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微课进行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实践调研
2018-03-07李敏韬
李敏韬
摘 要:微课对于提高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着极大的作用,当然,在微课程技术相对发达的今天,老师对微课进行适当的利用能够有效地减少教师的备课压力,也能够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老师可以将节省下来的时间进行课程的创新,学习更多的知识提升老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与此同时,对学生因材施教,能够具有针对性地解决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实现优质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微课;高中英语;语法教学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微课程是什么,微课程具有哪些形式,开设微课具有哪些好处、微课的主要制作过程等几个方面。微课程主要是按照新课程的标准、学校的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教学为实施手段,记录并分析老师在课堂内外教学过程中的某个重要知识点和教学的某个重要环节。
一、开设微课程的好处
微课程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具有形式多样,类型丰富的优点,教师在开设微课程的同时,不仅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还可以充分展现广大教师课堂教学中的创新与奇思妙想的举动,从而充分展现课堂教学过程中先进的教育方式,娴熟的教育整合能力,深厚的教育功底,还有老师们与众不同的教育风格。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等待我们解决的问题。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也不能仅仅依靠学生在课外通过自学和课外书的帮助就能提高对知识的接受程度。而微课程就是通过视频教学,给同学们展示真实的教学情景,带来大量真实有效的信息。针对老师在上课过程中不能对同一个内容讲述多次,也不可能给不同性质的学生因材施教地进行难点重点分析,所以微课程的出现给老师和同学的学习生活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二、微课程的主要形式
1.与语法相关的有趣图片、音频还有视频
一个语法项目可以用一个微课程形式来讲解,对于语法重点难点的细致讲解,精彩到位,所以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语法内容制作不一样的微课程内容进行讲解。精彩严密、恰到好处的语法讲解,不仅能一针见血地切中习题要害,还能激发学习学习的动力,对于英语语法的总结以及微课程在实践应用后的教学反思以及最终形成的资源,能够更好地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
2.微课程能够对语法重点难点进行细致的讲解
老师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前通过自己学习,找重点、划难点,让同学在上课之前就带着疑问的心态,在老师进行授课时仔细聆听,课堂上能够和同学进行分析讨论,课后也能寻找老师询问自己依然没能搞清楚的问题,这样的方式既促进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也加强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沟通,使学生在课堂上抓住了主动权,学生的发散思维也能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率。最后,老师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将学生普遍都存在的问题,在多数老师讨论之后制作成经典形式的微课程,提供给不同老师使用,以便于减少老师对课堂时间的浪费。
三、微课程的主要制作过程
1.确定微课程的主题
老师选定即将要进行讲授的语法内容,主题可以是一个具体的语法知识点,也可以是一个语法系列,然后将其分成几个具体的语法知识点,归纳出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重点难点,花足够的时间对这部分知识进行讲解、接收和消化,对于一些简单的内容,只需要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课堂上进行了解,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2.微课程的设计
这是整个微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其设计形式必须合乎教育规律,体现现代教育理念,能够极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够被大部分学生轻易地接受,另外,老师在设计时需要思考周密,设计版式需要符合当代学生的潮流,加入老师的一些奇思妙想和个性化教学理念,使微课在最大程度上达到教学目标。
3.视频的拍摄和录制
老师需要对各种剪辑软件进行了解,借助于各种硬件和技术,制作出最好效果的视频,保证视频在播放时画面清晰,音色良好,无杂音。
4.后期的加工
老师视频录制完成后要对所要讲解的知识点进行审核,仔细检查有没有什么实质性的错误。视频的画面和声音有没有搭配不和谐,有无跳帧情况,为了保证后期的播放效果,这些都是需要及时发现并改正的。
5.审核发布和学生的反馈
发布微课程最终目的就是教育学生向互联网上优秀的学习者借鉴,微课的思想理念是否能够进行广大范围的传播,内容是否积极向上,必须通过专业人士的认真审核,以至于不误人子弟。学习者在借鉴该视频之后能否给予帮助,授课内容是否能够接受,教学效果是否明顯,这些都需要有人给出意见,才能够给制作者一个变得更优秀的机会,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给出的反馈总结优缺点,进行深刻的反思,形成最优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
微课程应用于高中生的英语语法教学时,一次制作便完成永久定型,可以给更多的人使用。形成有效资源之后,可以减少教学资源的重复使用和浪费,降低教师备课的压力,让老师把注意力都放在创新和丰富自己学术能力上。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2]胡铁生.区域性优质微课资源的开发与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