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优势与策略
2018-03-07梁保胜
梁保胜
摘 要:近年来教师行业的准入门槛不断提升,人们对于教师专业性的要求也随之增强,如何帮助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微课的出现给这一问题带来了全新的解答思路。在此对微课的性质、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微课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能够给予哪些帮助。
关键词:微课;专业化发展;策略
一、微课的特点
(1)时间短,一段微课视频的长度最长不会超过10分钟。与传统课堂45乃至90分钟的时长相比,微课占用的时间更短,实现了碎片时间的充分利用。
(2)内容凝练、主题突出,由于时长短小,每节微课只会详细重点讲解一个知识点或一道题目,内容突出、讲解透彻,教学效果更好。
(3)场景化、主体化,微课并不是被分割的教学片段,而是一次完整的课堂教学,教学内容包括课程设计、教学素材、视频、PPT、文字、图片等要素一同构成了一节完整的微课,实现了场景化的主题式教学。
二、微课应用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优势
1.丰富的资源和广泛的交流空间
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是我国教育行业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一线城市与边远乡镇、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不同地区与学校的学生享受的教育资源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是不平衡的,但是依托于互联网得以发展的微课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现状,教师将自己的微课资源上传至互联网共享,或者下载其他教师上传的课程资源进行学习,通过互联网这一媒介与其他教师一同交流经验,开展教研,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2.打破了时空和人数的限制
与传统面授课堂所不同的是,微课教学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只需要一台联网的终端设备,学生可以在任意时间和地点开展学习,不像是面授课堂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前往固定的地点开展学习,实现了学习时间的自由分配,同时由于微课时长较短,教师还可以利用上下班、课间等碎片时间随时看完一节微课,实现了碎片化时间的充分利用,并且依托于互联网的微课只要网络带宽足够,可以承载的听课人数要远超传统课堂,满足了人们大规模学习的需求。
3.录制、呈现方法灵活多样
微课的制作门槛极低,只需要一部手机便可以完成课程的录制,不需要购买专业的录制工具和剪辑软件,并且微课的重点在于内容而不是形式,因此设备的简陋并不会对课程的质量造成负面的影响。
4.反馈及时有针对性
由于微课具有时间段、内容集中、主题鲜明的特点,因此人们在学习课程后提交的反馈意见也较为集中,这种集中性的反馈可以让课程制作者在短时间内了解自身课程的优势和缺陷所在,进而推动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此外,由于互联网上人们互不相识,评论者无需估计相互之间的身份,评论数量会更多,内容也更加直接,关于微课的最终反馈也会较为客观,对于教师的发展、提升是较为有利的。
三、利用微课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
根据上述微课的特性和优点,笔者提出以下几种应用方法:
1.建立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当前教育部提出的三通两平台建设就是一个很好的先例,可以将微课平台与其进行整合,此外,汇聚资源建设平台的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课程选拔机制,只有优质的教学资源才具有被分享、传播的价值,每一地区都要建立相应的资源共享平台,不仅用于内部的学习、交流,也可以同外部建立共享、互换这类的合作,从而满足当前教学追求个性化的要求。
2.组织教师利用微课开展教研活动
(1)利用微课开展个案研究。个案研究内容来自于真实的教学实践,利用微课教学,可以利用一些典型的、有趣味、有意义的故事制作成一堂微课,这样能充分激发学员学习与探究的兴趣。微课程的理论是把理论、大学问嵌入小现象或小问题的解决过程当中,以小见大,通过这种导航的方式,缩小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便于教师的理解和应用,并能够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
(2)利用微课进行集体攻关。在教师研修过程中,可以以微课展现的微问题为中心,针对问题进行集中的公关、研讨。例如授课前,授课教师可以事先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制作成相关微课程。然后再组织教师进行集中观看,微课课程能很好地展示课程的重、难点,为要讨论的内容划出了一个清晰的脉络。然后再由授课教师针对相关需要研讨的问题提出问题,进行集中讨论,集思广益,进行教学重点的攻关。在攻关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学习其他教师的寶贵经验,增加自身的教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总而言之,微课本身所具有的时间短小、内容精悍、主题突出、打破教学资源分配不均衡等优势,使其更多地应用在教师技能的提升与培训工作中,依托微课工具,教师完全可以自行完成开展学习和培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带动这个教育行业的水平提升,推动教师专业化进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陶凤.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上旬),2014(3):44-45.
[2]李颖.解读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系统结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130-135.
[3]刘秀江,韩杰.对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的诠释[J].教育科学研究,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