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Ⅱ~Ⅲ期直肠癌术前放化疗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放化疗的疗效研究

2018-03-07魏婷芳刘晓青吴传高

中外医疗 2017年35期
关键词:放化疗

魏婷芳+刘晓青+吴传高

[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Ⅱ~Ⅲ期直肠癌术前放化疗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放化疗的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12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40例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所有的患者均进行卡培他滨单药化疗同步三维适形放疗,放疗5周后所有患者接受手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与、3年内的存活情况与保肛率。 结果 40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与放射性直肠炎等,在术前所有患者的肿瘤分析得到显著降期,即原9例T4期患者中,共有2例患者降期为T1期,共有5例患者降期为T2期, 1例患者降期为T3期, 1例患者仍为T4期;原31例T3期患者中,共有7例患者降期为T1期,共有16例患者降期为T2期,其余8例患者仍为T3期;术后得到了较为准确的病理判断,并且术后仅发生1例口瘘现象,患者在3年内的存活几率达到70.00%、患者的保肛率达到85.00%。 结论 对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进行放化疗,能够有效的降低肿瘤分期,提升治愈率,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对患者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Ⅱ~Ⅲ期直肠癌;局部晚期;放化疗

[中图分类号] R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12(b)-003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research the curative effect of preoperative chemoradiotherapy of rectal cancer in the Ⅱ~Ⅲ stage and local advanced stage. Methods 40 cases of local advanced rectal cancer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May 2014 were selected and treated with three dimensional-conformal radiotherapy combined with capecitabine,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surgery after five-week chemoradiotherapy, and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incidence rate of postoperative anastomotic leakage, 3 year survival situation and anal preservation rate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re were no severe adverse reactions in 40 cases, mainly featured as nausea, vomiting, neutropenia and radiation proctitis, before surgery, the tumor analysis of all patients obviously decreased, that is to say, in the primary 9 cases, in T4 stage, 2 cases decreased to T1 stage, 5 cases decreased to T2 stage, 1 case decreased to T3 stage, and 1 case was still in T4 stage, and in the primary 31 cases in T3 stage, 7 cases decreased to T1 stage, 16 cases decreased to T2 stage, and the other 8 cases were still in T3 stage, and the accurate pathological determination showed that there was 1 case with fistula, and the survival probability within 3 years reached 70.00% and anus reservation rate reached 85.00%. Conclusion The chemoradiotherapy of patients with local advanced rectal cancer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tumor staging, improve the cure rate,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can be tolerated with safety, and it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Rectal cancer in the Ⅱ~Ⅲ stage; Local advanced; Chemoradiotherapy

直肠癌是肿瘤科常见疾病之一,该疾病多发于45岁及以上人群。并且具有较高的发病率,随着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目前青年人群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升高[1]。既往临床中对于Ⅱ~Ⅲ期直肠癌患者实行手术切除+术后放化疗的方法进行治疗,为获得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现在术前对患者进行放化疗治疗。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需要进一步对放化疗技术进行优化[2]。现将2012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40例Ⅱ~Ⅲ期直肠癌术前放化疗患者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40例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所有的患者经相关检查后均符合直肠癌的诊断。40例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为48~72岁,平均年龄为(61.24±0.31)岁,其中12例患者为高分化腺癌,20例患者中-低分化腺癌,6例患者为粘液腺癌,2例患者为印戒细胞癌。Ⅱ期患者共有16例,Ⅲ期患者共有24例,其中cT331例,T49例;N014例,N121例,N25例。纳入标准:①患者在入院前并未接受其他方式的治疗;②患者并未患有其他恶性肿瘤疾病;③患者未患有其他心、肝、肾等合并症。排除标准:①患者家属不同意进行放化疗;②患者患有其他恶性肿瘤疾病;③患者患有其他心、肝、腎等合并症。endprint

1.2 方法

①术前进行化疗治疗,使用的药物:卡培他滨(注册证号:国药准字J20080101,2008-11-28)1 250/m2,2次/d,治疗2周后休息1周,从放射治疗第1天开始口服,所有的患者进行2个疗程的化疗治疗。②术前进行放疗治疗,患者采取仰卧体位,并使用固定架对患者身体进行固定,利用CT扫描进行定位,3~4野照射,放疗的总剂量为DT50Gy,每周进行5次放疗,1次/d,每次的剂量为2 Gy。进行放疗治疗过程中,小肠V15为(60.2±12.4)%,为加强对小肠的保护,当整个盆腔的照射剂量为DT 40 Gy后,缩野至瘤床补量至照射剂量DT 50 Gy。③手术治疗:放疗结束后休息6~8周,利用CT或MRI对患者进行重新扫描,依据扫描结果重新制定手术方案,采用直肠癌全系膜切除的方法,依据肿瘤切除的根治性和淋巴结清除的彻底性对患者进行手术。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所有患者的手术降期、术后病理缓解及保肛率;②观察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的所有数据将被录入至Excel中,采用 SPSS 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手术降期、术后病理缓解情况

经过放化疗治疗后,诸多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转,CT或MRI复查发现,I期患者共有12例,Ⅱ期患者共有19例,Ⅲ期患者共有9例;原9例T4期患者中,共有2例患者降期为T1期,共有5例患者降期为T2期, 1例患者降期为T3期, 1例患者仍为T4期;原31例T3期患者中,共有7例患者降期为T1期,共有16例患者降期为T2期,其余8例患者仍为T3期;所有26例患者中,侵犯淋巴结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12例患者的侵犯淋巴结转阴。共有34例患者进行保肛手术,6例患者进行Miles手术。手术后的病理判断为CR3例,局部区域淋巴结阴性26例,见表1。

2.2 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经过放化疗治疗后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均为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与放射性直肠炎等,并未出现死亡等重大后果,见表2。

2.3 观察患者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3年内的存活情况与保肛率

经过术前放化疗,患者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例数为1例,3年内的存活率例数为28例,共有34例患者完成保肛手术,见表3。

3 讨论

直腸癌将对患者造成严重影响,甚至还将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对直肠癌进行根治性治疗,然而这也是医学界历来存在的难题。依据相关的研究可知[3],对于Ⅱ~Ⅲ期直肠癌进行治疗后,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较大的复发率,约为60%左右,因此为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Ⅱ~Ⅲ期直肠癌患者在术前与术后应进行相应的放化疗治疗,并且依据相关的研究报道指出[4],在术前进行放化疗,能够有效的降低临床分期,使患者获得较高的治疗效果,特别是针对于晚期直肠癌患者,更是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

由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吻合口位置较低,加之在术前对患者进行放化疗治疗,使得保肛术后肛门括约肌的功能问题成为关键性问题,依据相关的临床报道可知,虽然多数患者经过放化疗后可以获得一定的排便功能,但是仍然有超过20%的患者在经过放化疗治疗后失去了正常的排便功能,对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而经过盆腔放化疗所导致的肛门括约肌失去正常功能的现象可持续长达15年之久,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极大的下降。因此,对于Ⅱ~Ⅲ期直肠癌患者在术前在进行放化疗的目的不只是需要保存肛门的正常结果,确保患者拥有正常的排便功能,同时还需要确保患者在术后能够完整的保留肛门括约肌的正常功能,以此来避免对患者的生活造成更为严重的影响。

采用术前放化疗的治疗手段能够起到如下作用:①能够有效的降低临床分期[5]。②在较大程度上保留肛门括约肌,避免对患者的生活造成更大影响[6]。③能够有效降低对小肠的损伤。④能够极大的预防远处转移[7]。⑤由于患者未进行盆腔手术,因此肿瘤细胞的氧合较好,对于治疗产生较大的敏感性。⑥能够有效的降低手术中肿瘤的种植几率,使肿瘤不断的缩小,并且使淋巴结数目减少,将某些无法被切除的病灶转移成为可切除病灶,进而提升根治率。然而若想获得良好的放化疗效果,医生必须加强对放疗靶区剂量的把握及正常组织的保护,化疗药物的剂量控制,以避免影响患者的正常手术。在该组研究中,对所有的患者进行术前放化疗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放化疗,依据相应的结果可看出,诸多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转,并出现降期情况,其中共有9例患者降期为T1期,共有21例患者降期为T2期,同时在术后并未出现过多的不良反应。除此之外,通过运用此种方法,患者在术后获得了良好的预后质量,即并未出现过多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并且3年内的存活率得到有效提升,达到70.00%;诸多患者顺利完成了保肛手术,保肛率达到了85.00%,依据肖琴等人[8]的研究结果可知,经过放化疗后患者的降期率达到了50.40%,并且两年内的存活率达到了92.40%,该研究结果与其基本一致。产生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在于所有的患者均进行了有效的放化疗治疗,同时在术前患者遵医嘱服用了相应的药物,因此获得了良好的效果,该结果与俞静等人的研究成果一致,因此当患者被确诊为直肠癌晚期后,患者及其家属需要积极配合医生在术前与术后进行放化疗治疗,以避免造成更为严重的不良后果。

综上所述,该院认为对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进行术前放化疗可取得良好的近期效果,不仅能够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对患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由于该次样本容量及时间有限,因而关于对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进行术前放化疗治疗后的生存率及远期复发情况需要进行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 刘其腾,陈静,贾宝庆,等.局部中晚期直肠癌术前新辅助同期加量IMRT联合术前化疗的Ⅱ期临床研究[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7,26(3):302-306.

[2] 吕国晓.32例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术前放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哈尔滨医药,2014,34(4):294-295.

[3] 肖琴,叶枫,金晶,等.表观扩散系数预测直肠癌术前放化疗疗效分析[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4,23(3):194-198.

[4] 周永涛,张竞时.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与术后同步放化疗的疗效比较[J].肿瘤学杂志,2013,19(12):973-976.

[5] 杨文翠,赵林,张春林,等.局部晚期中低位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不同化疗方案的疗效分析[J].甘肃医药,2017,36(3):190-191.

[6] 李伟波.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放疗的临床疗效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13):38.

[7] 俞静,曹邦伟,林清,等.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临床意义的初步探讨[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2,19(15):1173-1176.

[8] 肖琴,金晶,李晔雄,等.局部晚期中低位直肠癌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术前同期放化疗的疗效分析[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4,23(2):99-103.

(收稿日期:2017-09-16)endprint

猜你喜欢

放化疗
中医饮食干预在改善肿瘤联合放化疗患者营养不良的应用效果观察
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放化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CLC)的观察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等等再看”能否成为主流?
联合放化疗治疗乳腺癌对患者内脏损伤分析
高危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肝内胆管癌行全身放化疗后缓解一例
晚期NSCLC同步放化疗和EGFR-TKI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谢萍教授辨证治疗宫颈癌放化疗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