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朗读能力培养策略初探
2018-03-07孟颖
孟颖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生语文朗读能力的培养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小学语文教学仍存在学生缺少兴趣、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针对小学语文朗读的现状提出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营造氛围,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兴趣;教师自身等方面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能力;培养
一、小学语文朗读的现状
1.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类似“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丧失了课堂的主观能动性。
2.教师不能积极主动地转变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常年如一,学生对课上讲到的知识只是死记硬背缺乏理解,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学生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充当着知识的传授者,更承担起了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领航人,在一些方面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过于严格,导致学生对教师从心底产生一种恐惧感。
二、小学语文朗读能力培养策略
1.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教师应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创新,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当中。改“教师讲”为“学生讲”,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并小组内选出朗读员,对于朗读员没有充分表达出来的感情其他组员进行补充,并对表现良好的小组给予奖励。这种让学生走上讲台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把讲台这个大舞台真正让给学生,让学生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
2.营造氛围,创设情景
改变传统朗读教学没有新颖的教学手段,常年如一的教学方式。在朗读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改变传统的朗读,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有感情朗读,将个人感情融入人物形象。例如,让学生自由結成小组朗读二年级下册《狐假虎威》,每四人一组分别朗读旁白、老虎、狐狸,在朗读的过程中通过不同学生对不同动物的朗读加深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性格,并将自己的感情真正融入角色当中,通过朗读的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加深对“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理解。
(2)运用多媒体技术,在上课之前运用多媒体将课时要求展现出来,并运用多媒体让学生了解阅读的背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例如,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首先在上课之前让学生通过视频观看有关大禹治水的故事,从而有一个初步认识,在朗读过程中更能体会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感情,改变传统的上课模式,让学生感受课文的内容并通过自己的理解把课文内容表演出来。
3.培养学生兴趣
如果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么兴趣就是孩子学习最好的老师。例如:
(1)在课余时间经常组织学生参加读书会,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敢于质疑教师。
(2)在班级内开设读书角并设立读书日,在读书日学生与教师一同读书共同进步。
(3)鼓励学生参加类似文学讲座的文学类活动,让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并由此激发阅读的热情。
(4)在课余时间鼓励学生阅读并通过自己的理解表演,在班级内成立话剧社,让学生在阅读之余,通过表演的形式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表现出来。
(5)在班级内成立朗读小组,让学生自由成组,阅读之余用自己的理解将文章有感情地表达出来。
4.教师自身方面
(1)提高自身素质。新课标改革之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断更新,教师由原来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与学生共同学习进步,所以教师在要求学生不断进步的同时也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与学生共同进步。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不断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教师在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还应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逐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并提高其道德素质,例如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调研活动以及经常与其他教师进行互动,相互取长补短。
(2)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在课余时间,教师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师可以成为学生的朋友而不是一种威严的存在。在课余时间,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并逐渐消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例如,在课下教师积极了解学生情况并对有问题的学生给予帮助,在课余时间经常与学生进行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诚信感。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案,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方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有梯度的教学方法给他们安排不同的阅读任务。
(4)合理利用教学设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美文的朗读,在课前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视频,让学生在阅读之前了解文章背景并且可以带着问题去朗读,在朗读中寻找答案,这些让朗读更有趣。
(5)在班级内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对朗读产生兴趣,进而在不断学习中提高朗读的能力。
自古就有适者生存的道理,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改革,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育模式,以适应新课标要求的教师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推进社会向更好更快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张召旭.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的方法策略探究[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4(4).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