握使用英语的技巧。另外,教师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如果英语教师自身水平不过关,那么教出来的学生英语能力肯定也不够扎实。我们都知道,学习英语,语境很重要,但是就我们身边而言,平时使用英语的地点非常少,因此,如何把课上的时间利用好,是每位英语老师必须研究的问题。所以,作为一名素质能力高的教师,必须要有昂扬的斗志,这种斗志表现形式就是教师本身上课时就要精神饱满,对自己所授课程必须有一个清晰的脉络。

3.2 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调动学生的内在因素

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一些基础薄弱、成绩长期不理想的学生,他们对英语存在一种恐惧心理,认为学习英语存在很多不可逾越的困难。因为学习英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联系才能达到一种质的飞跃,所以很多学生认为一旦跟不上、听不懂了,那就对英语学习失去了信心。在这样情况写,我们作为英语教师,应该主动帮助他们,帮助那么对学习英语失去信息的学生,使他们重拾信心,同时针对不同情况,分别制定计划,逐一解决。首先,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引入到教学过程当中,让学生充分体验、适应这种全新的模式;其次,通过表扬、激励等形式来激发学习对英语的自信,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教师本身在上课过程中也会提高兴趣,从而达到一种良心的循环。

3.3 改革传统模式,以兴趣为导向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个性明显,喜欢新鲜事物,因此英语教师的教学方式也需灵活多样,传统的教学方式早已不能满足学生对英语课堂的需要,这样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的重要方向,而改善教学方法,则是英语教学改革的前提。首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指导者,这一理念必须始终贯穿课堂,让学生去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全过程,而教师也应该针对班级情况、学生情况,制定个性的教学计划,让每位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都有获得感和被认可感,一步一步去激励他们,从而使他们真正地接受英语,最终达到获得英语能力的目的。其次,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教学辅助设备,通过外国电影、歌曲、历史、文化等多种形式去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结语

高职院校外语教师通过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学生信心,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获得英语能力,在就业过程中拥有一把金钥匙,真正地将学生送到岗位上,适应新岗位,解决职业类院校学生就业质量低、就业能力差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美丽,李映曦.高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外语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现代交际,2018(15):168.

[2] 谭丁.高职院校外语教师创新思维培养策略探究[J].英语广场,2018(10):108-109.

[3] 姚瑶.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旅游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7):195-196.

[4] 付梦蕤,吴安萍.“一带一路”建设的语言人才需求及高职院校应对方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0):5-11.

[5] 李晓红.“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多语种专业群建设[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40(3):74-78.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就业高职院校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Washback Studies Used in Practice Teach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