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量度问题

2018-03-07林荣宗

新课程·下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林荣宗

摘 要:史料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使用史料展开教学是历史学科的教学特色。教师使用史料存在一个量度的问题,不足和过度都会对学生的发展不利,因此从高中历史教学史料运用原则和史料的应用策略方面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量度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史料运用;量度問题

高中历史学科使用唯物主义观点对人类的进步和发展进行阐述,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意识以及人文素养。教师使用史料就是将历史的真实故事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从历史痕迹当中捕捉信息,提升历史意识和历史认识,但史料的使用需要有一个度,教师只有把握好这个度才能让史料发挥出其具体作用。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量度原则分析

1.典型性原则

教师教学历史课时具有一定时间的限制,因此高中历史教师使用史料进行教学需要坚持典型性的原则,即教师应更加认真地 筛选历史内容,将历史教学和史料之间进行更多的联系,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典型案例,还原历史本来的面貌,让历史能够被学生所认识,充盈自己的历史知识系统。

2.可靠性原则

历史本身是真实客观的,但是现实中很多视频、小说以及影视剧等对历史的真实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改编,可以说是进行了二次创作。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纠正学生对历史的诸多不正确看法,运用史料更正学生的错误认识。史料运用必须遵循可靠性的原则,即选择适量的史料给学生介绍历史事件,然后找到史料的根据。若是遇到有争议性的历史问题就可以陈述每一个方面和每一派别的不同看法,最后让学生自己去内化,避免主观臆断,对学生进行引导,由此构建正确的历史意识,这样的讲述也更加客观[1]。

3.量力性原则

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还需要遵循量力的原则,教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和知识发展水平以及接受的具体能力进行分析,一般选择非常简短和容易理解的史料,由浅入深,由简到繁,从部分到整体,有顺序地进行合理的教学布控。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量度策略分析

1.恰当地运用和选择教材中的史料

教师针对当前现成教学史料不足的问题可以选择教材当中的其他历史材料。教师教学中要使用多种方式进行史料选择,这样除了能够给学生带来新鲜感,让学生学习更具有积极性,还能够帮助学生对历史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化解,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例如,《五四爱国运动》是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中的第16课。教师在讲解《五四爱国运动》的过程中,恰当运用教材当中的历史材料,关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特有功能,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及其爱国主义教育。

教材中的史料有很多,教师要有选择、有计划地带给学生。史料选择需要按照教学目标进行,使用非常典型的史料。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按照课程重点和难点,按照教学目标有针对性、有选择地进行史料的摄取,史料的选择要和学生学习有共同点、有共同的思维,进而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教学主题,有助于学生体验历史、感悟历史。典型资料的选择可以减少史料过量、效果不佳的问题[2]。

2.量力补充使用课外史料

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在课堂上会有不同的反应,因此按照学情的不同,教师可以进行史料的不同运用,适当补充一些课外史料,让学生更容易消化和理解这部分历史知识。即在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基础之上选择适度的方式进行课外史料的补充运用,秉承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都可以被学生所接受。

例如,教师在教授《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的过程中就可以量力选择史料,补充一些现代材料,然后给学生更多不同的感受,学生若是对于最初的电气发展历史感兴趣,就可以充分使用原有史料;若是对现代化电气感兴趣,就可以使用史料和补充现代资料相结合的方式。

3.注重史料运用与问题设置相结合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已经明确提出,教师教学中还需要对学生加以多方面的引导,让其对历史事实有清晰的认识,要使用分析和综合的方式、比较和归纳的方式建立起历史思维,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教师在问题设置方面就需要更有深度,可以使学生深入地思考,以免发生史料过度的问题,学生在此种史料的了解学习基础上,思维得到了横纵多个方向的发展。

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美洲与亚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过程中,在给学生提供一些史料之后,指出当时东盟成立的背景是国际:美苏冷战威胁;国内:区域辽阔,国家众多,民族和宗教多样,互相冲突时有发生。东盟成立的目的是联合发展、自强,促进区域和平、稳定、进步和繁荣,抗衡大国。让学生充分思考,然后给学生提出问题,经济区域一体的影响是什么?站在全球化的角度,认识欧盟与亚太经合组织哪一种更有利于全球化?学生对这样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就能够对历史进行更加全面的把握。

另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查找史料、发现问题的相应作业,到图书馆观看一些史料视频、图片等等,让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和网络资源当中找到历史典型问题,将自己所查找到的资料展示给同学,丰富视野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探究精神,让学生对史料的运用有正确的认识[3]。

综上所述,本文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量度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高中历史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历史,从历史文化当中总结经验教训,以此更好地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教学可以使用史料为历史课堂添加光彩,但是史料运用的程度是关键,不能过多也不能不足,因此选择经典的、切合学生实际的史料,利用教材中的史料,补充课外史料,然后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才能达到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邱聪伟.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知识的合理运用[J].学周刊(A版),2014,11(11):83.

[2]冯小飞.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策略[J].科学咨询,2016,22(6):141-143.

[3]苏佳楠.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学园,2014,14(28):95-96.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实践探索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基于选考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随想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