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的预习指导策略
2018-03-07杜明刚
杜明刚
摘 要:小学高年级不同于低年级,相对来说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较高,预习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最佳体现,因此对小学高年级语文实施预习指导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预习学生可以提前对所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从而为课堂学习做足功课。从如何引导学生制定有效的预习方法、语文预习方法指导等作出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指导策略
现今课堂教学中,对于小学低年级和中年级学生实行的还是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因为低年级和中年级的学生年龄偏小、认知水平较低。但进入高年级后,这样的方式需要进行转变,需要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预习就是一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最佳方式。那么我们如何进行有效的预习指导呢?
一、制定有效预习方法
1.课文的初读和通读
面对一篇新课文,要想让学生流利、顺畅地读出来并不容易,在阅读过程中生字、生词等都会成为阅读的阻碍。所以,在面对新课文的时候,首先要引导学生进行一次初读,标记出文中有阻碍的地方,继而再进行全篇通读。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节省了时间,又能让学生在通读中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
2.带着问题进行预习
带着问题预习不但可以有目的地去阅读课文,而且减少了无效的阅读次数。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将疑问抛给学生,学生通过阅读将疑问解答,还有的学生会提出新的问题,教师可以将解决学生的问题作为教学的中心任务,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讨论,在提升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同时活跃课堂气氛。
3.养成课堂笔记习惯
文章阅读不应该仅仅限制在阅读和思考上,笔记也是很重要的一项。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再好的头脑也不如用笔记下。笔记对所学知识点进行选择、浓缩的过程,也是对信息的再次加工和提炼,养成做笔记的習惯可以提升学生的信息捕捉能力,对知识点也再次进行了巩固。小学生处于学习的最初成长阶段,好的习惯要从小抓起,所以教师的督促至关重要,要告诉他们课堂笔记习惯的重要性。
二、语文预习方法指导
1.阅读方法指导
(1)初读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能够用普通话准确、流利并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面对一篇课文,首先要进行的就是阅读,那么怎么阅读呢?这里就需要“初读”。“初读”的目标是流利、准确。初读首先需要学生将文中的生字词找出并正确拼读,清除阅读过程中的障碍。通过初读可以对文章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默读法
默读法是通过眼睛看嘴巴不出声的阅读方式,也是预习中经常采用的一种阅读方式。默读省去了嘴巴发声的步骤,也有效避免了学生彼此之间的干扰,是一种较为高效的阅读方法。在进行默读的过程中还可以一边读一边思考,适用于各种文体。
(3)速读法
速读法是由原来一字一词的阅读改为整句整行,在速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眼疾脑快,对看到的迅速入脑并思考,在看完这一行就明白其主要意思。速读法在新课改的课堂中应用十分广泛,有效地减少了阅读时间,所以教师可以对此法重点指导,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此方法。
(4)朗读法
朗读,即出声阅读,这种方法对于抒情、写景、散文、诗歌等情感丰富的文体很适合,在朗读的过程中融入感情体会作者当时书写的情感和心理活动,使学生可以感受到文字的魅力。
(5)精读法
精读法是相对于速读法的一种深入阅读,精读可以对课文做出深入分析,有效掌握课文重点内容或是线索。
2.查阅方法指导
具体指对作者的情况进行了解,作者基本信息、主要作品、生活经历、社会地位等都可以是查阅的内容;可以对文中的人物进行分析、查阅、了解,便于对人物有全面的了解;还可以对文章写作背景做些调查,为揣摩作者写作时的心理提供资料。通过查阅,可以在除课本外对文章其他方面进行一个全面了解,为后面的学习和理解打下基础。
3.画的方法指导
这种方法是指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将好词佳句、生字词、主要内容和问题、段落等都用符号来描画,易于理解和记忆。教师可以设定统一的描画方式,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习惯使用合适的标记符号,但描画一定不要过于杂乱,突出重点、易于识别即可,避免影响课文的整洁度和美观效果。
三、强化学生预习效果
学生在预习完之后,教师应组织学生及时评估预习效果,并找出不足之处,引导学生改进。没有评估,预习的潜在教育价值可能无法获得。不一定要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效果进行评估,学生和学生也可以互相评价。每次预习后,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再进行小组交流或是与周围同学交流。
总而言之,对小学生进行预习指导不仅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而且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小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掌握了预习方法,将使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受益无穷。所以,我们教师要结合教学经验,引导小学生有效进行语文预习,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预习能力。
参考文献:
吴臻斌.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指导分析[J].新课程(小学),2014(4):16-17.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