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18-03-07冯国桂
冯国桂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方法都走进了课堂,以前听都没有听过的教学新名词:交互白板、思维导图、探究性学习等映入眼帘并投入使用,越来越多的教学手段,在改革的大浪潮中显得微乎其微。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形象性比较强的、可视化的知识表征工作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就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意义和应用策略展开讨论,抛砖引玉。
关键词:小学英语;高年级;思维导图;阅读教学;意义;应用
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相比较于传统重视分数的教学模式来说,人们更加注重能力的提升,同样,在教学中,教师越发注重教学方法、手段以及策略的选择和应用。尤其是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材发生了变化,英语教学内容进行了拓展,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听、说、读、写作为阅读的四大要素,在英语教学中作用重大。其中阅读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能正面反映学生对于语言知识的认知情况,而且还能侧面帮助学生拓展知识,丰富语言,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所以,如何提高小学英语的阅读质量是当前每一位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意义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模式,能够将抽象的思维转化成便于观察、学习、记忆、思考的“地图”,不仅有利于学生脑发散思维的展开,而且还能降低教学难度。它是帮助学生认识和学习英语的一种重要的认知工具。分为以下三点着重探讨:
1.思维导图能够增强学生的宏观理解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性的学科,一篇文章中的英语单词、词汇、句型、适用的环境,使用的习俗等,在于“庞”与“杂”上不亚于我们的汉语,再加上学生没有特定的语言环境,学习中倍感吃力。所以,抛开这些琐碎的东西,让学生从宏观上对课文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是学生开始阅读基础。利用思维导图就可以将文章中的脉络用点、线、面的形式铺展开,让学生能够直观了解并在脑海中建立清晰的文章脉络,理清文章中的知识点和内容,有效提高学习的质量。
2.思维导图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英语阅读产生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去阅读,才能主动构建知识,形成能力。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能够让英语知识变得更加鲜活,黑白的字母,变成了彩色的图形, “规规矩矩”的词汇,变成了“身姿妙曼”的少女,英语变得更加有趣味性,同样也会刺激学生产生对英语新知的探索欲望,从而提高英语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
3.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思维
思维方式的不同体现了每一个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差异,因此,英语教学中学生智力和能力上的培养,教师必须紧抓学生的思维方式,以此为突破口,有针对性地进行学生良好思维方式的培养。思维导图就像是一张结构清晰的地图,能够将课文内容层层深入,让学生如抽丝剥茧般解决问题,得到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阅读教学,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对阅读材料有一个整体的、直观的了解,因此,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教师首先要抓住所学材料的中心点,并结合该点制作相应的思维导图,尽可能做到通过思维导图将阅读材料复述出来。在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可以在课堂的各个环节中应用。
1.在课前使用思维导图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科学,合理地制作思维导图,在学生进行课文阅读之前展示思维导图,并对简单介绍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初步了解即将面临的语言材料。这样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提前对内容有了初步的感知,阅读时,难度就会降低,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2.在课中使用思维导图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教师在使用思维导图时,要充分关注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让每一位学生通过阅读英语文本都能进行简单的思维导图制作,并能讲解自己图中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在自主复述阅读材料的同时,加深对文本资料的了解。此外,教师要对学生制作的思维导图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与学生共同理解材料中的重难点。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3.在课后使用思维导图
在课后使用思维导图时,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材料,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通过二次阅读,师生共同理解文本中的重难点;通过三次阅读,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制作思维导图,并指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并鞏固英语知识。教师通过评价学生制作的思维导图,指出其中的偏差,让学生修正自己的思维导图。必要时,学生也可以根据思维导图的提示来背诵阅读材料。
参考文献:
[1]王晓楠.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校园英语,2016(11).
[2]王芳.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课中思维导图的运用研究[J],河北教育(教学版),2015(6).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