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前整本书阅读之思辨读写策略

2018-03-07张丽丽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整本书语文

张丽丽

对语文学习的理解又逐渐回归常识:语文学习的关键在阅读,阅读效果的关键之一在阅读量,而要达到一定的阅读量,不能没有整本书阅读。整本书阅读是弥补浅阅读、碎片化阅读、伪阅读(纯为应试的阅读)的良药。

“动力是追寻目标的必经,而动力也来源于目标。”既然学生的最后阶段与功利、收获有关系,可以以此为切入口,展开整本书阅读。笔者以“阅读经典与独立思考”为石,让学生开始写作,在学海中激起学生的紧迫感。

“原生态”学生习作《慢嗅经典,成就独立思考》举例,开头几段如下:

处于数据化的时代,量多仿佛是大多数人所追求向往的,因为这样才可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那么,把阅读经典量化是否能够成为提升独立思考能力的条件呢?

有人说阅读100部经典才能学会独立思考,在我看来这样的说法是荒谬的。

社会发展、人类生活由于各种因素、条件的限制,很难实现数学领域中的正比例关系。换言之,用阅读经典作品的数量来衡量一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是不满足正比例关系的,阅读经典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与独立思考有本质关联。

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学生缺少的是写作的素材,缺乏思想的广度、深度以及思辨性,我们下功夫的地方就在此。

笔者最终选择了柴静的《看见》。选这部作品的理由是柴静是主持人,也是记者,她挖掘素材时都特别重视“人”,注重人性的展现,观察事件比较客观理性,又能引发人们的好奇心。笔者挑选了其中两个故事先给学生看,并给学生留下了一个写批注的作业,思考每個故事都是怎么展开的,是从哪些角度来打开思路的,主要是用什么修辞手法来表达的。阅读时有些想法是一闪而过的,及时批注有利于思索与灵感的保留。

钱理群先生说,语文教育要为学生打下“精神的底子”,我认为在这样的批注式理解中,归纳和总结这些瞬间的共鸣与感悟就是在找底子。这样的阅读方式不见得有多高明,但有了这样一个思考分析的过程,阅读的成效才能转化为自己的财富。

有了这些批注,我们就可以共同来达成一些关于作品的基本共识。每个人对作品的理解是有差异的,但不得不承认,总体上是趋同的。在学生的总结中,可以整合一些观点,比如我们所要讨论的问题的实质是什么?他们两者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他们各有什么样的特点?什么原因使得这两者能够有联系点?我们用什么样的态度去看待它?当今社会中人们是怎么看待这些问题的?我们的观点是什么?我们的理由是什么?各自的观点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别,他们的本质是什么?自然而然提出的这些问题,已经不自觉地触碰到了思维的基本方式。

我们能够生发出这么多的问题,都是由“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结构串联起来的。而这些所关联的对象,我们可以归纳为:人与人,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得出这些共识性的问题有什么用处呢?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无论写什么样的作文,他们都可以有话说了,也有思考的方向了。至于语言方式的呈现,那就要看学生平时的素材积累了。还有就是事例间可用类比来形象、理性地表达,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就是文章的语言效果要好。

整本书阅读在非常时期,就可以有非常的形式。笔者每天给学生印发两个故事,学生花费的时间为半小时左右。不同层次的学生,进度也可以不同,一本书不用十天的时间,所有学生都完成了阅读与批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个人的见解,其实便是最好的解读。

经过阅读学习,修改后的《慢嗅经典,成就独立思考》开头几段如下:

处于数据化的时代,量多仿佛是大多数人所追求向往的,因为这样才可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那么,把阅读经典量化是否能够成为提升独立思考能力的条件呢?回答是否定的。

当我们在探讨阅读经典与独立思考的内在联系时,不妨先理解何为经典。套用库切《何谓经典》中说的话,那些“历经最糟糕的野蛮攻击而得以劫后余生的作品就是经典。”通俗地讲,经典是普世的具有穿越时空不朽价值的前人思想精华。故而,阅读经典也就具有了类似人类喝营养品使身体强健的功效,无非因之能够塑造良好的精神与品质罢了。

但正如一艘建造精良、装载巨大的船,倘若不扬帆起航,乘风破浪,即便它再美观再怎么有规模都只是一具“空”的模型。而阅读经典与独立思考如有类似的关系。诚然,不可否认经典之物拥有的客观的价值所在,也不可轻易独断以致局限经典的范围,就像雕塑家罗丹所说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今问题所在是缺少发现,而发现的过程实为独立思考的过程。

在原先的习作中,只是生硬地去阐述自己的观点,泛泛而谈,文章的层次性与深度不够。而经修改后的文章,先从问题的提出、概念的明确来分析,让观点鲜明而有质感。第三段中,以船与阅读经典相类比,指出阅读经典如果发现不了其中的精华,读了也是无用,而这发现的过程就是独立思考的过程。

学生的读写过程,需要按照他们自身的“纹理”来烙印年轮,语文教师能尽量引导学生阅读各种经典,指明各类作品中呈现的纷繁复杂的人性就够了。一叶萌发,唤醒的是整个春天,有了看世界的坐标系,无论世间如何变幻,亦稳如泰山。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第五中学(313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整本书语文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论语》整本书阅读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谈独立思考
谈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