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渔”而不授“鱼”
2018-03-07谢春娥
谢春娥
摘 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我国古代人民传道授业的有效思想,也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它在很大程度上与如今提出的素质教育、发展人的终身学习能力有很高的切合性。在高中数学的课堂探究中,数学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心理方面入手,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使其化为一种常态,促使青少年进一步与未知世界接触,得到最为深刻的体会和认识,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教学方法
如今新一代青少年的自主意识越来越淡薄,不仅表现在生活方面,如自理自立能力缺少、过于依赖父母等,还表现在了知识的构建上,如自主思考过程几乎没有,作业抄袭、实验造假等。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的成长,还威胁着教育事业的正常发展。故而,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数学教师应当重视青少年自主探究的过程,而尽量避免使用背诵、纯理论说教的教学方式,如此,锻炼学生思考,发散其思维,激发其创新意识,实现数学高效教学。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提出“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理念,即强调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激发其学习兴趣,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的基础,探索未知领域,摆脱对教师的过分依赖,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当时这一思想一经提出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直到现代影响依旧深远。直至现在,新课程改革的思想中依舊对此做出了相关的强调,提倡学生主动构建、合作探究数学知识,让学生体会到发现数学和创造数学的成就感和乐趣,让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让学生在“动”中得到真知。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实践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构建。
二、引导高中生自主探究数学的实践方法
(一)利用故事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其实数学知识与很多名人、名著之间有一定的关系,比如众所周知的圆周率的计算与祖冲之之间的小故事;“杨辉三角”与南宋数学家杨辉之间的故事;数学常用的计算器及算盘与人民日常生活的故事等,这些小故事都似乎指向同一个焦点,那就是其实数学知识并不是那么高不可攀,它最终的形成和发现,也是无数的数学先哲所做出的探究和总结。而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这些内容还原到课堂中,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由来,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样不但能优化数学知识的系统构建,还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具体来讲,高中数学“等差、等比数列”可谓教学中的一大重点和难点,很多学生由于在前期缺少学习兴趣,而影响到了后期的数学学习,对此,教师可以引入“舍罕王与国际象棋的发明人(给麦粒)”的故事,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国王连一盘棋局的麦子都没有铺满就输了呢?”当学生真正靠自己的思考得到答案时,其自主思维方式便已然培养成功。
(二)利用游戏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无论是小学生、初中生还是高中生,他们对于游戏的喜爱都是没有区别的,游戏可以锻炼人的智力,陶冶人情操,激发人主动思考的欲望。相比较于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游戏教学更能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所以,在教学的导入上我们不妨结合此种方式。比如,在教学必修一中“集合”的相关知识时,有些学生不懂得“交集”“并集”“子集”等数学概念的含义,以至在此种试题中屡屡失分,为此,我们可以采用游戏动手“画一画”“摆一摆”等,让学生动手做出相应的图案,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如,在教学“函数”的相关知识时,我们更可以结合多媒体视频教学的方式来展开,而避免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徒手纸张绘制,不仅效率低还不便学生观察和分析,教师这样让学生亲手动手操作多媒体软件的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也提升了数学知识教学效率,实为一举两得。
(三)利用趣味诗词的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在数学知识的导入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利用的一种方式就是以诗词引入,古诗词文化不仅是我国优秀的精神食粮,更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的利器。如在帮助学生分析某个立体几何图形的面积或者周长等问题时,有些学生的空间思维意识不高,如果教师不加以启发,他们的思维方式只会停留在二维,但是此时如果我们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来引导学生,那么其自然就会在理解诗词意思的基础上,自主向三维领域靠近,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兴趣,便于其解析几何问题。
概言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想是我们古代人民留下的智慧,在今天应当传承和细研,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高中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自主知识构建能力,锻炼其数学思维,构建高效数学课堂。从学生综合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也是适应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体现。
参考文献:
[1]马桂萍.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5).
[2]张志业.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文理导航(中旬),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