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高中课堂教学管理改革思考

2018-03-07王增利

新课程·下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高中课堂教学管理新课改

王增利

摘 要:“新课改”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简称。新课改是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基础教育方面实行的一次影响深刻的变革,主要是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的一次深刻改革,也是一次关于教育理念的革命,更是一次“教”与“学”的重大革命,而高中教育是连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重要桥梁,是学生由中小学基础教育跨向大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因此,高中课堂的教育和管理至关重要。自从新课改的浪潮在全国兴起之后,高中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育手段等,重点探究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课堂应该采用怎样的教学策略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课堂;教学管理;策略

经济的加速发展,促进科技的进步,让我们的世界处于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的更新就更加重要,教育要赶上知识变更的速度,就得加强相关认识,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思维方法。当教育理念更新了,知识系统也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人们就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并且完善自我,以更好的状态适应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的诸多教材改革并没有产生显著的效果,也未影响教学形态的变化。因此,教学管理改革仍然任重道远,教师要具备丰富且扎实的知识功底,才能成为全能人才,抓住课堂效果和课堂活动。

一、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模式

建立人本教学管理模式,让人的发展通过群体活动产生,并且促进人的其他领域的发展。群体有着强大的互相影响作用,并且为学生的情感发展提供相对有效的场景,为学生塑造一个完全平等和团结乃至尊重的组织氛围,这对于教师提供了很大的感召功能。学校领导要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并且努力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从而减少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障碍。充分发挥领导的领导水平和用人能力,让学生的受教育更加理性,体现教学的公平性和教育性。教师充分强调教材的新改革,并且将其实施到具体教学中,创造具体而有效的教学环境,为孩子们培养一种尊重别人、平等待人和平等合作的自强意识。教师要对学生的未来提供一种发展的机会,一方面能够促进其成长,另一方面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能力,并且让学生在不断提升个人能力的同时也不断地发展个人专长。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有力的支撑,成为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最佳連接,营造一个相对愉悦的课堂氛围和师生关系是比较重要的事。教师要尽最大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探索教学管理最基本、最有效的形式。

教学管理的重点是要积极引导,在一系列经验和条件搭建的基础上,教师要十分重视人文情怀,关怀自己的学生。与此同时,学校也要对教师予以人文关怀。学校要在进行校际合作的时候,多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案例性的指导,这样学生的学习目的更加明确,认识更加清楚。教师在开发课程时要有针对性,成为钻研者,让自身获得成长。

二、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

校本教研是学校教研的一部分,通过相关的调研,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学习机会,也让学校教研活动形成蓝本,并且有章可循。这也客观上促进了教研活动的推进,并且为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进步提供了更多有效的体验,对教学改革的益处也很大。

之前的教师在教学以及管理中严重缺乏大局观和全局观,造成了教学管理和教学的巨大压力,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反思,加强创新活动,将其作为实践的引导者。学校对于教学的研究必须要从校本教材出发,成为实践的重要力量和支柱。学生要配合教师的行动,通过对教师的相关行为的认可,从积极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个人水平。

三、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

新课程改革要对课程评价予以重视,大力倡导学生立足于当前发展现状,进行自我评价和改革。学生要形成理论手段,乃是变革的重要意义。学校务必要建立评价反馈机制,来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在教师的积极努力下,要大力发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基础教育课程的学习提供保障。同时教师要积极自我反思,提高教学水平。关于评价体系的建立,除了发挥教师自我评价外,也要充分调动一切力量形成综合评价体系。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全面教育,并且以自身专业的眼光来对学生加强要求。

新课标的改革是对发展评价做出要求,并且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大的成长空间。对于教师的评价要从工作难度和态度以及工作量、三维目标的实现等角度出发,进行有机结合。教师的评价要尊重教师的个性特点和差异,给予极大的人文关怀,并且使之全面了解自己,让学生获得进步和成长的同时接受更加科学合理的教育。

四、建立课堂教学评价新模式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资源,课堂评价有助于教师挖掘更多的学习资源提供给学生。教师对教材的二次开发,要体现民族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充分地挖掘一切优秀的教学要素,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创意,形成自我创意风格的同时,要将教学价值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学生参与度高低也成为教学课堂评价的重要指标,一堂好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势必很强,也能更好地调动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生展现新的课程理念,也能将教学目标明确化,让学生有效地参与课堂组织活动,这是教育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践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10-140,252-260.

[2]陈旭远.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91,154-233.

猜你喜欢

高中课堂教学管理新课改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高中课堂生态问题的探讨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浅析高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
构建高中日语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