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本科专业教育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四川大学2011-2015年本科教育满意度数据的分析
2018-03-07张鲜元
杨 何 力 张鲜元
(四川大学 发展研究中心, 四川 成都 610065)
一、前期研究与调查简介
目前,中国学术界对大学生专业满意度的研究已经不少,既有全国范围内的大型调查,如陈雷等[1]、刘寒梅[2]、樊明成[3]、万梦君[4]等的研究,也有具体就某地区某学校的调查研究,如唐卫民等[5]、李红玫[6]、张丽[7]、谭红琴[8]、何嘉宁[9]等的研究。其中严谨的研究当推樊明成的《我国大学新生专业满意度的影响因素》[10]。本文从四川大学的调查数据来对大学专业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
根据李淑芬[11]的总结,专业满意度的内涵界定有两种,一是基于态度的观点,一是基于需求和期望的观点。笔者在充分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四川大学近年来连续开展的“本科毕业生大学教育满意度调查"数据,2014年曾对当时所拥有的2011-2013年数据中专业教育数据进行过分析,选取其中关于专业学术水平、专业学科价值、专业学习收获、专业对未来人生的影响和再次选择所读专业的意愿的数据来衡量专业满意度,并撰文《从四川大学教育满意度评价看如何提高专业教育满意水平》[12]。
通过对影响专业教育满意度的专业外因素的分析发现, 学生高考前对专业的了解程度的影响通过志愿情况呈现出来,而“专业与志趣的匹配程度的影响如何”暂时没有直接的数据来说明。大学或专业的精神培养情况也因为缺乏直接的数据来说明而情况也不明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专业的就业培养会降低学生再次选择所读专业的意愿。
通过对影响专业教育满意度的专业因素的分析发现:专业本身的因素会极大地影响专业的满意度。学生认为专业课程体系越好则越愿意再次选择所读专业;认为专业课程的知识、技术和思想含量更多的学生会更倾向于再次选择本专业;专业课教师水平的影响较为复杂,一方面认为所读专业教师水平越高的学生越愿意再次选择所读专业,另一方面认为专业教师一个也够不上优秀的学生因为选修了更多的外专业课程、参加兴趣小组和学术团队的频次更多与周围同学讨论感兴趣学术问题的频次也更频繁,也愿意再次选择所读专业;实际的专业课教学方式与主张一致的学生也更愿意再次选择所读专业。
由于“本科毕业生大学教育满意度调查"数据收集的限制,有些方面没有涉及或没有直接数据,当时许多问题并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故紧接着充分借鉴已有研究,针对专业教育满意度专门设计了一份问卷,并于2014年5月19-23日展开了调查。“四川大学本科生专业教育满意度调查"补充了包括报考专业时对专业的了解、报考专业的原因、专业与志趣的契合程度、转专业的情况、专业的大类招生情况、专业的就业前景、专业的教育教学情况、专业学习情况和大学期间时间分配等方面的信息。按照系统抽样在四川大学2014届本科生中按5%随机抽取(其中转过专业学生的数量有控制),共抽取450名调查对象,辅以“问卷星"网络调研系统,回收有效问卷294份,有效回收率为65.33%。调查样本中,53%为女生,47%为男生;43%来自农村,57%来自城镇。本文大量使用的四川大学2011-2015年本科毕业生大学教育满意度调查数据①,为发展研究中心在2011~2015年间连续进行5年的本科毕业生大学教育满意度调查所获得的数据,为同类群调查。在每年的毕业生中按10%的比例采取系统抽样抽取(其中2014年抽样比例为5%)调查对象,然后通过学工部通知调查对象,辅以问卷星网上调查系统,在每年的5月进行数据采集(其中2011年采用纸质版问卷,没有收集学院和专业数据)。各年有效回收率在63%~83%之间②,5年共回收3 737份有效问卷。
二、专业满意度的专业外影响因素分析
(一)报考时对专业的了解程度、选择专业的原因对专业满意度存在显著影响
1.专业志愿对专业满意度存在显著影响,第一志愿的专业满意度较高
高考时的学校志愿情况显著影响了学生对专业学术水平的评价和对人生希望的看法,P值分别为0.005和0.029。学校是第一志愿的学生对专业学术水平和人生希望的看法更积极,认为专业学术水平高的比例为55.7%,认为专业学习让未来充满希望的比例为69.3%,分别比非第一志愿的学生高4.9%、5.4%。但志愿对再次选择所读专业的意愿等没有影响。
2.报考时对专业越了解越愿意再次选择所读专业
报考时对专业越了解的学生其专业满意度越高,其χ2检验的P=0.000。很不了解与较不了解专业的学生不愿意再次选择所读专业的比例为53.4%,比其他学生高29%。总体来看,随着了解程度的增加,愿意再次选择所读专业的比例会逐渐大于不愿意再次选择所读专业的比例(详见图2)。
3.考虑志趣等因素的学生愿意再次选择所读专业,父母的建议影响较大
总体来看,报考专业时主要考虑智识结构、兴趣志向、性格等自身因素的学生愿意再次选择所读专业的比例远高于全校均值(60.9%),而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听从父母之命的学生愿意再次选择所读专业的比例也高于均值,而主要出于权宜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学生不愿意再次选择所读专业的比例远高于全校均值(39.1%)(详见图1)。
图1没有转过专业的2014届学生高考志愿的考虑因素与专业忠诚度的情况
(二)对专业的兴趣显著地影响了专业满意度
1.转过专业的学生其专业满意度较高,转专业提高了专业兴趣吻合度
转过专业的学生愿意再次选择所读专业的比例为75.0%,明显高于没转过专业的学生(57%),即转专业有助于提高再次选择专业的意愿。
在2014年做专业满意度的调查时曾对转过专业学生的抽样做过控制,按2015年转专业的比例调控转专业人数后,我校当年共有超过30%的学生想转专业,但其中大多数(约占全校23%)学生未实现这一想法,有约68%的学生不需要转专业(见表1)。
表1 我校2014届本科生(数据调整前后)的转专业情况
转专业的不同情况对再次选择所读专业的意愿有显著的影响,其χ2检验的P值为0.000。没有需要转专业的学生愿意再次选择所读专业的意愿最高,达75.2%,其次为转过专业的学生,为68.4%,最差的情况是想转专业但是没有转成的学生,他们不愿意再次选择所读专业的比例高达80%以上。
转专业的不同情况对大学阶段经历与收获的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其χ2检验的P值为0.002。没有需要转专业的学生很满意的比例为20.7%,高于转过专业的学生(15.0%),也高过想转但没有转成的学生(5.0%),但在很满意和较满意两者合并计算时,转过专业的学生反而高于没有需要转专业的学生(81.95%>77.69%)(详见图2)。即通过转专业大大地提高了这些学生在较满意这个选项上的比例。
图2 2014届转专业情况不同的学生对大学阶段经历与收获的满意度情况
转专业后的学生,专业吻合了兴趣志向的比例达到了55.6%,比其他学生高(不需要转专业的学生52.1%,想转但未实现转专业的学生22.5%)。转专业后的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达到了79.7%,也大大高于其他学生(详见图3)。说明转专业有助于提高专业学习的兴趣,更利于学生的发展。
图3 2014届学生对现在所读专业(或转专业后的专业)兴趣程度
2.大类招生对提高专业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无助于提高专业兴趣吻合度
大类招生对提高专业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因为这无助于提高专业兴趣吻合度。从2014年的调查数据来看,大类招生措施并没有显著提高再次选择所读专业的意愿,其χ2检验的P=0.122。因为大类招生政策既没有显著提高学生对大学期间经历和收获的满意度(P=0.168),也没有显著提高学生对所读专业的兴趣(P=0.153)。
通过深入分析,在排除了转专业和没有转成专业学生后,专门分析没有需要转专业的学生,发现大类招生进校的学生再次选择所读专业的意愿较高(79%>66%),但影响并不显著 (P=0.123),对大学期间的各种经历和收获的满意度和所读专业的兴趣也没有显著影响(P=0.412),虽然大类招生进校的学生对专业的兴趣较高。
(三)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提高专业满意度
认为我校的教育氛围是以追求真理或发现知识为指向的学生对专业学习收获吻合和高于预期的比例为74.5%,学科价值吻合和高于预期的有77.8%,学术水平较高和很高的比例有68.4%,对人生的影响的看法积极的比例为78.3%,以及对专业的忠诚度为66.7%,明显要好于其他学生的看法(其他学生这些方面的比例依次为41.8%、54.3%、28.9%、47.9%、45.8%),其χ2检验的P值皆为0.000。
对我校学风评价较好的学生其对专业学习收获、学科价值、学术水平、对人生的影响的看法以及专业忠诚度上的表现要好于其他学生。认为周围认识的同学在认真地追求学问、思想或真理的比例越高的学生对这些方面的评价也越高,也更愿意再次选择所读专业,其χ2检验的P值皆为0.000。
(四)有出国交换经历和继续深造的学生专业满意度较高
有出国交换经历的学生愿意再次选择所读专业的比例为70%,高于没有这种经历的学生14个百分点,其χ2检验的P=0.010。出国交换经历会极大地提升再次选择所读专业的意愿,因为出国经历使得与从本专业知识、技术或思想的收获吻合和大于预期的比例达到了73.0%,高出其他学生11.3个百分点,P=0.001。
继续深造的学生在专业学科价值、学习收获、对人生的影响以及专业忠诚度上都好于其他学生,其χ2检验的P值皆为0.000。考取或免推了研究生的学生其专业收获吻合和大于预期的比例为65.9%,认为专业学科价值吻合和高于预期的比例有73.2%,认为专业学习让未来充满希望的比例有73.3%,愿意再次选择所读专业的比例为67.0%,分别高出其他学生5.8、6.6、7.4、12.6个百分点。
(五)第二学位是对所读专业不满意时有效的补救措施
攻读了第二学位的学生认为专业的学习让自己的未来人生充满希望的比例为69%,明显高于其他学生7个百分点,P=0.000。
53.9%的攻读了第二学位的学生愿意再次选择所学专业,而未攻读第二学位的学生愿意再次选择所学专业的比例却达到了59.5%,其P=0.022。其正向的解读应为愿意再次选择所读专业的学生攻读第二学位的比例较小,不愿意的学生攻读第二学位的比例较大。意即第二学位是在对所读专业不满意的情况下有效的补救措施,因为通过第二学位的学习让更多学生的未来人生充满了希望。
三、专业满意度的专业内影响因素分析
(一)社会需求契合度、就业前景对专业满意度的影响较复杂
1.总体上社会需求契合度对专业满意度有正向影响
总体来看,认为契合度越高的学生越愿意再次选择所读专业,认为契合度很高、较高、一般和较低的学生愿意再次选择所读专业的比例分别为85.7%、72.9%、59.8%、21.9%。但认为契合程度很低的学生愿意再次选择所读专业的比例为44.4%,却并不是最不愿再次选择所读专业的学生,其学习、生活和科研方面的收获也如此。
认为契合度越高的学生越愿意再次选择所读专业。认为契合度很高、较高、一般和较低的学生认为专业收获吻合和大于预期的比例分别有85.7%、82.2%、73.2%、50.0%。但却有66.7%的认为契合程度很低的学生认为专业收获吻合和大于预期。
2.就业前景对专业忠诚度影响明显,但就业前景和对专业收获并不相对应
对专业的就业前景看法越好的学生愿意再次选择所读专业的比例越高。认为就业前景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和很差的学生的比例分别为89.1%、78.0%、50.9%、28.0%和16.7%。但认为就业前景很差的学生其学习、生活和科研等方面的收获并不是最低,和认为就业前景一般的学生处于同一水平。认为就业前景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和很差的学生认为专业收获吻合和大于预期的比例分别为91.3%、83.5%、67.6%、52.0%和66.7%。
(二)专业课程体系、内容、教学以及专业培养侧重会极大地影响专业满意度
1.专业课程体系、内容评价越高的学生专业满意度越高
图4对专业课程体系看法不同的2011-2015届学生专业满意度各方面的情况
图5对课程体系体现学科全貌和最新发展的看法不同的2011-2015届学生专业满意度各方面的情况
我校2011-2015届学生对专业课程体系的看法影响了专业满意度的各方面,课程体系显著影响了专业满意度水平。认为课程体系合理的学生对专业学术水平、学科价值、学习收获的评价较高,也更觉得专业对未来人生的影响更好,也更愿意再次选择所读专业(详见图4)。对课程体系反映学科全貌和最新发展的看法的影响亦复如是(详见图5)。
2.学校教风对专业满意度有正向的影响,但评价很差的学生满意度并非最低
认为学校教风较好的学生专业满意度较高,认为认真追求学问、知识和真理的专业教师越多的学生也是如此。但认为教风很差的学生认为专业水平高的比例高于认为很好的学生,认为学科价值大于预期的比例大于认为教风很好和较好的学生,认为专业学习让未来人生充满希望的比例和愿意再次选择所读专业的比例都大于认为教风一般的学生。
认为几乎没有专业教师在认真地追求学问、知识或真理的学生认为专业学术水平高、专业学科价值大于预期、专业学习收获大于预期、让未来人生充满希望、愿意再次选择所读专业的比例都大于认为有大部分、一半、少部分老师如此的学生。为何有此反常状况,具体分析详见下段关于教师水平影响的分析。
对教风的评价与对教师学术水平的评价和对大多数专业课教师的评价之间存在中度正向相关,其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分别为0.501、0.594。在对教风的判断和专业教师评价的判断之间亦存在中度相关,其斯皮尔曼相关系数为0.580。
我校学生对专业教师学术水平的评价对专业满意度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专业教师评价越好的学生对专业的学术水平、学科价值、学习收获、人生影响以及忠诚度也越高。
总体而言,我校学生对本科阶段所有教师中优秀教师数量的看法对专业满意度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认为一个教师也不够优秀的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几乎和认为有10以上优秀教师的学生一样高(详见图6)。
图6对本科阶段所有教师中优秀教师数量看法不同的2011-2015届学生专业满意度各方面的情况
对大多数专业教师学术水平评价较好的学生专业学习收获满意度更高,也更愿意再次选择所读专业,对大多数专业教师学术水平评价很高、较高、一般和较低的学生愿意再次选择所读专业的比例依次为83.3%、61.9%、51.9%、50.0%。但对大多数专业教师学术水平评价较低的学生,对学习、生活、科研的经历与收获的满意度却最高,达到100%,高于认为教师水平很高(93.3%)和较高(73.3%)的学生。
通过分析2014届学生课余开展各种活动的时间发现,对专业教师水平评价较低的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和阅读(19.0%)、旅游娱乐和交流(16.7%)、社会实践和兼职(16.7%)、社团活动(14.3%)的时间较其他学生多(详见图7)。
图7对我校专业教师学术水平评价不同的学生课余时间开展各种活动的时间情况
通过分析2011-2015届学生发现,认为本科阶段一个教师也够不上优秀的学生和7位任课教师课外进行交流、经常与任课教师课外交流、经常与本专业同学探讨学习和学术问题、经常使用学校院系的藏书与数据库和实验设备、经常参加由我校学生自发组织的跨学科学术团队或兴趣小组、参加10次以上服务社会的公益活动的比例都较大,仅次于认为有10位以上优秀教师的学生;认为学校和院系的藏书、数据库、实验设备完全能够满足专业学习的需要,我校学生的课外学术活动很丰富的比例都较大,仅次于认为有10位以上优秀教师的学生。说明对教师评价极低的学生的学习行为较积极。
4.实践教学和主题讨论的教学方式会提高专业满意度
认为所在专业主要采用实践操作的学生愿意再次选择所读专业的比例最高(72.7%);其次是主题讨论(70.0%);接着是教师讲课(63.5%)和课外完成主题作业课上讲解(50.0%)。
不仅可对本项目的端子箱内部温湿度和抽湿机进行监控管理,还可以对站内机房环境等其他设备进行集中的监控管理。如:站内机房温湿度、空调、消防、水浸、视频等,满足用户未来大数据整合管理的需求。本系统采用无线网络自组网,对现场无布线要求,施工简易,可操作性强,推广简单,应用广泛。使维护管理人员及时掌握端子箱运行环境的温湿度值以及抽湿机设备的工作状态,从而显著提高端子箱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对大学阶段收获最满意的学生是来自专业主要采用实践操作(36.4%)和主题讨论的学生(30.0%)。但一起计算很满意和较满意时,学生们对教学方式的认可依次是:课外完成主题作业课上讲解主题讨论(77.8%)、教师讲课(76.5%)、实践操作(70.0%)、实践操作(63.7%)。
5.专业注重精神和思维方面的培养时专业满意度较高
认为应该注重某方面的培养而认为所学专业该方面又做得好的学生觉得专业学习收获满意和较满意的比例只有88.2%,也只有72.1%的学生愿意再次选择所读专业,可见专业的培养并不是影响专业满意度的全部。
图8认为专业培养应该注重和实际注重的各方面2014届学生愿意再次选择所读专业的比例(按认为专业教育该方面实际做得好的学生愿意再次选择所读专业的比例降序排列)
认为应注重思想和精神这方面培养的学生在愿意再次选择所读专业的意愿上与认为实际上这方面做得好的学生两者较为一致。认为应该重视思维和研究能力、就业与职业能力这两方面培养的学生愿意再次选择所读专业的比例小于认为这两方面做得好的学生。认为应该重视知识与认知、实用技术、认识和适应社会能力这三方面培养的学生愿意再次选择所读专业的比例大于认为这些方面做得好的学生(详见图8)。
研究数据说明只有思想和精神的培养对专业忠诚度有一致性的影响,思维和研究能力、就业与职业能力的培养对专业忠诚度的影响程度比期望的更重要。但认为专业应该注重就业与职业能力的学生愿意再次选择所读专业的比例却最小,这些专业的忠诚度最低。专业知识与认知、实用技术、认识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并不如期望的那样有助于提高专业的忠诚度。在选择专业应该注重培养精神方面(思想与精神、思维与研究能力)、知识技能方面(知识与认知、实用技术、认识与适应社会能力)以及就业方面(就业与职业能力)时,选择不同方面学生的专业忠诚度存在显著差别,需要注重就业方面培养的专业其忠诚度不会很高。认为专业在这几方面的培养做得好的学生其专业的忠诚度和收获并无明显差别,即就业方面培养做得好的专业满意度也一样高。
图9所读专业应注重知识和认知培养的2014届学生在认为专业实际注重各方面培养时愿意再次选择所读专业的比例和认为专业实际注重知识与认知培养的学生认为应该重视各方面培养时愿意再次选择所读专业的比例
认为应该注重知识与认知培养的学生实际上在专业思维与研究能力培养上做得好时愿意选择所读专业的比例才最高,在实际知识和认知这方面做得好时,认为应该注重思维和研究能力培养的学生愿意再次选择所学专业的比例也较高,仅次于认为应该注重知识和认知的培养的学生(详见图9)。
这表明了知识的灌输目前在专业培养中已经做得很好,思维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对于专业的忠诚度和收获有很大的影响。而思维和研究能力的培养与学生们的期望还有不小的差距。
(三)课外学习的安排和专业满意度存在相关
1.课外学习时间越多的学生专业满意度越高
通过课余时间开展不同活动的学生再次选择所读专业的意愿后发现,课余进行学习(包括专业内外阅读、实验和科研)时间达到40%以上的学生愿意再次选择所读专业的比例达到74%;同样时间用于娱乐活动(游逛、娱乐与交际)的学生愿意的比例只有35%;同样时间进行其他活动(体育锻炼、实践与兼职以及社团活动等)的学生愿意再次选择所读专业的比例有56.3%。
课外与教师和本专业同学交流学术问题越多的学生愿意再次选择所读专业。使用学校、院系的藏书、数据库和实验设备越频繁,参加过学生自发组织的跨学科学术团队或兴趣小组越经常的学生越愿意再次选择所读专业,对学校、院系的藏书、数据库和实验设备以及学校课外学术活动评价越高的学生越愿意再次选择所读专业。因为这样的学生从本专业收获知识、技术或思想大于预期的比例也更大。
课余学习时间在40%以上的学生,对学习、生活、科研的经历与收获很满意和较满意的比例共有87.8%,其他(体育锻炼、实践与兼职以及社团活动等)时间在40%以上的学生③对收获满意的只有62.5%,而娱乐时间占到40%以上的学生满意的只有41.2%。
2.课外学习时间和兴趣的相关性
对专业学习感兴趣的学生83%课外学习(包括专业内外阅读、实验和科研)时间超过40%;进行其他(体育锻炼、实践与兼职以及社团活动等)活动的时间超过40%的学生约有75%对专业感兴趣;进行娱乐活动时间超过40%的学生只有46%对所在专业很感兴趣(详见图10)。
图10典型的一周课余时间进行不同活动的2014届学生对所读专业兴趣情况(学生娱乐和其他时间在40%以上的学生不包含同时学习时间在40%以上的学生)
3.参与科研项目的次数不会影响对专业的满意度
对再次选择所读专业意愿不同的学生参加研究课题、项目(包括学校、老师、班级或其他团体,以及自拟)的数量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别,F检验的P值为0.772。对专业学习收获感觉不一样的学生参与科研课题和项目的数量也没有显著差别。
四、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的数据分析可以知道,在我国实行志愿填报的高考录取政策情况下,提高志愿填报时对专业的了解程度有助于提高专业的忠诚度,为此需要提高报考资料的内在质量和学校(尤其是网络上)的宣传水平。另外,出于兴趣填报专业志愿的学生专业满意度明显高于其他学生,父母的建议也值得参考。目前的数据表明,大类招生对专业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影响还不明显。
在进校后实行的转专业制度有助于提高专业满意度以及专业忠诚度,因为转专业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这也是大类招生没有实现专业与兴趣的匹配,对专业满意度和忠诚度没有显著影响的地方。但是很多学校学习优异才能转专业的制度设计不利于专业和兴趣的匹配,原本对专业没有兴趣又是转专业需求的重要来源,所以转专业的制度设计需要调整。
良好的学习环境,即校风、学风建设有助于提高专业的满意度和专业的忠诚度,不同学院或专业的学习风气不一样,会导致不同的专业满意度水平。
有出国交换经历的学生和继续深造的学生其专业满意度较高,因为出国交换使得大部分人的专业学习收获大于预期。继续深造的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较高,这部分学生多数在专业学习上投入和收获可能相对较大一些。
第二学位是在以上制度、环境保障都失效的情况下的一个有效的补救措施。在对本专业满意度不高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提高这部分学生大学期间的知识、技术或思想收获。
所学专业的社会需求契合度总体上呈正向影响,但社会需求契合度最低的专业其满意度并不是最低的。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学习、生活、科研经历与收获之间也不那么严格对应。虽然实际的情况有点复杂,但总体来说,专业的社会需求契合度、就业前景越好的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越高。
课程体系、教风以及教师水平总体上对专业满意度有正向影响,但对这几项评价很差的学生因为其学习行为较积极其专业满意度并不是最差。注重精神和思维方面培养的专业的学生专业满意度更高,专业采用实践教学和主题讨论的学生专业满意度最高。
课外学习时间越多的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越高。参与科研和项目并不会有效提高专业满意度。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梳理,我们发现,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学校的教育培养侧重点、教师的学术水平是专业满意度的三个重要的深层因素。这三个因素影响了专业满意度的很多方面,对于学校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和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讨论
通过本文以上的研究,证实了考前对专业的了解程度的影响通过专业志愿情况呈现出来,这一点和樊明成[10]关于选择专业的达成度的结论可以相互印证。发现专业与志趣的匹配程度会极大影响专业的满意度,出于兴趣选择专业的学生专业满意度更高,这与之前陈雷等[1]、谭红琴[8]、樊明成[10]的相关研究的结论一致。转过专业、有过出国交流机会、继续深造的学生专业满意度较高,第二学位是对所读专业不满意时的有效补救措施。
专业本身的因素确实会极大地影响专业的满意度。我们发现专业的社会需求契合度和就业前景对专业满意度有一定影响,这可以证实万梦君[4]的研究结论,但契合度最差和前景最不好的学生专业满意度却并不是最低的。本文还明确了专业的精神培养和思维培养对专业的满意度有好的影响,专业的就业培养不会降低学生再次选择所读专业的意愿,但注重就业培养的专业满意度较低。本文还证实了万梦君[4]、唐卫民等[5]、张丽[7]的研究结论,专业课程体系会影响专业满意度。细化了专业课教师水平的影响专业满意度的情况,总体而言教师学术水平会对专业满意度存在正向影响,但对教师学术水平评价极低的学生其学习行为更加积极,他们的专业满意度并不低。所在专业采用实践教学和主题讨论的学生专业满意度较高,小班教学和参与科研的情况目前对专业满意度并没有影响。课外学习时间越多的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越高,而课外学习时间多的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也较高。
注释:
①本报告中凡涉及2011-2015届学生的比例为五届3737名学生的总体值,没有进行过权重回调。
②调查基本情况的简介请参见《四川大学2011~2015年本科毕业生大学教育满意度调查综述报告》或《四川大学本科专业满意度报告(2011-2015)》。
③娱乐和其他时间在40%以上的学生不包含学习时间同时在40%以上的学生。
[1]陈雷,贾朝霞,张良强.专业选择的影响因素与满意度关系研究[J].文教资料,2005(33):25-26.
[2]刘寒梅.大学生专业满意度及其与专业承诺的关系研究[D].长江大学,2014.
[3]樊明成.我国大学新生的专业满意度与专业选择调查分析[J].厦门教育与考试,2011(5):61-64.
[4]万梦君.大学生专业满意度测评研究[D].湘潭大学,2015.
[6]李红玫.辽宁省普通高等院校学生专业满意度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
[7]张丽.基于SEM模型的专业满意度应用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2.
[8]谭红琴.大学生专业志愿与专业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D].贵州师范大学,2014.
[9]何嘉宁.河北省本科院校学生英语专业满意度研究[D].河北大学,2014.
[10]樊明成.我国大学新生专业满意度的影响因素[J].现代教育管理,2012(1):59-64.
[11]李淑芬.大学生专业满意的内涵及测量[J].江西社会科学,2013(11):237-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