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
2018-03-07卢悦
卢悦
摘 要:小学阶段是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基础时期,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积累乐理知识的关键阶段,然而其教与学的现状却是令人担忧。身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改善这一不良现状献计献策。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开始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不过,由于传统的音乐教学内容太过机械古板的缘故,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对音乐这门学科产生了抵触心理,给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带来了不利影响。本文对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展开了论述,并提出了以下几点提高教学质量的观点,纯属笔者一己短见,因此难免会有遗漏和谬误之处,还望各位同仁多多给予包容和斧正。
一、进行情景创建,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情
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这样的年龄特征使他们更愿意在一种愉悦宽松的课堂氛围中去学习知识。然而在传统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往往都是教师一人“独揽军政大权”,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致使学生成为音乐课上纯粹的“局外人”。故而,就应运而生了这样的不良现象: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只管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则只管在台下鼓捣自己那点事,课堂气氛压抑而沉闷。于是,一堂原本朝气蓬勃的音乐课堂就这样草草收场,不仅影响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顿挫了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有鉴于此,教师要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生创建出一个优质的学习情景,以此点燃小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热情之火,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举个例子来说,在教学《癞蛤蟆和小青蛙》(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自行编创一个关于“癞蛤蟆和小青蛙”的童话故事,在课堂上找来两名自告奋勇的小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一个学生扮演“小青蛙”,一个学生扮演“癞蛤蟆”,让台下观看的学生评一评谁的演技更胜一筹。通过此举能使原本淡乏寡味的音乐教学变得趣味浓浓,从而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情景。等学生的热情被唤醒以后,教师就可以找准机会,适时地引入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如此一来,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势必会流畅高效、富有深度,使学生真正体验到音乐课堂给自己带来的无穷乐趣,并因此爱上音乐课堂。
二、拉近音乐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音乐都是来自于生活,来自大自然,如果脱离了生活,音乐就会沦为毫无生机的空壳。然而,在平日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只是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音乐教学沦为机械的照本宣科,与现实生活不相往来,严重挫伤了小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热情。有鉴于此,教师应该将音乐的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从生活中发掘并提取一些音乐素材融入课堂教学中,以此引导学生发现音乐、感受音乐、学习音乐、了解音乐、创造音乐,对提高教学质量将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例如,深林中的虫鸣兽语、小河流水的潺潺声、大自然打雷下雨的轰鸣声、大街上汽车的鸣笛声、机械表上弦的滋滋声、菜市场嘈杂的叫卖声等等,这些声音教师都可以融入音乐教学中来,以此拉近音乐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音乐和生活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并在此基础上爱上音乐,进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用乐器(竖笛、口风琴、电子琴等)辅助教学
小学生天性好奇心强、活泼爱动、注意力不能持久,无论做任何事情基本都是从单纯的兴趣出发。在平日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沿用老一套的教学方法,时间不久定会使小学生产生厌倦心理,进而失去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兴致。对此,教师可以将五花八门的乐器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以此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自始至终都能对音乐保持高涨的热情。
例如,在平时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各种类型的打击乐器、竖笛、口风琴、电子琴、民族管弦乐器等等引入到课堂,此举不仅可以丰富音乐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同时也可以改变以往呆板的课堂面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使小学生对音乐这一门课程产生乐学心态。
好奇心,可谓是小学生最重要的天性,教师通过把多种多样的乐器引入音乐课堂教学中,使他们在愉悦身心的同时就掌握了音乐知识和技能,对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绝对有着不言而喻的作用。
以上所述内容仅仅是笔者结合自身小学音乐教学经验提出来的几点优化策略,经笔者躬身实践,发现这些措施卓有成效,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开始变得高涨起来,教师的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提升。当然,小学音乐教学之路还负重而致远,需要广大音乐教师踊跃投身进来,群策群力,一起负芒披苇,一起吐故纳新,共同探索和开辟出一条更适合现代小学生特点的音乐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1]陳秀云.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4(10):176-177.
[2]阮冰.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J].广西教育(小教版),2012(9):84.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