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阅读”成就“全人生”

2018-03-07刘秋泉李俊伟

湖南教育·B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梅香国学校园

刘秋泉+李俊伟

循着淡淡的梅香,记者来到了永州市冷水滩区梅湾小学。

走进校园,一束束红梅映入眼帘。它们在寒风中绽放,令人心旷神怡。教学楼上悬挂的“雅韵若梅、文汇成湾”校训格外醒目。拾级走上教学楼,楼梯和走廊的墙壁上贴满了梅香文化的名言警句。每间教室都配置了图书柜,设置了图书角,读书笔记交流栏、“小梅花”阅读明星、书评天地、习作大舞台等精彩纷呈,好一派“梅香校园”的景象。

走进一间教室,孩子们正在进行“大阅读”活动。情真意切、抑扬顿挫的诗歌朗诵,形式多样、内容多彩的才艺展示,让记者禁不住为他们的表演鼓掌。

“梅湾小学自2011年以来,以‘大阅读活动为抓手,品梅韵、咏梅意、铸梅魂,建设‘梅香校园,朝着‘全人教育的培养目标,一步一步扎实推进高品质的教育。”校长朱黛琳向记者介绍说。

多方发力共筑奠基工程

梅花香自梅湾来。

梅湾小学一创建,朱黛琳就思量着办一所什么样的学校。经过深入思考与探究,她提出将学校打造成“梅香校园”。

“这主要基于两点:一是校名中有个梅字,学校又位于梅湾路梅湾社区,梅的情愫萦绕在梅湾人心中;二是梅花的风骨气节被誉为民族之魂,梅花的品格与精神值得孩子们学习。我期望通过‘梅香校园的建设,将男生都培养成谦谦君子,将女生都培养成窈窕淑女。”朱黛琳表达了创建“梅香校园”的初衷。

但现实情况如何,美好的构想又怎样落地呢?

当时,学校组织了对42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并分年级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调查发现,学生普遍存在课外书籍少、课外阅读的时间短、阅读方法不正确、缺乏课外阅读氛围等问题。这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应试教育”的某些观念根深蒂固,加之学业压力重,教师、家长、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够辛苦了,哪还有精力去指导课外阅读。”部分教师觉得抓阅读活动是个负担,家长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关心的只是孩子的分数。

但朱黛琳坚定地认为,开展以诵读经典为主的“大阅读”活动,让孩子们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并把这一活动作为建设“梅香校园”的依托,从而实现“全人教育”的培养目标,事关为孩子的全人生奠基,异常重要,刻不容缓!

“‘大阅读活动当然得有一个饱含梅香、梅韵的校园环境。”朱黛琳说干就干,于是,学校建起了两座梅园,让师生们能够看到梅花的景象,闻到梅香的气息,感受梅韵的温暖。梅花盛开时,师生们对着梅花朗读、吟诵国学经典,自然会有不一样的理解与感受。

为凝聚共识,形成氛围,朱黛琳又领着大家一道,打出了一系列的“组合拳”。一是举行了隆重的“大阅读”活动启动仪式。作为校长,朱黛琳作了《书香伴成长,经典润童年》的演讲,吹响号角。二是让每一面墙都“说话”,让每个角落都散发着书香。充分利用文化墙、各楼道间的橱窗、班级黑板报等阵地进行阅读宣传,还在校门口开设了校级“习作大舞台”和“阅读明星”文化墙。三是大力建设班级文化。各班组建了图书角,精心布置班级“小梅花”阅读明星和“習作大舞台”展板,在墙壁上开辟“书香一角”,展示征集的读书名言和读书方法,营造浓浓的书香氛围。

学校还设计了专门的LOGO,定期开展“梅香班级”评比,并利用每天中午的时间,开播“小梅花”广播站,准时播送和宣传读书的意义、推荐名著、分享读书方法及心得、推广名人读书故事及经验等。

另一方面,本着“教育多主体”的理念,家校联动也迅速展开。

学校召开了主题为“家校携手,共促大阅读”的家长会,印发了《告家长书》,宣传课外阅读的意义,推荐阅读书目,指导家长为孩子科学购书,鼓励家长参与阅读,营造家校共读的浓郁氛围。一位老师给记者看了班上的家长微信群,群里消息很多,有家长和孩子一起诵读的语音,还有家长们关于国学经典的学习心得。家校之间终于形成一股强大合力。

“梅香校园”的创建,更得到了来自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部门的帮助。

“大阅读”活动开展伊始,梅湾小学的教室并没有配备多媒体设备,这让学校的老师们都发了愁:“‘大阅读活动的许多内容需要借助多媒体才能呈现出最佳效果。没有多媒体设备,活动根本无法开展。”幸运的是,冷水滩区政府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投入600多万元,给梅湾小学30多间教室都装上了多媒体设备。此外,区政府还为梅湾小学购置了大量国学方面的书籍。仅2017年,购书费用就达60多万元。

不仅得到了硬件上的支持,“梅香校园”的创建还得到了“软件”上的帮助。

永州市教育局、冷水滩区教育局的领导,一个学期都来学校指导两次以上,并且深入课堂听课。2011年以来,永州市教育局几任局长都进过梅湾小学的课堂。永州市教科院安排了优秀的小学语文教研员吴春来进入学校课堂为师生们提供“零距离服务”。冷水滩区教育局则安排了全程指导过马坪学校课改的资深教研员、特级教师秦四年来学校“蹲点”。现在,退休后的秦四年又被返聘到学校,每天都在为“梅香校园”的创建发光、发热。

其他部门也不忘伸出援手。2017年,学校准备开设戏曲社团,但苦于没有师资。永州市文联了解到情况后,熊爱华副主席安排了专业的京剧、黄梅戏、祁剧老师,每周五下午免费来学校教孩子们。

梅湾小学两年一度的“经典吟诵大赛”更是成了“大阅读”活动中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特别是最近的两届,规模宏大,反响热烈。大赛评委有市、区教研员,以及市电视台主持人、文化馆馆长等。市教育局局长、副局长、区分管教育的副区长、区教育局班子成员都来到了比赛现场。大赛虽然没有对外派发门票,但观众爆满。

“我们最近的两届‘经典吟诵大赛都是在市委礼堂举行的。”说起“经典吟诵大赛”的场地,朱黛琳十分自豪。endprint

永州市的市委礼堂一般用于会议,很少用于文艺活动,平时连区教育局的大型文艺汇演都申请不到,梅湾小学却奇迹般地申请到了。原来,永州市市委书记李晖对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格外重视。她得知梅湾小学的“经典吟诵大赛”是一场具有影响力的国学经典活动,意义非同一般时,立马就同意了。

“‘大阅读活动作为一项着眼孩子终生发展的奠基工程,各级领导当然会高看一眼,厚爱一层。”看出了记者的惊讶与疑惑,朱黛琳笑着解释道。

一支专业的“大阅读”教学团队

“大阅读”活动能做到什么层次,关键看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国学经典,我们做老师的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国学素养。”胡春梅老师向记者说道。课余时间,她会阅读国学经典著作。2015年,她还自费到网上向名师学习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作品的吟诵真是太美了,我好喜欢。”任教三年级语文的刘艳华老师兴致勃勃地和记者分享她的感受。出于对吟诵的热爱,她曾自费3000多元外出学习吟诵知识。

在梅湾小学,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有老师为了指导学生的朗诵,特地向市电视台的播音员请教。还有老师为了给学生传播经典国学知识,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查阅相关资料……他们觉得,只有不断地丰富和充实自己,成了行家里手,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才会有底气。现在,梅湾小学的老师们已经把国学经典的学习当成了业余爱好。

刚开始开展“大阅读”活动时,老师们也都比较迷茫,不知道从哪里着手。其间,出现了一些“先驱者”,如副校长熊利本身就热爱国学,为了学校能更好地开展国学教学活动,2011年暑假,她买了一张火车票站票,只身前往北京自费学习。

“那个时候我的决心真的很大,从永州到北京,十多个小时的车程,我眼睛眨都没眨就买了站票。还好,在车上遇到了好心人,他们被我的执着感动了,轮流给我让座。到了北京之后,我拜见了几位国学大师,收获了许多。那一次的学习经历,真让我受益匪浅。”回忆起当初热血的求学经历,熊利感慨万千。

一个人可能走得很快,但一群人能走得更远。

从北京回来以后,熊利“趁热打铁”,组织老师们编写了学校的国学教材。

在教师办公室,记者见到了他们自编的《论语》《大学》《中庸》等国学简易读本。学校的宣传墙上、宣传橱窗、教室的黑板报,到处可见古典诗文名句,这些都是老师们熟读经典后的“收获”。

从2012年开始,学校每年都会开展一次校本教材比赛,老师们在比赛中学习彼此的亮点。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老师们也会互相帮助,共同成长。

2015年3月,刘艳华参加了湖南省小语会举办的观摩研讨活动,需要吟诵《渔歌子》。但刘艳华性格豪爽,吟诵婉约的诗词时不够“柔”,试讲了几次效果都不好。看到这个情况,熊利手把手地对她进行了指导,细致到怎么发音才能让声音更贴合诗歌的风格。刘艳华本人也非常认真,上网下载了吟诵音频,上下班的路上都认真听,边听边思考,边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刘艳华的进步很明显,在观摩研讨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

“大阅读”活动带来了教师素质的大幅度提升,近几年来,有15位教师在省、市教学竞赛中获得一、二等奖,有12位教师分别成为市、区骨干教師和学科带头人。

有了一支专业的“大阅读”教学团队,梅湾小学“大阅读”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自然也就游刃有余了。

做足课程与活动两篇文章

记者旁听了梅湾小学中年级组的集体备课。

只见主备教师肖莉莉、熊曼丽先将所备内容向全组说课,然后其他教师积极参与研讨,提出改进意见,最后形成共识。大家还充分利用二次备课栏,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情况作个性化的修改。

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熊曼丽在谈到指导学生做阅读批注,记录感想时说,读到“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书。”时,一生在旁边批注:“多美啊!我被深深陶醉了!”另一生批注道:“全世界都安静了,都沉浸在我们美妙的诵读声中!”多么充满诗意、童趣的想象和表达啊!这就是孩子们的自主阅读感受,任何的分析讲解都无法替代!

组长冯丽红对记者说:“我们总结出了导读课教学模式:‘情境引入,提示课题—互荐书籍,师生互动—赏析体验,教师推荐—提示方法,拓展延伸,以及阅读方法指导课教学模式:‘简介读书程序,掌握读书纲目—读书要求导航,领会读书要领—读书方法指导,综合运用方法。”

熊利对此进行了概括,她说,学校三个课题小组分别承担研究任务,低年级组(一、二年级)进行了绘本阅读课教学模式的研究,中年级组(三、四年级)进行了阅读方法指导课教学模式和导读课教学模式的研究,高年级组(五、六年级)进行了品读欣赏课教学模式和读书笔记指导课的研究。各课题组深入研究,力争每堂课都体现与读书有关的课题思想。教师根据本年级每单元的教材内容确定主题,补充课外相关经典著作,每月一次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通过“理论—实践—理论—反思—调节”总结、反思得失,调整研究内容与方法。

“课程是‘梅香校园创建的主要载体,也是奠基之石。梅湾小学遵循课改新理念,以创新为原动力,秉持梅香特色内涵,从课程结构、课程实施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和实践,构建出多类型的、具有校本特色的‘大阅读活动实践指导课教学模式。”熊利向记者娓娓道来。

据了解,梅湾小学有七种“大阅读”课程,除了单周的“国学讲堂”和双周的“大阅读”展示活动,还有五种辅助课程,即低年级的绘本课,图文结合,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中、高年级则配有阅读方法指导课、阅读品析课、阅读导读课以及读书笔记指导课。这些课程一个学期至少上一次,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国学知识。记者欣赏到了以“月”为主题的“大阅读”展示活动,节目形式丰富多样,有诗歌朗诵、快板、舞蹈、小品等,内容均与“月”有关。endprint

为了巩固课程知识,学校形成了“三个一诵”“一会”“四竞赛”等读书活动机制。

“三个一诵”指的是学生们对小学生必背诗词的“每日一诵”“每周一诵”以及“每月一诵”。在琅琅的诵读声中,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一会”即班级读书会。以年级为单位,每学期初制定出本期本年级的班级读书会计划,并根据本年级的语文教材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好全期的读书会主题,每双周的星期五下午定时间、定地点、定主持人开展活动。每次读书会的主题,教师必须提前半个月告知学生。学生根据读书会的主题,课外有选择性地阅读,并通过搜集、整理、归纳,在读书会上展示阅读成果。学校组织检查,根据各班开展情况进行评价定类并及时公布,检查结果计入当周“梅花班级”考核中,并与期末“书香班级”的考评挂钩。

“四竞赛”是指每学期都会开展的单元主题读书赛、国学吟诵赛、读书笔记赛和故事演讲赛。在形式多样的竞赛中,孩子们的才艺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国学内涵博大精深,不仅要融入课堂,更要结合实践。”朱黛琳深知国学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室里。

早在2011年,梅湾小学就开展了配合“大阅读”活动的社会实践,组织孩子们进行义卖。学生们义卖的物品有自己的手工作品,还有从家里带来的玩具、书籍等。义卖收入的用途有很多种,比如,给农村学校的孩子们送书籍,开展联谊活动;去敬老院与孤儿院开展“送温暖”活动;资助学校里遇到困难的老师与学生,等等。通过这些公益活动,孩子们加深了对“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等中华传统美德的理解。

如此精心的培育,“梅香校园”的花骨朵得以在孩子们心中绽放。

得益在学生,受益是终生

梅湾小学“梅香校园”建设到了第七个年头,校园内的梅香似乎更加浓郁了。

学生在“大阅读”活动中积累了大量的精美诗词、精彩片段,不仅了解了名人的生平及故事,还通过历史名人的生活了解了当时的社会制度、历史变革等,极大地丰富了自身的阅历。

“大阅读”活动还发展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朗诵、演讲、吟唱表演等潜能得到了充分释放。在冷水滩区每届小学生艺术节上,梅湾小学学生的大型朗诵节目、文艺舞蹈节目等获得了一等奖。其中,朗诵节目《将进酒》《赤壁怀古》在湖南省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并选送教育部参赛。

“大阅读”活动更带来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梅湾小学的教学质量连续七年获冷水滩区公办学校第一名,尤其是语文平均成绩远远高出其他兄弟学校。市、区教研部门召开了梅湾小学“大阅读”活动经验交流会,将“大阅读”活动的经验在全市进行推广。朱黛琳代表学校在省、市两级教育工作会议上介绍梅湾小学“大阅读”活动的经验以及“梅香校园”的办学特色。

让朱黛琳最为欣慰的,是学生们真心喜欢上了“大阅读”活动。

她给记者讲了下面这个故事———

2017年,梅湾小学由于进行校园建设,六年级6班被换到了隔壁初中学校的教室上课,同时更换了班主任。新班主任冯艳华老师是刚从别的学校调来的,没上过“大阅读”指导课,更没上过“大阅读”展示课,而新教室里也没有多媒体设备,不具备开展“大阅读”活动的条件。于是,冯艳华提议:“现在大家也六年级了,学习任务更重了,要不就不开展‘大阅读吧。”

没想到,这个提议很快就遭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反对。经过五年的“大阅读”活动,学生们都已经深深爱上了“大阅读”活动,并将其当成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学生们强烈要求将“大阅读”活动继续开展下去。家长们也支持孩子们的想法,主动集资购买了多媒体设备。

冯艳华看到学生和家长对“大阅读”活动的激情,很受感动。于是,她用心去向其他班级学习,让班级又成功开展起“大阅读”活动。内容丰富的“大阅读”活动,让冯艳华以及与她一同来到这所学校的儿子都感受到了国学的魅力。她忍不住感慨:“来到梅湾小学,最大的收获就是参与‘大阅读活动,我和儿子都受益了。”

这种受益,体现在孩子们学习和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我们家孩子在‘大阅读活动中接受国学熏陶后,语言表达能力变强了,人也变得懂事了。”四年级5班徐健杰同学的妈妈欣慰地和记者说道。

徐健杰以前遇事喜欢哭闹,不讲道理。学习了中华传统美德后,他懂事多了。妈妈怀上了二胎,徐健杰知道后,每晚坚持给妈妈倒水洗脚,坚决不让妈妈提重物。天气转凉了,担心妈妈着凉,他从网上给妈妈买回暖坐垫,反复提醒妈妈一定要注意保护身体。

2017年12月的一天,梅湾小学三年级的伍子琰同学和伍嘉俊同学在放学路上捡到了一部手机。他们通过手机中的联系人找到了失主并归还了手机。失主是一位住学校隔壁的老奶奶,她被两位同学拾金不昧的精神深深打动了,还送来了锦旗以示感谢。

2017年暑假,一位父母离异、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的孩子不幸烫伤,情况危急。冷水滩区妇联发起救助活动。消息传开后,梅湾小学二年级的學生加入了救助活动,自发组织在炎炎夏日卖矿泉水,最后将赚到的800多元全都捐给了受伤的孩子。事迹被永州市的一些主流媒体报道了,许多人都说:“梅湾小学的孩子很有爱心。”

梅湾小学的孩子们明理懂事,无疑是“梅香校园”建设的“结晶”。“大阅读”活动已经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们的成长带来了积极影响。

“‘梅香校园建设还在继续,‘大阅读活动必须继续开展,我们还要培养出更多自信、阳光的谦谦君子与窈窕淑女。”对于“梅香校园”的未来,朱黛琳充满了期待。endprint

猜你喜欢

梅香国学校园
“垂”改成“掉”,好不好?
冲刺冠军
村 态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丑汉娶了个娇滴滴
女郎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