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我们一起帮孩子放下手机

2018-03-07张彬丽刘昌国

新课程·下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中学生家庭学校

张彬丽 刘昌国

摘 要:手机早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然而中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不成熟,沉迷手机的问题日益突出,影响了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基于此,就家庭教育和学校管理两个方面浅谈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有效管理办法。

关键词:中学生;沉迷手机;家庭;学校;管理

新经济、新文化、新观念在发展,手机脱离了奢侈品的范畴“飞”入了校园,成了中学生的宠儿,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手机便利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带来了许多好处,让学生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国内外新闻,利用闲暇时间看电影小说、听音乐、玩游戏,使身心得到放松。然而,因为中学生容易对新鲜、刺激的东西感兴趣,而本身自控能力又不是很好,所以好多学生不能恰当使用手机,利用手机的好处,反而对手机过度使用,出现了对手机的依赖、成瘾、着迷等现象。这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既阻碍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占用了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让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急剧下降,耽误了学业。如何对中学生的手机进行有效管理,成了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热切关注的问题,成为学校管理的主要部分,现结合我校学生当前普遍使用手机的现象,就家庭教育和学校管理两个方面谈谈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有效管理的办法。

一、家长要从以下几方面引导教育,让孩子远离手机危害,保持身心健康

1.发挥家长本身的榜样力量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每天都在观察父母,受到父母一言一行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身教重于言教,身体力行强于空洞的说教。而现在,因为工作或是娱乐的需要,不少家长一有时间就拿出手机玩耍,吃饭睡觉都在看手机。可想而知,这样的家长,不管他如何声嘶力竭地要求孩子不玩手机,孩子都是不会听的。因此,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

2.營造适合孩子学习生活的家庭氛围

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关心、亲密融洽,家庭关系要保持和谐。家庭人际关系如果不和谐,经常吵吵闹闹,对孩子是一种心理干扰、情绪压力,孩子会产生焦虑、恐惧、厌烦等心态。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常常会通过在手机上打游戏、聊天、看视频等打发时间、发泄情绪,久而久之就会沉迷于手机不能自拔。所以,父母要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

3.培养孩子健康的兴趣爱好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和爱好,比如下棋、打球等等,家长要善于发现并培养。有了健康的兴趣爱好,孩子在课余时间就可以参加这些有益的活动,这样,孩子在锻炼身体、娱乐、交友的同时,也不会只依赖手机,沉迷上网了。

4.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

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从小就读纸质书的习惯,让孩子从健康的书籍中获取知识、找到乐趣,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提高孩子的思想境界,这样也能避免孩子沉迷手机网络。

5.做有原则的家长

家长要经常和孩子沟通,也要多和老师联系,了解孩子使用手机上网的情况,一旦发现有过度使用情况,就要批评教育、严加控制,万万不可放任、纵容。

二、学校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帮助学生远离手机危害,保证健康成长

1.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通过德育课堂的教育和班级主题班会的教育,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确定人生的目标,改变对待人生、学习的消极态度,正确认识自己,看待自己,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主要精力都用到学习上和对未知的探索上。

2.改革教学模式

旧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也是学生厌学的原因之一,学校应出台措施鼓励教师改革教学模式,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让自己的教学能吸引学生,让学生爱上学习,而淡化对手机的兴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为了把学生从虚拟时空拉回到现实生活,就要根据学生的喜好,举办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来吸引和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和精力,比如可以大力发展学校社团,成立兴趣社团,由教师指导,学生自发组织相应活动,丰富学生自己的业余生活,满足学生的社交需求和自我发展需求。

4.购置最新图书、报刊和杂志,全天为学生开放图书馆、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为学生丰富课余文化生活提供方便

5.指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利用手机快速获取学习信息,给学生提供学习网站、学习软件;通过QQ、微信多与学生交流,通过动态和朋友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认真疏导,逐步帮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手机。

总之,管理学生的手机,家长和学校要互相沟通配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疏堵结合,既要为学生提供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环境,又要为他们提供便捷的获取资讯和释放压力的途径,同时实施行之有效的手机使用制度,这样才能够让他们既充分享用到智能手机带来的巨大便利,又不至于患上“手机病”。

参考文献:

[1]李彦辉,张朝东.信息化时代中职生智能手机使用的管与理[J].教育界,2013(31).

[2]程雪飞,裘建军.中学生带手机现象调查及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5(22):37-39.

猜你喜欢

中学生家庭学校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学校推介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