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入微课,点燃化学课堂的“催化剂”

2018-03-07王菁

新课程·下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催化剂化学微课

王菁

摘 要:微课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其短小精悍,主题性强烈。在课堂中巧妙灵活地应用微课辅助教学,能够显著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针对初中化学,浅谈了几点高效引入微课进行课堂教学的策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義。

关键词:微课;化学;实验

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为教学应用带来了巨大的灵活性。对于初中化学当中抽象的微观世界,微课具有更直观、生动的优点,能够促进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因此笔者认为,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当代教师应当善于引入微课,点燃化学课堂的“催化剂”。

一、展示微观世界,助力想象

初中化学中涉及很多微观世界的知识,学生看不到、摸不着,很难去理解与记忆。微课的使用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通过简短的视频向学生直观、生动地展示微观世界,助力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理解与记忆相关化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比如,笔者在对“分子和原子”这一节的内容进行教学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分子的性质,笔者通过微课动画向学生展示了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所发生的变化。首先笔者通过微课向学生展示了水加热变成水蒸气的动态过程,通过观看动画,学生可以清晰直观地发现:水变成水蒸气时,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学性质也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紧接着笔者向学生展示了过氧化氢H2O2在分解时的变化,学生可以发现,过氧化氢分解时,H2O2分子变成了水分子和氧分子,不再保持原有的性质。通过微课,学生对化学变化的实质形成了深刻的理解:化学反应中,分子变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成新分子,高效实现了教学目标。

二、提供安全素材,视频实验

化学是一门基于实验的学科,然而一些化学物质本身有毒或者具有腐蚀性,不适合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向学生展示实验操作的过程,利用微课的方式给他们提供安全的学习素材,提高其学习效率。

比如,笔者在对“燃烧和灭火”这一节的内容进行教学时,为了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中来,笔者首先链接了氢气爆炸的实验视频让学生观看。视频中操作者将一个易拉罐底部放一根木条平稳放在桌面上,使罐的下口与桌面有微小缝隙,方便氢气排出。易拉罐顶壁中央事先开了一个小口,并用木条塞住,内部事先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满了氢气。随后操作者拔掉小木条,用火柴在小孔处点火,过了一会儿后,学生可以观察到,易拉罐发生了爆炸,现象非常震撼。看完视频实验后,学生都非常好奇易拉罐为什么会发生爆炸,紧接着笔者引入了新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燃烧的条件与原理进行分析与研究。在上述教学活动中,笔者通过利用微课向学生展示了一些具有危险性的实验,拓展了教学资源与空间,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弥补客观不足,生动展示

初中化学的学习中涉及很多的实验,然而因为学校经费有限或是教学进度等原因,教师难以一一引导学生展开实验操作。微课能够弥补客观不足,用视频的形式向学生生动地展示具体过程,既能节省时间与经费,同时也能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笔者在对“燃烧与灭火”这一节内容进行教学时,在课上笔者向学生介绍了氧炔焰切割金属的实验,由于学校没有电气焊设备,无法给学生进行实验演示,于是笔者采取了讲述的教学方式,向学生介绍了氧炔焰切割金属的原理及所蕴含的化学知识。然而在笔者讲述后,有些学生反映自己并不能深刻地理解,并且希望能够观看实验现象。于是笔者在课下从网络上搜集相关视频上传到班级群,让学生以微课的形式展开进一步的了解与学习,生动展示了实验的操作过程及现象,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四、点击重复功能,自主复习

微课具有精炼、碎片化的特点,它以短小精悍的形式,呈现一个个小的知识点或技能。微课的这一特点能够有效促进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教师可以将重点、难点问题制作成微视频,然后发送给学生,这样学生在忘记或者没有跟上进度时可以反复观看,自主复习,提高学习效率。

比如,笔者在对“质量守恒定律”这一节的内容进行教学时,针对一些典型例题的分析与求解录制了视频供学生课下反复学习。例如,视频中分析了如下例题: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元素和(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视频中笔者对该问题进行了思路分析,首先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以初步表示为:蜡烛+O2→CO2+H2O,根据原子种类在反应前后不变的道理可知,生成的碳原子与氢原子来自于可燃物,而氧原子既有可能是来自于空气中的氧气,也可能来自于蜡烛,因此得出结论:蜡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有氧元素。最后笔者又重点强调了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原子的三不变,以加深学生的认识与理解。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在课下根据自己的基础与接受程度控制视频播放的速度与次数,很好地满足了学生个性化与深度学习的要求。

综上所述,教师通过引入微课能够有效实现“展示微观世界”“提供安全素材”“弥补客观不足”“点击重复功能”等教学活动,显著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总而言之,在教育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当与时俱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与探究。

参考文献:

[1]张金凤.浅谈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1):40-41.

[2]陆凯.从“微课”视域角度进行初中化学教学实践[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4(8).

猜你喜欢

催化剂化学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直接转化CO2和H2为甲醇的新催化剂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新型钒基催化剂催化降解气相二噁英
掌握情欲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