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水库水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探析
2018-03-07田利梅
◎田利梅
(河南省白沙水库管理局 河南 禹州 461670)
一、概况
白沙水库位于淮河流域颍河上游,禹州市与登封市的交界处,因位置坐落于禹州市白沙村而取名白沙水库。白沙水库群山环绕,碧波万顷,朝可观日出东山,夕可赏平湖晚霞,素有中原美湖、颖河明珠之美称。据《白沙水库志》记载:白沙水库流域形似团扇,面积985平方公里,主要有少林河、石淙河、马峪河等11条较大支流。白沙水库周边孕育了双庙沟文化、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二、白沙水库水文化遗产现状
白沙水库不仅景色怡人,而且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景观处处可拾,近年来相继整理挖掘出一些遗址典故和景点,水文化逐步成为白沙水利风景区的灵魂。
(一)白沙的由来
白沙,曾称白沙里、白沙镇。《禹州地名志》记载:明嘉靖年间,翰林陈献章,字公甫,号白沙,广东新会县人,辞官后隐居于此,建陈园,种菜栽竹,怡然自乐。明朝中期,以德高望重的陈献章之号白沙命其村名。白沙水库现存有颍南寨墙遗址,1997年在工程施工时挖出古火炮一门,炮上铸有“颍南寨火炮,咸丰十年六月吉日,禹州白沙北镇颍南寨造,炮三百五十斤,火药十二两,子十八两”字样。
(二)白沙宋墓壁画
白沙宋墓是北宋末赵大翁及其家属的3座墓葬。1951年到1952年修建白沙水库时,抢救发掘了库区的古代遗址和墓葬。据资料记载:白沙宋墓一号墓东壁下部有纪年题记“元符二年赵大翁”。分为前后室,二、三号为单室墓,墓室墙上雕刻的壁画形象逼真。被列入中国20世纪100项重大考古发现。
(三)东岭关遗址
“东岭关”又称为马峪川,在白沙水库的南岸,是许昌通往洛阳的必经之路。《三国演义》中,当年关羽霸陵桥辞别曹操后,护卫二位皇嫂去河北冀州袁绍军中找大哥刘备,一路披荆斩棘来到东岭关。当时曹操部将孔秀不让过关,关公纵马横刀将孔秀人头劈落在地,闯过关去。
(四)鬼谷子洞
鬼谷子洞,又称“谷宅”。相传,鬼谷子王诩,自幼入云梦山采药得道,闻嵩山名胜,云游到此。王诩所住的山洞称“鬼谷子洞”。
(五)钓鱼台
钓鱼台是白沙水库临水伸出的一处自然山岩,相传姜子牙曾在此垂钓而得名。此地山谷狭隘,地势险要,石崖峭壁。
(六)古栈道遗迹
古栈道位于白沙水库上游玉翠山的峭壁上,其修建年代不详。据传是曹操为了进一步控制洛阳而秘密修建的军事要道,并在此栈道附近长期屯兵。目前大部分已遭到破坏,仅留部分栈孔。
(七)石羊关石刻
石羊关石刻是北魏时期官道上设置的关隘遗址处的一处石刻。“石羊关”原名“阳城关”,南临颍河,北靠九顶凤凰山,是个东西长、南北窄的小乡村。原村在古关隘所在处,村子中间立有青石雕刻,昂首仰望的“石羊”,故称“石羊关”。在旁边不远处,有多处古采石场旧址,相传是修建少林寺、中岳庙时所取大型石料之地。
(八)龟岛
龟岛又名孤岛,位于白沙湖中,四面环水,总面积约50平方米,状似伏卧在水中的乌龟,故称龟岛,岛上环境优美,绿树成荫。龟岛现已被水淹没。
三、水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是保护意识不强,现状堪忧。人们缺乏水文化遗产的基本知识,认识不到其价值意义,将水文化遗产视为落后的陈旧的,甚至毁坏任其消失,消亡,人为拆除毁坏的现象时有发生。因受环境条件和技术手段限制,一些馆藏的实物档案出现残缺、破损、腐蚀、老化现象,如不采取措施抢救,将会加速其消亡。
二是水文化遗产挖掘不深,开发利用低效。在水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缺乏明确的方向,缺少主题突出的系统挖掘,出现重观赏性、轻价值传播现象。
三是保障措施滞后。其一水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缺乏整体规划,未建立水文化遗产评估评审制度,未建立水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其二缺乏专业人才。全局除了综合档案室人员没有再配备专职从事水文化遗产的人员。其三是缺乏保护资金。一些急需开展抢救措施的水文化遗产,由于维修成本较高,因缺乏资金难以实施,而引入资金保护的渠道又不畅,社会公众参与的热情度也不高。
四、水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对策建议
一是加强宣传和知识普及,切实增强保护意识。定期举办水文化专题学习会,将水文化特色教育深化、内化,使优秀水文化成为全体干部职工共同的价值观念,把干部职工培育成为具有“献身、负责、求实”精神的新一代水利人。积极开展水文化宣传工作,以“中国水周”“世界水日”为平台,积极组织文形式多样的活动,比如发放宣传册、组织有奖竞答等,提升人们保护水资源和节约水资源的意识,为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是有步骤、分层次、有重点的开展水文化遗产研究工作。一是在水利建设和管理中强化水文化遗产意识。白沙水库将工程建设与展示水文化遗产内涵相结合,使水工程成为体现地域特色,集人文性、观赏性、休闲性于一体的靓丽的文化景点。二是科学编制水文化建设规划。对涉水的人文思想、制度规范、遗迹遗址、民风民俗、自然景观、文化设施等进行挖掘、收集,形成白沙水文化遗产家底的原始资料。白沙水库始终把水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作为推进水库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定期进行研究,切实做好水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1]。
三是建设白沙水文化展厅。建设白沙水文化展厅,通过准确的数据、翔实的史料和内容,运用图片、实物、影像以及现代展示手段,全方位展示白沙水库建设历程,展现白沙人良好的精神面貌,及在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等方面为保障颍河流域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所做出贡献,成为白沙水库开展职工教育的场所和对外接待宣传的文化窗口,通过水文化展厅,旨在宣传展示水利建设成就,传承白沙水文化,开展科普知识教育,在水利现代化建设中提供文化滋养,传递正能量[2]。
四是传承历史,弘扬白沙精神。白沙水库工程的建成是党和政府带领人民团结治水的伟大壮举。建国初期,生产工具落后,没有大型施工机具,修建水库采用人海战术。民工主要来自许昌、郑州专区的14个县,最多时达13.53万人。土料运输工具为架子车、斗平车、手推车,共计72605辆。白沙水库运行60多年,逐步形成的白沙精神是一笔珍贵的历史遗产,是对白沙水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好传统、好作风的提炼和升华。概括起来就是“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开拓创新、务实重干”。[2]
五是水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后劲强大。白沙水库近200名老中青三代水利人,是水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生力军。要号召广大干部全面学习水文化遗产保护先进理念,加强交流,切实把白沙水库水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五、结语
水文化遗产是水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保护水文化遗产最终目的是传承保护其社会价值。在具体继承和保护过程中,我们要遵从正确的保护理念和原则,水文化遗产就必定会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积极作用。