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源自于音乐与德育的对接
2018-03-07谢露娟
谢露娟
摘 要:新的课程视角和课改理念下,小学音乐应该加强德育渗透,应该构建浓浓的德育生态,应该和孩子们的品性培养对接起来,以此打造生机盎然的音乐教学新时空。作为音乐教师和大队辅导员,更应该为学生搭设更多“真善美”的平台,以此实现音乐和德育的深度对接,让孩子们得到多方面的锻造、滋养和提升。
关键词:音乐教学;德育渗透;人文滋养
有专家言:“当德育与学科教学融为一体,学校就变成了一个充溢着道德气息的文化场。‘蓬生麻中,不扶自直,道德的生成就变得自然而然。”[1]的确,当学科教学不再分离,那么,孩子们的道德认知就不再空转,而是像“盐”一样融进了课堂的“汤”中。小学音乐教学亦然。试想如果孩子们总是深陷在模式化的背记旋律和歌词之中,而没有人文生态的涓涓细流流淌其间,这样的课堂必将是苍白的、单调的、得不偿失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学音乐教学应该构建浓浓的德育生态,应该和孩子们的品性培养对接起来,以此打造生机盎然的音乐教学新时空。
作为音乐教师,同时作为学校少先大队辅导员,我常有机会组织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教育。我发现仅仅靠口头理论和单项灌注,很难激发孩子们热爱家乡的兴趣、热情和注意力。但把这一切融入具体的学科教学和具体的情境主题活动中,则不失为高效快捷的途径。
比如,可以在人音版小学五年级音乐《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教学中,进行以下德育渗透:
1.课前请几位学生在网上或图书馆寻找关于影片《红日》剧情的资料,在课上简单向大家作介绍。(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年代,一农村姑娘给解放军送粮时所唱)
2.学唱《谁不说俺家乡好》《乡间的小路》和《思乡曲》三首歌曲,特别是学习《思乡曲》时,由介绍《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作曲马思聪→《思乡曲》创作背景后,学唱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曲调,并要求能背唱。(该曲调即教材本曲的主题)
3.自主探索:三首反映故乡的音乐作品在情绪上有什么不相同之处?(《谁不说俺家乡好》——赞美;《思乡曲》——思(怀)念;《乡间小路》——欢乐、乐观。)
4.唱唱自己家乡的歌(最好课前先请部分同学准备好,鼓励学生即兴唱歌)通过“介绍家乡,夸夸家乡”活动,增进孩子们进一步亲近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朴实无華的情感。
纵观以上设计,可以发现绝大多数活动都渗透了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德育内容,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还是那些学生,课堂还是那个课堂”,但课堂不只是旋律,不只是歌词,不只是技能技法,而是和孩子们的情感对接,和德育对接,歌曲中的旋律“活”了起来,融进了孩子们的情感中。课前寻找关于影片《红日》剧情资料的行动,创设了与音乐作品相吻合的氛围。这意味着在课前就要做足工夫,以挖掘相关的德育资源为出发点,布置一些让孩子们搜集、整理和思考的自主活动,让孩子们自己“拨开迷雾,尽快露出一抹希望的亮光”,既拓展了学习资源,也为课堂注入了更丰富的元素。这样的德育渗透活动惠及学生,惠及课堂,极大地为课堂增值,师生何乐而不为呢?
之后,孩子们的学唱从情感体验入手,特别是从少年儿童队队歌入手,可以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原有的印象、经验和记忆,可以在亲近和熟悉中重温一些似曾相识的感觉,藉此轻松愉快地走进音乐世界,这不正是新课改理念下音乐教学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吗?随后让孩子们自主分析曲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到乐曲理不清、斩不断的思乡之情,也就显得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而最后唱唱自己家乡的歌等活动,无不以热爱家乡为出发点,那么,课堂上出现“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观,也就在情理之中和预料之中了。
作为学校少先大队辅导员,还可以把这样的德育活动渗透在升国旗,学校主题队会、清明扫墓等活动中,比如可以设计以下活动:
1.组织“爱祖国爱家乡”主题演唱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我的祖国》《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小英雄王二小》等歌曲为基本演唱范围,适当拓展其他歌曲,激发孩子们的爱国情感,把德育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中。
2.清明扫墓时,让孩子们讲英雄的故事,并演唱《我们多么幸福》一歌,通过新旧社会的对比,深刻感受到新中国给我们带来了甜蜜的生活,体会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3.组织“我与音乐家结对子”“我心目中的音乐家”“音乐家故事演讲会”等活动,把古今中外音乐家传记,名人与音乐间的故事等用演讲、律动、歌表演的形式浸润在孩子们的心中,以此锻造学生、滋养学生、成长学生。
“教育的当务之急是重构学生积极的人生信条,即人类社会只要一息尚存,真善美的总和就大于假丑恶的总和。”[2]从这个意义上说,重建“学生积极的人生信条”也应该是课程教学的“当务之急”。作为学校少先大队辅导员,作为音乐教师,更应该为学生搭设更多“真善美”的平台,给予了孩子们更多追求真善美的勇气和张力,以此实现音乐和德育的真正对接,让孩子们得到多方面的锻造、滋养和提升。
参考文献:
[1]程晓云.清华附小的“活德育”[J].教师月刊,2013(2):12.
[2]梁明.人是教育的最终目的[J].教师月刊,2017(2):2.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